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曲子戏

2021-11-13李敏翔何嘉盈

戏剧之家 2021年31期
关键词:曲子敦煌全球化

余 茜,李敏翔,何嘉盈

(1.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01;2.锦城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1;3.温州肯恩大学 浙江 温州 325035)

全球化既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通常情况下人们口中的全球化是指全球的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上的发展以及全球意识的崛起。毫无疑问的是,全球化对于诸多行业、领域都将带来冲击。在艺术类领域方面,敦煌作为中国美学艺术的尖端之一,将首先面临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意为一个又大又繁华的地方。敦煌石窟由绘画、彩塑、建筑三部分组成。在丝绸之路最繁盛的唐代,当时的经济,长安第一,敦煌第二。世界上的四大文明体系,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其体系交汇处只有一处,就是敦煌至新疆地区。也正因为其是各文明交汇之处,敦煌艺术同时具有希腊罗马艺术风格、印度艺术风格以及伊斯兰艺术风格,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全球化下敦煌艺术如何应对,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如今敦煌艺术被现代化冲击,经济再不复从前。本文将以敦煌艺术中的曲子戏为例,来深入研究敦煌艺术将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非遗的传承一直是中国的一个大问题,需要年轻一代的力量作出贡献。希望本文能够给更多喜欢敦煌艺术的人启发,共同承担起保护中国非遗文化的责任。

(二)研究的意义

针对曲子戏为例来考虑问题,做出方案应对全球化有三个意义。第一,曲子戏本身作为非遗,真正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它的人很少,更不用说去传承了,所以能够引发更多关于曲子戏的思考。第二,能够以其为例,触类旁通,其他艺术的传承或许能够借鉴其思路。第三,研究曲子戏本身,也是对于曲子戏的一种另类传承。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本身也会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来接触到相对应的文化相关知识。

二、敦煌艺术于全球化下所处地位研究

(一)研究内容

1.敦煌背景

敦煌古称沙洲,为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壁画、敦煌石窟”闻名,同时也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自汉代以来,长期为中原文化、西域文化和欧亚文化传播、交流、融汇之地。

2.敦煌曲子戏的基本概述

敦煌曲子戏是甘肃省敦煌市独有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亦称“小曲戏”“小调戏”。它源于明清时期的民间俗曲。演出形式有舞台演出和地摊坐唱两种,曲子戏剧目题材广泛,多表现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及民间社会生活等。其音乐唱腔吸收了陕西秦腔、眉户及甘肃各地曲子戏的各种曲调,是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曲牌体戏曲音乐。它包容了文学、音乐、舞蹈、曲艺、特技等各种艺术成分,主要由剧本、曲调、曲牌三部分组成。其伴奏乐器文武兼备。剧本短小、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幽默滑稽。曲调非常丰富,欢调使人兴奋无比,悲调能够催人泪下。

3.研究内容背景

说起敦煌,人们更多的是想起敦煌的壁画、石窟,而同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敦煌曲子戏却鲜为人知。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交汇融合冲击着本土的文化,敦煌曲子戏将如何传承,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问题一 年轻活力的缺失

和许多传统戏曲一样,敦煌曲子戏也面临着人员的流失以及传承人匮乏的问题,演出人员的年龄大,剧本剧情单一,内容枯燥,观众少。现在社会发展迅速,机遇大,留在本地务工的年轻人少之又少,加上年轻一辈的人更多的是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传统戏曲无法满足其需求。

问题二 发展前景堪忧

敦煌曲子戏的出圈名气相比于京剧、昆曲、秦腔明显要低得很多,曲子戏出现在大众视野的频率低,广为人传唱的曲子少,而创作新的曲目又因缺乏创新而止步不前。同时,相关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国家在非遗项目上的经费支持虽然庞大,但一个馍馍掰到每一个项目后,也就只剩一小块了。

(二)相关结论

敦煌曲子戏由民间发展而来,也应当走回到群众中去。在如今曲子戏普及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如何能够让敦煌曲子戏走进大众的视野,融入到群众的生活中去,写出好的曲谱,讲出好的故事,在年轻一代的带领下走向世界,应当是最需要思考的问题。年轻活力的注入拓宽了敦煌曲子戏的发展空间,这在传承与发扬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原因分析

(一)相关结论的判断依据

随着社会变革,人们的娱乐方式也更加多元化,敦煌曲子戏的发展空间变得越来越小。曾经每逢节日庙会,几乎每村都会有曲子戏演唱自乐班,但如今敦煌曲子戏已濒临失传,纵观其演唱,“三老”问题已十分突出,老演员,老观众,老剧目。另外敦煌曲子戏的剧本来源于民间,虽然受时代的影响,在内容上有所变动,但是并没有改动原味的曲子词和曲调,再者敦煌曲子戏来源于民间,对其最好的传承和保护还是还原于民间,代代相传,而不是躺在博物馆中,成为“文物”。不仅如此,年轻人对敦煌曲子戏的发展更为重要,其演出是为了传播传统文化,这需要大众的观看。现在年轻人普遍接受教育程度高,对传统戏曲文化的接受程度也高。

(二)类似案例对比

曲子戏的主要表演形式有坐唱和舞台演出两种形式,分为生活故事,爱情故事,神话故事以及历史传说四个种类,折射出民间的实际生活情况。而今敦煌再生艺术的影响仍旧巨大,敦煌舞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1979 年,《丝路花雨》创作表演成功,在1982 年荣登世界第一大剧院——米兰斯卡拉大剧院,将敦煌艺术搬上舞台,也成了亚洲第一个进入世界最高艺术殿堂的演出团体。另外,大型乐舞《敦煌韵》演出后收益颇多;《大梦敦煌》多次获奖。由此可见,在全球化背景下敦煌艺术具有的强大力量,而敦煌艺术的再生也为我国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这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都具有正面影响。

(三)结论判断依据分析

1.原因1

敦煌艺术,是一种原初尘封的洞窟艺术,曲子戏也是如此,并且它是在与多种民间曲艺不断融合过程中所形成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已濒临失传,“三老”问题迫在眉睫。2017 年,敦煌曲子戏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这推动了敦煌曲子戏的发展,但是当众多题材来自于生活时,受到作品描述时代的差异性影响,或者写实的生活素材过量,用法不合理时,反而会将原先的舞蹈淡化,降低舞蹈的审美价值。所以必须把敦煌曲子戏的再生看成一个过程,而不是已经完成的作品,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进步,从而实现敦煌曲子戏艺术的现代化。

2.原因2

敦煌曲子戏渐渐与人们的生活脱轨,人们也更加偏爱科技信息化的娱乐方式,而敦煌曲子戏的发展需要重新进入大众视野,所以同时将敦煌曲子戏的发展以现代人的精神和社会需求作为起点和归宿,并将敦煌曲子戏“时尚化”,借助新的视角,技术和包装,使得原创性的文化作品可以大规模传播复制,并把敦煌曲子戏变成通过媒体和网络在全球进行交流,且可跨越分界的创造。敦煌曲子戏是由古代艺术家所创作的精髓,需要让国民认识其精髓之处,自发地走近并了解,也需要创作者主动挖掘,从而推动敦煌曲子戏的再生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一致,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对策

(一)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传承弘扬敦煌曲子戏

1.充分利用现代科技

第一,可参考李子柒的方式利用视频的手法记录敦煌曲子戏并分享在各大社交平台,短视频可以在短时间内抓住人们的眼球,提高兴趣,同时起到保存记录的作用。

第二,可与相关动画产业合作,制作类似于京剧猫的卡通形象,并以剧情的形式将敦煌曲子戏文化传播开来,内容可根据不同的年龄段进行编排,让曲子戏能够在各个群体中受欢迎。

2.让敦煌曲子戏进校园

首先针对中小学生群体,在学校里进行敦煌相关文化的普及。不仅是针对国内的学校,还可以和国外的学校进行合作,将敦煌文化以中华瑰宝的形式进行输出。现在有很多平台都在做国内外的知识交流、知识相通,可以借助他们的帮助,让更多的国内外对敦煌文化感兴趣的友人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其次针对大学生群体,有很多艺术类的学生本身对敦煌文化已经很感兴趣,可以从他们入手,普及至其他专业,可以相对比较轻松地开始类似的文化传播。在大学生群体中,知识和理论的流动速度相较更快,只要一个人对敦煌文化产生了兴趣。他身边的人即使不做过多的了解,耳濡目染之下,以后也就更有可能会了解更多了。

(二)对策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敦煌文化的传播需要有深度有广度。通过对敦煌曲子戏的大力宣传可以使更多国际友人了解敦煌,也使敦煌进一步走向世界。

1.文化教育传播

自2004 年起,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开办,也有越来越多的华人远赴海外执教,这是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途径之一,敦煌曲子戏也可以以此为依托,在国际上传播。例如哈尔科夫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在2018 年全球孔子学院日的大型表演活动中有着各类包含中国传统艺术的表演。并且孔子学院会借助当地大型舞台表演,从而扩大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2.表演活动传播

敦煌曲子戏舞蹈表演和绝技绝活十分丰富,如“风卷残云袖”“双抓冲天袖”等舞姿,再辅以灵动的眼神和面部表情,呈现出活灵活现,婀娜多姿的人物形象。并且敦煌曲子戏的剧本虽小但情节扣人心弦。因此敦煌曲子戏也可以如舞剧《大梦敦煌》,通过舞台表演向世界展示敦煌的艺术与文化,并取得良好的反响。以这种舞台剧的表演形式,或者摄影展、商演等视听形式在国际上发展,可以进行有效的营销和传播。

3.媒体媒介传播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成为敦煌曲子戏发展的重要媒介,首先,利用数字博物馆的形式将敦煌曲子戏进行收藏并规范传播,协调整合项目资源,实现数字化,可视化,让其更易于传播。与此相似的是敦煌壁画数字化拍摄和洞窟虚拟漫游制作,使壁画保护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同样对于敦煌曲子戏也可用类似的方法,结合视听兼备的特点,以高科技为依托,让敦煌曲子戏可以永久保存和再现。

(三)对策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诗明确地写出了为何敦煌艺术可以再生。敦煌曲子戏有它独有的魅力,而在敦煌这个城市,一直有着稳定持久的力量为它的艺术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敦煌曲子戏的再生,需要在尽量保持技艺、形式原生状态的基础上,从现代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各角度加以研究总结。并将敦煌曲子戏增添现代的生活气息,更加注重其原创性和独特性,让敦煌曲子戏不但可以再生,还可以增添附加值。

五、结论

(一)不同解决方式的优缺点

1.方案一的优缺点

针对方案一,我们的理论部分较为完善,在理论部分是完全行得通的。但是涉及到了资金的问题比较棘手。因为无论是文化教育传播还是借助新媒体传播,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政府虽然对此已经比较重视,但是下发的资金轮摊到每个项目上其实并不剩下多少。至于民间的众筹之类,由于其资金来源并不稳定,所以作为短期应急可考虑,但是作为长期资金来源来讲,并不可靠。

2.方案二的优缺点

针对方案二,它的优点是可以较为完善地传承曲子戏,并且不仅传承了曲子戏,还能够为以后曲子戏的传承提供思路,更是可以为其他非遗项目的传承提供思路。但它的缺陷也同样明显,即涉及到的人手不足。目前曲子戏演出者少却大多高龄,在长时间的演出以及新媒体传播上都存在问题。愿为之付出的年轻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因此方案一和方案二可以同时进行,互相补充。其中的部分问题可以后续再作思考,更多大学生的加入也可以带来新的活力,为非遗传承加入新的力量。

(二)研究的局限性

本文的研究局限性主要有二,分别为研究文献的局限性和研究人员的局限性。对于前者,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基于文献研究,而由于敦煌现存文物尚有很大一部分在境外,因此相关文献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必能反映其真实的情况,结果也可能导致出现误差。对于后者,小组的成员均为在校大学生,自身经历能力欠缺可能会出现遗漏以忽略其中部分关键点。

在后续的研究进度上有两点可以考虑,第一是不断地跟进最新的与敦煌相关的、曲子戏相关的文献和最新的报告,作为对已有部分的补充以反复确认文中意见是否可行。第二是后续咨询专家的意见,检验研究方向是否出现遗漏。

(三)总结与展望

通过大量的文献我们能够发现,曲子戏的没落是从“除四害”时期开始,至今也没有恢复。一位专注于非遗文化的人员提到“东西再好,年轻人心里不接受,是一个大问题”。所以对于非遗的传承来讲,考虑年轻人能否接受也是所有因素中比较重要的一环。

本文较为详尽地分析了曲子戏的现状以及可能存在的改善解决方案,还有关于方案的利弊。但是传承非遗文化还有资金的问题也非常重要,另外未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5G 时代到来,关于非遗文化的传承肯定会有相当大的变化,这是我们目前无法提前有效判断和准备的。但无论如何,需要牢牢抓住全球化所带来的机会。它能将一个很小的事物放大,虽然对艺术有冲击,但对于敦煌艺术来说,同样也是一个能够展现在全球每一个人面前的机会。

猜你喜欢

曲子敦煌全球化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亮丽的敦煌
新旧全球化
绝世敦煌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有风吹过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