APP下载

跨文化视野下中西方电影的情感表达差异
——以《无间道》和《无间行者》为例

2021-11-14

戏剧之家 2021年15期
关键词:科林比利情感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一部电影的情感表达,是“电影”拟人化式的诉说和表达,电影创作者利用电影的声画媒介让观众从视听觉到心理产生变化过程。电影的情感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影响着观众的情绪,甚至刺激着观众的三观,改变着观众的行为及思考方式。而电影的创作者则受到个人成长经历以及社会变迁的影响。电影源起于法国,兴盛于好莱坞,随着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现今流行于世界各地,而电影本身就是一个跨文化的媒介行为。

一、《无间道》VS《无间行者》

(一)台词分析:潜台词VS 明台词

潜台词和明台词属于编剧学范畴,是台词的属性分类。潜台词为剧中人物的“言外之意”。剧中人物的真正含义并未通过台词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需要观众结合前后事件得出。而明台词为剧中人物的“直接之意”,台词可以完全表达出剧中人物的真正含义。《无间道》让观众印象最深刻的“必要场景”是在天台的双雄对决。其台词简单且富有诗意,每句台词都隐含着潜台词,包含着人物的未尽之言。陈永仁把刘建民双手后拷后,剧本对白如下:

刘:给我一个机会。

陈:怎么给你机会。

刘:以前没得选,现在我想做一个好人。

陈:好啊,跟法官说,看法官让不让你做好人

刘:那就是要我死。

陈:对不起,我是警察。

刘:谁知道。

沉默。

在上述对话中,刘陈二人并没有讲述具体的事件,却在潜台词之中包含着“黄sir 之死”、“韩琛之死”、“录音”、“删除档案”等事件。编剧用寥寥几句,就把陈刘二人的内心的纠结和无助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对决的高潮点,用“沉默”二字宕开一笔,一张一弛,节奏感十足。时而陈占上风,时而刘做主导。而且从以上对话中可以看出,刘与陈之间的关系并非完全对立,刘在徘徊,陈是无奈。

而在《无间行者》中,编剧却采用了截然不同的台词表达:

科 林:你得到什么录音带了?科斯特洛是我的线人。我是叛徒?证明给我看!他在为我工作,他是我的线人。

比 利:把你的臭嘴闭上,起来!

科 林:喔,这是什么?逮捕我?好的,比利,你我之间只有一个是警察!你自己心里明白!没人知道你是谁!

比 利:闭上你的臭嘴!

科 林:我是马萨诸塞州警局的警官!你是谁?我把你的档案都删了!

比 利:你把我的档案删了?

科 林:对,开枪吧,谋杀警察,我们看看会怎样!

比 利:我会打爆你的头!

《无间行者》的编剧采用的是明台词讲述方式,台词简单直接,把比利约见的意图、科林谎报线人、删除比利档案等事件交代得清清楚楚,发挥了叙事功能。影片将两人之间的情感在事件中慢慢具象化、准确化。我们从以上对话可以看出,比利和科林之间是完全对立的关系。

(二)镜头设计风格:抒情VS 叙事

如果说台词是编剧的语言,那镜头设计就是导演的语言。镜头设计是导演将文字视觉化的呈现方式,是导演对剧本进行的视觉解读。

在双雄对决中,中西方在镜头设计上呈现出不同的侧重点。在《无间道》中,导演利用建筑玻璃的反影、镜头的虚实结合、推拉变焦等方式,低机位、俯仰拍等多种方式,设计了十个镜头来表现刘建民与陈永仁相遇之前的场景,凸显出了刘建明人性的扭曲、疑心,以及跟这个城市的格格不入,同时展现出香港这座城市的风貌,具有很强的城市映象感。

而在《无间行者》中,导演则设计比利先入画,然后科林推门而入,对于科林没有过多的镜头展现,对科林的内心情绪也没有进行镜头阐述。天台设计在一个类似于贫民窟的楼顶上,不能具化为某个城市。

在“双雄”之间的对话中,陈永仁对刘建民说:“对不起,我是一个警察。”刘建民反问道:“谁知道。”随后导演从两人对话近景转接到大远景,从两人充满画面变化为画面中的两个小点。导演采取两级镜头的方式,凸显出了两人特别是陈永仁内心的无奈和无力,也预示着他最终无法挣脱和抵抗命运。在《无间行者》中,导演则采用近景正反打常规方式来展现科林删掉比利警察身份的内容,从近景中可以看出比利的愤怒和科林的无赖。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无间道》的导演更注重人物情感的刻画,把卧底内心的彷徨、无奈、煎熬、渺小表现得淋漓尽致;《无间行者》的导演更多地通过设计人物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推动剧情的发展,更强调叙事的完整性。

(三)主题分析:无间VS 正邪

影片的结尾往往代表着导演的立场和所要表达的主题。虽然两部电影都讲述了“假警察利用警察元素(枪)杀死了真警察”的故事,但是两者的侧重点不一样。在《无间道》中出现了一个在香港电影上非常敏感的年份——1997 年。香港电影似乎很喜欢卧底题材,究其症结,全在于1997 年香港回归事件。1997 年以前,香港受英国殖民,接收到的是英国殖民思想。但1997 年以后,香港回归中国,受中国本土文化熏陶。这种文化上的冲突和交融与“卧底”内心的徘徊之感是一致的。从《无间道》中我们可以看出,导演其实无意去探讨警方和黑帮的正邪问题,而把重点放在了陈永仁、刘建民两名卧底的身份迷失和煎熬中,这种身份的迷失和煎熬恰恰就是1997 年前后的港人真实的写照。在影片的结尾,陈永仁恢复自己的警察身份,导演借此告诉观众港人对自己身份的确定和立场的坚定。

《无间行者》中以科林被警察击毙为结局。迪南悄悄潜入科林家,在科林外出回来之后像杀手一样击毙科林,带有个人英雄的复仇式正义。导演以黑帮卧底的死为结局,其主题是展现正邪的对立。黑帮老大弗兰克最后被揭晓为FBI 的卧底,展示了好莱坞一贯对于政府机关的调侃和质疑。

上文分析了《无间道》和《无间行者》的差异,而造成差异的原因来自电影情感表达的不同。情感表达分为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方式。

二、中西方电影情感表达的差异性

(一)中西文化认同的冲突决定了表达的内容差异

文化分为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表层文化是文化的“外衣”,容易被认知和模仿,如语言、饮食等;而深层文化是文化的“内心”,一般很难被文化背景不同的“外来人”理解和认知。文化认同是个人对某种文化内心产生的共鸣感,这与个人所处的社会、宗教、历史有关。文化认同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桥梁和沟通方式。文化认同是一个很抽象的名字,但是它却能悄无声息地体现在个人具体语言和具体行为上。

中国文化源于伏羲八卦、周易思想,后演化为“儒释道”。儒家文化讲究的是“杀身成仁,取生取义”,它是不计个人得失的入世的人生态度;道家文化讲究的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它是不刻意人为追求自然的隐世的人生态度;佛家文化讲究的是“因果报应,转世轮回”,它是无私无欲的出世的人生态度。“儒释道”是中国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理解。儒家文化阐释了世界观,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社会观,它在思想上引领着人们走进一个怎么样的社会;道家文化阐释了人生观,它阐释了人生命的自然状态的观点;佛家文化阐释了价值观,它是对于个人的教导和教化,帮助个人脱离苦难。

而西方文化源于古犹太教,后来演化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犹太教信奉与上帝之间的以摩西戒律为主体的《旧约》;基督教信奉《新约圣经》,相信耶稣是基督宗教教义的中心人物,也是基督宗教的创始人;伊斯兰教信奉《古兰经》,信“安拉”,相信穆罕默德是真主的最后一位封印使者。西方文化根基都来源于一个人们信奉的“神”,由“神”创造了世界,指引着人们的社会规则和日常生活,信徒应该虔诚地、无条件地相信和接受。

从文化范畴上来看,还存在着“文化预设”,它是指生活在一个文化共同体中的各成员所享的文化知识。由于《无间道》和《无间行者》的创作者身处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如果还是按照预设符号和情感进行解读,就会产生对异文化的错误理解,从而导致观众对于两部电影不同的观看体会。

(二)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表达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是指影响一个人做出行为决定的思考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方程等。思维方式受到文化的影响,由于中西文化根基的不同,导致了其思维方式存在差异。

中国文化的根基“儒释道”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很看重人的悟性。悟性源于人对自然的观察力和感知力,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感,是一种“不可语”的意境。其次,中国电影非常注重群体的表达,注重人物命运变化中群体的内心演变的细腻过程。因此,在情感表达方式上呈现出悟性、委婉的特征。

然而,对于同一表达对象和含义,表达方式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审美体验。例如,同样是表达爱情的“我爱你”,西 方 会 说“I Love You”,或 者“I thought you looked like Christmas morning”(“你看起来像圣诞节的早晨”,选自电影《史密斯夫妇》)。然而在中国,苏轼会说“不思量,自难忘”;张爱玲会说“哦,原来你也在这里”;方文山会说“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三、结语

《无间道》是中国导演用中国的方式讲述中国的故事,《无间风云》是美国导演用好莱坞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如果导演不能认同或者无法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那便会让中国观众无所适从,找不到情感的出口。当然也不乏用好莱坞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成功的案例,比如李安导演的《喜宴》。《喜宴》的成功关键之处在于李安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所以能让中国观众接受;李安采用好莱坞的叙述方式,所以能让西方观众理解。所以,我们在进行跨文化活动时,应该从情感表达内容和方式上进行转换和理解,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跨文化传播的作用和意义。

猜你喜欢

科林比利情感
幸运的“比利”(下)
幸运的“比利”(上)
第七章 你能保守秘密吗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第六章 走廊内的哭泣
科林的故事
情感
布尔和比利
布尔和比利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