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板软件类企业融资问题探析

2021-11-12梁瑞龙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20期
关键词:借款负债融资

梁瑞龙

(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分行,北京 100009)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软件行业发展迅速,软件行业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显著增加,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中小企业板主要服务具有成长性和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业。相比于发展较为成熟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规模较小,但成长性较好,企业在业务增长过程中势必面临更大的资金需求,因而外部融资对于企业的快速发展较为重要。中小企业板(简称“中小板”)软件类企业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分析其融资问题和解决对策对于整个中小板软件类企业群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 软件类企业融资的特点及问题

融资是企业运用各种方式从外部筹集资金的一种业务活动,主要渠道包括银行贷款、股市筹资、发债融资等。其中,基于银行、债券等市场的带息负债是软件类企业获取融资的普遍方式,也往往是目前市场上诱发企业财务风险的直接原因。文章重点从带息负债的角度分析企业融资问题。参考国务院国资委考核分配局编制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带息负债包括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交易性金融负债、其他带息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其他带息非流动负债。根据最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报表科目的设置,文章取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交易性金融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5个科目作为融资分析的基础,暂不考虑其他类型的带息负债。

软件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产品、技术的要求较高,产品的更新速度较快,企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资金投入的稳定性,融资是软件企业资金投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软件企业研发项目呈现出不稳定性,一旦融资出现问题,将可能引发财务危机,增加发展的不确定性,阻碍企业健康发展[1]。而融资问题产生往往是融资的规模、期限、结构、成本、担保等方面的矛盾累积和爆发的结果。

2 中小板软件类企业的融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截至2020 年12 月31 日,中小企业板共有上市公司994家,总市值约13.54 万亿元。文章分析的软件类企业选取《Wind行业分类标准》中三级行业划分为“互联网软件及服务”“软件”的企业,其中三级行业“软件”又可细分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家庭娱乐软件”3 个四级行业。按照上述选取标准,根据2020 年12 月31 日的Wind 数据,共筛选出企业38 家,其中被退市风险警示企业(ST 企业)5 家。鉴于ST 企业融资情况已不具有代表性,为排除其对整体分析情况的干扰,文章在分析时将上述企业予以剔除。

文章以2020 年9 月末为时点,选取财务报表负债科目中的带息负债(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交易性金融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利润表中的利息费用共计6 个科目,结合带息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货币资金/净资产、利息支出/总负债、固定资产/总资产、无形资产/总资产等6 个比率指标,在分析上述科目、比率指标的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中小板软件类企业融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1 融资期限结构中短期借款占比较大

中小板软件类企业银行融资呈现短期借款占比大的特点。2020 年9 月末,开展银行融资(存在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的20 家企业中,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余额合计141.24 亿元,其中短期借款余额86.67 亿元,占比61.36%;长期借款余额54.57 亿元,占比38.64%。20 家企业中,有短期借款的企业19 家,有长期借款的企业11 家,同时有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的企业10 家。短期借款一般是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还款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借款,与此相对的是长期借款。一般而言,短期借款多用于企业日常经营周转资金需求,而长期借款多数用于收购资产、并购股权、项目建设等资金需求。短期借款占比较高,既能反映出中小板软件类企业的资金需求特点,也能反映出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风险偏好上更倾向于投放期限较短的贷款。

2.2 现金持有水平较高但仍保留较多带息负债

分析发现,中小板软件类企业大多现金持有水平较高。以货币资金/净资产指标为例,33 家企业的指标算术平均值为31.40%,其中指标高于40%的10 家,占所有企业的30.30%,最高的94.14%。按照一般理解,现金持有水平较高的企业会选择节省财务成本,更倾向于优先使用自身资金而非外部融资。但是,经过分析发现,现金持有水平较高的企业仍愿意保留带息负债,其中货币资金/净资产高于40%的10 家企业中,有5 家企业存在带息负债。究其原因,一是基于集团型公司管理模式。33 家企业均采用集团合并报表,子公司之间存在货币资金、融资依赖度等差异,导致合并层面存贷并存[2]。二是货币资金存在受限情况,导致企业需要依赖融资满足资金需求。三是软件类企业属于新兴行业和高科技行业,无形资产比重较高、行业收益波动较大,企业出于预防性动机而持有较多货币资金[3],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仍不排斥开展外部融资。

2.3 负债总额减少但利息费用支出增加

负债总额减少但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的原因可能是融资成本升高。为了进一步分析融资成本,文章借鉴Zou(2006)和李广子(2009)等人的衡量方法,采用利息支出占公司总负债的比例(假设该变量符号为COD)来衡量债务融资成本,其中利息支出为财务费用附注中的“利息支出”项目,由于利息支出在Wind 数据中不作为单独会计科目列出,文中以“财务费用-利息费用”科目替代。同时,基于样本分析的有效性,文章剔除以下数据:①财务数据小于或等于0 的样本;②无法获取公开财务数据的样本。根据以上标准,文章选取27 家企业2019 年9 月30 日、2020 年9 月30 日共计54 个有效观测值进行分析。经测算,2020 年9 月30 日债务融资成本平均值为0.018 3,2019年9 月30 日债务融资成本为0.017 0,2020 年相比2019 年有所上升。截至2020 年9 月30 日,上述27 家企业财务费用合计支出11.38 亿元,同比增长10.68%;2020 年9 月30 日负债余额合计559.33 亿元,同比下降1.83%。除了融资成本上升,其他原因还包括企业债务结构出现变化(如非带息负债余额减少、带息负债余额增加)等。

2.4 整体资产负债率低于全行业均值,“轻资产”的特点比较突出

2020 年9 月末,33 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26.14%,算术平均资产负债率为28.96%,低于Wind 数据库中软件行业的资产负债比率38.33%,整体资产负债率不高。33 家企业中,资产负债率最高的达97.91%,最小的为3.05%,呈现显著的两极分化现象。资产负债率较低,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企业主动控制财务杠杆率,压降总体负债规模;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企业外部融资能力弱或者在交易链中地位较低,应付及预收等款项占比较小。客观上看,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一定水平内对于抵御财务风险具有积极作用。

在资产负债率较低的同时,软件类企业“轻资产”的特点比较突出,即固定资产占比低,但无形资产占比高[4]。以固定资产/总资产的比重为例,33 家企业的合计固定资产与合计总资产的比值为5.39%,与Wind 数据库中软件行业的数值5.44%相差不大,基本符合行业的整体特点。软件类企业更加侧重研发活动,不依赖于大型机器设备、厂房等硬件设施,因此固定资产相对较少。与这一特点相呼应,软件类企业可用于抵质押的实物资产相对有限,因此也增加了外部融资的难度,客观上也会影响企业资产负债率。相对而言,软件类企业的无形资产在资产中占有一定的比重,33 家企业的合计无形资产与合计总资产的比值为3.92%。无形资产包含的类型比较多,以某公司为例,其2019 年审计报告披露的无形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版权、游戏软件、商标、引擎、域名、办公软件、其他等。相对固定资产而言,无形资产专业性强、估值难度大、处置变现难,因此在抵质押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接受程度偏低。目前,进一步发挥无形资产,尤其是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版权等权利质押在融资中的作用仍存在一定制约因素。

2.5 短期借款以信用和保证担保为主,长期借款以抵质押担保为主

按照担保方式分类,银行借款一般分为抵质押、保证、信用等3 种方式。由于上市公司的季度报告一般不会对借款的担保方式进行细分,基于数据可获得性,文章选取2019 年企业年度审计报告进行分析。根据审计报告披露信息,中小板软件企业2019 年末短期借款余额合计91.98 亿元,其中保证方式借款、信用方式借款分别占比38%(35.13 亿元)、31%(27.98 亿元),两者合计占比69%;抵质押方式借款占比24%(22.44 亿元);其他类借款占比7%(6.42 亿元)(见图1)。在长期借款方面,保证方式、信用方式、抵质押方式、其他类的借款余额分别为19%(4.27 亿元)、1%(0.28 亿元)、76%(17.57 亿元)、4%(1 亿元),长期借款以抵质押担保为主(见图2)。虽然短期借款以信用和保证担保为主,但主要集中在规模比较大的企业中。按照2021 年1 月10 日市值排序,市值排名前10 的企业信用方式借款余额26.46 亿元,占全部信用方式借款余额的94.56%,而规模较小的企业以信用方式获得借款的难度仍较大,存在两极分化情况。长期借款由于期限长、风险相对较高,银行会要求企业提供抵质押物作为担保条件,即实物担保,故采用信用方式和保证方式的企业较少。

图1 中小板软件类企业短期借款构成

图2 中小板软件类企业长期借款构成

2.6 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中小板软件企业除了上市融资,外部融资仍主要集中在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上,通过债券市场开展直接融资的企业较少。33 家企业中,2020 年9 月末开展银行融资(存在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的企业20 家,占比60.6%;开展债券融资的企业仅有3 家,占比不足9.1%,应付债券总额13.48 亿元,最少的企业应付债券余额0.72 亿元,Wind 上具有公开发债记录的企业8 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债券市场上反映尤为突出,原因主要在于中小企业体量相对偏小、信用评级相对较低,而债券市场对企业净资产、信用评级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错配。特别是债券市场近年来违约频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债券持有人的投资信心,进一步提高了筛选企业的标准,无形中又抬高了债市融资的门槛。近年来,虽然国家从3 个主要信用债监管领域都推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债券品种,如中小企业私募债、公司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小微企业扶持债券等,但中小企业存在的信用风险偏大、违约概率偏高等特点使其难以获得投资者青睐。在市场双向选择的机制下,中小企业能够顺利从债市融资仍存在不小的难度。

3 中小企业板软件类企业融资问题解决路径

3.1 制定扶持企业融资的增信措施

中小企业板软件类企业,尤其是新上市企业,由于资产、收入、利润等规模偏小,自身信用等级达不到银行准入门槛,即便是大型成熟企业,也往往由于行业的高风险特性,导致金融机构面对企业的融资需求时不敢贷、不愿贷。对此,需要政府制定扶持企业融资的增信措施,如设立针对软件类企业的政策性担保机构,降低担保准入门槛,扩大担保覆盖面,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专业性融资担保领域。

3.2 为企业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目前,银行借款仍是中小企业板软件类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其能够顺利从债市融资仍存在不小的难度。政府应继续完善相关机制,创新业务品种,发挥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在支持中小企业板软件类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为了缓解发债难问题,可以探索设立专项债券融资支持计划等政策,通过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担保增信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债券融资。

3.3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质押在融资中的作用

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无形资产在软件类企业的资产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目前,进一步发挥无形资产尤其是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版权等权利质押在融资中的作用仍存在一定制约因素,包括知识产权投融资过程中对知识产权如何估价[5]、出现风险后如何将知识产权处置变现等。

3.4 落实支持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的政策措施

可以利用专项再贷款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降低中小企业板软件类企业的利率水平。鼓励银行采取更多让利措施,减少企业融资办理过程中评估、抵质押登记等费用,降低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提高纯信用贷款的占比,降低企业的担保费开支。

3.5 建立有效的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激励机制

中小企业板软件类企业作为轻资产企业,本身具有成长快、收益不稳定、信贷风险大等特点,再加上银行等金融机构内部的问责与处罚机制,影响了金融机构的融资信心和积极性。对此,监管部门要通过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尽职免责等制度提振金融机构信心,增强金融机构的融资积极性。

3.6 优化软件类企业的融资期限结构

中小板软件企业外部借款呈现短期借款占比大的特点,但企业研发周期一般在一年以上,甚至长达数年。企业研发周期与贷款周期存在错配现象,倒逼企业短贷长用,增加了企业期限错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对此,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加大创新力度,开发适合中小板软件企业研发周期、资金回笼特点的信贷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提高软件类企业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减少企业续贷频率,规避期限错配风险。

4 结语

文章通过对中小板软件类企业的融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增信措施、融资成本、融资渠道、期限结构等方面。要想解决上述问题,除了企业需要提升自身融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政府、金融机构等采取有效措施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支持和引导中小板软件类企业发展。

猜你喜欢

借款负债融资
借款捆绑婚姻关系致诉讼
不一样的借款保证人
融资
融资
中东铁路与三喇嘛借款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你的负债重吗?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
5月重要融资事件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