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影响音乐人类学发展的因素

2021-11-12

大众文艺 2021年20期
关键词:音乐学人类学学科

侯 越

(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白俄罗斯明斯克市 220007)

纵观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发展史,虽然成长非常迅速,但其发展历程却并不是一帆风顺,从认知到繁荣经过了众多音乐学家不断探索和尝试,又借助于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教育改革和音乐财富,才能在今天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

一、音乐人类学的内容与意义

(一)音乐人类学的内容

自音乐人类学诞生以来,学界对于其学科归属一直都没有统一的说法,音乐学家们和人类学家们始终不能确定音乐人类学是属于音乐学或者人类学的分支学科,还是一个独立学科,但对于该学科的内容和性质,学者们的意见大体相同。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方向主要包含音乐的起源,音乐作品,音乐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以及音乐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可以说,音乐与文化就像一对兄弟,本属同根,它们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说音乐人类学就是让我们厘清音乐对人类生活和社会文化影响的重要学科。

(二)音乐人类学的意义

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让人民不再局限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音乐作为一项最重要的文娱活动已经成为人类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像很多音乐人类学家所说,音乐人类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是有了音乐人类学的存在,社会文明又迈进了一个新时代。量变的积累实现了质变,梳理音乐人类学的每个发展阶段就能看出,人们对于音乐的热爱以及音乐的需求越来越浓厚,正是这种执着的音乐热情,让音乐人类学一次又一次地实现了自我革新。另一方面,音乐人类学的学科建设越来越完善,人们的生活处处有音乐,有了音乐的加入,人们的文化生活始终能够保留一抹色彩,增添了新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作品表达情感的特点逐渐凸显。

二、音乐人类学的起源以及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一)音乐人类学的起源

音乐人类学是从民族音乐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950年以前,民族音乐学被称作比较音乐学,1950年以后发展为民族音乐学。比较音乐学诞生之初是由英国音乐学家Ellis在《论诸民族的音阶》中提出了音分标记法,而以理论形式问世则是在音乐学家Adler著作的《音乐学的范围、方法和目标》中提出。随后,比较音乐学被更名为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进入了围绕美国文化发展的民族音乐学阶段。

在20世纪70年代,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成为人类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在这一理论背景下,主张音乐的文化人类学性质的“人类学派”得以建立,这一学派的建立直接推动了音乐人类学的诞生。音乐人类学所研究的音乐形式有很多,土著音乐、城市音乐、民间音乐等都是音乐人类学学科的重点研究对象。

(二)音乐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1.认知期

1980年—1990年是音乐人类学在国内发展的认知期。在这一时期,音乐学界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音乐学科代表人物,高厚勇,杜亚雄等学者研究翻译了西方国家民族音乐学的文献书籍,对音乐人类学学科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2.实践期

1991年-2000年是音乐人类学在国内的实践期,大批优秀的音乐学家在对国外文献资料研究、翻译、推介的基础上,逐渐找到了适合国内音乐人类学发展的研究体系,在转化运用外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对于音乐人类学的研究逐渐步入实践期。在这一期间,音乐人类学真正在国内开始扎根生长。

3.发展期

2001年—2010年是音乐人类学在国内的发展期。进入了21世纪以后,我国的教育水平大幅提升,出国留学为很多优秀人才提供了深造的机会,在这一时期我国积累了大量精通中外文化的音乐人才。出国深造之后,这些音乐人类学高端人才。的思维更加多元化,研究理念更加先进,学术意识更加具有前瞻性,营造了良好的研究氛围。洛秦、陈铭道等音乐学家都是这一时期推动音乐人类学发展的重要代表人物。

4.繁荣期

2011年以后是音乐人类学在国内的繁荣期。由于发展期阶段,众多音乐学家运用先进的研究理念建立了完善的研究体系,音乐人类学在中国的研究层次越来越深入,跨学科研究特点凸显出来,学术成果相比任何时期都更加丰富,这标志着音乐人类学的学科发展已经到了繁荣时期。

量变带来质变,音乐人类学在每个时期的发展都取得了不小的收获,直至今日,音乐人类学这一学科已经拥有了专业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的研究团队,形成了成熟的研究体系。从学科教育的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高校有能力、有意愿开设音乐人类学专业,并且有至少20所高校拥有音乐人类学博士学位点;从研究机构上看,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为代表的多所研究机构已经建立;从学术期刊方面来说,越来越多优秀的音乐人类学学术专栏、学报得到了关注和认可,学术研究成果更加丰富。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学术研究角度来说,还是从学科教育角度来看,音乐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都是可圈可点的。

三、影响音乐人类学发展的因素

(一)文化的多元发展

当前,世界各国都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洪潮中,与之相随的是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往更加频繁和深入,没有一种文化可以在封闭的环境下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所以,在这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只有兼收并蓄,增强文化认同感,才能不断提升本国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既然音乐人类学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形式那么自然而然就要顺应潮流,加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突出音乐文化交流的属性,让音乐人类学学科建设在一次又一次地文化交融中更加丰富饱满。

首先,音乐人类学对于中国来说本身就是舶来品,它最早诞生于欧美发达国家,直至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展力求突破,在重大的社会变革过程中,主动接受西方先进的文化思想,将一些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思路转变为中国的发展策略,这一时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更进一步。同时,在此契机下,留学归来的优秀音乐人才通过研究国外音乐人类学的文献资料,逐步建立了中国的学科雏形,正是因为虚心学习国外的音乐文化,音乐人类学这一学科才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其次,文化多元性使音乐人类学在中国发展迅速。在我国,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音乐人类学的发展时间很短,但就在这短短的几十年中,音乐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已经相当繁荣,这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音乐形式多种多样,这给音乐作品的创作和音乐的交流方式带来了很多的可能性,这种不确定性加快了音乐学家的探索和实践,在这些全新的尝试中,音乐人类学不断展示出新的研究成果,这对于音乐学和人类学都是有利的促进。

因此,我国的音乐人类学学科建设不能局限于自身文化背景下,既要多吸纳外国文化精粹,也要注重从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理论中取经,在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使音乐人类学向更高层次进化,被更多的人应用,实践。

(二)音乐教育中的正确引导

我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西方教育体制的借鉴,因此一直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模式带有浓重的西方音乐文化色彩,西方先进的谱曲方法和音乐教育理念确实给我们的音乐教育带来了质的改变,但也让学生形成了西方音乐高级,中国传统音乐走不出国界的错误观念,这是因为在以往的音乐教育中过于注重各项音乐技艺的培养,而缺少了文化的熏陶,使得学生主动学习国外的愿望高,了解自身的积极性低。而音乐人类学正是音乐教育与文化素养之间的纽带,音乐人类学所运用的人类学研究方法更加重视学科的内在属性,所以在音乐人类学的学习中,学习者能够摆脱音乐技艺的束缚,重新审视音乐对于情感交流、文化交融的重要意义,可以说音乐人类学能够让音乐教育获得充足的理论支撑,将文化注入在音乐教育的血液中。因此,音乐人类学对于音乐教育质量的提升十分必要,反之,音乐教育也是推动音乐人类学发展的一针强心剂。音乐人类学虽然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但它的研究方式从来不是孤立单一,文化的多元化和跨学科研究是音乐人类学得以在中国短时间内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只有扩大音乐人类学的传播面,将其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才能够让越来越多的音乐人才懂得它,学会应用它,让音乐人类学在音乐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的少数民族众多,每一个民族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不同于任何其他民族的特色,在音乐领域,少数民族同胞们也是各有所长,例如蒙古族的长调,藏族的箭歌,朝鲜族的抒情谣,苗族的飞歌等。由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环境都不尽相同,这使得他们创作音乐的方式和表演音乐作品的形式区别很大,这些差异性为音乐人类学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素材。近年来,群众对于民间音乐的评价和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在民族音乐一步一步地从乡间走上大荧幕,甚至是国际舞台的过程中,音乐人类学家获得了更多的实践研究机会,通过民族音乐与文化的交融碰撞,学者们的研究视角更为开阔,这让学科建设也更为成熟。

音乐人类学的研究离不开对各类民族音乐的分析总结,也是中国音乐立本之根基,如果丢失了这种本真,也就失去了音乐的魂,只有让民族音乐获得更多的受众,才能让中国的音乐人类学底蕴更加深厚,民族音乐也会在外来文化的涌入中保持顽强的生命力。

四、结语

尽管音乐人类学对于音乐学和人类学的研究以及对于音乐教育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但当前这一学科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还不够高,所以音乐人类学在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发展音乐人类学,一是要增强文化认同,为其拓宽发展角度;二是要在音乐教育中给予音乐人类学的正确引导,让音乐学人才正确运用这一学科的研究成果;三是要坚持传播和热爱少数民族音乐,让这一宝贵的音乐财富始终发光发热。只有这样,音乐人类学才能够永葆生命之机。

猜你喜欢

音乐学人类学学科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逸入”与“生成”——音乐人类学表演研究的“交互”路径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摇船歌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Ethnomusicology一词中文译名的博弈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流行音乐研究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