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美育渗透路径研究
2021-11-12周圆
周 圆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江苏镇江 212028)
随着国家教育政策对美育的重视,各高校纷纷要求教师在其专业授课的过程中,积极融入美育教育,将美育教育全面渗透在大学生的方方面面,这是个有利现象,但具体实施起来还需要讲究方法的。要想很好地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就需要先弄清楚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问题。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近几年可谓相当火爆,声乐教学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是教学现状令人担忧,我们应该重视该专业的声乐教学,并重新审视这其中的问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现状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声乐师资的匮乏
声乐教学本身就与其他音乐教学活动有着一定的区别,在专业院校它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以一对一为主,或者小课为主。因为只有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声乐指导,发现学生的问题,保证因材施教。但是学前教育专业本身并不是培养专业的声乐表演人才的,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授课形式都是小组集体课模式,但是随着这几年学前教育专业的大热,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火爆,大量的学生报考该专业,因为招生规模大,学生多,声乐教师配备不足,授课模式只能是是集体课,甚至有40个同学一起上声乐课,很多学生歌唱中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并不能学会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掌握不了正确的发声技巧。
2.学生声乐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因为学前教育专业招生的火爆,很多学生在没有了解这个专业的情况下就选了这个专业,有些学生是因为就业问题才选这个专业,还有的是调剂过来的,进来后发现幼师要学习的技能非常多,没有信心克服,打退堂鼓,并且部分学生对声乐学习并没有兴趣,他们不像艺术生是经过艺考挑选的,许多学生并没有学习音乐的天赋,也没有歌唱的嗓音条件,因此学生对学习声乐演唱的积极性不高。
3.教学内容选择不当,偏离幼儿学前教育
很多学校的声乐课程设置比较单一或杂乱,没有与学前教育专业相匹配的系统的声乐教学模式,相关的授课教师也没有思考这些问题,声乐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上偏专业化,完全没有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面向性,在歌曲的教学中让学生演唱太多美声、民族作品,没有涉及一些科学的幼儿发声方法教学及幼儿歌曲学习,像一些《春天在哪里》《卖报歌》《好妈妈》等等适合教授给幼儿的歌曲,这样的上课模式,学生毕业后也很难尽快地适应幼儿声乐教学特点。
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意义
美育就是一种审美教育,它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品德修养,还能润物细无声的改变学生的气质、思想、格局、情感,使学生变得积极向上、心灵纯粹。下面看看学前教育专业中融入美育的具体意义有哪些?
1.利于学生声乐演唱的提高
将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作品的内涵,发现作品的美。许多声乐作品的内涵美需要学生自己去体会和发现,只有学生将自己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置于作品中,才能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而这种审美体验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越来越深厚,这样在演唱时学生才能将声乐作品丰富的文化底蕴唱出来,表达出来,并且随着自我深厚的审美积累,越来越自如的调动自身的情感体验,让这种审美体验帮助自己尽快感受作品的美,并传递表达出来,这样的声乐演唱才打动人。
2.利于学生帮助幼儿感受美
人只有自己具备审美能力,才能帮助别人感受与体会美。幼师对幼儿音乐的启蒙和美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幼儿需要幼师帮助他们建立对歌唱的兴趣和爱好,幼师通过歌唱教学帮助幼儿发现音乐美、生活美,并且快乐的歌唱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有利,这就要求幼师必须要做到正确的范唱,正确的传达美,这也是最聪明的教学方式,用这样直观的方式向幼儿们传递美,让孩子们学会聆听歌声,从而感受美。
3.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对个人一辈子会产生深远影响,人只有具有好的思想品格,才能立足和发展,才能在自己的专业道路上越走越远。有句老话这么说的:“学艺术最后拼的就是人品”,更何况幼师这个职业将来就业要面向幼儿,要为人师表。他们是幼儿的第一位正式的老师,幼儿的很多习惯性格的养成离不开幼师的引导。因此在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融入美育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这些文化修养影响着学生的品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
三、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美育渗透的路径
上文提道了在声乐教学中渗透美育对大学生许多方面都有帮助,我们应该尽快地找到好的途径将美育融入该专业的声乐教学中,让美育教育为声乐教学助力,经过分析与研究,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融入美育的具体实施路径有如下几个方面:
1.声乐作品选择
声乐作品表达思想感情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歌词内容,因为歌词用文字来最直观的展现喜怒哀乐。通过歌词我们能很好地了解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教师在教授学生演唱时要根据歌曲内在的要求进行处理,而学生学唱时,也要遵循歌曲的思想情感来二度创作,来发现美,展现美。一首好的声乐作品的力量很强大,它不仅文字强大,旋律也可以撼动人心,歌词在旋律的推动下,相得益彰。它可以鼓舞学生,并且唤起学生深深的爱国之情或者民族自豪感。如歌曲《绣红旗》,选自歌剧《江姐》,表达了共产党不畏生死,对党的一片赤诚及深深的热爱之情;歌曲《共和国之恋》表达了我国科学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些优秀的作品里都是作曲家的生活感悟和理想追求,里面包含了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美学思想,学生经过这些作品的感染和熏陶,也会被作曲家同化,形成高尚的品格,有着崇高的理想,自尊自爱自强。
2.声乐技巧训练
声乐技巧训练的过程中也可以渗透美育,通过正确的发声技巧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塑造美的声音,并学会判断何为美的声音。譬如练声曲的训练,很多学生在练声的过程中喉咙会时不时发出不受控制的杂音、压喉咙、气息僵硬等问题而导致面部表情呆板,或者做出奇怪的表情,这个过程丝毫没有任何的美感,这都是因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太强调技巧,学生一唱出不对的声音,教师立马打断,反复强调技巧,学生从而忽视了歌唱的艺术美,忘记了声乐演唱本身是个寻找美的过程。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把练习方法告诉学生后,给予学生足够充沛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和发现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多体会什么样的声乐才是美的,才是符合作品需要的好声音。让学生多练习,多思考,教师轻微提点,而不是在一旁一直打断学生,打断学生自我感受美的过程。不同的声乐作品需要学生不同的音色和状态去表达,所以要求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情感去展现音色美,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感受力。通过反复练习,学生的听觉和想象力也会有很大的提升,这样学生可以不断地调整和提升自己声乐的质量,并且提升自己的审美,学会用美的声乐去演唱和表达。例如歌曲《沂蒙山小调》这是一首山东民歌,在演唱时气息要平稳,咬字要清晰,注意用稍微明亮靠前一点的声乐去演唱,更能展现民歌的意境美;而在演唱歌曲《我爱你中国》时,气息要求更加高,音色却要宽广大气立体一点的,这样才能展现磅礴大气的美。
3.声乐教师示范
现在的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立思想,那声乐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对进学生进行声乐的理论知识与技巧的传授,还要对其进行传递真善美,也就是向其传递正确的思想观、道德观、人生观。声乐教师示范演唱是声乐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最好的途径之一,声乐教师本身具有很好的榜样作用,在要求学生感受美,表达美的歌唱的时候,教师自身也要专业过硬,因为声乐教师本身的示范演唱,对学生最具冲击力,这是最直接、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歌唱美的方式。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声乐技巧以及作品的思想情感,学生也会更加勇于尝试与探索,通过自我的声乐演唱实践去寻找最适合作品的音色美。一位好的声乐教师他的演唱可以直接给学生美的享受,教师歌唱时的表情、动作、身形、咬字吐字,声音调控,能让有些学生恍然大悟,知道原来可以这样表达歌曲,原来通过练习可以发出这样美的音色,原来歌唱是如此美妙。而一位声乐教师如果自己都唱不好,很难想象他能给学生美的享受,就好像你都没有吃过苹果,又怎么能说苹果是甜的呢。好的歌唱示范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能挖出学生内心深处的那份纯粹,让学生变得有思想、有理想,从而懂得欣赏美、发现美、传递美。
4.音乐会实践观摩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才能给学生更多歌唱进步的可能,教师的声乐示范能帮助学生直观的体会声乐美,那观摩名家的声乐音乐会更能帮助学生感受美的声音,因为接触不同的声乐家的演唱,学生更容易发现不同的声乐美,也不容易听觉和审美疲劳。歌唱家的音乐会都是精心准备的,可谓全是精华,他们在演唱时的每个神情、每个动作,每个乐句的处理都能给学生最好的示范,可以说是美的视听盛宴,定期让学生观摩也能让学生更好地领悟什么才是美好的声音。现在的幼儿园普遍很重视歌唱教学,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幼师只有具备较好的歌唱能力,才能向幼儿传递美。其实每一位声乐学生都是希望将来自己能登上舞台或者有机会给别人展示自己美好的歌唱的,那作为幼师,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给幼儿上音乐课时,是需要向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歌唱的,但是很多学生对舞台、讲台有胆怯心理,不够自信,一旦歌唱时有观众,学生就会很紧张,不能放松的去歌唱,像期末声乐考试时,经常看到学生在讲台演唱时做奇怪的表情和动作,实在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那通过歌唱家音乐会的观摩,可以让学生耳闻目染,提高自信心,从而找到在舞台演唱的最佳方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中融入美育是不可缺少的,是有重要及长远的意义的。只有将声乐教学与美育结合,才能符合当代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也更利于他们的职业发展。文章中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学前教育专业渗透美育的路径,而这些路径的实践是需要坚持的,长此以往才能看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希望上文的探讨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些许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