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2021-11-13曾璐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7期
关键词:小学阶段渗透传统文化

曾璐

摘要: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优良的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是一门极具文化性的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要求,还是传承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本文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渗透

引言

中国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源远流长,古老而又开放的国家。各民族共同发展,形成中国现在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当下,中国进入新的时代,开展新的征程,但是如今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数字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如何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目前面临的一个巨大的问题。

一、在教学“民族根文化”时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的课程每一阶段的内容都是根据学生的年龄、接受程度进行选编的,里面包含了许多编者想要传输给学生的良好品质以及人文思想,仔细品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但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过于追求“应试”教育,导致課堂上进行文本教学时只注重文本意思的讲述,忽略了对文章中的人文思想的讲解,而这些人文思想许多都与“民族根文化”息息相关,这也导致了学生不能更好地接受德育。因此,教师应当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质量,将课本中的人文思想以及传统文化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不仅能提升对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较好的成绩,还能更好地受到人文思想的熏陶,进而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和文学素养。

比如,教师在教学《孔子拜师》时,不能只简单地讲解孔子拜师的过程,这样学生只是了解了一个故事,却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教师在教学时应当适当地与背景相结合,告诉学生孔子是一位儒学大师,他成就如此之高却还拜他人为师,谦卑有礼,可见学无止境。这样的对比能够让学生知道不管什么时候都要虚心学习,不能骄傲。同时,教师在讲解课本中孔子是如何拜师的时候,可以从孔子的谦卑有礼切入,让学生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尊师重道。这样学生就能更加直观地从中学习到一些良好的传统文化,进而将这些文化运用到生活中,在生活中也做一个好学向上、尊师重道的学生。德育往往渗透于这样一些平凡但又有对比性的故事中,学生从对比中能更好地理解这些传统美德。

二、将传统文化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德育发展

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绝对不能止步于理论性的教学,任何教学都应该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能了解如何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也只有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吸收理论知识。因此,教师想要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德育的渗透,就要多组织一些适合的实践活动,以德育为目的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良好的品德素养给他人带来的感受,并通过互相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感悟,这样不仅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更多了,课堂的氛围更加生动有趣了,而且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接受德育,使得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比如,学生在学习到《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为家长敲一次背、泡一杯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让学生观察做这些事情时他们的家长会有什么反应。学生看到家长欣慰的表情和露出的微笑就能更加直观地体会到他们的贴心与关爱,会让家长感到非常舒适与温暖,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孝顺家长的良好品德。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分享各自为家长做了什么,并适当告诉学生他们所做的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学生明白爱并不需要做什么大事,只要是真诚待人,他人就能感受得到,这样学生也能学习到更多德育方面的知识,在实践中更好地将品德教育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内涵。

三、选取适当、合理的“民族根文化”案例进行德育

由于传统文化相比于普通的语文知识来说更加抽象,所以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理解上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时,就需要采用一些全新的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和德育结合起来。教师在进行备课时,需要为传统文化的教学选取适当的教学案例,在突出传统文化具体内涵的基础上,这些教学案例应当更加具有代表性和易懂性。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更要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相结合,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阐述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含义,以及从中表达的德育观念是什么。只有与现实相结合,将传统文化应用到实际中,学生才能对传统文化中的德育理解得更加透彻,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得到拓宽。

四、将“民族根文化”与地方特色结合进行德育

“民族根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它是中国各个民族文化的精华。由于各地区有相对的区别性,所以教师在进行民族文化教学时,可以结合各民族的地域特点和传统文化特点激起学生对于“民族根文化”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下让学生阅读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让学生多方面地学习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接受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这样的教育能让学生对不同地域的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之后成长的道路上学生能更好地包容各类文化,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得到了拓展,提高了学生的德育水平。

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精神的瑰宝,教师应当从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树立人生观的起点时就得到较好的熏陶。传统文化的教育也更能促进学生的德育。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可以利用语文课本中的“民族根文化”进行德育观念的传输,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习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也能拓展学生的精神内涵,让学生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拥有更高的文化素养。因此,教师需要时刻谨记在语文传统文化中将德育渗透进去,并且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能更加容易地接受传统文化与德育,并且教师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对德育有更深入的理解。此外,教师在备课时要合理选取“民族根文化”的教学案例,将“民族根文化”的特点与地域特点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加全面通透地了解品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德育的渗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有耐心,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祖国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张宝,满敬环.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49-50.

[2]任静.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小学阶段渗透传统文化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