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颂“兴林谣” 唱响幸福歌
2021-11-12徐永飞
徐永飞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枚铜质狮钮小方印,上面有阳刻隶书“杨靖宇印”四个字,它经历过炮火,见证过机密,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1967年6月,通化县兴林镇张元冲、柳明章两位农民在铲地时发现的这枚印章,有力地佐证了杨靖宇将军率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创建“河里抗日游击根据地”这一重要史实。
“喝一杯兴林白,故事就说起来,有一位英雄多豪迈,吃一口山野菜,山歌就唱起来……”一首质朴的《兴林谣》,口口传颂着杨靖宇精神,缓缓讲述着兴林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生的巨大变化。近年来,通化县兴林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重点打造红色旅游产业,开启了“以抗联精神铸魂育人,用红色文化助推发展”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游人沿山间小路踏寻东北抗联的烽火岁月,宛若在时空中穿越。雾锁山嶂,虬枝擎天。空山新雨,鸟鸣林幽。石壁嶙峋,悬瀑飞溅。落日熔金,五色交辉。兴林镇的魅力源于哈泥河水的孕育和滋养,得益于红色文化的积淀与传承。
据史料记载,河里抗日游击根据地位于金川与柳河、通化、濛江(今靖宇县)等县交界处,当时大部分属于金川县所辖,故称“金川河里”。河里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山高林密、交通闭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群众基础比较好,日伪统治力量相对薄弱,是隐蔽和迂回作战的理想地域。1934年春,杨靖宇按照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率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筹建河里抗日游击根据地。1934年夏,河里抗日游击根据地建成后,作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后方基地和南满党组织及人民政权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基地。
硝烟散去,历史永存。1935年8月,根据中共满洲省委指示,中共满洲特委在河里地区召开会议,成立了南满特区临时革命政府筹备委员会,明确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南满中国民族的反日民族革命战争,努力完成东北人民革命政府正式建立,为实现东北人民革命政府纲领而斗争”。1936年7月,中共南满省委河里抗日游击根据地成立,组建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南满的抗日游击斗争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如今,走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抗联故事仍然在百姓的口中相传,深深浸润在人们的心里。“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的红色基因在这里赓续传承。兴林镇以东北抗联为主题,组织创作了《白山红雪》《抗联印迹——血沃兴林》两部大型情景话剧,将雄浑激昂的原创音乐、铿锵有力的抗联歌曲、富有特色的民族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通过富有张力的视觉效果带观众重温那段艰苦卓绝的光辉岁月。
兴林镇因红色旅游而闻名,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生财有道》栏目对兴林镇发展红色旅游的经验做法进行报道。兴林镇抗联文化园被列为吉林省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和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第一批现场教学点,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和增长点。
依托资源禀赋,助力乡村振兴
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徜徉在兴林镇政府所在地大荒沟村的街路上,宛如置身于森林氧吧,让人神清气爽。晨曦耀彩,花草滴露。炊烟袅袅,曲柳摇曳。俊鸟啁啾,蛙鸣虫唱。农人荷锄,与牛为伴。尽可以在移步异景的变幻中感受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走累了就坐在凉亭的座椅上休憩片刻,嗅一嗅花香,聆听大地之语。
多年以前,大荒沟村的基础设施较差,村集体经济发展增速缓慢,村民人均收入不高,很多有能力、有学识的人逐渐脱离土地走出大山去谋生。在红色旅游产业的拉动下,大荒沟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依托资源禀赋,找准发展方向,重点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和中草药种植项目。2020年,大荒沟村4个居民组398户1086人,年人均收入实现16200元。旧貌换了新颜,大荒沟村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化村”和“吉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
新机遇激发新动能。2021年,大荒沟村被列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2021年年初,大荒沟村“两委”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实现了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村班子领富带富能力得到加强。村里重点围绕“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发展“红绿蓝”三大产业项目:“红”是指“红色产业”,扩建东北抗联文化园项目和文化集市大院改造项目;“绿”是指“中药材项目”,分两批次新建中药材苗木繁育基地270亩;“蓝”是指“蓝莓产业”,依托通化禾韵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村集体入股的形式,分两批次建设蓝莓基地500畝。三大产业项目建成后,可辐射带动周边6个村共同集群发展。大荒沟村地处哈泥河水源地上游,为确保下游城市居民能喝上放心水、干净水和安全水,在村规划区以南300米处,兴林镇投资27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20亩“大荒沟村牧业小区及农机具集中存放点”。该项目建成后,村民自养的300余头牛实现出村入区饲养,农业机械可在村外集中存放,有效解决农村的粪污收储问题和农业机械乱停放问题,生活环境将随之得到极大改善。
抢抓发展机遇,打造旅游名镇
暮云四合,霞光满天。薄雾渐起,宿鸟择枝。弯月如钩,斜依山峦。萤火点点,如梦似幻。生活之意,莫过于静僻自然。在城市的喧嚣中浸润得久了,人们最渴盼那份静谧安然。傍晚时分的小镇,充满人间烟火气,让游客流连忘返、难以忘怀。
兴林镇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打造红色主题小镇。推出的“重走抗联路”体验式教学项目,吸引着诸多省内外学员前来培训,通过“穿着抗联军装、学唱抗联歌曲、探访抗联小路、品尝抗联伙食、参观抗联文物”体验式教学活动,让学员走进历史,重温历史,了解历史,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2015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经营收入达1000余万元,带动村民就业500余人,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兴林镇推动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动能,革命老区人民依托红色旅游产业,拓宽致富门路,收入大幅提高。希望红色小镇的明天像《兴林谣》唱的一样美好。搭乘着“红色旅游”发展快车,兴林镇一路传承和弘扬“杨靖宇精神”和“东北抗联精神”,一定会带领革命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作者单位:中共通化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姜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