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

2021-11-12李巍巍

散文百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思政中职素养

李巍巍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中等职业教育中心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中职三科)课程建设,2014 年 7 月,教育部启动了中职三科课程标准研制工作,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中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语文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引导学生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落实课程思政。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落实思政教育的意义

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面向社会,在培养学生时,不但需要培养基础职业实操技能,同时也要注重文化素养的提升,为那些准备提升学历的学生打好基础,文化素养、政治素养相关考试和筛查在审核中占有较大比重。[1]其次,中职院校在实操和素质教育并行模式下,学生对文化课教育教学重视度低,在思政课的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情况下,学习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低,思政觉悟低,对社会会产生不利影响,需要从新的角度看待思政教育的学习,以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二、语文教育和思政教育现今面临的问题

1.中职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

思政教育是中职教育中必须开展的学科之一,在现今的中职教育中,思政教育存在很大弊端,思政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讲授,占据课程的主要时间。首先,中职院校的教师资质、能力良莠不齐,其不能兼顾学生与课堂二者并行。[2]其次,学生作为课堂聆听者,无法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最后,中职院校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缺少社会经验,不能很好地将生活常识与书本中的知识相结合,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政的教育手段不新颖,教育内容与学生生活贴近不足。

2.中职语文教育面临的问题。

中职语文教育同样存在着很大问题,一方面,由于中职院校面向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文化课的教育往往会受到轻视。另一方面,语文的教育目的旨在培养学习者的语文学科4个核心素养。当今的教育方式,更加注重知识技能传授方式,学生思维、性格活跃,注意力容易不集中,教师疏于培养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参与度,在教师忽视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感情况下,传统教育课堂不能获得学生认同。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的策略研究

1.利用文化底蕴开展课程实施。

首先,我国有深厚的历史背景、浓厚的文化底蕴,作为语文和思政教育的载体,思政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来,势必可以启发学生思考。[3]其次,在思政融入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务必重视教学中语文教育的主体地位,良好的传统文化底蕴,对打牢语文教学的根基、稳固学生对语文学习热情、弘扬民族自豪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减少单一的政治教育、语文教育缺陷时,二者结合可提升学生思维活力,扩大学习积极性。

例:在中职教育语文课文《琵琶行》一课的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以融入创意,创新教育手法,开展传统文化主题实操课程。在创意课程中,教师应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传统文化、文化传统与思政教育结合:一方面,带动学生时间,培养学生参与、组织活动能力。另一方面,拓展思维,将文化之美寓于课堂内容之中,了解琵琶的由来和历史,感受古诗中诗人白居易对,琵琶女技艺的惊叹。在课堂结尾,教师带领学生,以文字的形式,将思政与文化相结合,写下内心的感悟,最终进行评比,选出学生眼中最符合题意的文章,给予其激励,落实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2.人才选拔重视政治文化素养。

当今社会,我国对政治文化素养、健康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才选拔中尤为重视,人才选拔多注重专业技能与政治文化修养双重结合的方式。[4]根据党员选拔标准,在选拔党员时,要达到政治标准,强化政治素养,端正自身行为准则、忠诚党和人民,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中职院校人才培养要以此作为培养人才准则。语文课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接受人类进步文化,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引自《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

3.提升中职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能力。

在对教师专业素质要求下,教育工作者专业技能需进一步提升,语文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结合,不断掌握新型教育教学手法,精进语文、思政专业知识,精心研读教材,培养文学感悟力,明确学生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组织课外互动,增加学生的课外体验度,以保证学生对生活常识与政治文化修养融合。[5]

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注意实行语言实践课程、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观察学生心理变化,在语言实践中促进学生的领悟能力,学会说话的技巧,将思想、情感、表达等融于语言之中,语文、思政二者须有机结合,文字是思政教育的载体,思政是文字的灵魂。可见,一个民族若想能够长盛不衰,必然需要思政与文学相融合,如何在当今我国语文教育中将思政教育融入进去,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务必要研究的课题。

四、结束语

良好的政治文化修养是每个公民的必备素质,中职语文教学中,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和改革,长期坚持发展,解决中职语文与政治教育教学问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勇于实践,教育工作者尊重语文教学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把学生放在课堂中心,开设特色学习课堂,将全部身心投入思政教育、语文教育教学内容之中。

猜你喜欢

思政中职素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