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究
2021-11-12刘恒
刘 恒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高等院校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社会各阶层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1]充分满足当今社会多元化发展需求,特别在科研攻关,技术革新,产业发展等领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作为高校本身,想要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人才,要充分发挥积极作用。高等院校的学风[2]是一所学校的治校理念、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学生面貌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和反映,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学风是指学校、学术界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是学校的灵魂。学风建设是高等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推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从长远来看,学风建设对于提高高等院校办学质量具有长远意义。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导向,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了解专业,明确目标,为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打下基础
(1)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对学生进行主题感恩教育,并传承和发扬学校建校以来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优良传统、优秀作风。在新生入学以后,对全体新生开展学校和专业发展简介等方面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够以“学校为荣”,引导学生自觉维护学校荣誉,以实际行动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活力。
(2)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主题教育主题班会,班主任以班级为单位,就当代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及人才在国家建设当中重要性为背景讲述,要求同学们结合实际,树立远大理想和奋斗。任课老师对学生的专业进行全面解析,对就业方向、前景进行剖析和引导,使学生在了解专业和就业的过程,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专业,只有全面了解自身专业的特点,才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大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对于学生的专业素养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动员全体学生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细化制度,加强管理,用制度保障纪律,用纪律促进学风,以良好的学风加快学生的全面发展
(1)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物的发展总在遵循一定的规律,人则更需要一定的纪律约束才能实现良性发展。良好的学风建设离不开纪律的保障,要求各院系细化学生的管理制度和考勤记录制度,组织学生学习、动员和宣传,使学生树立纪律观念,明确制度细则。
(2)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制度,对于日常教学活动和涉及学分等考评的要严格落实考勤,老师应该及时跟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通过引导使学生真正从内心认识到违纪行为的严重性、严肃性,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加强日常管理,才能真正为学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更长效的促进学风建设。
(3)高校作为育人的主战场。实现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是学校办学的根本宗旨和基本要求。只有严明纪律,号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坚守岗位,努力付出,师生协力,共同打造良好的学习风气,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助力。
三、注重学习成效,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巩固技能,培养高素质人才
部分高等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单位,尤其是职业类院校,这就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了解仪器和工具的正确操作的同时,能够按照相关要求独立或者协作完成操作,可以组织教师开展学生专业技术培训会,组织开展操作技能大赛,真正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能够得到巩固,学以致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就业打好基础。
四、小处着眼,大处见效,以个人风采促进舍风,以舍风影响班风,以班风塑造学风
学风建设的中心目的是为每一个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风气,[4]每一个学生的个人学习表现都是学风建设的重要构成,同时,每一个学生都是学风建设的受益者,这就要求全体学生参与,让学生明确学风建设过程对自己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进而实现一个良性循环。
小处着眼 :开展一系列活动,比如 :“优秀个人评比”“校园文化艺术节歌手比赛”“宿舍文化风采展”等活动,使得单个学生从活动中提升技能、增强自信、展现风采,使得学生凝聚力加强,形成整个院系的优良学风。
大处见效:通过一定时间积累,形成学生去塑造学风,良好的学风又影响每一个学生,实现良性循环。
五、健全奖学制度,人性化的制度使学生从被动变主动,增强学习荣辱观念,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有更强的获得感和存在感
(1)针对学风建设整体目标和具体要求,结合院系学生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具体学习情况,始终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特色为出发点,建立学生学习的荣辱观念,使学生将学校各种学习方面的外在要求内化于心,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形成良好而健康的学习激励氛围,不断积累经验,健全奖学金制度有效地促进学风建设和学习相关的各项工作。
(2)建立学习荣辱观念,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明白学习的意义,弄清楚学习对自己发展的重要性,明确学习在整个人生发展中的作用,真正找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学习专业知识,而且获得了一定的荣誉,同时也收获了一种做人的品格和做事的态度,整体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习水平,有效促进学风建设。
六、树立典型,树立榜样,形成向典型看齐,向榜样靠拢的意识,建立“我学先进,先进帮我”的帮扶学习机制
在学校和院系举办的各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文明宿舍,可以根据具体工作的需要,将优秀的学生个人和先进集体材料进行整理汇总,制作成宣传板报,加大宣传力度,在院系乃至全校学生中形成影响,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同时也可以组织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优秀巡回报告演讲,更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以学习先进促学风建设。
七、落实“三全育人”,突出思政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引领地位
“三全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也就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6]
高校思政教师作为专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是“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于学生的思想引领、价值导向和思维框架的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思政课教学活动过程当中,更多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能更好的与当下社会发展相融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并坚定为之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当今社会,新时代大学生在成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学生面对的不良诱惑的增多和自控能力。因此思政教师在思政课教学环节,应当把握引领地位,把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综合素质和明确今后的奋斗方向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使学生身心能够健康成长的同时,综合素质能全面提升,使高等院校整体的学风建设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八、加强思想引领,创新组织管理,辅导员在整体推进学风建设的同时,应该加强对学风观念意识薄弱群体的教育引导
高校辅导员是专职从事高等院校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和思政教师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7]平时的工作内容除了承担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以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中学风建设就是辅导员重点工作之一。
学风建设工作对于辅导员来讲,[9]从工作方法上,从多个层面来促进学风建设的方法,从影响学风建设效果看,学生是学风建设的对象,也是主体,学习状况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学生是学习成绩优异,能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学习积极性高;第二类学生成绩一般,学生积极性中等,对于成绩没有过高要求;第三类学生成绩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经常挂科,对周围同学产生负面影响。不难发现,第一、二类学生整体状态基本良好,但第三类学生的状态,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学习的积极性都是学风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这一类学生属于风观念意识薄弱群体,应当予以重点关注。
作为辅导员,要及时掌握所带班级学生的基本状况,做到心中有数,特别对于摸排出的第三类学生,要尽快安排进行谈心谈话教育引导,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学生的目标打算,引导树立理想信念。同时,辅导员应该把握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在学风建设过程中的原动力。
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推进的工作,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改变,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和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水平。
学风建设工作的推进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需要把握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第一要通过一部分优秀学生来影响其他大部分同学,所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为重要,定期举办各类活动来营造良好的氛围和风气,第二要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全面落实“三全育人”工作,[10]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第三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主导作用,[11]积极排查和完善学风建设薄弱环节,发挥好主导作用。各要素之间紧密联系,为高等院校学风建设开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