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纸立体构成的教学实践研究

2021-11-12

科学咨询 2021年39期
关键词:立体手法美术

姚 欢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五常中心小学 浙江杭州 310023)

在纸立体构成的相关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挖掘纸材料与立体构成之间的创作创新点,引导并启发学生利用不同的手法展现迥异的立体造型,并在其中赋予自身的创作理念与思维,进而持续深入地挖掘纸材的变化。同时,介于立体构成的学习难度较大,教师还需要平衡课堂气氛,积极结合小学生的学段特点,制定直观、简洁、趣味的教学模式,推动学生去感受纸材与设计相结合的魅力,使学生能够从根本上喜爱纸立体构成,并打下一定的设计能力。

一、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开展纸立体构成教学的意义

通常定义上来讲,立体构成是一种以综合性材料为制作途径,以视觉、触觉呈现为基础,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构成原则进行排列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与特点。正如上文所说,本文所讨论的是纸立体构成的小学美术教学,这种教学旨在引导孩子们扩宽形象思维,锻炼以立体形象概念为主的抽象思维,并使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力,懂得将各种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便是纸立体构成最大的教学意义。其次,学习纸立体构成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耐心,并使学生们变得更加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总结问题。这样一来,其美术表现力与创新思维就会得到显著提升,进而丰富美术教学质量。最后,学习纸立体构成还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其更加活跃地加入到课堂中来,促进自身“手脑合一”能力的提高[1]。

二、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美术纸立体构成教学

(一)科普纸立体构成制作材料,建立安全实践课堂

现如今纸立体构成的理论与教学体系,还是承接自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其本身是一种材料型的造型基础学科,并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变成高校设计专业的三大构成必修课程。投射到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将立体构成的内容进行拆分重组,以此来降低难度,使其更加适用于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笔者认为,在教学时首先要为学生科普纸立体构成所需要的制作材料,为他们事先讲解实践注意须知,避免出现一些工具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使其在科学正确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与实践。一般来说,纸立体构成最为危险的工具就是手工刀和剪刀,所以在教学时,要拉开学生座位之间的距离,避免在制作过程中发生误伤。教师可以运用PPT演示文稿对各种工具进行一个功能说明,并清晰标注在使用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格外注意的点。同时,在进行裁剪、切割、粘贴等行为时,要经常巡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全力建设安全实践课堂。

(二)创设趣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古代著名学者张载曾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这句话深刻地体现出学习兴趣对于个体接受新鲜知识的重要性。在纸立体构成的教学中,如果教学方式不得当,很容易产生课堂气氛枯燥乏味、教学过程模糊片面等现状,直接导致学生产生畏难心理,继而消极怠学,严重者甚至会对立体构成产生烦躁的情绪。所以,当进行纸立体构成教学时,一定要动用现代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生动稚趣的教学环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们的畏难心理。笔者在实际教学时,一般会用多媒体投影仪,为学生播放纸立体构成的短视频教学纪录片,不求学生马上理解,而是让其通过视频的形式大概了解一下纸立体构成的制作步骤和形式,为接下来进行制作手法的讲解奠定基础。具体来说,笔者曾经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过b站上很火的原创纸立体构成教学视频——《樱花立柱》,并通过这个视频的播放,让学生们大致了解如何进行框架构建、雕刻、折叠与粘合,从而提高他们创作纸立体构成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三)善用现代信息教学设备,示范并讲解纸立体构成的制作形式

纸立体构成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教学,有的是将绘画与纸立体相结合,有的是纯粹的纸立体构成,但无论哪种形式,都需要创作者依据纸材料的不同特质,运用合适的手法来进行制作,以此来呈现优秀的视觉效果。纸立体构成的创作手法有不切多折、一切多折、多切多折、拼贴、粘结等,因此教师和教学视频的示范在课堂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并需要时刻保持直观性。基于这样的目的,笔者认为教师最好提前在课下录制好微课视频,从正上方进行拍摄,避免手部动作遮挡住制作过程。同时,纸立体构成按照组成部分来说,分为纸浮雕(镂空雕)、线构成,点块构成、柱体构成、几何构成,这就需要教师利用触控白板等教学设备,展示以往一些经典的纸立体构成作品,并随时在屏幕上进行画取,讲解这些组成部分具体是如何制作的,制作完成后又如何通过一定的设计法则来进行美观的呈现。继而总结创作思路,助力培养学生的立体构成意识。在笔者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就为学生准备了很多纸立体构成的教学微课,并细心通过剪辑软件配上字幕与贴心提示,方便学生对照字幕和制作过程,更好地理解折、切、剪、贴等手法。比如,在最基础的教学时,可以先为学生示范直线与曲线折叠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扭曲、卷曲、螺旋曲等弯曲方式,这样非常有助于学生掌握不切多折的技法。同时,卷曲手法与切割手法通常也一起使用,切割包括直线、曲线切割,挖抠等,在学生进行完多切多折后,就比较适用于用卷曲手法制造起伏,增添作品的律动感[2]。

不切多折

(四)组织创意纸立体构成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性的知识与示范,都必须通过实践来印证与巩固。要想真正让学生理解纸立体构成的奥妙,就必须组织创意实践,在创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制作方法。笔者在曾经的一次教学实践教学中,便以“春天的花朵”为创作主题,让学生综合运用不切多折、一切多折、多切多折、拼贴、粘结等手法,制作一组花朵的纸立体构成作品。在开始实践前,笔者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花朵的造型特点,分析其花瓣的遮挡关系与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纸立体构成手法进行造型创作。在这次创意实践中,笔者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剪、折、卷的手法能力,并综合锻炼其设计叠加的思维方式。正式开始实践前,笔者让学生选取不同的花朵作为参考素材,比如说紫罗兰花,就需要用一切多折的方式制作花瓣,然后在将制作好的花瓣合理粘贴在一起。再如,菊花更多地运用线条卷曲的方式进行构成拼贴。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纸浮雕(镂空雕)、线构成、点块构成、柱体构成、几何构成等内容的实践,帮助学生构建几何空间思维,切实培养他们的抽象能力。综上所述,学生要依据创作目标来选取合适的手法,将老师教的知识举一反三,使其真正为自己所吸收[3]。

学生作业

三、结束语

美术是一门兼具实践与创新思维的艺术学科,尤其是对于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这样的设计学知识来说,更需要实践与认识的协调发展。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笔者深刻地认识到纸立体构成的教学要构建一个直观且综合的课堂架构,使孩子们在学习时不断深入研究空间形态的美学构成,尽可能地运用三维性的视觉语言进行美术表现,进一步丰富自身的美学语境,提高对立体美的认知,从而将其贯穿到今后的学习中,创造更为和谐的视觉形态与空间造型。

猜你喜欢

立体手法美术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美术篇
立体登陆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让你眼花缭乱的3D立体趣图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研究
立体年历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