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战略”视域下社区教育的功能与路径
2021-11-13李珺陶孟祝高峰
□李珺 陶孟祝 高峰
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
健康,作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与追求之一,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科技现代化、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尤其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速与医疗卫生条件的日趋改善,逐渐成为衡量个体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综合尺度。关于健康的涵义,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20世纪40年代即将其定义为: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1]。由之可以认为,健康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对个体来说是生理、心理与社会方面完满的状态,其中生理健康属医学方面的标准,指身体无疾病与不适等;心理健康指无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等;社会健康即无社会失范行为、适应能力良好等。此后,这一概念又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而渗透到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联合国《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Transforming our World: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就明确将“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SDG3)作为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2],以切实推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不仅如此,对国家而言,人民健康还被视为实现民族昌盛、提升人力资本、缓解社会矛盾、推进社会治理、改善生活质量、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与前提条件。可见,健康既是个体身心完好状态的一种反映,也是整个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综合实力的真切体现。
当前,受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面临着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一方面,相关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仍是造成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其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3]。另一方面,急速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仅极易引发新的疾病,还加快了疾病的传播速度与传播范围;数字化、信息化飞速发展促进经济腾飞的同时也使人们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而产生心理焦虑等各类精神疾病,甚至出现失范行为;老龄化、少子化带来的人口结构剧变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类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的局面。此外,居民健康观念不科学、健康知识不充足、生活方式不合理等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民健康素质的提升。总体而言,我国当前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健康领域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仍有待增强,需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解决关系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4]。
基于这一背景,为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以及真切履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承诺,我国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健康中国”理念的提出由来已久,早在2008年,原卫生部就启动了旨在推动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当时这一战略被视为卫生系统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又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视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不仅在第十二届亚洲全运会(2013)上表明“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5],还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中正式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发展目标[6]。“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始于2016年,在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7]。基于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于当年10月正式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确立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战略主题[4]。党的十九大以来,人们对“健康”与“健康中国战略”的认识更加深入,相应的配套措施也更加完善。其中,“人民健康”在十九大报告中被明确视为“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就必须“实施健康中国战略”[8],由此进一步奠定了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地位。为协助相关工作的具体施行,同年7月,国务院又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文件,并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监测和考核工作。
回溯“健康中国战略”的发展脉络,梳理相关文件的主旨内涵,可以发现,该战略始终秉持“大健康”“大卫生”的理念,以“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为战略核心,以“共建共享”为基本路径,以“全面健康”为根本目的,从而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深入解析其要义,不难窥见其所具有的四大特征:“全生命周期”“全人群覆盖”“全健康服务”与“全社会协调”。
二、“健康中国战略”视域下社区教育的功能
“健康”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健康中国战略”亦是一项涉及甚广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医疗、经济、科技、法律、教育等领域的通力协作。其中,教育对提升健康水平的作用已然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第四份《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Global Report on 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GRALE4)就点明了教育与健康的基本关系,明确指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个体更能呵护自身健康,并且教育水平高的社会,民众的健康水平也更高”[9]53-57,这与教育及学习所具有的传播健康知识、增强健康意识、塑造健康行为、降低健康成本等特性密切相关。而社区教育作为教育领域十分重要的实践形式,对“健康中国战略” 的切实推进以及人民健康素质的显著提高,具有极其紧密的关联,并能够发挥其不可替代的功能。
(一)社区教育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关系
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社区教育,经过四十年的蓬勃发展,俨然从最初的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逐渐发展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 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并被认为是“在社区这一特定的区域内,通过开发、利用各种社区的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对社区全体成员的身心发展施加积极影响,旨在提高全体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成员的终身发展,并促进社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综合活动”[10]。深入剖析该定义,可以从中归结出其特有的“终身性”“全员性”“教育性”与“社区性”的特性。而这些特性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四大特征又存在极大的相关性,进而助推人们健康素质的提升以及社区的持续协调发展。
1.“终身性”与“全生命周期”。“全生命周期”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首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2016)上指出要“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7],《“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亦对此进行了重申,不仅强调“针对生命不同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确定若干优先领域,强化干预,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4],还将其具体划分为妇幼健康、中小学健康、职业健康、老年健康这四个方面,以切实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从生命阶段划分来说,“健康中国战略”所着重的“全生命周期”涉及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成人(特指在职人群)与老人等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人群。
社区教育的“终身性”表现为其始终秉持为全社区服务的原则,关涉的对象贯穿人的一生,通过为社区成员提供包括胎教、幼教、儿童青少年教育、成人在职教育培训、老年教育等在内的教育服务,以促进社区成员的终身全面发展及社区本身的持续协调发展。
这与“健康中国战略”强调的“全生命周期”特征十分吻合,都着眼于针对不同生命阶段的人群提供必要的教育或健康服务,从而满足各个阶段人群对教育或医疗卫生的不同需求。
2.“全员性”与“全人群覆盖”。“全人群覆盖”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对此的指示为“要重视少年儿童健康,……重视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妇幼健康,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关注流动人口健康问题”[7],这凸显了“健康中国战略”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核心要求,以及惠及全体人民尤其是重点人群的战略目标。对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其归结为“要惠及全人群,……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4]。可见,从服务对象来看,该战略着眼的“全人群覆盖”即要求树立全人群服务的理念,关注所有人群,特别是青少年、妇女、老年、流动人口、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健康需要。
社区教育的“全员性”即要求服务社区内的全体成员,无论年龄、性别、职业、收入等因素,都具有参与学习的权利与自由,因此有必要为其提供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其中,特别需要关注社区内弱势群体、特殊人群的教育与学习需求,从而全面提升社区成员的素养与生活质量。
这与“健康中国战略”要求的“全人群覆盖”特征亦十分贴切,都坚持全员覆盖的原则,主张将教育或医疗服务惠及不同人群,尤其是特殊人群。从“全生命周期”到“全人群覆盖”,可以洞见“健康中国战略”所秉持的人文关怀、所体现的“全民健康”的宗旨。而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与全民教育的重要实现形式,其服务对象的广泛性能够为该战略的具体实施奠定重要的人员基础。终身学习贯穿人的一生、全民学习覆盖所有人群,通过对社区内所有成员提供与健康有关的教育服务,将极大助力人们健康素质的提升,以及社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教育性”与“全健康服务”。“全健康服务”是“健康中国战略”的主要内容。关于健康服务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应该包括“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内容[7],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明确应“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8],不仅如此,《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也特别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作为指导思想,提出了“普及健康知识、参与健康行动、提供健康服务”等基本路径[11]。显然,“预防”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原则,需要人们防患于未然,及时提升自身的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水平。
社区教育的“教育性”即有组织、有计划地采取各种形式为社区全体成员提供丰富多样、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旨在提高居民的素质与生命质量。就教育方式来看,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等形式,力求体现个性化、现代化的特征;就教育内容来看,涉及社区建设、个体发展两方面,力图满足丰富性、多样性的需求。
这一特性对于“健康中国战略”中“全健康服务”的实现,尤其是“预防”环节的达成意义非凡。具体而言,社区不仅可以结合不同人群的诉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传播健康知识、行为及技能;还可以通过宣传、引导,以及开展相关活动,激发居民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热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社区独有的空间优势,还能将教育服务与医疗保障深度融合,从而提升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与有效性,实现早诊早治早康复。由此,社区教育的“教育性”能够助推健康知识的普及、健康行动的参与以及健康服务的提供,极大提升社区成员的健康素质,进而达到“预防”的目的,助益“全健康服务”的实现。
4.“社区性”与“全社会协调”。“全社会协调”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保障。作为“共建共享”战略主题的延伸,《“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即提出要“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要促进全社会广泛参与,强化跨部门协作,……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共治格局”[4],《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也将其作为基本原则加以强调,倡导“形成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广泛动员、人人尽责尽力的良好局面,实现健康中国行动齐参与”[3],可以说,“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仅靠国家或个人是难以实现的,需要倡导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与资源,为全面提升人民的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力、物力保障。
社区教育的“社区性”指社区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发生在社区这一特定的区域内,所依托的各种人力、物力资源也源于社区、用于社区。不同于学校教育具有较为单一的教学对象、教学场地等,社区教育的服务对象十分广泛,服务范围也更为广阔,这就需要充分激发社区内所有居民、家庭、单位的学习热情,需要大力开发、统筹社区内各项资源并作进一步整合。
对比“健康中国战略”的“全社会协调”特征,社区教育的“社区性”可谓不谋而合。一方面,社区教育可以组织、动员全体成员参与到与健康有关的学习、活动中,落实个人健康责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为“全社会协调”奠定人员基础;另一方面,社区教育还可以整合、利用社区内各项资源,积极开展健康服务,努力营造健康环境,为“全社会协调”提供坚实保障。总之,“源于社区、为了社区”的社区教育通过动员人员、整合资源,能够为人民健康素质的提升凝聚起强大合力,从而确保“健康中国战略”的稳步推进。
可见,社区教育所具有的“终身性”“全员性”“教育性”与“社区性”的特性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四大特征存在十分紧密地关联,结合上述内容,可将两者的关系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如下(见图1)。
图1 社区教育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关系图
(二)社区教育对“健康中国战略”的功能
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除了需要营造良好的健康环境,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之外,还有必要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为此,使社区、基层成为健康教育的主战场,通过社区教育提升国民健康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社区是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单元,无数个健康社区才能构成一个健康中国。基于此,“源于社区、为了社区”的社区教育作为“健康中国战略”顺利推进和实施的重要基点,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宣传、引导以及行为干预功能。具体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点。
1.增强全民健康意识。健康意识指对自身正常功能和心理状态的认识,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首要任务即增强全民健康意识,从而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预防为中心的积极转变。
整体来讲,当前我国居民的健康意识仍比较淡薄,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能力明显不足。自我预防不到位、就医诊治不及时等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危害到国民的健康水平。在此背景下,如果能将关口前移,向人们传递健康的意识和观念,促使他们增强预防与自我保健的能力,显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作用。
健康的意识和观念离不开教育的促进和引导,国际范围的研究认为:教育与健康的行为、预防服务的利用等健康决定因素密切相关。有学者专门针对成人学习、教育与健康的关系展开了深入地探究。例如,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不论成人早年的生活轨迹有何差别,如果他们在33-42 岁期间接受了教育,那么其戒烟效果会更加理想,与此同时,其锻炼效果和生活满意度也会显著提升。可见,关爱健康与福祉是一项终身的事业,而良好健康意识的培养则离不开持续不断的教育与学习。对此,覆盖人群更为广泛,服务范围更为广阔的社区教育显然能够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具体来说,不仅可以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的特点展开因人而异的健康教育与学习活动,还能够灵活运用社区的各种资源,提供必要的健康服务、营造舒适的健康环境,从而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预防意识,进而助推“健康中国战略”的真切落实。
2.普及健康知识技能。《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中提到健康基本技能包括:能够获取、理解、甄别、应用健康信息;会测量体温、脉搏;能够看懂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学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如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远离危险物。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会进行心肺复苏。积极参加逃生与急救培训,学会基本逃生技能与急救技能等[12],这些知识与技能的习得可谓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当下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日渐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健康安全以及预期寿命增长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但是与此相悖的是,许多人在健康知识、精神卫生、合理用药、健康预防等方面还存在诸多误区和空白。而健康知识、技能、行为、态度的习得仅仅依靠人生早期的教育和学习是明显不够的,目前较为普遍地借助医疗机构加以宣传与引导的方式,也因缺乏社会化、规范化、网络化体系,而失于普及性、全面性与时效性,导致卫生防病知识和健康技能不能及时传达至更广泛的群体。这就需要考虑如何让更广大人群更方便、更快捷地了解并掌握健康知识与技能,从而获益于健康教育,提升国民健康水平。
健康知识的普及与教育和学习紧密相关。国外一项研究考察了瑞典老年人学习圈参加营养学习的情况,结果表明,参与营养学习的老年人与未参加相关学习的老年人相比,其营养状况明显表现良好。同样也有研究表明:成人社区学习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增进知识和技能[9]。因此,将健康教育下沉至社区,通过社区教育已经建立起的覆盖城乡的四级办学体系,使健康理念融入社区居民日常的生活,让健康教育纳入社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能够促进健康知识与技能的传播和普及,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吸引每个社区居民成为“健康中国行动”的参与者、实践者和受益者而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早日实现。
3.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13],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可视为推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
提升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当前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和过去相比虽然有所进步,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平均值为14.18%[14],而“健康中国行动”目标规定,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要分别不低于22%和30%[11]。尽管某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已经提前达成了指标,如上海在2019年,市民健康素养水平已达32.31%[15],但总体而言,居民在获取健康信息、甄别健康信息、采取健康举措等方面的素养仍有欠缺。具体来说,当下人们获取健康信息的渠道主要是各类网站、手机应用软件、电视广告等,这些渠道传播的健康信息往往鱼龙混杂,或是缺乏科学性、时效性,或是直接为错误、虚假信息,这就导致许多人群,特别是老年群体或文盲、半文盲群体或因缺少信息获取的渠道,或难以有效甄别相关信息,而采取不合理的健康举措,从而威胁到自身的安全与健康。对此,针对全民展开健康教育,提升他们的健康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对素养的提升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社区教育领域,首先,其所具备的天然的“全员性”特性,能够为不同人群,尤其是弱势群体、特殊人群提供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服务,来全面提升社区成员的健康素养。其次,“教育性”特性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展开来说,即可以通过开展类型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如邀请专家进行健康科普专题讲座、开展健康信息专项问答等,向社区居民普及获得健康服务的基本途径,促使他们了解面对健康问题时正确的应对措施,以及科学甄别、理解、选择以及掌握居民自我健康的管理方法,从而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健康观念以及与基本医疗、疾病防治、妇幼健康、中医养生保健等有关的健康素养,助益“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行。
4.塑造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抵御传染性疾病,更是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基础。数据显示,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帮助人们预防90%的心脏病、50%的中风、93%的糖尿病和36%的癌症,并有效降低超重或者肥胖人群的死亡率[16],可以说,塑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最经济的健康策略,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中有关“全民健康”“全面健康”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影响健康的因素研究分析表明:如果健康是100 分,那么有15%取决于遗传,10%是社会条件,8%来自医疗条件,7%的因素来自自然环境,而60%和自身习惯的生活方式有关。可见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是提升个人健康水平的关键所在,而健康生活方式管理的核心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如何引导人们加强自身健康管理,告别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合理、烟酒不离手、卫生不注重、情绪不乐观、运动不积极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谓迫在眉睫。
通过教育传递知识、确立态度、改变行为是塑造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社区学习与教育能够有效增强人们影响周围环境的能力,创建更有利于健康的生活环境。具体而言,社区教育能够通过开展与健康有关的课程、讲座等引导社区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此外,社区教育与学习还能够通过组织以健康为主题的活动来带动社区成员、家庭成员互助互学、隔代互学,互相监督,互为影响,共同塑造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快“健康中国战略”的实践进程。
三、社区教育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路径
在深入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为了真切实现社区教育所具有的 “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普及健康知识技能”“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以及“塑造健康生活方式”的功能,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着紧用力。
(一)利用社教体系,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引导
社区是国家重大政策和战略、社区公共事务的重要宣传阵地,拥有丰富的社会团体和教育文化设施,比如:社区学院、社区学校、街道教学点、社区老年大学、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这些场所和设施为社区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目前,国内许多省市已经形成了社区教育的四级办学体系,目前上海市已建立了市-区-街镇-居村委-社会学习点4.5 级网络体系,服务于人们丰富多样的学习需要。因此,可以利用社区教育这一覆盖全市的办学体系,向人们宣传科学的健康观念、普及健康知识技能以及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省市级社区学院来说,可以发挥其整合服务的功能,制定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与整体健康状况的健康教育总体规划;对于区级社区学院来说,可以发挥综合指导的作用,配合上级社区学院落实健康教育总体规划,并围绕总体规划开展一系列与健康有关的业务指导以及宣传教育活动。对街镇乡社区学校以及居村委学习点而言,它们作为省市区社区教育的延伸与补充,是落实健康教育规划,宣传健康知识与技能最基本的单位,能够发挥最基础也是更关键的作用。首先,可以开展科普讲座、发放健康宣传材料等一系列宣传活动,来帮助辖区居民改变过去以治病为中心的比较落后的健康观念,树立以预防为中心的更加科学的健康观,并且强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其次,可以将健康教育贯穿于社区舞蹈、合唱、书画等学习活动或课程教学之中,如组织老年人演出队编演涉及健康教育内容的节目,以引导人们自觉主动追求身心健康和不断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有效掌握有关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等维护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健康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再次,还可以组织专业人士上门宣讲的活动,为高龄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群等提供健康信息一对一问答的专门服务,帮助他们了解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从而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以及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宣传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年龄层次居民的特点以及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要采取人们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法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让健康教育更加接地气,更接近生活。针对年轻人可以采用直播、微信、微博等各种自媒体的形式进行宣传,而针对老年群体,则需要考虑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如专题讲座、一对一讲解等来进行相应的引导,确保教育融入生活,教育保障健康。
(二)结合不同需求,开发丰富适宜的健康课程
目前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方式是以团队活动、主题讲座、媒体宣传为主,传播的健康知识常常是单个的、碎片化的,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也缺少有效的互动和完整的表达,往往难以对居民健康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作出系统的效果评价。
事实上健康教育极其复杂,一方面其教育对象包罗万象,不仅包括健康状态良好的人群、身患疾病的人群、伤残人士等,还在性别、年龄、文化、职业、背景、性格、习惯等方面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其成效评价主要取决于学习者“知(健康知识)、信(健康信念)、行(健康行为)”的转变程度。然而,需要明确的是,人们从接受卫生健康知识到建立科学的健康信念(含态度),再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同样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因此,首先需要设定系统的健康课程目标,进行有层次的、有针对性的健康课程设计,并且开发符合不同人群、不同健康需求的健康教育课程,用以指导居民的健康生活。其次,还要创新知识体系,将知识体系科普化、口诀化、操作化以及实物化,通过及时沟通和了解社区居民对健康教育的主要需求,分析其普遍性、重要性、迫切性、可干预性、可接受性与有效性等要素,来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进行排序。再次,结合需要和需求的排序情况,列出需要优先开展健康教育的问题(疾病)及其相应的、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或原因。
不仅如此,健康教育作为一个跨学科、多学科的综合体系,涉及医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保健科学等领域,建议社区教育工作者组织多领域、跨学科专家团队分模块编写相关课程。将生命教育、疾病预防、锻炼意识、饮食卫生习惯、心理调适等知识划分体系,提供面向中老年人、运动爱好者、慢性病患者、亲子群体、残疾人等不同人群的服务内容清单,并且开发线上学习与线下参与相结合,集中式讲解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助力“全民健康”“全面健康”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借助学习团队,激发主动自觉的参与热情
学习团队是非正规学习的一种组织方式,由社区中拥有不同兴趣爱好,开展不同学习项目而组成的大大小小,数以万计的社区学习团队,是社区教育重要且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开展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开展全民健康教育,要对学习团队中具有号召力、宣讲力的团队负责人进行健康知识培训,再由团队负责人组织同伴一起进行交流、讨论或座谈。实践表明,由经过培训的团队学习带头人向团队其他成员讲述自身的经验和体会,或充当积极的榜样角色和其他成员进行交流,很容易唤起成员共鸣,起到宣传、引导的作用。
在交流、互动以及座谈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可以就某一共同的与健康有关的问题谈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使团队成员在讨论中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形成的意见倾向可能产生一种群体压力,这种压力可以帮助部分成员改变不科学的健康态度,共同采纳有益健康的行动,从而在健康的“知、信、行”方面做出重大转变。如在城市社区组织社区居民针对性地成立“妇女保健俱乐部”“高血压俱乐部”“糖尿病俱乐部”等,通过对健康生活方式进行经验交流,并且分享各自在疾病防治方面的经验来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鼓励更多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四)整合社区资源,建立共建共享的良性机制
推行“健康中国战略”仅仅依靠医疗卫生机构系统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整合、动员全社会的资源与力量。社区是社会的重要细胞,社区健康是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社区各有关部门必须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共同对社区群众的健康承担责任。
就社区教育机构来说,有必要加强与医院、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健康部门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密切合作,建立并保持长期的密切合作机制,一方面引进相关专业人员作为社区教育的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开发部分场所作为社区展开健康教育的实践基地。
同时,还要努力发现和吸收社区健康教育的积极支持者和有影响力的人物,为社区健康教育提供持续的推动和倡导。除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外,还可吸收社区内一些志愿为社区提供服务的政府工作人员、退休医护人员、教师群体和社区居民等,由于他们的健康意识较强,且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专业技能,因而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社区健康教育中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此外,还可充分利用大学或中学的学生组织、团委、学生会、红十字会、志愿者协会等的力量,聘请他们作为义务健康教育员,将他们的社团活动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如此共建共享的良性机制,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保障。
社区教育作为教育领域十分重要的教育形式,对“健康中国战略”的有效推进以及人民健康素质的显著提高,具有极其紧密的关联,并能够发挥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可以预见,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科技现代化、人口老龄化等趋势的日益加快,以及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三大理念的不断深化,人们的健康意识、学习意识必将持续高涨,社区教育也将在助力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进程中发挥出更加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