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在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以手工制作课程为例
2021-11-12陈晓亮
陈晓亮
(武昌工学院,湖北武汉 430065)
一、民间美术在学前教育美术中的重要性
中国民间美术是由劳动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是中华文明最富有民族内涵与民族特征的文化形式之一。手工制作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这门课程基本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与民间美术的讲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加强学生对民间美术设计与制作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对民间美术的兴趣,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学生科学合理的指导幼儿进行美术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课程要求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类别,学会赏析民间美术手工作品,全面了解民间美术中的手工制作艺术品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同时,掌握民间美术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理解民间美术中手工制作的各种不同方法。
通过手工制作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美术基础能力,走进民间美术绘画手工的世界,体会民间美术手工制作的乐趣,掌握剪纸、折纸、彩绘、综合材料等材料的制作技巧,制作民间美术手工艺品,不断提高自身的造型设计能力。学生通过课下查询民间美术资料,培养自主性学习的习惯,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交流讨论,提升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学生通过课程技能实践,提高学生观察和概括生活中各种材料的能力,善于发现、构想合理使用材料,不断提高自身美术素养。
二、民间美术在学前教育美术中的应用
(一)民间美术的种类
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作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具有实用性与审美性,用以美化环境,其中许多优秀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值得我们学习。继承与弘扬民族文化也是学前美术教育的重点,认识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让他们了解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为了生活需求和审美需要,而进行的艺术创作,通过课程艺术实践让学生学习常见的民间美术表现形式,使他们更好地受到民间美术文化的熏陶。
绘画类,如版画、年画、扇面画等,这类绘画具有装饰意味,也反映了当时的民间社会生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学习民间美术,了解民间文化,促进学前美术个性化教学。在学前教育美术的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使用水彩、水粉、丙烯等材料进行学习各种民间美术绘画表现形式,并结合当下的实际生活进行大胆的创作。
雕塑类,有泥塑、木雕、石雕等。在民间多用泥塑、木雕等形式塑造人物动物等形象,并施以颜色,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可以装饰环境,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形体塑造能力。
纸艺类,包括剪纸、折纸、纸贴画等。剪纸极具有特色,图案包括单独纹样、对称纹样、二方连续纹样、中心对称纹样等纹样艺术表现形式。民间美术剪纸从自然生活提取元素作为图案,多通过抽象、夸张、象征等手法表达吉祥寓意,如动植物类,连续图案的蝴蝶代表双宿双飞的美好的爱情寓意。单独纹样中的蟠桃代表着长寿的吉祥寓意,石榴也因为果实中子较多,也有着多子多福的美寓。在汉字类中,对称图案的“囍”字,多表达喜庆的事情,有着好事成双的美好寓意。
布艺类,用各种布类材料做成民间手工艺术品,如用布做成的各种精美的装饰品,如布老虎,有着虎头虎脑的吉祥寓意。布艺制作的图案也具有吉祥寓意,如绘制各种的植物花卉,以及动物的图案,还可以采用刺绣、染织等形式,如扎染、蜡染,图案纹样丰富,朴实大方,具有民族特色。
编织类,包括草编、竹编、麦秆编等。在民间用各种自然材料编织生活用品和装饰用品,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和起到美化环境的功能,尤其是编织精美的动植物,其形象栩栩如生,深受学期儿童喜爱。
玩具类,包括泥玩具、布玩具、纸玩具等。民间玩具既可以观赏,也可以在手里把玩,具有观赏和娱乐的功能。在学前美术教学中,如用陶泥做成各种各样的人物,让儿童识别各种人物造型,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也可以用不同布料颜色做成各种各样的动物,让儿童识别各种动物的形象,增加他们对事物的认识。
(二)民间美术在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应将更多传统民间美术资源合理运用于美术教学过程中,构建多元化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形式。了解幼儿手工制作课程的内容和制作技法,将民间美术贯穿于手工制作的教学当中。通过教师对民间美术的讲解,对工艺大师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讨论,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内容和特点,学生自主学习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手工制作的构思、设计、选材、制作的过程,手工制作的常用方法,以及所需要的工具,锻炼学生思考与实践制作能力,培养创意思维,提升手工制作综合能力。
根据学前教育手工制作课程的内容,融合民间美术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体验陶泥的特点,使学生了解陶泥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制作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以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同时,根据需要捏制作各种生活物品,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和实践制作能力;在课堂上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各自的设计制作方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民间美术中,纸艺作品中的剪纸、折纸运用夸张、概括等表现形式,将各种物体的形象表现的生动有趣,令人赏心悦目。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纸艺的基本原理和掌握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在纸艺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细致和耐心的品质,还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民间美术常在不同的材料上进行彩绘,如在布料、扇面、灯笼等位置上绘制精美的吉祥图案。学生掌握彩绘的基本知识,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并能够在不同材料上进行彩绘。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运用不同种类的材料和颜料进行绘画,创作出颜色丰富的画面效果。
在手工制作课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综合材料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不同的材料进行综合手工制作;同时,训练学生综合不同种类的材料设计制作手工艺品,训练学生对生活中各种材料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三)民间美术在学前美术教育中的意义
民间艺术为素材的手工制作课程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兴趣,增加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民间美术具有独特的魅力,将手工制作课程与民间美术相融合,选择优秀的适合学前美术教学的民间美术导入课程之中。通过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讲解,学生能够查找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进行制作,缺少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这样手工制作课程的作品容易没有创新性,作品形式也较为单一。教师让学生观看优秀的民间美术资料,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让学生结合生活进行思考和创作,并且鼓励学生探索多种综合材料,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作品,并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辅导,对学生思考不足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启发和支持。在后面的点评点评阶段,教师对作品的整体制作效果和制作细节进行点评,同时沟通和了解学生制作作品的想法与构思,并将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分享创作思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自主创新精神。
民间美术是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典型的文化传承载体之一。手工制作课程与民间美术的结合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促进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学前教育教师。
三、手工制作的教学与当地资源相结合
民间美术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馆和博物馆,欣赏馆藏丰富的艺术品,激发学生的灵感。在博物馆中,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当地的特色文化,使学生了解每个作品的特点,从器物的造型特点、结构功能、制作材料,图形元素的设计,以及文化寓意等方面。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开阔眼界,提升了审美能力,在脑海中,也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为将来手工制作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与当地资源可以很好地结合。
四、小结
学前教育手工制作课程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融合民间美术的教学,课程内容更加的丰富,作品呈现的形式更加具有创意,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变得更加的广阔,制作丰富多样的手工艺术作品,更好地促进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