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中的趣味田径
2021-11-13曲哲
文_曲哲
(作者单位系苏州工业园区第三实验小学)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体育课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已成为当前体育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为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将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教育部门倡导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适当融入少儿趣味田径项目,旨在丰富教学形式的同时,最终实现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融入趣味田径项目,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趣味田径教学的积极作用,从而为小学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趣味田径项目
要想实现趣味田径活动的有效开展,首先需要确定的就是教师自身的能力。实际上,个别学校在前期的授课中,基本上是教师在全面分析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趣味体育项目,由教师先讲解,学生听完讲解后重复教师的做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才是课堂的核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其学习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一些学生认为教师布置的体育任务很难完成,从而产生厌学心理。鉴于这一情况,教师必须在体育课堂上融入趣味田径活动,这样不仅能实现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也能将趣味田径的内容和策略更好地整合在一起。
以跑步运动为例,在小学生的认知中,跑步运动就是单纯跑步,会非常累,所以学生可能会不喜欢,此时,教师就可以基于趣味体育的理念开展活动,在跑步运动中融入“障碍跑”项目,以原有跑道为基础,适当增加一些小型障碍物,不再像以往那样考虑跑步的速度,而是通过计算时间的方式展开,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障碍跑项目中来,体会跑步运动的乐趣。在活动过程中,一些学生比较灵活,看到障碍物时可以快速避开,而也有些学生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难以快速减速。这样的项目有利于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于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而言,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多以跑步、跳绳、跳远、球类等为主,虽然内容比较丰富,但由于个别教师和学生不够重视体育课程,导致每一项运动都难以有效开展。就拿球类运动来说,部分学生不够了解其中的规则,课堂上也只是简单地拍一拍、动一动,尤其是水平不足的学生很难参与到运动中,难以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有必要将趣味田径的方式利用起来,以素质培养为目标,丰富教学形式,让所有学生都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为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提供保障。
考虑到小学体育的特征,在小学田径运动中,教师可以对一个学期内的课程进行具体划分,如可以分为跳远、障碍跑以及投掷三个部分,在划分体育项目后,还需要对学生的兴趣和教学目标进行综合考虑,对其进行合理引导,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体育活动任务。如:在进行跳远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个“123 木头人”的小游戏,教师背对学生喊出“123木头人”的口令,在游戏过程中,学生自己控制说话的速度,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跳远的方式前进,教师口令结束,学生就需要立即停止动作,没有停止动作的学生淘汰,最终到达终点的学生获胜。这样的方式比单一的跳远教学更能激发出学生的体育兴趣,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跳远项目练习中,在提升其跳远水平的同时,促使其运动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师应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活动
在体育运动中,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评价,可以实现学生身心的更好发展。但是就现实情况而言,当前在体育评价上,教师往往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打分,学生的身体差异对最终的评价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运动水平强的学生评价结果高,运动水平一般的学生自然评价结果不如前者,这也就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很难得到满意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要适当融入一些趣味的方式,确保评价更加合理,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例如:在篮球运动中,对于篮球项目的考核,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考核指标,如运动能力不足的学生,教师就可以要求其连续运球20 下,并且还要完成规定的传球动作;运动能力一般的学生则应以带球上篮为考核重点;而针对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为其开展一个小小篮球赛,引导学生参与到比赛中来,从而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由于不同学生考核标准不一,这能激发出学生的参与兴趣,在有效的考核中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也能为学生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要想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开展,教师就要进一步强化快乐体育的理念,积极融入趣味田径,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有趣的田径活动中来,丰富教学形式,开展多样的评价,提升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在确保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学生自身运动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养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