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打造广播电视节目的地域特色

2021-11-13陈春毅

记者观察 2021年26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广播受众

文 陈春毅

广播电视节目作为群众获取信息、了解社会形势的最主要方式,尤其是新闻类节目,已经成为外界信息传播的主要桥梁。而地方广播电视节目其在城市文化、特色、发展进程的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若想降低新媒体形式所导致的受众流失问题,当地媒体部门应当坚持本土化改造,为广播电视节目的转型发展提供助力。本文围绕如何努力打造广播电视节目的地域特色展开了探讨,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坚持本土化改造与创新

当前新媒体的不断推进及落实,对广播电视节目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致使一直专注于广播电视节目的听众、观众大规模流失,这一形势也对其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阻碍。为了改善这一形势,当地媒体部门应当及时顺应时代发展进行转型,实现边缘突破,通过改革的方式来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应当积极探寻受众的心理,了解其对广播电视节目的真实需求,确保在增加地域特色时能够符合当地受众的喜好,从而使其更好地传播。根据以往的调查了解所得,当地群众对一些民风民俗类的节目有着较大的兴趣,而且本地方言的运用更能增加其亲近感。在此,为了能够让群众了解更多的地域特色,可在本地电视台以及广播中采用当地方言的方式,在进行转播时应当切换普通话,对于一些方言可用普通话表明含义,这其实也是提高收视率的一种主要方式。

其次,在互联网的驱动下,网络媒体因有着时效性、共享性等特点,因此对广播电视媒体带来了较大的考验,但是其也有一定的不足,其所面向的受众大都为80后,对于70、60年代的人而言,广播电视媒体会更加实际,这种因年龄所产生的劣势也可作为广播电视节目发展地域特色的主要方式,并结合年轻人的想法制定并推出相应的栏目,以此来提升栏目的传播效率及收视率,如当前较火的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其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以及精巧细腻的画面,为群众展示出中国的日常饮食以及传统美食,而且所展示的内容中不仅包含了美食,更是通过美食来描绘我国传统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广泛流传,此类文化节目可紧紧抓住受众的眼球。

运用数字技术展现地域文化魅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各种高新技术手段为群众的生活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数字技术也被广泛运用在电视节目的录制及后期剪辑中,切实提升了图像的质感,给予受众全新的观看体验感。对于当地媒体发展地域特色而言,也可以利用该技术手段,将地域文化以及独有的自然景观进行全面渲染,在视觉体验上进行改进,同时对于一些民间传说等富有想象的文化,可以采用转化为实体的方式,以此来满足受众对这些形象的心理期待感,在得到有效落实后,所产生的传播作用才会更加明显,而且虚实结合的方式还可以将一些纪录片完整地展现在群众面前,如民间的信仰、建筑等,如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皖南民居、北京四合院、泉州的老君岩等都有着地方性特色意义,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此进行着重描写,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展现将地域文化的特色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精心实施节目调改

首先,应当以广播电视节目的形式作为主要切入点,及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录制方式,让节目以全新的形式及面貌展现在群众面前,给其听觉及视觉带来较大的冲击感,以此来吸引群众的注意力。

其次,在内容上还应当及时进行调整,以地域特色作为主要调整目标,将富有地方代表的节目放在黄金档口,并增加一些农业、生态、新闻花絮以及讨论性节目,这种创新的节目内容更加符合听众及观众的要求,对传播范围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后,还应当注重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性,而且这点对于节目形式的改革质量效果也有着密切关联,各市区、县级媒体部门应当对传输网的建设工作加强重视度,确保广播电视节目能够让群众清晰地听到并看到,并为群众提供更多的选择性,从而达到地域特色节目建设推广的根本目的。

全力办好特色节目

闽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深深扎根在海内外闽南人生活之中,成为联接全球闽南乡亲的重要精神纽带。泉州广播电视台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依托用闽南方言播出的刺桐之声广播频率和闽南语电视频道,以文化为主打,在节目设置、内容安排上突出闽南文化特色,使其成为海峡西岸对台宣传的主阵地和对台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打造了《咱厝人》《闽南茶馆》《闽南好家风》《唐山过台湾》《志明和春娇》等一批文化宣传精品节目。

经济一直是各地区的主要发展目标,当然媒体部门也应当承担起此重任,大力宣传经济效益,以此来起到鼓劲以及营造良好发展氛围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宣传力度,推出一些创业型等栏目,并在内容上与目的相贴合,紧扣中心思想,让群众一眼便知其实际重点。因此,题材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需着重凸显出地域特色,并主要体现出与其他地区相比的优势特点,以此来让宣传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需明确突出“乡村振兴”,结合当地农业经济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中心制定合理的栏目题材,确保该栏目在实际推出时能够为农民群众提供最精确的数据信息。在此过程中还应当构建信息获取平台,为当地农民群众及时掌握农业市场走势构建相应的平台,确保该平台可在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后,以往的媒体播放形式基本以传播内容为主,未深入了解社会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这也导致在内容上与实际情况有着较大的差异。为此,广播电视节目还应当推出走进乡村节目,给予群众说出自己内心感受的机会,与以往传播的方式相比,该形式因与现实相贴合,更能提升实际宣传效果,社会群众作为发言代表、作为新闻传播的主体,可有效地引导及鼓励全县人民勇敢地克服困难,将阻力转变为动力,树立建设美好家园的决心以及信心。当前,部分地区电视节目所推出的“回乡大学生见闻”等栏目,在形式上所采取的是自行收集信息、自行录制、自行播放的方式,这种创意性的传播方式在社会上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在此可以此为参考,创办出与其形式相仿的栏目,让地域特色体现得更加彻底。

争取把握舆论监督

媒体电视节目的初衷本就是为群众提供精确的信息资讯,但是在提供资讯的同时还应当重视群众的呼声,确保能够及时了解群众的内心想法,从而才能让广播电视节目发挥出最大效用价值。各地区电视台应当开设群众热线窗口,将监督权力放手于群众,让群众客观地对此展开评价。在此过程中,新闻媒体部门工作人员在接听群众电话时,应当认真对待,并以热情饱满的态度倾听每一位群众所述说的情况,而且群众所叙述的问题无法解决时,还应当及时上报到领导部门,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确保每一件事都能落实到实处,并给予群众相应的答复。关注民生民情一直都是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的主要方式,因此需积极处理市民的投诉问题,用媒体的传播力揭露一些社会所存在的灰色区域,以此来达到在社会群众心中树立良好形象的根本目的,为地域特色节目的打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媒体市场也逐渐被网络媒体分得一杯羹,而且各地区的电视台、广播栏目的竞争愈发激烈。当地广播电视节目若想提升核心竞争力,需要及时转型,以传播地域特色作为主要改革目标,利用地域文化差异性的优势创建特色鲜明的广播电视节目,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群众,同时还应当对群众的心理及实际需求加强重视度,积极创新地域文化传播方式,以此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广播受众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