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引领文艺专业大学生创作实践*
2021-11-12吴飞
吴 飞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重庆 400065)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指出,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1]文艺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日常的专业学习之外,还进行着各类文艺创作实践,诞生了大量的文艺作品,其中部分文艺作品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大学生文艺创作已经成为文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抓好文艺类专业大学生创作关系着文艺行业的未来发展。
一、文艺类专业大学生创作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活跃,富有创造力,其创作的文艺作品,既丰富了校园文化,也活跃在各大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中,为文艺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此同时,大学生文艺创作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文艺创作价值取向的偏差
改革开放以来,多种思想在大学校园里交汇、交融,当然也存在交锋,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大学生形成了较为多元的价值取向。一些社会上的庸俗、低级的思想趁机而入,甚至出现了国外意识形态渗透等现象。部分与社会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的观点给大学生造成了较大的思想冲击,文艺专业学生也未能幸免。更为严重的是,一方面文艺专业学生深受其害,另一方面还在进行价值生产与传播,影响着周围的人,造成了更多的人迷茫。
大学生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国家观还不成熟。一是使命感不强。表现出个体的不自信或者不愿背负大任的推脱,对宏大命题避而远之。把自私追求当成个性化表达,对主流课题表现出事不关己的创作态度。二是对主流价值观的曲解,“当下亚文化的肆意生长,使健康积极的价值观遭遇曲解”。[2]无心的误读、有意的“恶搞”弥漫于网络,网络文艺作品推波助澜,试图稀释、淹没主流价值观。
(二)文艺创作观的偏轨
创作动机是文艺创作的出发点,创作者对待创作的态度决定了其文艺作品创作走向,文艺专业大学生处于成长期,其创作动机相对来说较为单纯,但也存在不稳定性,有一定的随机性,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一是娱乐异化了大学生文艺创作,创作者简单地认为文艺作品就是为大众提供娱乐,一切皆可娱乐,过度夸大了文艺的娱乐功能,而忽视了文艺作品的“化人”功能。
二是滋生了文艺“浮萍”,文艺凌驾于生活至上,出现了“为文艺而文艺”的创作风气,“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大学生本身身处象牙塔,处于学校、教师家庭的呵护之中,缺乏与社会接触的机会,缺乏生活体验。以致创作“仙气飘飘”,不接地气。在进行文艺创作时只能凭空想象,偏离了基本的生活逻辑。
三是形式大于内容。大学生在文艺创作时,过多地强调感官刺激,试图以视觉冲击吸引眼球,以强有力的节奏煽动观众。特别是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舍弃了“诗言志”的传统,“短平快”成为文艺作品创作的基本基调,重心放在了表现形式,追求形式上的快感,而忽视了作品的内涵表达。
(三)效仿之疾
文艺专业大学生创作多从模仿开始,社会文艺作品就成了模仿的对象,文艺界的浮躁之风吹进校园。较为隐蔽的是,“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大学生的现实场域”。[3]历史虚无主义正在悄无声息的侵蚀大学生文艺创作。断章取义,以偏概全,戏仿、解构等手段被大学生效仿,最终以讹传讹。
(四)顺从“流量”指挥棒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一定范围内出现的一种以经济思维误导文化建设、误导文艺创作”。[4]一般而言,大学生文艺作品较少受到资本的左右,但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大学生文艺作品广泛的活跃在新媒体中。在新媒体“流量为王”的影响下,大学生文艺作品也开始讨好观众,功利性越来越明显。出现媚俗之风,简单地将“流量”大小作为衡量文艺作品好坏的标准,失去了文艺作品的独立品格。
二、以人民为中心引领大学生文艺创作
(一)强化价值塑造
大学生文艺创作既有特殊性,同时也具备一般文艺创作的基本特征,要改变当前大学生文艺创作鱼龙混杂的局面,扭转价值失范的不正之风,首先需要正确的思想引领,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大学生文艺创作中,解决大学生文艺作品“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根本问题,解决大学生文艺创作的价值取舍问题。
大学阶段是青年文艺创作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文艺创作观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今后乃至一生的创作追求。为人民服务是大学生文艺创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把服务社会与人民的思想扎根在大学生心中。
(二)大学生“以人民为中心”文艺创作路径
题材选择上,传统与现实相统一。选材是大学生文艺创作的第一步,其方向影响着创作的价值走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沉淀的精髓,文艺专业大学生要找到文艺的传统根基,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并使之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大学生要走出校园,在人民群众中发掘创作素材,体验人民的酸甜苦辣,感悟生活。善于从实地调研中找灵感,感受时代的脉搏。
在主题定位上,把文艺追求与铸魂统一于一体,将文艺创作与崇高的志向统一于文艺作品之中。大学生文艺创作的第一目的不是经济利益,而是思想表达,应该遵循文艺创作规律,秉承批判精神,继“文以载道”之风。
在表达形式上,深入浅出。选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方式,摆脱低级趣味,揭示出深刻的道理,姿态低而内涵不浅。
三、创新文艺人才培养方法
高校作为文艺人才培养的主体,需要根据新的时代特点及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主动探寻文艺人才培养规律,掌握大学生文艺创作动态,善于发现问题,引领学生踏上正轨。
(一)做好大学生文艺创作的“领路人”
紧紧依托教师队伍“主力军”,加强文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部分文艺专业教师自身也活跃在创作一线,首要教师“正衣冠”,不能课堂上一套,课堂外一套。需要自身人格魅力感化学生,让学生有归属感、认同感。
高校教师发挥的主要作用在于“引领”。一是做好策划“领路人”,教师能较为全面把握创作题材,教师更清楚学生能够驾驭什么样的题材,更能判断该题材的价值走向及最终结果。二是做好文艺精神品格的“领路人”。强化文艺的师承关系,依托项目等方式带领学生一起创作,德艺双修。三是做好文艺市场的“领路人”。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文艺作品与市场的关系,找到艺术追求、商业利益、传播效果的平衡点。
(二)把控课程思政建设“主战场”
高校课程思政无死角,高校要掌握课程思政建设“主导权”,敢于与歪风邪气作斗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课程建设中。文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载体,将主流文艺作品引进校园,作为学生文艺创作的优秀案例,既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路径,也是文艺专业教育的基本手段。形成主流价值观输入,正能量输出的良好创作氛围。
(三)拓宽课堂教学“主渠道”
夯实第一课堂就是讲透理论,循循善诱。第一课堂的中心在于理论教授,而真正的应用实践发生在第二课堂。拓展第二课堂就是把文艺小课堂搬进社会大课堂,大学生文艺创作的广阔天地在以竞赛创作、校园社团活动,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产学研以及自由创作等为主的第二课堂。比如,每年的各类文艺竞赛为学生创作提供了命题方向及题材,为学生选材把好了第一关,赛事成为学生融入社会的重要窗口,是文艺专业学生相互学习、借鉴的交流平台。第二课堂更灵活性,内容更加丰富,能有效地与国情、社情相结合。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需求,积极对接社会资源,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学以致用,打通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最后一公里”。让大学生文艺创作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用文艺提振社会主义建设士气,用文艺讲好中国故事。
(四)把好考核评价关
考核评价是大学生文艺创作的风向标,是创作指挥棒,也是高校文艺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关。考核评价不能存在模糊空间,要用好评价尺子,建立意识形态、艺术造诣、技术标准等考核评价机制。扩大评价主体,完善包括学生、社会文艺工作者、教师,以及社会传播效果在内的综合评价。
四、建立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协同育人已经成为高校与社会各界形成的普遍共识。要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大学生文艺创作生态,少不了社会的广泛参与,需要社会各界为大学生文艺创作创造条件。一是文艺行业与高校的协同。文艺界营造良好的创作风气,形成主旋律、正能量的创作主流,让主旋律、正能量在传播中占领舆论主导权,为学生树立榜样。二是师资队伍的协同,文艺名家走进来,带领学生走出去。近年来,高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学历低,甚至没有学历的文艺名家开始走入校园,文艺工作者担任大学生学业导师,以自身创作经历引导学生,将业界先进的创作理念分享给学生。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带领学生走入基层,参与一线创作,积累创作经验。三是协同平台的建立。社会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建创作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文艺创作提供平台支持,行业企业也借此机会发现、挖掘人才。双方着力打造文艺创作实验平台、展示及交易平台,解决大学生文艺创作缺乏的创作硬件、资金以及再创作所需的市场转化、传播等问题。
五、结语
大学生文艺创作不能独立于人民文艺之外,更不能成为大学思政教育的“盲区”。大学生身处象牙塔,但文艺创作应该捕捉时代的变化,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发展。高校探寻文艺人才培养方法,将第二课堂打造成为大学生文艺创作的主阵地,与社会力量协同,把“以人民为中心”种子撒在大学生心里,在创作中生根发芽,并让其在学校及社会传播中茁壮成长,直至开出希望之花,结出正能量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