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雅斯基的建筑教育之路 Ⅳ

2021-11-12刘延川言川建筑YCA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世界建筑导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斯基博雅工作坊

文/图:刘延川 言川建筑(YCA)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Text/images by Liu Yanchuan Founder and Chief Architect of Yan Chuan Architects (YCA)

第四篇:国际设计研究所的实践和意义

09.精心布置的餐桌

直到开课前的两个星期,博雅斯基依然在和核心教师团队讨论课程到底应该怎么组织?是根据特定项目组织一系列的工作室(atelier),让学生追随工作室的导师和给定的课程,还是让参与的学生随意参加所有的课程?到了最后一刻,他们终于达成一致,决定随机行事。

1970 年7 月13 日,国际设计研究所(IID)正式开课。在开课第一天的见面会上,博雅斯基既向学生坦承教学团队刚刚经历的紧张,也表达了对学生的期待和担忧。他拿穿衣服做比喻:每个人应该怎样找寻最适合自己的穿搭?通常来说,穿正装不会有任何问题,但在IID,很可能大家不得不去买牛仔裤和白球鞋。1

虽然博雅斯基表示,教职员工可以在伦敦使用所需的各种东西,包括空间、视听设备和图书馆,但实际上,IID 最重要的资源其实是人。

参与IID 的学生共有65 位,分别来自全球20 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式教师共有二十位,他们的课程贯穿始终;此外,还有三十六位辅助教师,他们在六周中断断续续地参与教学。教师分别来自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德国、荷兰、挪威、芬兰、爱尔兰、瑞士和古巴;他们的身份包括教师、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工业设计师、经济学家、艺术家、公务员以及媒体编辑。56 位教师和65 位学生的师生比例,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是极其豪华的配置。师生的地域分布和多种职业构成,也充分代表了多元的背景。

开课第一天比较轻松,上午是博雅斯基对IID 暑期课程的简单介绍,下午则由彼得·库克带领学生游览伦敦。第二天上午,从十点开始,是一个持续一整天的论坛。博雅斯基第一个发言,他向所有的参与者详细介绍了IID 课程设置的来龙去脉和发展可能。博雅斯基表示,发起IID 的核心教师群体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是传递信息。在招生过程中,发行了名为《进行中I、II 和III》的系列小册子。他们期待的特点和风格主要来自这些手册中描述的内容。

随后,他开始讲述斯特拉斯堡的鹅:制作鹅肝酱的时候,人们把斯特拉斯堡的鹅绑在柱子上,不停地喂食24 小时。之后把肝脏取出来和法国南部的草药,干邑白兰地和多尔多涅省的蘑菇混合,做成奇妙的肉酱。博雅斯基表示,IID最不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成为斯特拉斯堡的鹅。他希望学生当美食家,自己挑选所需的食物。

IID 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博雅斯基表示:在六个星期内,参与者无论如何都会听过50 场讲座,但不是那种安排好的僵化课程表,这些讲座将是从街上拖来的人,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奉献。在六周结束时,有的学生可能会研究几个问题,但这将是每个人自己选择的问题。在每个人开始尝试之后,可能会发现其他六个人在做不一样的事情。

IID 正在寻找的是一开始并不知道的东西:当五十个有积极性的人同时在一个地方并有各种各样的兴趣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人与思想的各种交换、融合以及最终要完成的各种混合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回报。2每周一到五,都有从上午到晚上的各种课程,第一周和第四周的周六也额外安排了项目。课程的类型包括研讨课(Seminar)、工作坊(Workshop)、论坛(Forum)、技术辅导(Technical Consultations)、专题讲座和公开讲座。

研讨会和讲座的主题十分多元。在区域性问题中,有博雅斯基讲美国和芝加哥;柯林·罗讲水牛城;班纳姆讲洛杉矶;还有其他学者和建筑师讲日本、阿根廷和古巴。在建筑教育主题中,彼得·库克展示了1965 年至1970 年的AA 论文和项目;相关的教育家分别介绍了古巴和芬兰的建筑师教育。在理论和历史方面,柯林·罗开设了一个关于“拼贴城市”的系列研讨会;山姆·史蒂文斯(Sam Stevens)则讨论并且带领大家参观伦敦的早期现代建筑;当时以学生身份参加IID 的格雷厄姆·谢恩(Grahame Shane)也分项了他对伦敦历史的研究;在住房议题上,斯特林开设了为期四周的研讨会,讨论新的居住问题;也有其他建筑师组织了关于住房“可拆卸单元”的研讨会。伦敦建筑师罗伊·兰道(Roy Landau)开设了关于“系统”的系列研讨会,还有其他人做了关于设计方法的演讲。

1960 年代是冲突、激进和狂想的时代,因此也有相当一部分议题是关于技术乌托邦的。苏联的阿纳托勒·科普(Anatole Kopp)做了关于苏俄构成主义的系列讲座,也介绍了当时他在莫斯科的研究;法国的尤纳·弗里德曼(Yona Friedman)开设了一个专题研讨会;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的三位学生组织了一个以富勒“世界游戏”为主题的研讨会;建筑电讯派(Archigrams)介绍了他们的作品。

建筑电讯派全员出动,参与了这次教学活动,其中的核心成员彼得·库克也是IID 的核心教师。他和另一位核心教师塞德里克·普莱斯一起主持了一个研讨会,讨论的议题十分广泛,包括沟通、教育、住宅问题、飞艇、电影制片术。塞德里克·普莱斯则充分表现了作为建筑思想家的能力,组织了每周一次“问/答/问”研讨会。他们两人的合作和各自的工作,涵盖了这次IID 暑期课程所涉及的方方面面。

塞德里克·普莱斯

IID 的教师中,颇有不少实践建筑师。虽然IID 在教学中偏向理论和思想,但也有少量关于实践的内容,比如斯特林就做了讲座,介绍他的新项目。此外,IID 还充分利用了伦敦的优势,组织了参观大伦敦委员会(the Greater London Council,简称G.L.C)办公室,以及包括奥雅纳在内的好几家伦敦建筑事务所。

第一次开设的IID 暑期课程有很多无法预料的结果。后来成为著名学者的格雷厄姆·谢恩回忆,大部分参加者其实没做什么选择,而是参与了所有的演讲和研讨会。由于缺乏工作空间,也就很少进行研究或者开展协作探索工作。学生数量超过预期,互相熟悉就变得比较困难,到了晚上和周末,学校关闭的时候,讨论会就转移到周边的酒吧和餐馆。另一位参与者回忆,最激烈的对话往往发生在酒吧。3事后看来,1970 年的IID 暑期课程实际上是一个为期六周的超级聊天大会。

但这种超级聊天大会自有其特殊意义。彼得·库克事后分析,之前举办的国际大型学术活动往往无法保证持续不断的建筑理念交流。而IID 的学术活动,就好比把“噪声”引入了“系统”中,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讨论,“噪声”就可以得到发展。所以,IID 创造了一种响应式的交流环境。思想交流不是简单地传达,而是不断地变化和重塑。以这种方式,IID 暑期会议激活了建筑网络的参与式设计。4

10.地铁线路式的课程结构

1971 年7 月12 日,IID 第二届暑期班开课。这次的暑期课程由AA 主办,共有世界各地的75 位学生参与,来自欧美各国多达100 人的专职和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师资阵容更加强大。和第一届类似,教师的身份十分多元,而且这次还增加了BBC 的记者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教授。

1971 年课程结构图

教师群体中包含多位知名人物,比如理论家和学者有班纳姆,查尔斯· 詹克斯(Charles Jencks),艾伦· 科洪(Alan Colqunhoun)、罗伯特·麦克斯韦(Robert Maxwell),弗雷德·科特(Fred Koettter);实践的建筑师有斯特林和阿尔多·凡·艾克(Aldo Van Eyck);先锋建筑师包括建筑电讯派、尤纳·弗里德曼、阿纳托勒·科普、汉斯·霍莱因(Hans Hollein),三个意大利先锋建筑团体Superstudio,Archizoom,Gruppo 9999 各有一位成员参与IID 教学。但不知为何,在第一期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塞德里·克普莱斯却没有参与这一年的教学。

在收到上一年课程的反馈之后,博雅斯基做出了一些改进,希望这一年的课程安排更具有结构性。他参考了伦敦地铁导视图的平面设计和概念,把IID 的课程画成了三条“线路”组成的图解。图中有三条实线,分别是红色的行进线(On-goingLine),蓝色的工作坊线(WorkshopLine),桔色的神谕环线(Oracular Circle Line);还有一条较短的虚线,是大陆连接线(Continental Link Up)。每两条实线的交叉处均有一个类似换乘站的符号,博雅斯基标注为CrossFertilisationand Interchange,表示交叉学习会产生新的知识。

博雅斯基

进行线中有几个车站,表示每个参与者可以继续进行私人研究,参与教师项目,报道当地情况,使用伦敦的设施,咨询居民小组等;工作坊线则表示,参与者可以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特别兴趣团体、辩论团体通过工作坊进行合作,以发现机会;神谕环线则表示可以参加一系列的研讨会、讲座,以及邂逅访客。神谕环线和进行线交叉,并且连接到大陆连接线上。所谓的大陆连接线连接的未来,其实就是每个参与者在暑期课程结束以后获得的新知。

工作坊线关注技术,主题不多,但每一个都贯穿六周。建筑电讯派成员,技术发烧友丹尼斯·克朗普顿(Dennis Crompton)提供了一个关于媒介的工作坊,还组织了一次参观波音747 的活动。奥雅纳事务所的工程师则提供了关于支撑结构的系列工作坊。行进线是有最终设计或研究成果的实际项目。彼得·库克组织了一个名为“逾矩”(Foulness)的项目,但几乎看不到相关的介绍,似乎不太理想,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但另一个关于考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的项目,则十分成功。

彼得·库克

丹尼斯·克朗普顿

大卫·格林

考文特花园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心脏地带,遍布各种精品店、餐厅、酒吧,一天24 小时充满活力,热闹繁华,是一个深受游客和当地人喜爱的区域。它是伦敦最古老的集市之一,拥有300 多年历史,经过历次毁坏,也经过多次改造。1968 年大伦敦委员会计划拆除近一半“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82%的住房,建设一个全新的城市中心。这就是IID 之所以选择考文特花园的背景。

有一位名叫吉姆·莫纳汉(Jim Monahan)的AA 学生,参加了1971 年的IID 暑期课程,他家就在考文特花园,对当地情况很熟悉。他和参加考文特花园项目的其他学生挨家挨户普及大伦敦委员会拆除草案带来的危害和严峻的现实情况。面临失去家园和工作的居民在青年建筑师小组的鼓舞下展开了漫长而艰苦的考文特花园保护运动,同时尽力争取住房保障、医疗保健、社区安全、公共设施等一系列相关的权益。居民们通过游行示威、展览街道规划草图等方式广泛团结社区力量,并在此过程中选举成立了考文特花园保护协会(Covent Garden Community Association,简称CGCA)。5

吉姆·莫纳汉参与了之后持续多年的考文特花园保护活动,花费了大量的精力。6CGCA 利用泰晤士报、卫报、建筑周刊等英国各大主流媒体扩大社会舆论,诸如“伦敦剧院面临风险”,“城市起义”这样的头条新闻使得考文特花园很快发酵为整个伦敦乃至全国性的话题。最终大伦敦委员会放弃整体拆除计划。这证明了IID 可以在当代建筑和城市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根据IID 的课程表,神谕环线上的各种研讨会和讲座主题最丰富。一个冠名为“压力下的文化”的系列讲座,共有30场讲座,由多位学者接力,涵盖的内容涉及到非洲、中东、东亚、南亚各地域;其中又有很多专门的课题,例如撒哈拉以南的豪萨族的音乐、宗教和文化,加纳某些特定地区的居住问题,日本的建筑工业,伊拉克,东、西巴基斯坦(即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西藏等地的某些特殊议题。也有一些不以地域为主题的讲座,比如移民,都市化,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问题等等。其他讲座包括住宅问题、贫民窟、极端环境;英国、伯克利的城市景象,曼哈顿的城市设计;也有关于建筑和政治的系列讲座以及符号学的研讨会。在公开讲座中,阿纳托勒·科普介绍了苏联时期的“左派建筑”以及其和现代建筑运动中其他流派和战后现代建筑发展的深层思想根源。除此之外,还有每周四早上所有参与者都自由参加的讨论会,每周三到四次的晚间公开讲座,以及较为轻松的参观和派对等等。讲座主题由主讲人自定,彼得·库克就曾经把AA 的毕业设计作为讲座内容。派对更加自由,报道第一天晚上就安排了在大街上举办的迎新派对;为了配合关于日本文化的讲座,有一天晚上还举办了一个“欢迎来日本”的派对。

“压力下的文化”系列讲座研讨会和工作坊聚焦在世界文化和亚文化的作用和相互作用。这些活动旨在将注意力集中在社会问题上,这些社会问题对从事开发,城市化和安置过程的设计师,规划师或建筑师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讲座中既讨论了发展中国家,也讨论了发达国家。种族、国籍、意识形态、宗教冲突、绝对贫困、营养不良,疾病、电视广告、城市衰败、高失业率、犯罪、警察、市政当局、商业利益的骚扰…….都是这个系列关心的内容。这个系列对全球不同地区状况的讨论,也代表了一些学者对坚持西方价值观的一种反思。7

11.社会、政治和激进的建筑思考

1972 年7 月24 号,IID 第三届暑期课程开课。这是最后一届IID 暑期课程,由当代艺术学院(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简称ICA)主办。与前两届不同,这一届暑期班的时间缩短了一些,持续五周。世界各地的72 位学生和78 位专职和兼职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

教师群体中有很多人连续三年都参与,比如建筑电讯派、斯特林、班纳姆、阿纳托勒·科普、尤纳·弗里德曼、罗伯特·麦克斯韦,也有持续两年的查尔斯·詹克斯、艾伦·科洪、意大利先锋建筑团体Superstudio。第一届以学生身份参与的格雷厄姆·沙恩又以教师的身份参与了后两届,类似的还有第二届在考文特花园项目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吉姆·莫纳汉,这次也以教师身份参与。新加入的教员包括丹尼斯·夏普(Dennis Sharp),肯尼斯·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屈米(Bernard Tschumi),蓝天组(Coop Himmelblau)。塞德里·克普莱斯也重新回归,主持了一期“问/答/问”讨论会,做了一个公开讲座,并且和博雅斯基一起主持了最后的总结讨论会。

格雷厄姆·沙恩

经过上一年的测试,课程结构已经稳定,因此1972 的课程安排跟1971 年类似。工作坊板块中安排了关于支撑结构的系列课程。重头戏还是内容丰富的研讨会、讲座和行进线的项目。

研讨会和讲座的主题依然多元。博雅斯基做了关于芝加哥城市的讲座。保罗·奥利弗提供了一个关于美国亚文化系列讲座;也有其他学者做了关于阿尔及利亚、希腊、波兰等不同国家建筑文化的讲座;查尔斯·詹克斯组织了一个关于建筑和符号学的系列研讨会,肯尼斯·弗兰姆普敦做了一个关于新古典主义的讲座;其他议题包括能源问题的系列讲座,关于柯布的系列讲座以及关于政治图像的研讨会。英国的《AD》和意大利的《Casabella》两本杂志的编辑哈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杂志的角色”的讨论会。彼得·库克搞了五次“快乐聊天”讨论会,斯特林做了讲座,介绍他们正在进行的项目。

建筑教育依然是讲座和研讨的重要议题,8 月2 日,有一个半天的论坛,由意大利和多伦多的学生介绍当地的建筑教育现状;8 月7 日,是一个持续一天的论坛,展示和讨论包括南斯拉夫、洛桑、哥本哈根、都灵、巴黎美院和AA等多个学校的毕业作品。8 月24 日,已经移居到法国的阿纳托勒组织了一个关于法国建筑教育系统的研讨会。

首次参加IID 教学的屈米,提供了一个以“城市叛乱”为主题的系列演讲。屈米被阿纳托勒·科普称为瑞士唯一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讲座中以族裔冲突,爱尔兰共和军为例证,表示“城市叛乱”或者“贫民窟的权力”是改变城市结构的一种方式。他关注社会不公,似乎还怀着对重新定义新社会的理想。年轻的库哈斯则在IID 课程的最后一天做了公开讲座,介绍他的毕业设计“大逃亡,或建筑的自愿囚徒(Exodus,or the voluntary prisoners of architecture)”。

行进线方面,1972 年提供了一系列工作坊,主题分别是伦敦,曼哈顿,意大利制造,奥地利制造。按照博雅斯基所说,这些工作坊“把许多孤立的个人聚集在一起,并引发关于世界其他地区情况的比较讨论。”8

伦敦工作坊是考文特花园项目的后续,侧重于城市的办公室和滨水区开发,交通系统以及皮卡迪利广场(Piccadilly Circus)的命运。像上一年的考文特花园项目一样,伦敦工作坊在规划师和城市官员的专业知识的帮助下,再次让学生和教师与当代城市项目直接对话。

考文特花园项目

曼哈顿工作坊研究纽约的能源消耗与城市更新之间的关系,博雅斯基邀请了纽约的能源公司康迪生(Con Edison)参与这个项目,并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公司的副总裁还做了演讲。学生渴望研究替代性基础设施以适应曼哈顿的快速增长,他们的乐观和康迪生公司对城市持续发展的消极态度相冲突,因此这个项目很快就失败了。但是不管对立态度带来的挫折感如何,博雅斯基都认为曼哈顿工作室是一项重大成就,因为在这里,教育成为一种实践形式而不仅仅是实验的手段。

“意大利制造”工作坊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两周有六次密集的课程,意大利史学家、评论家和策展人杰马诺·塞兰特(GermanoCelant)做了关于激进建筑的介绍,1971年成立的意大利前卫团体“弹奏组”(Strum Group)组织了三期研讨会,做了一个“为住房而战”的讲座。他们的议题是无产阶级的立场对资本主义的抗争,工人运动、变化进步和自由。后两周由“超级工作室”的成员阿道夫·纳塔利尼做了两个讲座,讨论了MoMA 的“意大利:新的国内风景”展览,还主持了一场“意大利制造”研讨会。在研讨会上,他回答了听众的问题,表达了他对当时意大利现状的否定,用他的工作体现了对文化的技术性破坏,类似达达或者超现实艺术。有听众对“超级工作室”的工作进行了根本性的否定,觉得毫无价值,博雅斯基则发言以向听众反问的方式对“超级工作室”的工作表示了肯定。

最后一周,还有一个类似的“奥地利制造”,奥地利建筑师冈瑟·福伊尔斯坦(Günther Feuerstein),蓝天组和另一个前卫设计团队“缺失链接”(Missing Link)各做了一场讲座。或许是时间不够充分,成果也不够成熟,相关资料上几乎没有详细介绍“奥地利制造”。但在当时的背景下,欧洲各国有很多这种前卫激进的设计团体,讨论的议题也往往都跟社会、政治以及意识形态有极大的关联。中国当时正处在“文化大革命”之中,各行业都没有对外联系,关于这一段历史,在信息上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缺失,理解时也颇有困难之处。要理解西方建筑发展的连续性,还需要大量的基础工作。

12.国际设计研究所的特色和意义

尽管博雅斯基声称IID 具有包容性,但三届暑期班都明显遗漏了一些重要学者和建筑师。例如当时正在对拉斯维加斯进行开创性研究的罗伯特·文丘里 (Robert Venturi) 和丹尼斯·斯科特·布朗 (Denise Scott Brown),以及在纽约库珀联盟 (Cooper Union) 进行教学改革的约翰·海杜克 (John Hejduk)。9或许有学术观点的差异,或许也有相互竞争的因素。在1970 年代,能在建筑教育领域接近AA 所取得的成就的机构,只有推出了新课程的库珀联盟。

在三年的IID 暑期课程中,博雅斯基展示了非凡的能力。他深谙人性,在招生,寻求赞助方面具有强大的营销能力。在教学活动中也展现了一个伟大教育家的超高素质,这一点在第一届中体现的尤其明显。第一届IID 的课程处于一种自下而上的无序状态,博雅斯基清晰地认识到这个特点,表现出了强大的控制力。按照彼得库克的说法:“将 70 人聚集在一起,让他们通过并非完全随机的对话,并由一些完全不随机的人来控制节奏,这本身就是一种设计活动。然而,就像任何设计过程一样,它取决于对所用材料的预知:并且因为它是人类材料,所以它是不稳定的。它必须被哄骗,偶尔也会被缓和。阿尔文很擅长这个。他对待‘教师’的技巧就像一只精明的牧羊犬:你被驱赶,感到尴尬、受宠若惊或内疚的状态,直到你做或说某事,或‘进入有意义的对抗’才得以结束。”10

在IID 的三年教学实验中,博雅斯基的另一个特点,是极其重视媒介的作用。

他和专业媒体积极互动,从筹备IID 时,就在《AD》,《Domus》,《Archigram》等专业刊物上刊登广告。课程结束后,又和《AD》,密切合作,刊登关于IID 的总结和回顾文章,彼得·库克和沃伦·卓克讨论第一届IID 得失的通信,就发表在《AD》上。《AD》杂志也把博雅斯基以明信片为素材写的《卡片上的芝加哥》作为特刊出版。此后的两届,《AD》一直是最为坚定的支持媒体。第三届的时候又引入了《Casabella》,和《AD》杂志进行对谈。除了专业媒体,他也重视大众媒体的作用,邀请BBC 记者参与教学,考文特花园项目和大众媒体互动从而影响舆论都是这种意识的体现。

博雅斯基主导了《进行中》系列小册子的出版发行,这套小册子的前三期,在招生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相当于营建了一个IID 社区,让社区的人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就能够了解并且互动。在第二届和第三届,他继续出版了第四期和第五期以及包含类似信息的宣传品。《进行中》对课程进行预热,专业媒体AD 对课程进行总结,这一套做法就是日后AA 每学年之前出版《Prospectus》,之后出版《ProjectsReview》的预演。

博雅斯基特别重视平面设计,除了编辑《进行中》系列小册子,他还编辑发行了很多纸质媒介,比如传单,明信片,邮票等等,为此他专门聘请了平面设计师来完成这一系列工作。在举办第二届IID 暑期课程时,重新设计了新的帆船徽标,第三届IID 暑期课程,再次更新为波音747 徽标,传达了技术先进的国际主义形象。

博雅斯基十分重视媒介中的新技术运用。三年的IID,留下了大量的录音和视频资料。在举办第二届的柯布西耶研讨会时,BBC 主持人约翰·多纳特 (John Donat) 和工作人员拍摄了在 AA 演讲厅举行的活动,并把整个过程全部录制为音频。第三届的曼哈顿工作坊之前,建筑电讯派的成员丹尼斯·克朗普顿专程来到纽约,进行准备工作。提供赞助的康迪生公司联系了一架私人直升机,供他考察场地。克朗普顿拍摄了一部电影,在工作坊开始的时候放映,以帮助大家深入了解项目。克朗普顿是个技术狂人,在他的监督下,第三届IID 暑期课程的所有工作坊、研讨会和讲座都被记录成音频文件,他也为所有的这三类课程提供了视听技术支持。三年的录音资料部分曾被整理成文字在《AD》杂志上发表,但绝大部分未曾公开。直到艾琳·桑沃(Sunwoo)编辑《进行中:IID 暑期班》(IN PROGRESS:THE IID SUMMER SESSIONS)时,才精心挑选了部分内容,整理成文字收录在书中。由于数量极为庞大,她感叹把这些录音资料全部整理出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柯布西耶研讨会

1964 年,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出版了《理解媒介》,毫无疑问,博雅斯基深受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影响。除了对媒介的重视,他还借用《理解媒介》中频繁出现的“交融”(cross-fertilisation)一词,来定义IID 最终的目标。模仿地铁线的那张教育结构图解,换乘站的标记就是这个词。正是在《理解媒介》中,麦克卢汉第一次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博雅斯基首先把这个概念用到了建筑教育领域。IID 是第一个全球性的建筑学院。

更重要的是,IID 实际上是一个实验教学的原型,为博雅斯基在AA 进行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测试。博雅斯基于1971 年被选为AA 校长,他在竞选演说中提出的教学模型就是以第一届IID 的模式为基础。经过现实检验的创新模式是他得以当选的有力保证。第二届IID 暑期班是在博雅斯基即将上任之前举办的,第三届IID 暑期班则是他在担任AA 校长一年之后举办的。三年的教学模型迭代测试完成后,博雅斯基停办了IID 暑期班,把精力全部投入到AA。他以IID 三年的经验和对建筑教育的深入思考为基础,从1972 年开始对AA 进行改造,最终把AA 转变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机构之一。

(未完待续)

注释:

1.Irene Sunwoo,Pedagogy's Progress:Alvin Boyarsky'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Design,p40

2.IN PROGRESS:THE IID SUMMER SESSIONS,edited by Irene Sunwoo,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London,Graham Foundation Chicago,p57

3.Irene Sunwoo,Pedagogy's Progress:Alvin Boyarsky'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Design,p42

4.Irene Sunwoo,Pedagogy's Progress:Alvin Boyarsky'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Design,p43

5.伦敦考文特花园更新记:从记忆延续到综合再生,http://www.youinvest.cn/iinvestment/content/pid/3/newsid/1863.html

6.Jim Monahan:Revolution was in the Air,By Rebecca Sloane

http://www.coventgardenmemories.org.uk/page_id__95.aspx?path=0p40p

7.IN PROGRESS:THE IID SUMMER SESSIONS,edited by Irene Sunwoo,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London,Graham Foundation Chicago,p143

8.IN PROGRESS:THE IID SUMMER SESSIONS,edited by Irene Sunwoo,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London,Graham Foundation Chicago,p175

9.IN PROGRESS:THE IID SUMMER SESSIONS,edited by Irene Sunwoo,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London,Graham Foundation Chicago,p124

10.Irene Sunwoo,Pedagogy’s Progress:Alvin Boyarsky’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Design,p44

曼哈顿工作坊大纲

记录课程的录音带

《AD》封面1972 年第5 期

《AD》封面1973 年第5 期

“城市起义”海报

猜你喜欢

斯基博雅工作坊
建筑史话
苏州工业园区朝前路实验学校 博雅教育 奠基人生
王博雅访谈录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艺术管理国际工作坊暨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
名导波兰斯基再遇性侵指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