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 高质量发展

2021-11-12于春艳

新长征·党建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群众服务文化

于春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等重要任务。在新发展阶段,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助力吉林全面振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必须深入研究,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方法路径。

一、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能力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尽快推动我省公共文化立法,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地方政府考核范畴。地方政府应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文化市场管理、民族民间文化扶持、文化设施建设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规章制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度化、法制化。

确立统一协调的财税体制。一是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建立以本级政府为主、省和地方财政合理分报的常态化、可持续公共文化经费保障机制,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公共财政资金在城乡和地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县级以上政府把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确保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逐步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二是实行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社会组织、机构和个人捐赠、兴办公益性文化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服务于公共文化,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成果转让、技术承包等所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免征所得税。

构建切实可行的需求反馈机制。一是通过开展座谈会、实地走访、电话服务、网上交流平台等诸多形式,整合公共服务热线12345、政府绩效评估、相关审计报告等渠道,征求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见建议。二是利用“文化云”和大数据平台,第一时间获取分析群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和意见建议,做好相应的反馈和改进工作。三是积极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应需求建议,畅通表达渠道,多方面、全方位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四是定期组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做群众满意度测评,尤其要重视社会评价和群众口碑。

建好用好绩效考评机制。一是把文化改革发展納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协调小组要建立对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设立指标体系,运用第三方评信、暗访等形式,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绩效考核。

二、优化资源配置,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深化均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是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就是要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促进公平,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群体提供不同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全体社会成员都享有基本文化权益。二是建立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要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深入推进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规范建设。各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标准,以利于地方特色文化的形成。三是坚持共建共享。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加强省、地方和区域范围内的协调与合作,形成大集中、小分散,各尽其能、各取所需,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资源共建共享体系。

培育文化精品和文化活动品牌。一是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设立全民艺术普及周,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深入城市社区和乡村开展艺术普及工作,加大基层文艺爱好者的培训力度,繁荣群众文艺。二是加强城市社区和乡村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培育和打造工作,推广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民间表演项目。以各级各类评奖活动为契机,打造具有鲜明时代精神、浓郁地方文化特色、较大影响的艺术精品。三是通过流动图书馆、流动展览、流动电影、流动培训、流动会议等文化服务,支持文化综合体和文化中心等便民性质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创建书协、电影放映队等文化服务组织。四是加大力度保护吉林省戏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积极做好宣传推介。

活用数字技术资源和手段。将数字信息技术与公共文化服务有效结合,发挥技术赋能的作用,是推进“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各地要依托公共图书馆和文化中心阵地,积极发展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建设智慧图书馆和数字文化中心。对优秀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和共享,在更深层面上增加大众普及型的文化数字体验服务项目,创新数字服务形式,实现数字资源从以“存储”为主到以“应用”为主的转变。

三、推进社会化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项目,推进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各类文化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供给。制定优惠政策,促进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各级政府设立专项资金,通过公共采购、项目补助、定向融资、低息贷款、减税等方式,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艺精品创作与生产、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等公共文化项目。

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委托管理制度、合格主体的培育推荐制度,积极发展文化社会组织,建立健全政府接受民间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实现多元参与、程序公正、运行透明、竞争有序的社会环境,大力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专业化管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对象的覆盖面。

四、实施人才工程,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强化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大政府购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岗位的力度,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职业资格制度。二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待遇,稳定乡镇和农村文化队伍。重视发挥地方文化专家、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的作用,培养业余文化骨干,建立民间文化人才库。三是完善发达地区、高等院校、专业院团文化人才赴欠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等帮扶机制。

加强文化从业人员培训。把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学校教育、干部培训体系,完善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和督促检查制度。组织公共文化从业人员到示范区和发达地区参观考察,定期开展从业人员学习交流研讨班,提高业务技能。

完善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在更深层面上推动地方政府建立科学有效的文化志愿者服务组织,围绕文化志愿者准入(出)、活动开展、过程管理、品牌培育、工作保障等完善相关制度,推动本地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向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助力公共文化服务。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人民群众综合文化素养,推动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举措,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着力推动吉林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吉林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姜    姝

猜你喜欢

群众服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