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体验教学在人格培养中有效性探微

2021-11-12李春杰

文学天地 2021年8期
关键词:人格培养有效性

摘要:该文主要研究高校课堂的有效性,传统灌输式的课堂难以承载培养大学生人格的重任。在探讨了积极心理学中关于积极情绪理论的同时提出了积极体验教学的理念。阐述了积极体验教学在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积极体验教学 有效性 人格培养

近几年高校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极端事件频发,究其原因,与学生人格的不健全密切相关。蔡元培在谈到教育时曾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高等教育随着时代而飞速发展着,但无论怎样发展始终不能忘记教育的初心与使命,那就是对完整的人即健全人格的培养。人格的培养是离不开教学的,在知识能力转化为人格的过程中,积极体验教学的作用不可忽视。积极体验教学的提出,使教育的视角更广阔,它指向学生成长的完整性,关注学生通过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使教学影响深入灵魂深处,进而成就自我人格。人格培养依赖于积极体验,那么教师如何在今天有效地进行积极体验教学,成就健康人格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一,人格培养有效性依赖于体验教学

1.课堂教学低效现象

目前高校课堂低效现象比较普遍,填鸭式的课堂,教师對着书本、PPT讲得很辛苦;学生低头一片,用手机打游戏追剧成为常态,教学的声音已然成为背景;有的教师试图调动学生积极性,想一些点子,但终因主旨缺乏明确性,往往落得“浮华落尽,涛声依旧”,难以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教学手段决定教学效果,如何让学生乐学,善学;教师能教、善教,达到师生双赢是提高有效性的根本目标。所以利用信息技术,研究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互动方式的变革,才是有效途径,归纳起来就是开展积极体验教学。

2.积极体验教学与人格成长的关系

积极体验教学的含义有三,一是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的体验是积极地,健康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的过程是快乐的,有趣的,有收获的;二是创设的情境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出人意料的,震撼的,催发学生的高涨情绪状态的;三是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传递关系,而是对话关系,师生以整体人格相互影响,不局限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精神的陶冶,思想的提升。所以积极体验教学更强调积极状态,积极情境,达到积极效果,更专注学生的亲历性、情感性,更利于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

3.积极体验教学的理论基础

积极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积极情绪对生物(包括人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中有代表性的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的拓展-建构理论最具影响力。他认为积极体验不但反映个体的幸福,而且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积极情绪具有两大核心功能,瞬时的拓展功能,它可以拓展个体的思维及行动的范畴;长期的建构功能,可建构个体长久的身体、认知、社会等资源。两大功能促使个体产生螺旋上升并增进个体幸福。

这一理论的启示:拓展-建构理论强调积极体验与个体成长的关系。通过体验积极情感,学生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富有创造性,更有见识,更具韧性,更能融入社会及更为健康,从而实现了教育的初心。积极人格的形成在高校中主场地就是课堂,那么课堂教学要想达到有效性,不得不依赖于积极体验教学理念的被普遍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落地实施。

二,积极体验教学的实施

1.积极的正面体验——走向社会大讲堂

自然主义思想家卢梭特别重视存在于自然、社会中的“大书”“由于所有的一切都是通过人的感官而进入人的头脑的,所以人的最初的理解是一种感性的理解,正是这种感性的理解做基础,理智的理解才得以形成”。所以教学应充分调动感官,走出去,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通过视觉,听觉,感觉直接的体验学习,是自己的学习,用自己的感官,因而获得的感悟是自己的感悟,获得的理智是自己的理智,这些通过体验产生的正确判断才能内化于心,形成品质。

2.最好的积极体验——亲自动手

美国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现代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的杜威主张:好的教学是“以表现个性和培养个性反对从上面的灌输;以自由活动反对外部纪律;以尽量利用现实生活的各种机会,反对为或多或少遥远的未来做准备”,总结起来就是“由做而学”,实践出真知。“做”是一个行动,是一个由疑难,模糊探索中走向连贯,清晰的过程。当然在体验中,学生会遇到障碍,会走弯路,但却不得不独立操作,必须调动自己的意志和情感来继续探索。尽管进程不是很快捷,但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更能获得一种致胜,满足和愉快的体验,体验涵养精神,使人格与精神得以全面成长。

3,积极体验的唤醒——激发积极情感

目前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是对非认知系统的忽视,学生认知与情感的不均衡成为影响人格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由于忽视了学生情感的体验,学生的情感品质不能很好地形成,人格发展出现裂痕,比如情感的感受力下降,兴趣、自尊心丧失,社会责任感淡漠等。有效地学习需要认知与思考,更需要赋予感情,只有唤起情感,才会为人格健康发展提供条件,为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美国心理学家霍夫曼的研究揭示出:情感是认知加工过程的促动力量,情感的积极性往往会促进各种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教师注重积极情绪的培养以情怡情,是非常必要的。

情感中蕴藏着生成人格的各种要素。积极体验教学中,教师应予以充分挖掘,通过激发、强化、辐射来升华学生的情感,情感投入愈深厚,愈能弥散渗入心灵,进而感染影响其价值观,生活观,从而形成完整的个性,最终实现人格的整合。

综上所述,高校教学中重视“积极体验”,实质上是对教学中人的重视,积极体验教学就是更深切地关注人,关注人的特性,关注人的整体人格与精神世界。积极体验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对教育宗旨的一种体现,是对人性本真的执着追寻,这种追寻在叩问教育初心,关注人的精神成长的今天将会增加更丰富的内涵,具有更深远的意义与影响。

【参考文献】

[1]许金声:《人格三要素改变命运》[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年.

[2][美]J.M伯格著,陈会昌译:《人格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3]钟燕: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江苏高教,2008,(1)。155.

[4][美]弗兰克·G·戈布尔著,吕明等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课题】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积极体验教学在高校人格培养中的功效研究”。课题号为JGJX2019D365.

作者简介:简介:李春杰,1966年1月——。女,汉,辽宁省辽阳市,教授,本科,吉林工商学院,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

猜你喜欢

人格培养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析语文在塑造职校学生健全人格方面的优势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古典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