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林业与乡村振兴课程探索与研究

2021-11-13曹喜兵

高教学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现代林业乡村振兴

曹喜兵

摘  要:为了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等新型林业人才,根据“新农科”对涉农专业的要求,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开设了现代林业与乡村振兴课程,为加快完善该课程的实施方案,本研究对该课程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林学学科发展。

关键词:现代林业;乡村振兴;课程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6-0110-04

Abstract: In order to develop new innovative, versatile and applicable forestry talent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on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s, the course of "Modern forestry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was designed by Forestry College of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o speed up improvement of the scheme, the problems of the course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ntents, methods, modes, evaluation modes were also explored and researched, which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subject.

Keywords: modern forestry; rural revitalization; course exploration

乡村振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针对我国农村建设发展所提出的重要战略要求,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导向和农业农村短腿短板的问题导向作出的战略安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现代化国家、建设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1]。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各行各业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和研究,如,梁靖婧[2]对乡村振兴中人才的现状和存在原因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温铁军[3]研究了生态文明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郑丽庄[4]研究了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农业现代化、农村治安、基础公共设施建设与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在首届中国森林康养与乡村振兴战略论坛会中,多位专家认同将森林康养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是农村未来发展的新方向[5];魏国强[6]报道了乡村产业体系,在实现产业兴旺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黄国勤[7]就农村产业门类少,产业层次浅,产业链条短,品牌产业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10条措施,给乡村的产业振兴指明了发展方向。类似的研究也在畜牧业、农业、园艺方面进行。

同时,一些涉农专业及高校,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根据“新农科”对涉农专业的要求,基于“百年农大”的丰厚积淀,2017年12月,河南农业大学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期望通过建立乡村振兴研究院的实践,探索出以大学为依托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将乡村振兴研究院建设成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农”政策研究的新型高端智库、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和推广服务的综合平台、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样板、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的教育培训基地[8]。随后,林学院以“百年林学”的文化传承为契机,将林学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率先开设了现代林业与乡村振兴创新创业课程,进一步完善了林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该课程以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围绕乡村振兴中的林业因素,将林学、经济林等相关知识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面对新开设的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建议。

一、现代林业与乡村振兴课程面临的问题

(一)交叉知识点多,融贯性差

现代林业与乡村振兴课程是林学和经济林本科专业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大多数学生只对自己的专业课教熟悉,但是该课程涉及的其他学科、专业知识比较多,如林学、经济林、生态学、植物学、营养学、管理学、营销学、护理学、园林规划、环境工程、电子商务等,是一门覆盖面比较广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知识才能完全的融会贯通。在授课的过程中,常常遇到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想法很新颖,但是后期的思路略显狭窄,比如说,学林学的同学对于古树名木保护、林业文化遗产挖掘、苗圃管理,矿区绿化等方面的课程表现得很专业,但是在林果产品采摘、果园管理、果品营销、特色小镇的空间布局规划、旅游线路设计、面源污染、电商、乡村人才引进等方面就会表现得相对弱一些;学环境工程的同学对于矿区绿化、生态治理、路边、村舍绿化、污染治理等方面的课程表现很专业,但是在村落布局、树种选择、文化遗产保护、农村居民营养膳食结构指导方面就会表现得相对弱一些。此种现象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但是学习思路打不通,学习效果不佳的现象。

(二)教材资源短缺,学时设置少

目前,本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学资源大多来源于网络新闻或者图书馆相关的林学内容,关于乡村振兴方面,目前有2018年王雄主编的《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干部培训读本,2018年12月河南农业大学组编的《乡村振兴战略-林果业兴旺篇》《乡村振兴战略-生活富裕篇》《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篇》《乡村振兴战略-畜牧业兴旺》《乡村振兴战略-种植业兴旺》《乡村振兴战略-蔬菜业兴旺》等系列丛书。在备课过程中,需要搜寻大量的材料,譬如说泡桐作为河南省的优势树种,在河南兰考的产业发展非常好。泡桐不但可以防风固沙,保护区域环境,桐材还可以制作家具、琴弦,桐屑可以制作胶合板、造纸等,桐花可以制作止咳中药药饮。目前,兰考用泡桐做乐器,泡桐制作的琵琶、古筝已经远销日本、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河南农业大学范国强教授团队创制的多倍体泡桐,进一步加速了泡桐产业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泡桐的种植在带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9]。在经济林方面,河南新郑的“好想你”大枣,在助力乡村振兴中一直处于领跑的阵营。“好想你”围绕鄭州县域特色农产品,整合渠道、品牌、电商营销等资源,采取“一店千品、一品千店”运营模式,开拓了天猫旗舰店、京东旗舰店等多家电商平台,形成了完善的电商运营体系。在乡村振兴引领新业态发展,挖掘深耕农业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典范。另外,河南省汝州市的蚕桑产业在乡村振兴中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因桑叶、桑果采摘,桑葚销售,桑汁加工,蚕桑养殖,蚕丝被加工等具有劳动密集性的特点,特别适合附近农户在家门口就业,不仅解决了当地贫困人口就业问题,而且在推动区域发展中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类似的案例目前还没有形成很好的纸质教材,并且大部分的经济林树种的产业化体系仍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仍处在摸索阶段。因此,在备课过程中,需要查找相当多的资料,并且教学学时有限,非常完整的讲解若干案例的产业发展体系,时间略显仓促;局限性的介绍相关的产业发展概况,又使得知识讲解不系统。

猜你喜欢

现代林业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论现代林业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