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园足球”的教学策略
2021-11-13王伟
文_王伟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盐城市神州路初级中学)
初中体育的教学目标,一方面是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竞技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基于此,教师应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项目,采取“校园足球”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树立集体意识并强化体育竞技精神,在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实践要求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初中体育中“校园足球”开展的意义
足球运动本身具有很强的竞技性和参与性,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强身健体。但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实践面临诸多问题,个别教师采取的训练方法不当,没有根据学生的身体实际情况来针对性地开展动态化训练,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足球的参与兴趣,难以获得预期的教学成效。
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开展校园足球活动,首先能够提高体育教学成效。当前,在全民体育的教育理念之下,开展“校园足球”,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其运动意识和健康意识,最终影响学生的体育观念和行为。其次,“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由于足球运动本身参与性和竞技性较强,在实践中要求学生能够顾全大局,并不断坚持,这有利于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勇气和决心。
初中体育中“校园足球”的教学策略
初中体育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是校园足球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优化体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价值。基于此,在实践中初中体育教师应认识到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竞技意识的重要性,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之前,全方位地考察并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身体机能状况,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与足球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和趣味实践来帮助学生了解足球比赛和足球活动的实践方法。例如,在设计比赛活动之前,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足球的运球规则以及基本的比赛形式,可以通过观看大型足球比赛或者足球历史纪录片等形式,让学生对该项体育活动有深刻的理解。其次,教师需要设计多样化的热身活动,例如趣味运球活动或射门活动等,让学生对足球项目的实践有更深刻的体会,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耐力。
良好的体育竞技氛围和运动气氛能够带动学生有效地参与到校园足球活动当中,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在氛围的影响下,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意识也会日益增强,并依托榜样的力量来不断积累体育知识和实践经验。
例如,学校可以积极宣传校园足球运动的意义,使全体师生都能够主动和足球这项运动接触。学校可以足球作为校园体育大使,利用课间时间让学生在校园当中进行足球的练习,甚至课间操也可以设计成以足球动作为主题的体操或舞蹈,让学生体会该运动项目的精髓。在此基础之上,学校可以在适当的月份组织学生开展并参与校园内外的足球比赛。而针对一些身体素质不足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加入啦啦队,间接地参与足球运动,以此来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体验。
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很大一部分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能够用强健的体魄来应对学习的压力。基于此,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将生活化的体验和足球这项运动联系在一起,有序地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之下,有秩序地开展练习,并积极参与各项比赛和校园内外的足球活动,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并培养自己永不放弃、坚持不懈的竞争意识。
例如,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在帮助学生掌握足球基本运动规则和技巧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鼓励全班所有学生主动参与,使其能够深化理解并增加运动的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学习情况,最大限度地延长学生和足球项目之间的接触时间,使其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锻炼,增强体魄,让学生及时发现个人潜能,从而树立自信心。
教师还可以借助学校特殊的地形和足球场地等,让学生自行进行敏捷性、协调性、弹跳能力的练习,通过长跑训练、短跑训练、跳远训练等强化学生的身体机能,锻炼其身体素质。在做好充分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来开展足球比赛。此过程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足球训练当中的个人问题,从而出具更为严谨的反馈意见,优化教学方略。
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校园足球教学策略的开展,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提升其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力和自信心。基于此,在实践中,教师应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和身体素质,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并有序开展足球训练活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从而为促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