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里士多德友爱论性质研究

2021-11-12毕圣唯

名家名作 2021年9期
关键词:相似性伦理学亚里士多德

毕圣唯

一、友爱的三大性质

(一)相似性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第八卷中,亚里士多德在论述友爱论的第一节处举出了对于友爱的不同定义。伦理学是关于人的情感关系与道德的讨论,只有在两个有生命且有理性的生物之间才会产生道德,那么友爱在伦理学的范围内必将关系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品性,何为友爱的问题就产生了。

亚里士多德认为:“友爱不仅在持久性和其他特性上完善,而且每一方从这种友爱中得到的东西都是相同或相似的。”我们常听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亚里士多德所要表达的就是这个观点。好人之间的友爱是原本的、严格意义上的友爱。那些人被称为朋友是因为那些友爱中有某种类似的善。德性上的相似是友爱论中最重要的意义,由此可看出好人与好人之间因盼望着对方的善并且相互之间抱有对对方的善意便是最好的友爱,这种友谊经得住共同生活与时间的检验,因而是经久不息的。除了好人之间的友爱外,其他几类人的友爱是否也具有相似性呢?答案是肯定的。

坏人与坏人之间会因其不良品性而相互吸引,比如强盗之间一起做坏事,他们产生的友爱的相似性是原因上的相似。强盗因为缺少一个抢劫的帮手而与其他强盗成为朋友,他们的目的是自己的利益,友爱终止的原因也在于他们的友爱原本只是偶性的,不会因德性状态下的稳定而长久保留。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友爱的相似性可从两方面进行考察:一是出于“自身之故”,这种友爱是最稳定的友爱;另一种则是出于原因的相似,比如出于某种利益。那么不相似则是双方出于不同的原因而互爱,双方不能够达成一致而不能够产生一致的友爱。好人之间的友爱总是相似的,他们总是因相同的原因——相互为对方自身的善——而友爱。而其他情况下的友爱既可能是相似的,因相同的或大致相同的原因发生的,又可能是不相似的,因不同的原因发生的。

如果友人在德性上的相似性改变,相处过程中的友爱就会发生变化。一段友爱的开始源于我们欲求的善,因为神的善是至美的,所以亚里士多德希望的友爱是建立在相对的善的基础之上的,绝非接近于神的“大善”。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不否定已经发生了的友爱,但他更加肯定现实德性的确定性以及对于未来的可期性,保持自身的善不受到损害是他真正的目的。

(二)共同生活

两个人如果在原因或德性上具有相似性就可以成为朋友,但是双方的友爱是否可以持久,或者是否真的能经受住时间的检验又是另一个问题。

亚里士多德关于共同生活的观点可以追溯到与他同时代的希腊生活,对于希腊人来说,做一个朋友,那就是说,要在这些城邦的共同生活中与另一个人相互结伴,意味着与那个人过相依相伴且相互崇拜欣赏的共同生活。他也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阐述过相同观点,一个人喜爱什么便会希望与朋友分享什么,只有共同生活,将二者的生活相互交叉,才能判断两人是否真的相似。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个人就不会有规范和约束,德性也因此不存在。

共同生活是将双方的善意付诸行动,是双方相互连接的第一步。但是,一个人是否可以与好多人成为朋友?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完善的友爱的意义上,一个人不可能是许多人的朋友,正如一个人不能同许多人相爱。真正的友爱是因为自身之故而选择和对方在一起,就像自己对待自己一样,自己也要去选择与自己相符且喜欢的东西,那么我们与“另一个自己”(朋友)也是经过共同的相处才产生了默契。公道的人之间的友爱则是公道的,并随着他们的交往而发展,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把对方身上值得他欲求的东西当作自己的榜样。

(三)德性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友爱不仅仅是一种感情,而是一种德性。基于活动或行动表现出实践的本质的能力是友爱所具有的特殊德性,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讨论一下作为德性的友爱与仅是内心情感的善意之间的区别。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人的灵魂中存在三种状态:感情(或激情)、潜质和品质。很明显,爱,涉及一个人的感情,是由于激情的迸发导致的喜欢或愉悦,也可以因为长久的厌恶对方失去爱。而友爱并不像爱一样的极端,它作为一种德性,是稳定的且合乎中道的品质。爱一个人不一定要求行动,但友爱发生的首要条件一定是行动。爱作为一种偶性的感情,它可瞬间存在,也可瞬间消失。从这个意义上说,友爱则比爱更高、更优越,它是处置着爱的那个命令者。

那么,处于感情与品质能力中间的潜能就是善意。善意是友爱的始点,是尚未发展的友爱。如果继续下去并形成共同的道德,善意便成为真正的友爱。我们可以对任何一个人产生善意,但这并不表明我们爱他,只是认为他具有做朋友的潜质。

二、友爱的三个种类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八卷第二、三章中提到有三种可爱的事物与三种类型的友爱,即善的、令人愉悦的和有用的事物是为人所爱的。对应的三种友爱即是德性的、快乐的和实用的友爱。

按照我们前文说过的,德性上的友爱是好人与好人之间的友爱,前者是为了从对方身上得到快乐,后者是为了相互利用或是一方利用一方。当快乐和利益不能从相互之中得到时,友爱终止,这两种情况都不是真正的友爱。

这三类友爱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首先,我们先来比较基于德性的友爱与基于快乐和利益的友爱的联系。在确定了德性的友爱是最好的友爱之后,双方在相处过程中一定是快乐的,因为没人会愿意和使自己不快乐的人在一起。真正的友爱是包括快乐的,快乐本身也是一种善,拥有好的德性的人欲求善本身的快乐是没有错误的,快乐也是对自己有用的。但是,完全基于快乐的友爱所指的快乐是具有偶然性的。尽管亚里士多德提到了一个人的“完全意义的”令人愉悦,有用都是部分的、相对的善,它们总是具体的,对于特定的人的。但真正“完全意义上”的快乐和有用却是具有普遍性,是通过个人的善本性所获得的。

其次,相较于德性的友爱,快乐和有用的友爱就不会那样稳定了。快乐的友爱常发生在青年人之间,因为年轻人热血沸腾,正是寻求快乐的好时期,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比较好奇,社交广泛。而有用的友爱多发生在老年人之间,由于年龄已老,他们不再追求快乐,而追求有用。亚里士多德这种观点是对希腊人生活观念的一种表达,他们认为向上是善,是生命的上升;向下是恶,是生命的衰竭。希腊社会是一个健康的壮年人,起着权威性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存在于城邦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生活事务中,也存在于道德之中。

在友爱的三种类型中,福滕堡教授认为,基于德性的好人之间的友爱是快乐的和有用的友爱的中介,完美的友爱聚焦于相似性,它首先是德性的中道。亚里士多德在其友爱论里仍旧体现着他对伦理学独特的看法,正如中国道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恰如其分地运用本性中的善,友爱论在其伦理意义中不仅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且还充分地考量了人的本性。

猜你喜欢

相似性伦理学亚里士多德
阅读理解两篇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12个毫无违和感的奇妙动物组合
漫画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第三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将于山东大学召开
伦理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困境和出路
潜析结构 把握性质
计算机伦理学的历史与逻辑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