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农村初中音乐赏析课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2021-11-13华明珠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音乐课程农村初中审美能力

华明珠

摘 要:培养初中生的音乐赏析能力、音乐审美能力是音乐学习的重要目的,人的音乐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音乐赏析课慢慢培养而来,因此培养农村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生活、音乐的学习热情,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通过有限的音乐赏析课,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初中;音乐赏析课;审美能力;音乐课程

音乐是一门优雅的艺术,同时也是一门与多种学科相联系的学科,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制定符合学生自身条件的课程。在农村初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自身情况不同,学校的资金投入不足和教师资质较为落后,更加凸显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农村音乐教师在音乐赏析课中,要结合农村的教学条件设计相应的教学模式。

一、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音乐欣赏就是通过聆听音乐来享受音乐的美感,从而达到满足感情和理性的需要。任何一曲音乐都是人类感情的真实流露,都能让人受到音乐美的熏陶和感染。聆听作为音乐欣赏的基本手段,是一切教学活动展开的前提,也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审美体验。音乐教学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有助于学生体会音乐中蕴含的复杂情感。

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形式,在音乐教学中合理运用语言艺术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音乐教学和音乐审美能力的结合,在音乐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艺术包含着深奥的内涵,青少年在学习音乐时不可避免会出现理解困难的问题,所以,教师有责任通过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中蕴含的奥妙,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农村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音乐学习,并在教学中增加了音乐课程的学时,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完善的音乐教学工具,这也对初中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制约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专业音乐设备缺乏

专业的音乐设备是开展教学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保障。但是很多农村初中学校由于资金不足,不能及时的配备完善的专业音乐设备,不能及时地开展一些开放性的音乐教学。有些教师虽然制订了科学、全面的审美能力培养方式,但是缺乏专业设备,从而很难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的农村初中没有配备钢琴,这也造成了音乐课程的开展困难,在很多音乐鉴赏课上,教师只能在课堂上利用音响设备播放音乐,很难通过亲身演绎直观地为学生展示音乐的魅力。

(二)教师资质不足

教师资质不足是农村初中音乐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农村的条件较为艰苦,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工资福利待遇较差,因此农村中学难以吸引音乐教师,初中音乐鉴赏课不能有效地开展。部分音乐教师并非科班出身,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储备,在音乐课上不能进行有效的讲解,对于音律节奏等专业知识掌握有限,在音乐鉴赏课中,绝大部分的教师只能播放音乐,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音乐审美引导。

(三)学生接触音乐较少

对农村的初中生而言,其接触音乐较少,不能深入地理解音乐。通过调查显示,98%的农村学生并没有接触过音乐,对于音乐的了解也仅仅是停留在流行歌曲上,对于古典音乐等其他的音乐类型并不了解,尤其是对于音乐的旋律、节奏知之甚少,更谈不上音乐审美能力。

三、在农村初中音乐赏析课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措施

音乐课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的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也是音乐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了多年的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可行措施。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音乐教育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之一,在农村初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完善音乐课程体系和促进美育的发展,是值得广大农村音乐教师思考的一个关鍵问题。

农村初中音乐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需求出发,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他们喜欢的、贴近他们生活的通俗歌曲进行欣赏或演唱教学,引导他们从初步的对音响的感知入手,通过聆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同时联系到实际生活,点燃他们对音乐课学习兴趣的火花,在循序渐进中为学习音乐打下良好的兴趣基础。

(二)创设情境,感受音乐美

优美流畅的音乐使人心旷神怡;欢快跳跃的音乐则令人轻松愉快;缓慢低沉的旋律往往令人沉思忧伤。不同的音乐情境会带给人不一样的心情感受。而在音乐课堂上美好的音乐和教师富于艺术化的渲染,会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音乐之美,得到心灵的净化,从而实现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学生有了体验,才会对音乐作品产生兴趣,才会从其他要素入手,理性地感知音乐。

(三)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音乐的特点就是将美好的艺术情境用声音传达出来,所以,丰富的想象力是感知音乐的重要条件。学生只有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想象,才能感受并丰富音乐作品的美;同时,音乐美也只有借助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充分地显现出来。在欣赏《瑶族舞曲》时,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保持安静。教师用诗意的语言向学生娓娓道来,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在美好的境界中自由翱翔,对学生在体验音乐艺术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想象力要充分尊重,并鼓励他们求新立异。

(四)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美感培养

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感培养,必须先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入手。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采用启发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按照自己的思路,展开想象,开启思维的创造力,达到美的最佳效果,音乐课堂就是他们展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新天地。音乐课堂上我们要不断调动学生去积极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使音乐课堂气氛既情真意切,又活泼愉快。

(五)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创造是初中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开展音乐创造教学有利于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将音乐创造教学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教学活动中去,做到任何教学活动都体现出审美创造的原则。同时在审美创造过程中,教师切记要合理评价学生的创造成果,赏识、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活动,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

四、加强农村初中赏析课中聆听活动教学

音乐赏析课中的聆听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至关重要,农村初中音乐课具有特殊性,由于学生缺乏音乐鉴赏能力,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音乐缺少情感体验,从而造成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不足。因此在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要重视聆听教学方式,并在音乐聆听上要设置不同的聆听内容,侧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聆听能力,激发其音乐欣赏积极性。

(一)创设语言情境,激发聆听兴趣

农村初中音乐教学对教师和活动的依赖性较强,教师的态度决定了学生的上课效率,对于农村初中音乐课,要注重课堂气氛的调节,教师要把心态定位在与学生同龄的阶段,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语言营造乐观向上的课堂氛围,用饱满的精神、欢快的情绪来感染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感到教师的话语时刻吸引着他们,感觉自己来到了一个充满欢乐的地方,他们才能静下心来聆听,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围绕音乐元素,学习聆听的技巧

在音乐教学中,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聆听音乐,这要求教师从音乐的本质元素出发,把握音乐的热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音乐聆听技巧。如培养聆听节奏的技巧,在学习歌曲前,教师可以用打击乐器演奏几条不同的节奏让学生寻找相同的节奏类型。在聆听完一首音乐之后,引导学生讲解其特点,并鼓励学生进行现场演奏;引导学生抓住樂曲中强弱的对比去聆听,感受音乐表现的情感;加强学生音乐乐器音色的辨认能力,同时启发学生聆听不同的音色所表现的不同形象。

(三)利用多维组合,注重实践体验

单纯的听觉训练并不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热情,只有把聆听活动和身体反应结合起来,才能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兴趣。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音乐旋律通过图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亦可以通过图形谱帮助学生直接接触音乐本身,通过图形的大小、线条的粗细、色彩的明暗展现旋律的规律;通过律动、表演等形式表现音乐,引导学生在体验音乐的情景中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四)聆听教学中注重美的把握

音乐美主要是旋律之美,旋律在音乐中综合了艺术美,构成了歌曲美的主体,通过旋律的变化来表达音乐隐含的情感和精神内涵,凸显了听众对于生活的态度。伴奏美的主要作用是烘托和渲染歌唱旋律,优秀的音乐需要优秀的伴奏进行辅助表达情感,把主旋律不能表达的意境和形象利用伴奏表达出来,从而达到音效互补、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诗词美,音乐的歌词优美是优秀音乐的特点,也是学生要聆听的重点之一,歌词的遣词造句使用是用来表达音乐的意境美,其作用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把现实中较为复杂的生活内容、生活情感用朗朗上口的音乐歌词吟唱出来,完美地表达了音乐中的意境,是音乐不可缺少的内容要素。

五、在音乐教学中发挥教师的语言艺术

为了在音乐教学中达到有效的引导作用,教师应当用通俗、简洁、明了、准确的语言调整学生的音乐学习状态,针对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疑难问题进行有效解答,在教学中提高运用语言艺术能力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

首先要求教师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保证学生可以听得懂讲课内容,同时语言要精练,抓住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的语调高低、语气缓急和音乐同步,创造真实的体验情景,加深学生的音乐感悟力,增强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二)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

教师要提高语言使用能力,多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形式,增强音乐内涵表达和语言艺术描绘的结合。在课堂上,不能照本宣科,要灵活使用艺术语言描绘讲解,要把枯燥的音乐、音符和乐谱变为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声音。

(三)教师的语言要韵律美

音乐作品都是旋律、节奏、力度和速度的完美结合,一个语言清晰、韵律优美的教师,能够把音乐植入学生的心里。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激情、节奏感,做到抑扬顿挫。同时要语言韵律优美,富有感染力,把学生带入音乐的情景之中,激发其学习音乐的热情。

(四)有声语言与肢体语言密切配合

在课程上,除了教学语言的使用,还要注意形体动作的配合,优秀的音乐作品都包含着极强的情感内涵,教师的动作、面部表情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形式,有的时候甚至比语言描述更有感染力。例如在歌唱大赛中,教师的指导手势能提示学生歌曲节奏的掌握。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语言艺术和肢体语言的配合,更加精确有效的表达音乐情感,增强学生的音乐领悟力,培养其音乐欣赏力。

六、总结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由于农村初中音乐教学较为落后,因此音乐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情况,设置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其音乐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类小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学,2013(02).

[2]王霞.浅谈农村初中音乐教学[J].艺术教育,2012(04).

[3]陈金弟.音乐欣赏教学—聆听音乐[J].文体艺术,2010(29).

[4]栾梅.音乐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教育教学研究,2013(11).

猜你喜欢

音乐课程农村初中审美能力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中医药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