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培养模式*

2021-11-12李丰延

大众文艺 2021年20期
关键词:学分制艺术设计专业

李丰延 陆 璐

(1.广西大学,广西南宁 530004;2.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艺术设计教育最早源于手工艺作坊中的师徒传授形式,而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则从欧洲的学院派美术教育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形成,1837年,英国成立皇家艺术学院,通过培养产品设计等实用型美术人才,成为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设计学院。1919年德国包豪斯学院的诞生,真正建立起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一、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历史

1.萌芽期——20世纪初至改革开放前

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由西方引进。20世纪初,一批留学归来的艺术家投身于国内的艺术教育事业,这些艺术家开创了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之先河,但这时候的艺术设计教育主要以美术、雕塑等纯艺术为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借鉴了苏联的办学模式,国内高校开始设置“染织、陶瓷、书籍装顿、商业美术、室内设计、工业造型、家具、漆器、服装、装饰绘画、装饰雕塑”等相关专业,到了改革开放前,国内才逐渐形成“工艺美术”教育体系。

2.成型期——改革开放至90年代

改革开放后,国内艺术设计教育逐渐成形。从1982年在北京召开了著名的“西山会议”,到1995年在广州召开“中国设计艺术教育研讨会”这13年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国内艺术设计教育也随之进步。传统的“工艺美术”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形成新的“艺术设计”专业特征。后期根据新的修订更名为“艺术设计”,随着工艺美术教育专业的调整,开辟了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的新天地,也标志着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从借鉴国外模式向本土化模式发展成型。

3.扩张期——2000年至今

1999年有关部门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加强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以积极的态度全方面对其进行发展提上日程。这一决定的实施,引起了国内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骤然猛增,相应的各地办学规模也再逐渐发展扩大。1995年无锡轻工大学将工业设计系扩大设计学院,招生人数也迅速增加,仅1998年一年的招生人数超过了前三十年的总和;1995年中央美术学院同样扩大招生规模,成立了设计艺术系;1996年广州美术学院还将设计系扩建为设计学院等。规模扩张的同时,国内艺术设计类高校还出现了合并热潮。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从教育部官方网站统计数据上看,2007年至2012年的六年间,全国设计院校数量从原来的1125所发展为1917所。直到近年来,艺术设计院校仍然备受考生追捧,据相关网站统计2020年全国艺考人数创下历史最高值。

4.蜕变期——2011年至今

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发展,不断催生了艺术设计学科新专业,也刺激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升级。2001年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率先开设了数字媒体专业,建成数字视频、娱乐设计和交互式影像的综合性平台;2005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立信息艺术设计系,设置动画设计、信息设计和数字娱乐设计三个专业,设计形式由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发展;2010年广州美术学院成立视觉艺术设计学院,下设八个影视、新媒体等相关专业方向,大大拓宽了国内艺术设计专业领域。2011年教育部将艺术学升级为学科门类,标志着艺术学成了与工学、法学、文学等13个相互并列的学科门类。因为艺术设计学科的升级,高校教学资源也必将出现重新配置,艺术设计教育实现了完美蜕变。

二、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模式

国内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模式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较深,特别从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发展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教育培养模式也随之改变。协调学校与企业、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成为当时艺术设计教育的热点问题,引起了国内艺术设计院校的积极探索。

1.“产学研”——教学与实践模式

广州美术学院是国内最早探索“产学研”模式的高校之一。1984年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成立“集美设计工程公司”、1986年组建“白马广告设计研究室”和“阳光设计室”,相关团队涉及了室内设计、影视广告、产品造型设计等诸多领域,形成了教学理论和实践生产的有机结合;1990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广告公司和设计研究所,同样积极探索产学研模式。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高校在不断挖掘“产学研”之间的潜能,通过“产学研”模式提升高校与企业的关系,将理论创新转化为科技创新,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2.“二二制”“学群制”——学制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引发就业形势的转变,传统毕业包分配制度被取消,高校毕业生只能自主择业或创业。因此,有部分高校通过调整学制模式来改变培养策略。1989年南京艺术学院开始实行“二二制”教学体制,这种“分段制”培养方式要求学生在进校的前两年重点掌握从事一般工艺美术工作所必备的通识能力,两年后再选择具体专业深入学习。另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艺术设计类高校的专业设置越来越精细化,造成学科壁垒加深、学生专业面变窄的问题愈发突出。20世纪90年代,“学群制”教学体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1994年中国美术学院将各系重组为造型学部和设计学部两大学群,设计学部又下设六个专业;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采用了“二二制”与“学群制”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入学后先按学群进入基础部学习两年基础知识,之后再进入下设的专业进一步学习。今天很多高校采用的“大类招生”形式,基本源自“学群制”模式。

3.“学分制”——考核模式

为了准确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量,学校可以通过学分制统计学分这种考核模式来进行统计,并且要求学生取得规定的学分来作为毕业条件。20世纪90年代初,广州美术学院率先进行“学分制”考核形式探索,重新调整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数值,也设置了选修课中限选课比例和任选比例范围,学生的选择范围加大。到了1995年,文化部提出了《关于高等艺术院校试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在国内范围内推行学分制。南京艺术学院实行了“完全学分制”,通过“淡化专业、突出课程”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人修学计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进行选择,修完学分可以提前毕业,对于学习有困难者可以按规定延长毕业时限,也让学生在自主选课中逐渐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可以说,学分制的管理方式更加系统化和人性化。

三、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1.困境

20世纪90年代推行的高校扩招政策,使国内艺术设计教育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在这转化过程中,由于招生规模增长过快,导致了很多问题出现。一方面,国内众多综合性大学都开办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其中不乏一些工科院校、农科院校和医科学院等,这样大张旗鼓地开办艺术设计教育,不免让人质疑部分高校的教学能力,也给是否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打上了问号;一方面,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就读艺术设计专业的学费投入比较高,但大多数家长和学生会抱着高投入高收获的心态选择艺术设计专业,并非真正热爱该专业,所以学习的投入度自然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艺术设计专业之所以受到学生青睐,有一部分因素是艺术专业对文化课成绩要求不高,因此造成高校艺术设计学生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这对于艺术设计教育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除此之外,国内艺术设计教育还面临着办学场地不足、师生比失衡、教学质量下降、就业问题突出等各方面问题。

2.希望

2015年3月,中央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掀起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2015年12月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还在“互联网+”论坛上成立“中国互联网+联盟”。由此,国内高校迅速融入“互联网+”时代,积极开设相关课程、学术活动和学科竞赛,不断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结构,对接国家政策。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高校的产学研特质将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18年12月,教育部下达《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 年)》的通知,提出高校学科专业应当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不断推进高校产教融合。有国家的政策支持,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将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可以不断介入到大众创业、互联网+、乡村振兴的实际项目中去,例如通过“农副产品+包装设计”可以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民族文化元素+旅游产品设计”带动旅游文创产品销售、“非遗传统手工艺+时尚设计”助力对传统手工艺转型升级等。

四、结语

艺术设计教育是社会高度发达的产物,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从无到有,经历了萌芽期、成型期、扩张期和蜕变期。在这发展过程中,艺术设计院校不断调整与社会、经济、文化相匹配的适应关系,也探索了多种培养模式,但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参与度的不断加强,国内艺术设计教育需要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有困难更有希望,只有积极探索解决之道,才能让国内设计艺术教育事业不断成长与进步,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国家政策的持续利好,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定会越办越好。

猜你喜欢

学分制艺术设计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推进中职学分制改革对策分析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书封与现代艺术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关于完全学分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