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剧现代戏早期发展阶段的艺术特征分析

2021-11-13

戏剧之家 2021年31期
关键词:盐阜现代戏文工团

李 曦

(盐城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0)

淮剧,是发源于江苏盐城、淮安一带的地方戏曲,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传承历史。现今淮剧舞台上的剧目大致可以分为“传统戏”“新编古装戏”“现代戏”三种类型。在舞台服饰上,三者有着鲜明的区别,传统戏和新编古装戏的故事背景多为古代,演员服饰均是采用古装戏服,这类服饰以明代日常生活中的服饰为基础,融入了宋、元、清各朝代服饰的特色。而现代戏所讲述的是近代和当代故事,所以服饰原型来自于近现代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穿的服饰,经过美化提炼后为舞台所用。传统戏是指淮剧在早期阶段移植自徽剧、扬剧等剧种的剧目,以及编演自民间传说的剧目。新编古装戏也称之为新编历史剧,是20 世纪60 年代在文化部的号召下兴起的,取材于历史但以新时代的视野而创作的新剧目。现代戏则是20 世纪40 年代左右产生,现代戏中所表现的人物有别于传统戏中的精英阶层,是以编演当代人民群众生活中的故事为主要内容,以大众文化为精神内涵的一种淮剧艺术形态。

从19 世纪下半叶开始,“僮子戏”“门叹词”等民间表演元素逐渐走向融合,以演唱“淮调”“下河调”为主的地方小戏——淮剧初具形态。此间,徽剧在盐淮地区正盛行,在徽剧的影响下,淮剧在音乐、演唱、表演等多方面不断改进,不久后便能与以技艺精湛著称的徽剧同台演出。在当时的盐阜地区,人们为了赶上一场喜欢的淮戏,走上几十里地也不是一件稀罕的事情。这一时期,淮剧在演唱曲调和表演等方面不断完善,演员阵容不断扩大,在剧本方面则是以改编与移植为主要方式,鲜少有原创的剧目,舞台上演的主要是“九莲十三英七十二记”等改编类、移植类剧目。原创剧的出现则是在1940 年之后,这一新的创作方式出现是源于新四军在盐阜地区建立华中抗日根据地期间推广新文化这一历史事件,现代戏、原创剧、拉悲调、导演制等词代表着这一时期淮剧所呈现出的艺术新特征。

一、淮剧现代戏的初现及创作新模式

现代戏在21 世纪的淮剧舞台上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以江苏省淮剧团2006 年至今的新编剧为例,创作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小镇》《唢呐声声》《王玉莲》五部作品,其中四部都是现代戏。这样的比重在中国其他地方戏曲中并不多见。现代戏在盐淮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出现见证了20 世纪早期盐阜地区的人民在新文化的引领下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斗争。

1941 年在中共中央的决策下,受到重创的新四军随即又在盐阜地区重新建立军部继续战斗。军部的建立使得这一带成为了华中抗日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开展军事斗争工作之外,政治、经济、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工作也积极开展。1942 年,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倡导下,盐阜地区新四军文工团的表演一改之前常见的话剧、歌剧等文艺形式,转而“用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走到当地群众中去”,组织文艺专家对地方戏曲淮剧进行研究、创作、导演、表演,将新文化中的“大众”精神内涵融入当地的大众艺术形式中。

受到当时延安戏曲改革思路的启发,淮剧“现代戏”新作品的创作一改旧制中演员“台上见”的幕表制,而是采取团队协作的方式,由剧作家负责编写剧本,由音乐家负责谱写唱段和音乐,由导演对整个舞台剧目的最终效果进行排练和指导,演员根据既定的剧本、音乐以及导演的要求经过反复排练后,方才上舞台表演。导演制的确立使得淮剧表演中所涉及到的各个部分的分工进一步细化和明确,逐步形成了一个系统而有序的表演体制,演出也因此显得严谨了许多,艺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导演制为解决当时现代戏中的新题材、新人物、新服装与传统表演程式、传统音乐之间的融合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二、早期发展阶段淮剧现代戏的音乐特征

这一时期编演了许多优秀的新作品,其中有三部影响最为深远:《照减不误》《渔滨河边》《刘桂英是朵大红花》。广为传唱的现代戏经典唱段《刘桂英是朵大红花》正是出自其中的同名剧。

《刘桂英是朵大红花》是一段青衣唱腔,由当时文工团中的著名歌唱家雪飞同志演唱。唱腔音乐由当时文工团的章枚同志设计并创作,在抗战时期,观众还会因为剧名的缘故称之为“大红花”调。唱段短小精练、结构清晰,仅13 句唱词,唱词中的“没事”“乐洋洋”“谁知道”“花轿子”“健又壮”等地方性语言让唱腔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衬词的融入丰富了音乐的旋律线条,使演唱更加富于音乐性。

唱段分为三个部分:起句(节拍略散,类似于引子)、行腔(唱腔的主体部分)、尾句(唱段的收尾,尾音拖长渐散)。起句部分两句:刘桂英想起了从前时光啊,好像做了啊梦一啦场啊。行腔部分十句:十九岁身体健又壮,好像一朵花儿未开放。耕田种地我全会,车水下田又插啦秧啊。没事领了姐和妹啊,唱唱玩玩乐洋洋啊。谁知道飞快长到十八啦岁啊,花轿子抬到新洞啊房啊。从此好像鸟儿入了笼,再也不能飞出去见太啊阳啊。尾句部分一句:刘桂英永不能见太阳啊!

唱段的旋律原型来自传统淮剧音乐中的悲调,在结构上采用了淮调中常见的由起句至行腔再到尾句的“散——上板——散”的速度逻辑,清晰的上下句在原板的速度下平稳地流动。在曲式结构上属于拉调体系,所以也被大家称之为“拉悲调”,其原型悲调旋律朴实苍劲,哀怨悲戚,听起来有种积愤而不得纾解的压抑,而这首新的“悲调”哀而不愤,听起来有一种愁绪,却不压抑。究其原因,这种新的“拉悲调”和原型悲调最大的不同在于节拍形式,曲作者章枚同志将音乐形象较为明快的二拍子融入到悲调旋律中,使得音乐风格哀愁而不悲愤。在此之前的淮调、拉调、悲调的音乐多用四拍子的音乐形式,而辅助曲调中的香火调、下河调则多用二拍子的形式,这两种曲调是由早期流传于盐阜地区的民间曲调发展而来的,在盐阜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四拍子长于抒情,二拍子则长于叙述。将二拍子的节拍形式和悲调的旋律相结合,将唱词“刘桂英想起了从前时光啊,好像做了啊梦一啦场啊”中透露出的幸福的回忆和忧伤的现实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恰到好处,这样的“新悲调”听上去忧而不伤,音乐节奏具有流动性,带给听众以积极而明亮的情绪感受,成为传唱至今的经典淮剧曲调。

三、现代戏的创作源泉来自人民群众

从1940 年盐阜地区建立新四军根据地到1942 年苏北文工团建立,从提出面向农村采用淮剧形式开展文艺活动,阜宁县停翅乡文工团建立,到1943 年建立淮戏研究小组,再至1944 年9 个县文工团都设有淮戏组,在这条新淮剧的成长道路中,文工团的同志们始终坚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群众路线。他们徒步走上好几里路去观看邻近庄子里面旧戏班子的演出,观察群众喜欢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新淮剧富有生活趣味的唱词、对白中的方言谚语以及对传统音调的创造性运用,也都是文工团同志们深入群众调查采风的结果。

1943 年时任阜宁县文教科长的中共党员黄其明同志有感于当地富农剥削严重,贫雇农和富农之间的阶级矛盾突出,党中央虽多次颁布有关“减租减息”的政策法令,但未能完全推行至每家每户,执行者仍是少数,编写了现代戏剧本《照减不误》。剧中人物原型均取自当时盐阜抗日根据地真实生活,此剧一度风靡盐阜,许多剧团争相演出,在根据地的群众中间掀起一股观看“新淮剧”的热潮,对当时根据地“减租减息”政策的落实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在根据地的文化建设中,文工团的同志们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这一路线的贯彻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为群众而表演,采用群众喜爱的表演形式进行表演。2.心中有群众,表演人民群众自己的喜怒哀乐。3.无惧路途遥远,表演送至人民群众的家门口。从部队所属的苏北文工团到9 个县文工团,再到全区约685 个农村业余剧团,演出工作环环相扣,组织有序。其间,还穿插有专业文工团办培训班,推动戏曲表演人才培养等工作有序进行。

四、结语

从淮剧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淮剧的成长过程正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借鉴的过程,早期向徽剧学习的“徽夹可”演出形式,奠定了淮剧表演的基本模式。进而南下上海向京剧学习“京夹可”演出形式,极大地推动了淮剧的发展,产生了“拉调”“自由调”两大体系。抗战的岁月里,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孕育出特有的新淮剧——“现代戏”,以积极的“新”形象出现在盐阜大地上,成为当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指引。尽管这种“现代戏”的表现形式与传统戏曲表现形式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变,然而正是这样一种新的尝试,在日后的几十年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在“写实”与“写意”两种艺术审美标准之间相互平衡、相互渗透,才得以逐渐形成当今中国戏曲舞台上的一个亮点——淮剧现代戏。这种尝试没有因为战争的结束而淡化,而是在观众的鼓励中继续探索、不断完善,延续至今。

猜你喜欢

盐阜现代戏文工团
盐阜民歌研究*
戏曲现代戏创作回顾与反思
宋公堤,盐阜大地上的历史传奇
盛开在“红色摇篮”里的一朵奇葩——记盐阜抗日根据地的木刻艺术
盐阜区抗日根据地高等法院的设立及意义
现代戏的发展路径与创作走向
诗性现代戏的中国表达——张曼君现代戏创作探要
严歌苓“文工团”叙事的忏悔意识
美丽与丑陋是一对双生子
越剧现代戏 袁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