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研究综述
2021-11-12陈宇瀚郑琼彬
陈宇瀚 郑琼彬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科技与人文研究院
“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党的创新理论,是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的核心重点。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校因其本身的特质和属性,具有其它社会组织无法比拟的独特地位和意义,而在新时代这又显得尤为突出。综合分析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高校全面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探究及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工作的深化发展。
一、高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普及相关论题研究文献概况
“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推广这一新命题中,是近年开始发展的研究课题,其本质是考量高校作为特定的社会组织,如何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
截止2020年7月,笔者选用“高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作为检索词,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1979-2020)、数字出版平台和CNKI网格资源共享平台中进行篇名以及全文检索,只检索到5篇相关文章,进查阅,发现仅有1篇涉及到“高校”此推动主体,是由孙冬梅、李守玉撰写的发表于《北京教育(高教)》2019年第12期的《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推进理论宣传载体创新研究》。该论文着重提出在融媒体大背景下高校对理论宣传载体进行创新的六点重要举措。[1]
笔者进一步对其检索关键词进行替换和模糊化处理,发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与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等论题是大部分文献重点研究的内容和方向,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推广过程中涉及到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问题只有少数的文献进行了探究。
从总体来看,目前关于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还处于综合性研究阶段,而对于高校如何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则处于较为空白的阶段。相关研究按时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2007年至2008年,这一阶段研究集中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关系进行探究,着眼于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特征与具体内涵、形成机理与发展过程、总体方向和实现路径的探讨和研究,立足于特定层次与不同层面,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方法进行探究。
第二阶段是从2009年至2017年,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之后,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探讨更加火热,研究更加深入,无论是从数量、质量上看都非常可观,并逐渐向更深度层次去拓展,其内容重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内在本质、外在特点、重要基础和实现方法等。
第三阶段是从2018年至今,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于,习近平强调,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从此开始,专家学者们也将研究的目光落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完成宣传思想工作,但目前相关研究还相对缺乏。
目前,涉及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的方法、载体、途径进行系统研究相对欠缺,经查证相关的仅有如下几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8BKS112)、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5AKS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12&ZD037)、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YIA710040)等。而关于高校在该方面做法的专题暂未查询到。
笔者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以1979至2020年为时间段,采用“篇名”作为检索项目,采用“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高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宣传普及”等为检索词,采用模糊匹配,检索出相关文献的具体分布情况数据可以看出,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研究成果最多,其次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论文;而党的创新理论方面相关论文相对较少,相关研究主体分别为30篇、20篇,而直接对高校如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文章更是处于空缺的状态。从时间分布来看,虽然不同主题研究焦点热点集中年份有所不同,总体而言研究论文呈现出逐步增多的趋势,表明新形势下我们愈加关注实践层面上理论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和群众如何掌握马克思主义等论题。
二、当前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普及相关研究观点
近年来,关于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的研究,可以依据研究内容的类别分为两个方面的研究。
1.对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本体的研究。
对“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的内涵界定和意义解读。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学者为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下过定义,与较多相关的概念是存在重叠的定义范畴,对此相关的术语沿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其内涵本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仅只由少数知识分子所理解和掌握,而是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并使之进一步转化为人民大众的观念和方法,从而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的生活理念以及行为表现。对于“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的意义解读研究一般较少单独成篇进行讨论,多见于相关文章篇首引题。研究观点也大同小异,基本达成共识。
对“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的现状分析和需求阐述。此类研究大都通过实际调研考察,从宣传普及整体范畴提出疑问分析原因。现状分析后,学者通常将关注点落在回应社会热点上,认为,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要直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大量矛盾和问题的现实,直面社会思想多元化的现实,努力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也有学者认为,宣传普及重在创新形式方法。
对“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的路径探索和创新研究。有研究认为,组织参观见学、营造氛围感染、创建活动载体等是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发展的突破方法。有学者认为,应该突出领导干部这个重点、深化理论宣讲这个载体、利用讲座培训这个形式、结合地方文化这个特色、抓好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发挥新闻媒体这个平台。就宣传普及的某一种路径而言,有学者认为要注重语言的通俗化,要放下架子,走到群众中去。还有提及结合当下信息化社会的特征进行创新,借助信息网络技术的力量,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进行理论宣传普及,从而建立起党的创新理论的数据库,实现思想理论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宣传普及党的创新理论方式方法的研究。
针对不同受众进行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的方式方法研究。这一角度的研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比较多,关于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比较少,绝大部分所提及的宣传普及方法是不分推进的主体,也不对宣传面向的受众类型进行区分的。这其中也主要集中于面向高校大学生和部队官兵。代表性的观点有,陈开明认为,面向大学生群体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要把基本政治理论和思想理论教育作为主要阵地,把加强学生党支部的思想建设作为主要渠道,把主体的教学活动以及其他互联网、影视传播、报纸杂志等作为载体。[2]廖可铎认为,在基层官兵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首要是实现普及的通俗化,关键是要实现普及的经常化,最终是要实现成果的共享化。[3]
三、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普及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从现有的检索结果以及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立足于新形势大背景下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普和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暂时相对薄弱,对于推动主体为高校的研究更是处于空缺状态。但纵观当前研究成果现状,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已有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散见于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的研究成果之中。
目前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可概括为这几个方面:
从研究内容来看,虽然直接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普及”作为研究主题进行研究的成果较为少见,但由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与党的创新理论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和一致性,其它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作为本研究体系的借鉴和参考。当前研究已涉及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问题相关体系的诸多方面,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效。通过梳理可以看出,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普及过程中,认识到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并对其基本路径进行研究,在这些方面的探讨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开始在更广阔的视野里拓展研究的深度,尤其是不同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在这之中,既有理论层面的阐述,也有依托现实的调研分析,这些研究成果都有利于我们不断探索富有时代特点、群众易于认同的宣传普及途径和手段。
从研究方法来看,已经初步采取了多种学科交融的研究方式。也有不少专家学者进行了多学科交叉运用的研究。对新形势下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的探究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学科交融与交叉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发综合性。所以,集成化和综合性研究至关重要,例如将政治学、传播学与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交叉融合,综合运用。值得关注的是,实证分析法的运用也是有助于理论落地于实践的。例如在基层部队中对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的具体情况开展调研和考察,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等。
从研究特点来看,当前研究具有较强的可实践性和针对性。关于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和普及的研究现状和成果,重点在宣传普及的渠道、载体、语言和形式等方面,体现出很强的时代感、针对性。
同时,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不足:
在概念范畴上,其实绝大部分研究还是采用了模糊化的方式去处理和定义,虽然不失为一种方式,但依旧缺乏对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的本质内涵和拓展外延的科学解释,缺乏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分和关系阐述。
在意义认识上,学术界目前缺乏在新形势背景下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普及的深入解析和对其紧迫性和重要性的深入认识,也缺乏对高校进行相对应的举措和行动的研究。这一方面当前相关研究相对比较薄弱。
在受众群体上,缺乏涉及更多人群、更广范围、更详实、更有针对性的理论宣传普及现状的调查分析。
在方式方法创新上,当前的研究看来大都从宏观上来进行研究,对微观上的操作性研究尚属空缺,不能完全立足受众的特点和需求。
在研究方法上,有些视角被忽视,有些方法没有很好得到使用,缺乏对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具体分析,吸收借鉴其它学科方法的力度和深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