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失恋33天》的受众心理分析
2021-11-12陈佳慧
陈佳慧
(台州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台州 318000)
一、《失恋33天》的受众审美情感心理分析
(一)失恋主题引发情感共鸣
1.作品题材宣泄失恋情绪
不论什么时代,能打动人心的作品都是反映人类内心的原始需求。作为一部失恋励志片,《失恋33天》满足了观众对失恋事件的共鸣,通过传达“失恋也许是下一个幸福的开始”的意念,为现代社会庞大的失恋群体带来了一场情感按摩。精神分析学认为观众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境,事业挫折、人生危机、情感创伤,都能在银幕上“梦幻世界”中获得代偿性满足。观众观看电影,是为了寻找到填补缺失的良药。《失恋33天》正是这样一剂失恋和爱情良药,让那些在现实中情感受挫的人走进荧幕的梦幻世界,看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宣泄失恋情绪。同时,他们也重新审视自己,在影片中得到治愈和净化。
黄小仙在失恋时颓废的情绪、工作上的失常和易怒、对失恋现实的逃避、对过去自欺欺人的追忆以及剧中“我就算打扮得再精美崭新,对他而言也不过是个旧人”这类失意台词,也让观众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当假扮黄小仙男友的王小贱幽默地斥骂黄小仙的前男友,观众也跟随着主人公一同骂负心人,宣泄内心的负面情绪。最终,在33天到来时,女主角把失恋比作一次痛苦的脑部神经手术,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自大刻薄,还收获了一段新的恋情,得到了解脱和幸福。观众也从中经历了一次疼痛的成长,生活的失意得到了宣泄,也更加理性地看待自身的爱情和人生。
2.戏剧冲突设置强化情感共鸣
影片还设置了很多戏剧性情节来触动观众的神经,荧幕里的几秒钟浓缩了人生的过山车。黄小仙先是因为刻薄和强势失去男友,分手时依然咄咄逼人。最终,她骄傲的言语在现实中败下阵来,她意识到自己一直高高在上的自信心都是空穴来风。流泪追男友时的自我独白是每个失恋者都走过的心路:“请你不要放弃我,我不再要那些一击即碎的自尊了”。这种矛盾正是人性的体现,女主角颤抖的独白将观众的失恋共鸣推向了高潮。
而之后王小贱将追车的女主人公拉回扇的一掌却又立即让女主角发生了180度转变,她突然做回了真实的自己:“即使肮脏,余下的一生她也需要这自尊心如影随形”。当女主角从幻想返回现实、迎接新生,观众也似乎经历了一场洗礼,回到现实看到自己曾经失恋时抱有的可笑幻想。
(二)人物语言契合青年心理
1.旁白和对白符合青年亚文化
《失恋33天》里层出不穷的“经典”台词是观众在影片结束后最易记住的亮点。影片以“我”这一主体的内心世界的独白贯连起33天,小说化的语言加上画外音的使用使影片有种小资化的抒情和诗意。如“我”对自己分手现场的描述:“我的分手现场是香的,前味是花香、基调是青草香、余味是檀木香”。
这与强调主观感受、追求本我、推崇个性和流行的青年亚文化不谋而合。影片中的人物注重对个人感受的细腻描摹和高度尊崇,并且喜欢用最好的角度描写自己。例如主人公质疑钻石王老五:“你知道我的优势和特长是什么吗,就你这种男人,要是碰上一个高水准的姑娘,准能把你从上到下收拾得服服帖帖的”。言下之意是一种自我价值的推崇。在与男友分手后,女主角没有任何的自我反思,而是王家卫式地呻吟:“我的矫情……已经统统过期,更关键的是,当年陪在我身边的那个人,居然选择了中途退票离席。”即使是在最后,“我”依然不卑不亢,表现出了对自己的偏袒:“他欠我的,是一个本来承诺好的世界”。
2.网络语言的运用贴近青年心理
影片剧本起源于豆瓣的帖子,因此,影片的语言使用了大量网络流行语。主人公脱口就是一堆网络短语,如“奇葩”“怪叔叔”“36C善良妹”等,语言十分接地气。
同时,剧中语言呈现出一种与网络文化相结合的草根语言的特点。其幽默、辛辣、新奇的语言体现了青年网民思考和表达问题的方式。如黄小仙对王小贱的调侃:“我的脾气点火就着,但他擅长冷暴力,化骨绵掌、以柔克刚,我次次都被他逼出内伤”。这句话朗朗上口,甚至带有说唱文化里流行的“双押”痕迹。而这种平民化、大众化的网络草根语言亦是青年这一草根群体的心理体现。
二、《失恋33天》的受众消费心理探究
(一)借势“神棍节”,创造消费需求
1.光棍文化引发话题效应
“光棍节”本来是不存在的,它发源于20世纪末的校园文化,是民间自造的节日。现代社会单身文化的走红使这个个人狂欢的节日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失恋33天》上映恰逢百年一遇的六个一,在这种氛围之下,观看这部电影甚至被网友定义为在这一天必做的事。
一切经济现象都是文化现象。“光棍节”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实质是为抒发一种沉闷的社会心理提供了出口。房价高结不起婚,忙于工作无暇开展社交,对婚姻、爱情的期望过高,这些是当代年轻人无法摆脱的症结。《失恋33天》作为一部治愈失恋的都市爱情电影和“脱光”(脱离光棍节)指南,契合了“光棍节”下人们的心理诉求,它击中了单身人士在紧张残酷的现代社会中各种孤独、压抑、情感失意等情绪,让这种欲望找到一个情感出口,得到娱乐狂欢和宣泄。
2.借助商业力量,刺激消费
消费文化时代,人们不再是为了获得简单的衣食住行的自然需求,消费欲望取代了清晰的需求。在漫天的广告和营销面前,商家负责制造受众需求,进而创造商品价值。人从主体异化为商品的奴隶,陷入了消费文化的陷阱。
“光棍节”这个完全民间自造的节日成为全民狂欢的节日,其狂欢氛围的营造离不开商家的逐利炒作。商业力量在这一天为消费者寻找各种各样的消费理由,创造人们莫须有的欲望,煽动人们投入到节日消费中。影院推出“光棍节档”,免费邀请观众组团观看电影,还组织相亲大会,请人们在签名墙留下联系方式。《失恋33天》的宣传团队正是通过各种“脱光”活动,不断刺激观众神经,成功发掘出了单身人士的消费欲望,即单身人士应该甚至必须去影院观看这部影片,因为它会是他们的心灵鸡汤。
(二)营销手段创新
1.网络营销创造社会热点话题
《失恋33天》的网络营销手段占总营销手段80%的比重,这种完全以社会化媒体为主的营销方式是电影营销手段的一大创新。传播渠道的选择首先是出于精准营销,《失恋33天》一开始就将目标受众定位于学生和白领,这与互联网的目标用户相一致。这个受众群体偏爱社交网络的分享功能,他们能实现最快速度和最大范围的圈层传播。
影片有营销准备期长,广泛撒网的特点。电影在上映前8个月,就在网络上进行话题营销,它通过微博等社交和视频网站传播,不断营造失恋氛围,把“失恋”话题打造为一个社会话题。在微博宣传渠道上影片采用了横纵结合的手段。横向上借助官方微博、明星微博、草根微博的集体造势。影片先设立官方微博,聚集黏性粉丝,再通过主演和圈中好友在微博宣传,并打造失恋33天心语、失恋33天语录等辅助文案聚集人气,创建粉丝团等组织,广泛撒网,让大众兴奋。纵向上则借助各类微博应用,如微博投票、微博活动等,发布图文、视频等,形成关键词矩阵传播。
2.情感营销引发受众情感共鸣
《失恋33天》主打情感营销,内容具有针对性。影片团队拍摄了“失恋物语”系列纪录片,采访了七个城市300多名失恋者讲述普通人的失恋和爱情经历。“在爱情过后,人们反而愿意跟人分享或发泄。”宣传团队成员陈素这样分析网民的心理和行为需求。据纪录片称,每天大约有一百多万人失恋。同时,纪录片创造了一些打动人心的流行语,如“爱,就疯狂;不爱,就坚强”等,为草根阶级娓娓道出。
影片建立视频官网“失恋博物馆”,把本来应该只挂着电影剧照和新闻的地方变成了一个可以寄放失恋、寄存情感的博物馆。博物馆里征集了网民的失恋信物、文字、疗伤歌曲,在博物馆里植入电影的内涵。从推广方式到内容,影片都向观众传递出这是一个能触动普通人情感的故事。
(三)口碑效应引发从众心理
《失恋33天》在后期继续保持着高上座率和高票房主要得益于影片的口碑效应。营销学家Arndt认为口碑传播具有可信度高的特点。
由于影片的宣传营销基本都在网络,《失恋33天》的口碑传播也主要体现在网络口碑的传播上,其策略是打造意见领袖。首轮口碑传播主要是通过一些可信度高的微博名人来推动。“微博女王”姚晨率先表示“今天有朋友去影院,发现《失恋33天》满座,被惊着了”,宁财神、何炅等名人也纷纷在微博大力推荐此片。这批名人粉丝即意见接受者会成为电影的首轮消费者,但这时的消费行为并不属于自发的。但因为《失恋33天》本身的品质,第二轮的口碑传播则是观众自发完成。经过一轮轮的口碑传播,电影票房具备了长期增长趋势。
口碑效应会引发从众心理。从众主要分三个阶段,由于《失恋33天》成为一个流行话题,这批人先是依从某种社会期待,不想背离群体产生孤独感而去关注影片。然后,由于对某个态度对象的吸引,他们主动趋同于对象,对影片产生认同。最后,受众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这时,他们会出于自愿购票观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