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子与聚类
——基于十项全能运动员的实证研究

2021-11-13伟,陈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特征值贡献率变量

张 伟,陈 鹏

前言

十项全能被称为“田径之王”,其发展水平是评价一个国家男子田径水平的重要指标;[1]查看我国的田径发展史可发现,在十项全能中,超过8000分大关的仅齐海峰1人,达到国际健将也只有齐海峰1人,而他的最佳成绩与亚洲纪录相差435分,与世界纪录相差多达836分;[2]查看国际田联中国区十项全能运动员高分成绩表可发现,名单中仅有齐海峰1人次,而日本有2人次,俄罗斯有21人次,美国则多达42人次。[3]

卢刚等的研究表明,奥运会十项全能运动员速度因子居首,力量因子、耐力因子、技术因子分列二、三、四位,力量型选手最多,速度型选手更容易取得好成绩,并指出“速度为先导,力量是推进整体的原动力”的理念;孙红炜等的研究表明,世界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总成绩与跳跃项目的关联性最大,以跳跃为主导训练,对促进速度类与投掷类的速度与爆发力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以国际田联的世界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为调查对象,以运动员的成绩特征为研究对象,分别从R型因子分析和R型聚类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变量进行分类、解释,以期为我国十项全能的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世界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特征为研究对象,调查数据来源于国际田联官方网站,总共包括101名世界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总分位于8290-9126之间。(齐海峰的十项全能最佳成绩为8290分,选取的运动员要求十项全能最佳成绩≥8290分,由于未知原因,有5位运动员单项比赛成绩缺失,此5位运动员的成绩作废。)

为方便本研究的数据处理,将十项全能的十个变量进行定义,记为:A1(100m),A2(跳远),A3(铅球),A4(跳高),A5(400m),A6(110m栏),A7(铁饼),A8(撑竿跳高),A9(标枪),A10(1500m)。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参考的有个人文献、官方文献及大众传播媒介等,其中个人文献包括运动员的训练日记,官方文献包括国际田联官方网站运动员的参赛成绩,大众传播媒介包括网络、报刊、书籍等,网络文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谷歌学术,报刊、书籍主要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查阅到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文及图书若干,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可靠的数据是本文撰写的重要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访谈相关专家,加深对十项全能的认识。访谈对象选取时采用立意抽样,是根据研究目的选取较有代表性的样本。访谈对象主要包括山东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田径队教练及田径教研室教师,山东省、江苏省、广东省、天津市等省市田径运动管理中心教练。

1.2.3 数理统计法

主要是运用SPSS21.0对运动员的成绩进行R型因子分析、R型聚类分析及其他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假设检验

Kaiser曾研究指出,对于一组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可采用KMO取样适合度检验,这一检验是比较变量间相关与偏相关系数平方和的指标,如果相关系数绝对值大,偏相关系数绝对值小,说明变量间的高相关可能受第三变量的影响,即有存在公因子的可能,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反之则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由KMO的计算公式可知,其取值在0-1之间,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平方和越大,KMO值越趋近于1,即表明变量间相关性高而偏相关性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平方和越小,KMO值越趋近于0,即表明变量间的相关性低而偏相关高,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通常将KMO=0.6看作一个分界点,随着KMO值的升高,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的条件增强,随着KMO值的降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的条件减弱,且当KMO<0.5时,表示极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4]

其次也可采用巴雷特检验,它是用来检验变量间的相关性,是以原变量的系数矩阵为基础,检验实际相关矩阵与假设单位之间的差异,若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适合作因子分析,否则不适合。

表1 KMO和巴雷特检验

由上表可知,本研究选取数据的KMO度量为0.597,介于0.5与0.6之间,更接近于0.6,虽然进行因子分析的条件不是很强,但可接受;巴雷特检验达到极其显著水平,因此可进行因子分析。

2.2 变量分析

2.2.1 R型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指在若干个指标中,找出具有支配多个观测量的公因子的方法,这一方法可更快地把握事物的特点和本质,并简化数据。在因子分析中,提取出的公因子应最大限度地概括、解释原有变量,以便达到揭示事物本质及降维的目的,最终实现数据简化。在十项全能中,原始观测量包含十个项目,是可观测的外显变量,而抽象出的公因子则是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这种公因子的出现主要依赖于十个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一种抽象的变量。

在确定因子数时,可观测的特性有:因子的特征值,特征值越大,因子的解释力越大,反之则越小,通常将特征值大于1视为一种标准,而小于1的不作为公因子,因为经过标准化后的变量方差为1,如果特征值小于1,表明该因子的解释力甚至小于一个原变量,但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了特征值而把实际中相关性并不强的归为一类;原始变量的方差累积解释率,通常将达到80%看作一种标准,但这不绝对,也可根据具体问题和要求进行调整;其他考虑的因素有公因子方差、碎石图拐点、研究目的、理论假设、研究经验等。

表2 旋转成分矩阵

以往研究中,尽管不同的专家对十项全能的归类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提取的因子数都为4,这是基于特征值的角度出发,选择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而排除特征值小于1的公因子,是一种常用的提取公因子的方法,他们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借鉴,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实践的进行。沿袭前人研究中提取4个公因子的观点,由上表可发现(基于特征值大于1,旋转成分矩阵中删除小于0.4的载荷),第1因子在变量A1、A2、A5、A6上有较高载荷,第2因子在变量A3、A7上有较高载荷,第3因子在变量A2、A4、A10上有较高载荷,第4因子在变量A5、A8、A9、A10上有较高载荷,在各个因子内部,区分度较强的是第1、2因子,这也与前人的研究基本一致,第3、4因子分别包含3、4个变量,通过常识我们也可辨别,变量之间难以提取公因子,因此,提取4个公因子并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需要重新归类。这也体现出单一特征值的劣势,在对十项全能进行归类时,不能只看特征值,应多方面综合考虑。

表3 不同因子数特征

在实际操作中,公因子的抽取数量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公因子越多,模型的解释能力越强;公因子越少,模型的遗失信息越多,解释能力就越弱,但如果因子数过多,则无法达到简化变量的目的。因此,在抽取因子数量时,要平衡模型解释量与因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中,分别选取因子数为5、6,并与4因子数进行比较,以获取最合适的因子数,当因子数为5、6时,因子累积方差的数值完全一样,但与4因子数不同,且根据实际情况看,多于6个因子明显不合理。由上表可知,当提取公因子为4时,累积特征值是67.090%,当提取公因子为5、6时,累积特征值均超过80%,公因子为4时,累积特征值偏小。

表4 公因子方差

变量共同度是指提取某一数量的公因子时,每个变量能被所有公因子解释的比例,共同度越高,表示提取的公因子越合理,通常认为共同度大于0.8是比较理想的,大于0.6是可接受的,由上表可知,当因子数为4时,A8、A9提取的共同度低于0.6,当因子数为5时,A4提取的共同度低于0.6,当因子数为6时,所有变量提取的共同度均高于0.6。

2.2.2 R型聚类分析

聚类得出的结果,应满足以下要求:第一,类内差距要明显小于类间差距;第二,分类要有实际意义;第三,在使用不同方法分类时,应有更多相同的类。对变量进行分类,是为了把握其内部结构,以更好地认识变量,因变量有其自身规律和发展逻辑,所以在分类时不应盲目,无论是采用因子分析还是聚类分析,都要付诸于实践,让实践检验分类正确与否。

表5 聚类表

选择首先出现在聚类过程中的变量,由上表可知,首先,A3与A7聚为一类,表明二者的相似性最大,都是力量主导型,这与R型因子分析相符;其次,A1与A5聚为一类,表明二者的相似性次之,都是速度能力占主导,也与R型因子分析相符;再次,A2与A6聚为一类,表明二者也有较高相似性,对速度能力、力量及技术都有较高要求,由于不再是单纯地跑,而是将跑(速度能力)与跳(力量、技术)进行结合,速度能力最重要,也与R型因子分析相符;最后,A4与A8聚为一类,二者对核心力量及技术要求较高。以上聚类证明了两两变量之间的相似性强弱,其中既有与R型因子分析相同的地方,也有存在差异的地方,这表明即使完全相同的数据,不同统计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这就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辩证促进项目的发展。

2.2.3 相关性分析

表6 单项最佳相关性

观察上表可知,在单项之间,当达极其显著性水平时,存在相关的有A1与A2(r1)、A1与A5(r2)、A1与A6(r3)、A2与A4(r4)、A2与A5(r5)、A2与A6(r6)、A3与A7(r7)、A5与A6(r8),相关性排序为r7>r3>r1>r2>r6>r8>r5>r4。相关性最强的是A3与A7(p<.01),表明A3与A7具有潜在公因子的可能性最大,A1、A2、A5、A6四个单项之间互为相关(p<.01),表明四者之间具有潜在公因子的可能性次之,显著性最弱的是A2与A4(p<.01),表明A2与A4具有潜在公因子的可能性最低,A2同时与A1、A5、A6及A4存在相关(p<.01),但与前者各个项目的相关性更强,实际经验也告诉我们,A2与前者的相似度更大,因此,更倾向于将A2与前者归为一类;当达显著性水平时,存在相关性的有A1与A3(t1)、A1与A7(t2)、A1与A10(t3)、A2与A8(t4)、A2与A10(t5)、A3与A9(t6)、A5与A9(t7),相关性排序为t3>t4>t6>t7>t1>t5>t2,除去前面已确定的A3、A7组及A1、A2、A5、A6组,表明A3、A7、A9及A1、A2、A5、A6、A10也具有潜在公因子的可能,但是可能性较低。

依据相关性分析,结合R型因子分析与R型聚类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归类:A1、A2、A5、A6为第1类,A3、A7为第2类,A4、A8为第3类,A10为第4类,A9为第5类。应注意的是,在对十项全能进行因子分析时,如果数据满足适合度检验,公因子应由特征值、方差累积解释率及公因子方差等共同决定,而不能只取决于特征值,否则会出现与实际不相符的分类。

2.3 贡献率分析

表7 单项最佳贡献率

续表7 单项最佳贡献率

十项全能中单项理论贡献率排序为A2>A6>A8>A4>A5>A1>A9>A3>A7>A10,其中A2的贡献率最大,A10的贡献率最低。如果仅按贡献率来看,应重点发展A2单项,再结合项目归类,应重点发展第1类;第3类的单项贡献率次之,第2类的单项贡献率排名靠后,但第2类项目属于力量主导型,力量素质是基础身体素质,提高力量素质,对提升整体身体素质及技战术水平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不能因为第2类的贡献率低而有所轻视。

2.4 讨论

在R型因子分析中,当因子数为5时,第3因子在变量A2、A4、A8上有较高载荷,当因子数为6时,第3因子在变量A2、A4上有较高载荷,在相关性分析中,A2、A4的相关性r4=0.260(p<.01),实际经验告诉我们,A2与A4具有较强相关性,是因为二者对下肢爆发力及核心力量有较高要求;A1、A3存在相关性t1=0.179(p<.05),A1、A7存在相关性t2=0.176(p<.05),是因力速度能力的提高对力量素质有较高要求;A1、A10存在相关性t3=0.249(p<.05),A2、A10存在相关性t5=0.177(p<.05),是因为A10对速度能力已有了较高的要求;在R型聚类分析中,第2阶(A1、A5)先是与第4阶(A4、A8)合并,在相关性分析中,A2、A8存在相关性t4=0.220(p<.05),A3、A9存在相关性t6=0.196(p<.05),A5、A9存在相关性0.180(p<.05),以上数据表明,十项全能各个项目之间是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在训练中要全面统筹,均衡发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 单项及总成绩评价标准构建

本研究评价方法采取评级评价,成绩指标选取世界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的单项最佳成绩。评级评价采用七级百分位数法,大致呈中间多、两头少的不对称分布。即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好,并用99个点将其等分为100份,每一分点的值就是一个百分位数,与x%秩次相对应的数值称为第x百分位数。

表8 世界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评级评价分界点

续表8 世界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评级评价分界点

4 结语

在进行因子分析时,不必刻意追求公因子数量,也不必非有命名,只需了解不同单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简单分类,作为一种参考指导训练即可。在聚类分析的第5步,第2小类(A1、A5)首先与第4小类(A4、A8)进行了结合,而不是与A2或A6结合,表明第2小类与第4小类存在较强相似性,未来也可加强该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特征值贡献率变量
具有周期边界条件的两个Sturm-Liouville问题的交叉谱
聚焦双变量“存在性或任意性”问题
伴随矩阵的性质及在解题中的应用
14.8%
求矩阵特征值的一个简单方法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贡献率研究:1998—2011年的数据观察
一类非线性矩阵方程组性质的研究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
变中抓“不变量”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