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地区近代基础音乐教育初探
2021-11-12唐鑫
唐 鑫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常德 415000)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割地赔款让全国各地方政府承担了巨大的财政负担,常德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急剧恶化,教育也随之陷入困境。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爆发了维新运动,“废科举、兴学堂”的主张,推动全国教育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近代第一个教育法令——《奏定学堂章程》,常德地区的基础教育随之拉开了序幕。
一、清朝末年常德地区基础音乐教育状况(1902-1911)
(一)常德地区创办学校或改制的基本情况
常德地区的小学教育始于20世纪初。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下令各州县的书院改设小学堂,1902年常德地区开始创办或将书院改制为官立小学堂。例如,澧州创办官立高等小学堂、桃源县改桃溪书院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至宣统三年(1911年),常德地区共创办小学131所,在校学生达4091人。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常德维新派人士响应康有为、梁启超创办新学的主张,在武陵县(今常德市)东湖巷创办明达学堂,虽然明达学堂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被迫停办,但它开启了常德地区中学教育之先河。1903年,湖南省决定在全省中、南、西等三路设学,西路即位于常德。1904-1907年常德各县市也陆续创办了官立中学堂,如桃源县官立中学堂等。随着帝国主义势力在常德兴建教堂、开办商行,美国教会“长老会”于1908年在常德德山孤峰岭创办私立俊德中学堂,在常德城区东门外荷花嘴创办私立懿德女子中学堂,此为常德市设立教会学校之始。
(二)学制与教学方面的基本情况
自清政府颁发《奏定学堂章程》以来,小学课程的设置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宗旨和学制的演变而变动。1903年以后创办的小学堂,课程分为“必修”和“随意”两科。其中,中国文学、修身、读经、算术等课程设为必修科;图画、手工、农业等课程设为随意科。同一时期,公立和私立中学堂的课程相对于小学堂增加了博物、物理及化学等课程。
(三)学堂音乐教育的基本情况
据史料显示,这一时期在常德创办或改制的200多所学堂中,只有极少数外国教会开办的私立学堂开设了音乐课(例如美国教会“长老会”开办的懿德女子中学),至于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内容,更是无从查考。这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
根据现有的零星资料记载,早在19世纪下半叶,在我国香港、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外国教会学校已经开始设立了音乐课。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变法维新人士痛彻于当时国情,倡导从西方文化中汲取营养,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希望以此达到“自强”“求富”的政治目的。在教育体制改革中,音乐教育的意义逐渐突显出来,它关涉到提高国民素质的重大问题。据史料记载,早在20世纪初,一批日本留学生如沈心工、曾志忞、辛汉、叶中冷等人,已经开始着手推进学校唱歌活动,正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学堂乐歌”应运而生,迅速成为中、小学堂音乐课的主要内容,并且纳入了国家新的初等教育体制。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常德地区在这个时期只有极少数的学校开设音乐课?观念使然?条件使然?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当时中国多数中小城市对新的教育制度的实施与大城市并不是同步的,常德地区教育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明显滞后即为实例之一。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教育资源极不平衡的现象更是显见的事实。“学堂乐歌”既是音乐课的授课形式,也是授课内容(即歌曲作品),而创作歌词并为之谱曲是需要人才的,在创办新式学堂初期,像常德这样的区域中心城市都面临缺钱少人的窘境,何况常德辖区下的县、乡、镇。概言之,教育资源匮乏、观念滞后,是造成这一时期常德地区基础音乐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
其次,在京、沪等大城市中小学堂音乐课上所唱的乐歌都是不一样的,是“各自为政”的状态,远没有形成统一教材的地步。同时受地理位置和信息传播手段的影响,许多在大城市得以传唱的乐歌并不能及时输送到偏远地区的小城市中来。于是,在音乐课无人可教、无教材可用的现实情况下,常德地区创办的新式学堂不开设或“暂缓”开设音乐课便成了一种无奈之举。
二、民国时期常德地区基础音乐教育状况(1912-1949)
(一)常德地区创办学校的基本情况
自民国初年到新中国成立的37年间,常德地区的小学教育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民国初年至抗日战争前。这是常德地区小学教育发展较快的阶段。由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加上当时常德地方官员比较重视教育,各地掀起了办学热潮。“如1934年,常德地区7个县(缺慈利县)共办初小2894所、高小67所、短期小学5所,合计2966所,在校生达11.78万人、教职工6138人,岁出经费61.96万元。”
第二阶段:抗日战争中。常德地区的小学教育因战乱深受影响。“1940年,7县(缺慈利县)小学校为1883所,在校学生为7.25万人、教职工4830人,岁出经费52.10万元;各项数据分别为1934年(缺慈利县)的69.8%、61.9%、78.9%、84.6%。”
第三阶段: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加剧内战,加上政府腐败无能,物价飞涨,使小学教育陷入困境。一方面,为了保住财产、躲避抽壮丁,青年争相入学,造成学生数增加,学生年龄偏大,学生流动率高。另一方面,学校经费奇缺,教职员工因国民党的白色恐怖而人人自危,无心教学,教育质量低下。“如1949年全区小学2544所,在校学生11.75万人、教职工5678人。与1934年比较,仅在校生多200人,其余两项均有减少。”
民国初年至新中国成立,常德地区的中学教育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2-1918年。常德是湖南“西路”设学的中心区域,加上部分官员比较重视,中学教育保持着发展壮大的势头。“1912年,常德汉沅(常德县、桃源县、汉寿县、沅江县)4县以原常德府官立中学堂为基础创办联立中学、澧县创办县立初级中学、慈利创办县立初级中学。1913年澧县创办九澧联中。这样,全区的中学数从清末的7所发展到11所。1915年,临澧县又创办县立初级中学。”
第二阶段:1919-1928年。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各地办学积极性高涨,到1926年又新办7所普通中学。1927年5月常德爆发“敬日事变”,导致中学教育蒙受重大损失,全区中学被封禁停办一年。
第三阶段:1929-1937年。常德地区政局渐稳,教育事业呈现好的趋势。1928年春,各中学恢复办学,此后又陆续创办了几所中学。“1932年,全区几所大型的中学已有在校学生3104人,教职员347人,岁出经费22.98万元。”
第四阶段:1938-1945年。抗战爆发后,城镇中学大多被迫迁徙,有的被迫停办。抗战后期,由于战局从僵持逐步趋向好转,各地热心教育的有识之士积极争取,又新办了不少中学,如安乡县立初级中学、私立九澧中学等。
第五阶段:1946-1949年。抗日战争胜利,极大地激发了人民办学的积极性,在很短的时间内,战时外迁的学校都先后迁回原址,而且新办了不少学校。
总体来说,民国时期常德地区的中学教育是相当落后的,1949年解放时,全区只有中学25所,在校生3734人,教职工508人,但相对全省又是比较发达的,特别是常德县比较突出。因为常德是清末湖南三路设学的“西路”所在,加上滨湖的优越经济条件,湘西门户的重要地理位置等因素,常德地区成为民国时期湘西北中学教育的中心。
(二)学制与教学方面的基本情况
民国时期小学学制大致是:1912-1921年间,初小4年、高小3年;1922-1949年间,初小4年,高小2年。中学学制在1912-1921年为4年;1922-1949年为6年(高初中各3年)。民国时期中学课程的设置可以分为4个阶段:
1.1913-1921年,中学男校共开设13门课程。其他年级还开有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女校共开设15门课程,其中一年级所开设的课程是: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图画、手工、缝纫、乐歌、体操。其他年级还开有家事园艺、物理化学、法制经济。
2.1922-1931年,实行学分制,增加有关升学科目的分量。
3.1932-1939年,初中设15门课程,如国文、英语、算学、音乐等。
4.1940-1949年,再次修订中学课程设置,重点是减少教学时间,增加劳作课程,英语改为选修课。
(三)基础音乐教育的基本情况
与清末不同,民国时期常德地区的公办小学和中学都开设了音乐课,这一变化首先表明了该时期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的显著改善,更重要的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以及课程标准改革的推进力度的变化。在全国范围内,民国时期中、小学课程设置的最大特点是废除了读经讲经课,把“自由、平等”的社会政治学说贯彻到教学中来。民国初年前后,原来的“唱歌”课改名为“乐歌”课,改“随意科”为“必修科”。到了民国十二年(1923年),“乐歌”课正式改名为音乐课。
唱歌依然是音乐课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当时教学用的歌曲绝大多数是用现成的旋律填上新词而成,也有极少数原创歌曲,例如《常德市一中校歌》。据《常德市一中校史》记载,20世纪三十年代初,当时国家正遭受日本侵略,东北失守,华北危急。省立三中(常德市一中前身)秉持孙中山“读书不忘革命,革命必须读书”的信条,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努力办学。时任校长张枬认为,学校需要一种团结向上的凝囊力,创作自己的校歌将是一种积极的尝试。于是,两位青年教师——词作者李继煌、曲作者仓愧吾,联合创作了《常德市一中校歌》。校歌一经传唱,立刻引起巨大反响,校园里顿时出现了新的音韵、新的灵魂、新的力量。校歌与田汉、聂耳的《毕业歌》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却早它四年。校歌用第一人称述说的方式表达了对学校的热爱,对学习的渴求,对国家的责任。歌词如下:
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都在我们双肩上。
澧兰哟,沅芷哟,名字何芬芳。
学焉修焉息焉游焉。
葱葱郁郁跻跻跄跄。
啊。好一个琢磨所,好一个锻炼场。
我们要精诚亲爱,我们要毋怠毋荒。
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都在我们双肩上!
整篇歌词简洁、明快、易懂,主题鲜明,没有地域的彰显、成绩的夸耀和空洞的说教,写的全是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和对人生理想的积极追求。特别是首尾用“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都在我们双肩上!”作呼应,不仅渲染了重点,更激发了学生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爱国情怀。从音乐上讲,该校歌是当时社会音乐的引领者,是中国近代以学堂乐歌为代表的典型作品,是一首教育之歌,一首时代之歌。
自1912-1949年短短的37年间,民国政府便发布了10次关于中小学课标改革的法令、法规。这些改革措施对于我国中小学教育打破封建桎梏,初步建立现代中小学教学体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从历史的眼光看,民国时期的基础音乐教育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些是依旧存在的问题,诸如音乐课师资严重短缺、教材内容贫乏且各行其是等等;有些是在课标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由于思想观念依然落后,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在学校长期被边缘化,乡镇学校多半是一位教师担任各年级的多门课程,而音乐、美术、劳作等课更是被当作可有可无的科目;一些不良因素的制约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在教学管理上督导不力、检查走过场,使得本来就不受重视的音乐课更加放任自流。
三、结语
由于诸多原因,清末时期常德地区的基础音乐教育教育是缺失的,到了民国时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基础音乐教育有了长足发展。正所谓教学相长,音乐教育的发展带动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同时还起到了音乐服务于政治、服务于教化的功能。据史料记载,1912-1926年间,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位于当时常德市),在教学之余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学生社团如文学社、诗词会、篮球队等纷纷成立。“省立二师话剧团,每逢星期六、日,在坤园剧场等地自编演出新剧”,“文艺宣传队到常德县四乡开展化妆的文艺宣传工作”。“为配合爱国主义教育,音乐教师马以诚组织学生演出了冼星海的不朽作品《黄河大合唱》……《黄河颂》和《黄河怨》两首名歌分别由双新光、堵德健两同学主唱,马以诚老师挥棒指挥这三次大型文艺演出轰动了全市,起到了很大的宣传教育作用。”由此可见,音乐教育之于每个人的素质培养,之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之于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社会的深远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基于真实史料,勾画了常德地区近代基础音乐教育的基本脉络,简要分析了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以为借鉴。
注释:
①见常德地区志《教育志》(内部资料,1840-1987)上册,第3-2页,1988年9月印刷.
②见常德地区志《教育志》(内部资料,1840-1987)上册,第3-4页,1988年9月印刷.
③见常德地区志《教育志》(内部资料,1840-1987)中册,第4-4页,1988年9月印刷.以下凡举统计数据者均出自常德地区志《教育志》.
④1927年5月24日上午,国民党驻军及军警突然关闭常德城门,会同县长公署和警察局的稽查队,兵分多路向常德各革命机关、团体发动突袭,实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因当天电报韵目代日为“敬”,故称为“敬日事变”.
⑤见《常德市一中校史》第60页,罗德该主编,2017年5月内部印刷.
⑥见《常德市一中校史》第168页,罗德该主编,2017年5月内部印刷.
⑦见《常德市一中校史》第168页,罗德该主编,2017年5月内部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