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模型构建教学策略

2021-11-12苏春焕

散文百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概念模型概念图生物

苏春焕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需要全面创新,从目标到内容,从方式到要求,进而深度契合新课程理念与标准,构建更加现代化、科学化、高效化的课堂。而采取模型构建的方式展开教学,正是创新教学模式的有效手段,可以在课堂中有效渗透核心素养,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大幅提高整体水平,为学生学好生物并实现综合发展而做出贡献。

一、模型构建教学模式及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所谓模型构建教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构建各种模型的方式展开教学,借助模型本身的辅助作用来简化知识、总结要点,从而以更加系统化、形象化的方式优化教学。随着近年来关于模型构建的研究和探索逐渐深入,该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得到了普遍青睐与推广应用,为教学活动的创新优化注入了新活力。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并应用模型,则能以新颖而形象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同时以较为直观、简单的方式呈现对部分学生而言较为枯燥、复杂的内容,从而改善实际教学效果。而且学生在自主构建模型、研究和探索模型的实践过程中,也能实现综合能力及品质的良好发展,这对于学生知识技能水平以及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均有着积极意义。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模型构建教学策略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应用模型构建教学模式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模型,保障模型教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而在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学不能局限于生物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要强调核心素养的培育,故而在运用模型构建方法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创新意识、批判思维、建模思维与建模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总体来看,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模型构建教学策略如下:

1.借助概念模型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概念模型是以流程图、概念图等所形成的以直观方式表示知识的模型,在生物教学中应用具有形象化、直观化、系统化的特点,十分适合作为构建生物知识结构体系的工具。学生在形成科学知识体系后,不仅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生物学系活动,也能更加科学、严谨地展开探索,实现思维能力、核心素养等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当对概念模型进行合理运用,并以此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体系。例如在教学《人体的内环境与环境》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带领学生绘制对应的概念图,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与标识。围绕概念图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和反思,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

2.依靠物理模型深化生命观念。

通过客观、真实的物理模型,能够以实物向学生展示生物知识与内容,进而在简化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对生命有更为深切的认知,强化其生命观念。学生在观察、感受物理模型的过程中,会逐渐对自然、生物、生命产生兴趣,并逐步形成科学、正确看待生命世界的态度与价值取向。例如在教学《细胞的基本结构》这部分内容时,教师组织学生利用橡皮泥、卡纸、大头针等构建真核细胞的物理模型,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进行观察,促使学生在观察实物模型的过程中对真核细胞相关知识有更为科学、系统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生命观念

3.基于数学模型培育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是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必须形成和具备的良好思维,是学生掌握生物学习方法技巧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生物知识的基础,更是学生日后良好成长与发展的可靠支持。

4.鼓励学生自建模型以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与能力。

在应用模型构建教学方法时,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自主构建模型,从而强化对学生科学探究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发展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例如在教学《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要求各个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并协力绘制相应的概念图,自建概念模型。在此过程中,教师认真观察各组情况,并及时进行点拨。而各组学生则在自主探究、合作讨论以及教师的点拨下,绘制了各式各样的概念图,顺利完成了任务,也实现了科学探究意识与能力的发展。

三、结束语

高中生物课上构建模型优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教师应当积极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养,深化对模型构建教学模式的认知与把握,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适宜的模型引导学生学习、思考与探究,以更加新颖、形象且具有实践价值的方式来增加教学趣味性,丰富教学形式,降低教学难度,并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实现核心素养的综合化发展。

猜你喜欢

概念模型概念图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概念图在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12话 完美生物
基于“认知提升”的体系作战指挥概念模型及装备发展需求
概念图教学功能初探
基于PSR概念模型的稀土资源安全评价
概念图构建中概念关系提取方法
数字矿山信息集成概念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