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关于初中历史创新教学的思考
2021-11-12郑述汉
郑述汉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第四中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发展,越发重视各学科创新化教育的实现,初中历史也不例外。初中历史学科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还是学生正确价值观念、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积极进行初中历史创新教学的开展,以有效的、创新的、趣味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形成,实现新课改要求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目标。
一、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融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的投入到历史教学中,才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欲望,提高历史学习的积极性。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历史教学模式得到了有效创新,越来越丰富的教学形式应运而生,其中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深受教师与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到各学科教育中,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技术设备具有灵活、形象的特征,可以将教学内容通过视频、图像、音频等直观的呈现给学生,为学生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与情感体验。多媒体技术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添课堂教学的氛围,从而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课堂。例如,在“夏商周时期”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有的初中生缺乏成熟完善的历史意识和知识储备,对于夏商周时期的经济以及青铜器等了解甚少,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详细的介绍夏商周相关历史知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的了解历史时期。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学生带来了快乐的学习体验,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学到更多教材之外的知识。如此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水平,还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二、通过教学理念的创新,实现历史教学有效性
教学改革,理念先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就应首先从自身的教学理念入手,通过先进教学理念的贯彻与实施来为初中历史创新教学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首先,教师应深刻的进行素质教育理念的认知与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素质教育理念的树立,会自觉的改善以往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并积极鼓励学生通过长期、持续的实践来进行自身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以此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创新。其次,教师还应对“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进行有效的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广泛关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实施,会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感受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理解水平,来进行资料的推荐和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自主参与中感受到的乐趣,促进初中历史创新教学成效的提升。
三、通过微课进行教学导入,实现历史创新教学
课程导入是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历史教学课堂导入质量的好坏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历史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导入内容要新颖有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确保历史教育课堂的顺利开展。微课的形式比较精湛短小,具有形象化的特点,将微课运用到课前导入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听课效率。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其的灵活性特征,把握微课可视化、便捷化的优势,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的课堂导入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为学生搜集一些关于“三国”的趣味故事,然后将其剪辑成微课视频,在课上利用信息技术网络为学生播放出来,这样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让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在微课的导入下,学生对教材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使学生能主动的去阅读教材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优化课堂创新教学效果。
四、通过课堂评价体系的完善,实现历史创新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评价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到了重要的激励及导向作用,因此,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树立。为实现初中历史创新教学的高效开展,教师就应对课堂评价体系进行积极的优化与完善,采取师生、生生互评以及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形式,来推动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及发展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应积极进行创新理念以及创新化教学方法的探索和采取,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为推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