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1-11-13张翠芳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语言能力学习能力

张翠芳

摘 要: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指的就是以上四种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用英语思维模式思考问题,能够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并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能够用英语进行学科相关活动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可通过利用英语学习辅助软件、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扎实上好低年级的口语课等策略,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彻到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语言能力;思维;中西方文化;学习能力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一)现阶段小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不足

虽然学校在小学一、二年级就已经开设了口语课,但由于口语教材可操作性比较差,所以学生的口语能力普遍比较弱。在学生升上三年级的时候,由于无须考试和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很多教师忽视锻炼学生的口语。口语交际时间的不足,导致学生口语能力较弱。

(二)英汉思维的差异性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所以很多学生看到单词首先想到它的中文意思,而不是马上联想到单词在句子中的用法。学生要用英文交流,大脑中首先出现的却是中文句子,因为英文句子结构与中文结构具有差异性,这就导致最后说出来的句子结构出现错误。这说明我们在教学时应注意英汉思维的差异性,让学生认识英汉思维的不同之处。

(三)文化背景的渗透不到位

目前,大多数英语课堂教学偏重讲解语法单词,忽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然而这些文化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国家,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但由于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时间很紧凑,教师也没有把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那么就会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具有局限性,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知识的理解上的偏差。

(四)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足

现在的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很多教师只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照搬教材内容,采用简单枯燥的教学方式,有些甚至采用题海战术,每天布置一些期末考试题型的相关练习。导致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习能力的培养,走上了应试教育的老路。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中感觉不到乐趣,将严重影响学生以后学生英语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根据以上问题,我们知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非常必要。它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一门外语,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学会不同的思维方式,习得学习的能力,将学习变成一件乐事。如果不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能这个社会上还会有更多只会学习不会运用的学生。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不仅在于学生自己可以受益,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造就有益于社会的人才,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利用好英语学习辅助软件

虽然英语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但是英语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现在手机上有很多英语学习辅助软件,比如小学英语点读和预课等微信小程序,广州版英语和广州版小学英语同步辅导等订阅号,一起作业网、51talk和无忧课堂等APP。这些学习软件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家都能学习英语,帮助他们掌握课本知识,有趣的相关练习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拓展知识,学生不仅做到了英语学习要求的多开口,完成任务得到的学豆和及时的评价还让学生收获了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是兴趣,只有兴趣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好英语。

(二)提倡全英授课,培养常态化英语思维模式

全英上课是为了营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英语句子的结构,从而学会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来进行课堂上的所有活动。在英语的环境中学习,学生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可以避免用中文的思维方式输出句子的结构,有助于学生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来习得。但是由于授课的对象是小学生,一节全英的课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局限性,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上课时要用一些图片以及手势来帮助学生理解所讲的内容。比如在教授三年级上册Unit 5 Wash your face这一课时,由于里面有三个动作词:wash、clean和touch,我们就可以借助手势帮助学生理解这三个词的意思,让学生用英文的思维把单词记住。

(三)课堂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学生是个体,但也是集体中的一分子,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如四年级上册Unit 1 I want to be a painter这一课,教师在教授这一课时可以设计一个任务表格,就是询问别人理想的表格。让学生在问别人“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和选择的理由“Why?”时,通过询问可以获得对同学的了解,不仅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还学会了如何和别人交流,提高了交际能力。

(四)结合课文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性,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有时候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障碍,所以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它,理解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比如在教授五年级上册Unit 10 Different tastes时,里面不仅涉及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性的简单介绍,还涉及了中国南方与北方的不同的饮食习惯。但是课文的介绍过于文字化,对于没有出过国的小学生来说,我们最好是借助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笔者授课时曾播放过“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南方和北方的饮食文化差异在哪里”这两个视频,学生看完视频后去理解课文就变得轻松多了,对学习的兴趣也浓厚了很多。再比如讲授六年级上册Unit 12 Christmas的时候,虽然现在我们也会过圣诞节,但是我们所谓的这种过节和外国人的过节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笔者就借助视频“西方的圣诞节”让学生很好地了解了圣诞节。在观看完视频后,学生对于课文中节日的介绍理解得很透彻,甚至有很多学生在写作时也会选择写圣诞节。由此可见了解课文中所含有的文化因素对于学生学好英语是很有必要的。

(五)扎实上好低年级的口语课,渗透Phonics和学习Sight words,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落实好口语课。由于一、二年级的口语课不纳入考试范围,所以很多学校的口语课都不是由英语专科教师担任,而是由语文、音乐等学科的教师兼任。由于这些学科的教师不了解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和连续性,他们往往只是照本宣科。一、二年级的学生好动,如果没有趣味性的话,往往下课后就会遗忘上课时所讲授的知识。这样的口语课形同虚设,起不到培养兴趣的作用。

由于一、二年级没有考试任务,所以有时间给学生传授phonics的技巧和记忆简单的sight words。实践证明有phonics知识和掌握了一定量的sight words的学生在进入三年级的学习时,会比没有掌握这些知识的学生记忆单词的速度要快,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特别是学习新单词时,他们往往不用教师教,通过自己掌握的phonics技巧已经可以把大部分单词读音正确读出来,预习课文时结合所学的sight words也更容易朗朗上口。

(六)遵守先育人、后教书的原则,在学科教学中穿插情感教育

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我们在进行学科教学时,应穿插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比如在讲授四年级上册Module 2 My house时,我们要培养学生在家积极帮助父母分担家务,爱护自己的家人,要学会孝敬长辈的品德。在讲授接下来的Module 3 My school时,我们要培养学生爱校如爱家,维护班集体的利益,与同学和平相处的行为规范。学生只有拥有了健康的人格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件重要且持续性的事情,因为核心素养的形成是英語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所以我们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要贯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掌握语言能力,懂得用英语的思维思考问题,在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后更好地学好英语,从而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猜你喜欢

中西方文化语言能力学习能力
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中西方禁忌文化比较
中西方山水画风的审美差异浅析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培养幼儿语言艺术的方法研究
“英语微课”对高职国际合作项目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探讨
Culture time板块内容的思考与探索
由禁忌语探索中西文化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