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朐周姑戏的困境与突围
——以现代周姑戏《淌水崖》为例

2021-11-13李咏梅

戏剧之家 2021年31期
关键词:淌水临朐戏曲

李咏梅

(临朐县文化艺术中心 山东 临朐 262600)

临朐周姑戏是在山东临朐县及其周边一带农村广为传唱的地方传统剧种,2009 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深受当地广大人民群众认可。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临朐周姑戏逐渐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寻找新的传承与发展之路迫在眉睫。2016 年现代周姑戏《淌水崖》在深入发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打破周姑戏一贯展现儿女情长的传统窠臼,以临朐当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真人真事为素材,融入大量现代戏曲音乐元素,生动阐释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为周姑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范本。

一、临朐周姑戏的历史源流

临朐周姑戏作为源于民间说唱艺术的民间小戏,距今已有200 余年的历史,与其他地方戏曲类似,生于民间、长于乡土的周姑戏自诞生以后以其蓬勃的生命力迅速流传开来,经历过盛大与消弭的起伏跌宕,期间无论繁华与否,始终扎根于临朐这片土地。

临朐周姑戏最早由一二人到村民门口的“唱门子”开始,到三五人跑场演出的“扒地摊”,逐渐发展到搭台演出,在临朐及周边地区不断壮大和繁衍。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临朐周姑戏发展达到高潮,每逢节庆盛会,临朐县各地周姑戏班子纷纷搭台竞演,吸引周边各地人民群众争相观看。

临朐周姑戏的前身属于“花鼓秧歌”,后经过一代代的民间艺人的传承与发展,不断吸收借鉴民间歌曲与小调的优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周姑戏的唱腔古朴真挚、节奏明快、铿锵有力、极具民歌风味。唱词多以临朐当地方言语调为主,词义通俗,多描写人民群众的生活、反映劳动人民的心声。全剧以打击乐器为主要伴奏,最早只有狗皮鼓、竹板或铜盆,后续才陆续加入月琴、二胡、扬琴等弦乐伴奏。

二、临朐周姑戏面临的主要问题

临朐周姑戏作为根植民间的乡村艺术,经过战乱、灾殃频繁的年代,其承继与发展几经波折。现如今,在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专人进行了周姑戏的抢救性保护。但由于其长久散落民间的经历致使其仍处于管理不集中的状态,同时不断推进的城市化发展,也使得周姑戏的生存现状不甚乐观,传承与发展面临困境。

(一)演出缺乏吸引力

临朐周姑戏长期以来依靠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内容和自然有趣的唱腔吸引观者,但由于一直未能形成理论体系,导致后续发展出现创造力不足。周姑戏的唱腔和伴奏形式始终比较单一,演唱水平依靠天赋而非培养,剧本创作未能跟上时代步伐,故而虽然曾以鲜明的地方风味在当地民众间广为流传,却逐渐因单调而被冷落。老一辈艺人的逐渐凋零导致原汁原味的周姑戏难以呈现,年轻演员的专业素养不足,又缺乏专业人士指导,在编排剧目时多以剧目片段形式演出,周姑戏的演出逐渐出现为演而演的现象,演出质量下降。

(二)传承难续,后继无人

临朐地区属于山区,周姑戏的环境相对闭塞,故而发展演变一直较为缓慢,长期以来没有剧本和曲谱,一直沿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戏曲文化传承,但由于20 世纪上半叶社会时局的动荡,戏曲缺乏较为安稳的传承环境,导致目前周姑戏的正统传人近乎绝迹。目前仅存的数位老艺人多年过九十,难以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对身段唱腔进行有效指导,同时周姑戏剧团的资金条件较为匮乏,即使有着政府的支持,仍存在经费不足的情况,由于缺乏资金,导致演员的工资待遇甚至剧团场地、道具都难以维持,在此情况下,愿意接受并学习周姑戏的年轻演员比较少。

(三)生存空间受限

临朐周姑戏的繁盛在于为较偏僻的乡村提供了新鲜有趣的娱乐方式,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周姑戏不可避免地受到城市语境影响,但城市内缺乏民间戏曲所需的地域文化空间,包容力和需求性大幅度下降。观看周姑戏的大多是文化程度较低的普通农民,且以老年人为主,但乡村演出市场鱼龙混杂,土生土长的周姑戏反而失去了演出市场。

(四)民众认可度低

现如今绝大部分群众接受的是现代主流文化教育,这其中关于地方传统戏曲的文化教育与宣传较为匮乏,民众对周姑戏的接触和了解不足,导致缺乏文化自觉,认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只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问题,没有将自己作为非遗保护中的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对周姑戏传承保护的积极性普遍较差。同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受多元文化的冲击,人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手段获得更为多样的娱乐体验,在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中,快餐式的娱乐方式大行其道,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被边缘化。周姑戏的剧目内容及精神内核相对陈旧,表演程式僵化导致难以获得人们认可,曾在乡土民间流行的儿女情长的故事已不适应当前社会文化环境,演出效果与现代审美观念相矛盾,人们难以从中获得情感共鸣和思想启迪。

三、临朐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

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是传承发扬优秀文化和汲取世界先进文明的综合产物。”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具有地域性和特色性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价值内涵,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临朐周姑戏作为临朐土地上生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然包含着这片土地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积淀和积蓄着民间的世界观和生命观,故而与临朐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现代周姑戏《淌水崖》正是地方非遗戏曲文化书写红色革命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成功典范。

淌水崖水库位于临朐县九山镇,兴建于20 世纪70 年代,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条件下,党员干部带领人民肩扛担挑,凭借伟大革命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在光滑陡崖上建成了一座集防洪、发电、灌溉、旅游为一体的水利枢纽工程,为临朐县人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作出巨大贡献。在这场气壮山河的伟大实践过程中,临朐人民形成了不怕困难、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光荣革命传统,干部群众共同孕育了以“同心同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淌水崖水库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临朐人民,成为临朐县地方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伟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具有天然的情感认同。

进入新时代,临朐周姑戏作为地方传统非遗文化获得了一定的喘息空间,其内在生命力的逐渐蓬勃,为重回人们视野,重获临朐人民认同提供了必要准备。现代周姑戏《淌水崖》依托临朐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以淌水崖建设过程中的真人真事为内容,在传统周姑戏形式和唱腔的基础上结合诸多地方剧种的戏曲文化精华,大胆融入现代音乐元素,以戏剧化、形象化的方式再现和展示了荡气回肠的淌水崖精神,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实现了以传统戏曲文化讲好革命故事、传递红色精神、塑造文化基因的可行发展目标,在继承与创新、传统与时代的接力中展现了临朐周姑戏的艺术魅力。

四、临朐周姑戏保护措施的思考

根据临朐周姑戏所面临的现实情况,以《淌水崖》的成功创演为契机,在保护其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希望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宽其传承与发展之路。

(一)加强临朐周姑戏的自身建设

首先,临朐周姑戏的民间性导致其理论不成体系,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保护刻不容缓,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加以整合梳理出周姑戏唱腔、乐器、剧目等发展脉络,保存传统根脉。其次,应结合时代发展,进行有序的创新发展,寻找戏曲特色与时代风貌结合的平衡点,如剧本创作应结合宣传的需要和群众的需求、唱腔和伴奏加入现代音乐技巧、舞台表演增加声光效果等。

(二)形成有效的传承人培养

传承是非遗保护的生命,周姑戏的存续与发展需要一代代传承人的努力。一方面应加强对当前演员系统化的戏曲理论知识培养,在承继传统周姑戏的文化的同时增强演员戏曲专业能力,并将现有传承者作为教育者,走进中小学校园,以兴趣实践的方式形成文化传播氛围,发掘并培育周姑戏的新生代传承人。另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行业的吸引力,为传承人解决生存困难,提供生活保障,提高社会地位。

(三)增强全民认同和保护意识

周姑戏作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民众、起于民间,其传承与发展绝不能脱离人民。首先,要加大周姑戏在当地的宣传力度,发挥新媒体的传播力量,通过编演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唤醒老一辈观者记忆、提升中生代观者认知、培养新一代观者兴趣,加强民众认同。其次,应利用临朐周姑戏这一传统戏曲优势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发挥文化生产力,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为当地人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最后,积极推广周姑戏向外发展,不仅要走出县城、走出省市,更要走向国际,在对外发展中彰显文化底蕴,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四)寻求与政府的合作共赢

政府相关部门是非遗文化保护的重要主体,必须发挥其在保护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当地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临朐周姑戏的可贵价值,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推动政府单位、地区民众、社会组织、学校及社区等参与到非遗保护的工作中,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建设相关基础设施,为演出场所提供保障,使周姑戏在表演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其次,临朐周姑戏也应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文化号召,积极参与政府文化艺术工作,跟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创作符合时代潮流与人民需求的剧目,提升地方的对外形象,提高区域文化软实力,形成与政府间的良性互动。

五、结语

对于临朐周姑戏而言,当前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整体转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从自娱自乐的民间小戏登上大雅之堂,临朐周姑戏需要从地方文化资源中吸取营养,吸收借鉴各类艺术文化精华,始终坚持生于民间、扎根群众的生命活力,加强民众认同,融入现代民众生活,在保留传统文化灵魂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淌水临朐戏曲
小河淌水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花鸟剪纸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弥渡县广泛开展《小河淌水》70周年系列活动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山东临朐观赏石展销会隆重开幕
浅谈《小河淌水》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