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优化讲解技能
2021-11-12杜岷泽
杜岷泽
渤海大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在课堂上以教学为主要内容的讲解活动,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各种基础能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养。讲解技能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和所教的内容特点,利用丰富优美的口头语和体态语以及板书和多媒体来进行引导启发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行为方式。在教师教学技能中的教学语言技能、板书技能、反馈技能、演示技能、课堂组织技能外,最重要也是最普遍运用的就是教师讲解技能。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最多最普遍的就是讲解技能,它也是最有效、最便捷的教师教学手段。讲解技能课堂教学的传统中是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手段。所以对于讲解技能的提高和训练在教师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一个优秀教师的讲解技能必定也是十分优秀的,学生愿意听,喜欢听,轻松理解文章内容,落实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和学习技巧,并且能引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对于师范生来说,尤其是语文专业的学生,讲解技能的掌握就显的十分重要。
讲解应该是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艺术性是具有灵活的创造性,科学性是指应该有的教学模式。所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使课程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各环节之间构成优化组合,组合成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关于最佳组合首先要做到的是将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相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判断教师的主导作用大或小。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要掌握主动权,把课堂中的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做课堂实践活动。因为只有学生主动去吸收和汲取才能进行知识的建构,而这种自我能动性的活动是教师所不能代替的,教师只能引导和启发学生完成这些步骤。其次最佳组合是所学知识结构的客观规律与学生所拥有的认识规律之间的组合,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最佳发展区来制定教学内容,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习方法,然后将学生的认识规律与知识结构的规律进行组合。然后,在教学中应该把掌握知识和思维发展相结合,学生掌握了知识通过教师的帮助就能慢慢形成思维能力,思维能力越高掌握基础知识也就越容易。二者相辅相成,少了哪一部分都不行。最后是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之间形成的最佳组合,只有当学生学会了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进行课堂实践活动。有了科学的学习方式,学生就有了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只有教法和学法的最佳组合,才是讲解技能的最切实有效的要求。根据以上对讲解技能的要求,总结出几点提高讲解技能的策略。
第一,杜绝浅尝辄止,抓住细节内容。以高中人教版必修上的《故都的秋》为例,文章中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进行了大量的景物描写,从三段到十一段分别是五幅秋景图,因为在文章的第一段就直接指出了故都的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所以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就会在景物描写的段落中让学生找到能表达出清、静、悲凉特点的部分然后简单讲解就结束了。比如在文章第三段对小院秋晨图的讲解中,老师问:“同学们找到了哪些能体现出秋的特点的部分?”同学们回答:“一椽破屋、碧绿的天色还有小院清晨中漏下来的日光。”老师问:“那这些是如何体现出秋天特点的呢?”学生回答:“破屋可以感受到悲凉之感,很高很高的天也给人一种疏离的感觉,漏下来的日光代表着阳光比较稀疏,给人一种清冷之感。”然后老师重复了一遍同学们的回答分析,说:“这些景物描写都体现出了秋天的清、净、悲凉,表达出作者对于故都的秋的独特情感。”这种简单的分析在实际教学中很常见,教师停留在文本表面,事实上在文章第三段中有不少值得分析的地方。比如在特级教师余映潮在讲授故都的秋这一散文中,他对于文章第三段还进行了层次的分析。教师通过对“俯视”和“仰视”两个视角的分析,让同学们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首先是仰视,请同学们注意天上,为什么是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在这里碧绿是有两层意义的,第一层是指颜色,清晨的天色,不是我们常见的蓝色而是碧绿的。第二层是通过仰视的角度透过树叶向上看。但是文中提到的槐树叶底的观看视角就是俯视的。教师在第三段中并没有像往常讲解一样通过分析词语来找寻特点,而是通过特殊的视角体会特点。这也体现出了余映潮老师对于文本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所以才产生这奇妙的视角。才能由语言到景色,由景色到情感,最后感受作者的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特别的情感。根据以上的教学案例,可以发现在对待教学内容的详略上,我们要善于把握中心,抓住重点,不能全文都“一刀切”。当详则详,当略则略。
第二,把握讲解程度,追求主旨升华。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应当遵循深入浅出的可接受性原则。深,是指教师对于教材的钻研是精深的,浅,是指教师的语言表达对于学生来说清楚易懂。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不同的学情来采用不同的讲解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程度的认识水平以及教材的文体、内容、难易程度甚至是地方差异来进行讲解。面对不同的文本要做到把浅显的课文教的深厚一点,把繁难的课文教的浅显一点,环环相扣,使课堂呈现出曲线美。有一部分文本难度经常会体现在与学生的年龄阶段和身心发展特点不符合上,有些表现在课文本身内容的难度程度深。比如初中篇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鱼我所欲也》,很多时候也是因为文意难以理解,有时候也表现在课文表达中的繁难和文笔生硬,缺少文趣和情趣的文章,如《奇妙的克隆》。遇到这样繁难的文章,教师要在讲解过程中把握好程度,把繁难的文章教的浅显一点。例如在讲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时,只力求通过讲解读懂一点,就是只着眼于解决课文中的某一个点或者某一个方面的问题。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利用课文后半段的一些段落,让同学们整理出有关“立论”的文章。第二,深入浅出的讲解还表现在教师对于教材本身钻研的程度,许多优秀教师都是对教材有着充分理解和认识的,这样讲解出来的课才能深入浅出。余映潮先生在《阅读教学设计》一书中提到,想要把浅易的文章教的精彩,教出味道来,就要在课程设计的最开始仔细钻研文本。罗列出所有可以教的东西,然后再对这些目标进行选择、排列、设计,形成具有独立板块的别具特色的教学设计。面对不同难度的文本,有的时候需要详细讲述,有的时候需要注意点拨。深而有度,讲出重点;浅而有法,给学生创设充分的课堂实践活动环境,通过这种方法来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欲望,使不同学情的学生都能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三,改变教学方法,抓住学生兴趣。根据个人特点和不同风格,有的教师讲解风格极具魅力,三言两语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进而展开课程进度,带着学生一步一步走进目标,当课程进度进入到高潮时又可以进行收束,给学生留下充分想象的空白。一堂课的开始要精彩,起句就要引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为新知识开辟道路,这节课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例如在讲解《桃花源记》的时候,老师在开始就说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同学们的注意力立刻被老师所吸引。这时老师在讲课之前问学生们知不知道桃花源记这个成语并且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查阅了成语的意思。学生提高的兴趣,然后迅速的翻阅字典。然后教师表明今天讲的是世外桃源的故事。然后教师运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来讲故事,并且引导这个故事到书中的第二十课,是一篇文言文。学生翻开书本阅读课文。由于这篇古文的故事性和线索性都很强,所以教师正式根据这一特性,首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把学生的兴趣提高,这样就消除了大多数学生对于文言文课文的畏难心理,从而降低了课程难度,又设置了悬念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兴趣。还有一点,大多数老师都是知道作为未成年人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更加要好好利用这一特征来安排教学活动,注意讲解节奏。一堂课不能匀速前进、平分秋色,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语言要有重点,要有层次性,甚至富有音乐美。同时,教师要教态优美、亲切感人,启发和提问都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设计感,并且可以长久的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学习、愿意学习。
第四,调整讲解节奏,利用有效时间。学生在一节课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每一节课都要把握节奏,有间歇,有休息,形成阶段式教学。每个小阶段中间都有“换气”的时间,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富有节奏的课堂气氛,使课堂讲解呈现出节奏美。例如余映潮先生在2016年讲授《古诗词三首》时,在《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使用了略读的方法。学生进行了略读、背诵、分析困难字词的集体活动,老师在旁边进行引导和答疑总结。下一首诗《乡村四月》执教者进行了师生共同的细读教学活动,学生的任务是:细读、背诵、并且进行分层次的点评、最后进行美写诗句的集体活动,老师在分层点评活动进行讲解指导,剩余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最后一首《渔歌子》的教学进行的是精读活动,学生的活动是:朗读、背诵、最后进行对本诗的表达之美的赏析活动,教师在赏析活动中举例讲解说明教给学生赏。析方法。在整个一课时的课堂活动中,教师的讲解错落有致,把有效的时间用在刀刃上,富有节奏。在紧张的讲解高潮后,继之以舒缓的朗读阶段,学生的大脑皮层在紧张状态下得到缓冲。三首古诗难度循序渐进,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具有节奏美、使得学生可以轻松的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愉快的度过一节真正的语文课。其实,关于这一点,我认为这种阶段式教学,以板块来整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教学流程。这样就可以使教师在整个课堂讲解的过程中表现出稳步推进,逐步落实的特点,在学生看来这样的讲解过程也是清楚明了的。例如,在讲授课文《荷花淀》时,可以将课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整体感知阶段。活动一通过默读课文,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教师提问总结并概括本文主要写了什么。活动二继续钻研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第二阶段是部分理解阶段,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从分析小说的情节到分析小说的人物和语言,最后在延伸到文本背后作者的写作风格。第三部分是整体回归阶段,这个阶段教师带领着学生从文本部分又回归到了整体,把握了文章景物描写的作用。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大致说明了如何提升教师的讲解技能。有了这种讲解技能,教师才能全盘把握住整个教学课堂,才能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讲授出更多东西,避免以前课堂中的随意性,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有了这种教学技能,教师才能在课堂中把学生、教材、环境组合成一个整体。才能使各个部分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有了这种讲解技能,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充分激发学生汲取知识的兴趣,并且可以引导学生登上一个一个小台阶,最终带领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推动教学改革,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