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践行“四力”优秀作品中,看到好新闻该有的样子
2021-11-12梁益畅
□ 梁益畅
融媒体时代,好新闻是什么样子?形式酷炫、创意新颖、有趣好玩……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在2021年中央新闻单位青年记者践行“四力”交流活动作品评选现场,专家评委直抒胸臆,对各自眼里的好新闻不吝赞美之词。评委们喜欢的作品各有不同,但七场评选听完之后,发现获得好评最多的报道,多有共通之处。
好新闻来自基层一线
“四力”中脚力排在第一位,其实这说的是新闻人的看家本领——“脚底板底下出新闻”。评选过程中,评委们对记者真走基层的报道,总是会高看一眼。
全票获得最佳消息一等奖的《零下30℃!他们“挂”在行进的列车上》,报道的是黑龙省牡丹江市铁路车站运转调车组的职工,必须将自己“挂”在车厢外,充当货车司机的“眼睛”,以及时发现前方危险情况。遍地积雪、只露出眼睛的装扮、帽子和脸罩上的冰霜,无不证明零下30℃真的很冷。中国社科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漆亚林说:“在零下30℃这个背景下,这条报道带有一种沉浸性,通过视频报道让受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铁路工人的不容易。”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地说,他将《零下30℃!他们“挂”在行进的列车上》选为最佳消息的原因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现场视频画面直观,很有视觉冲击力。
获得最佳人物报道一等奖的报道《255!空中漫步》,展现的是保障成贵高铁西溪河大桥安全运行的桥隧工的日常工作。为了全面记录工人们的工作场景,三位新华社记者跟随工人走完了整套检查流程,最高爬到了拱桥顶部。记者们在采访手记里写道:“透过用钢管搭起来的悬空步道往下看,西溪河像一条蜿蜒的长蛇,盘踞在如刀切般的崖壁底部,峡谷高空的风格外的大,吹得人摇摇晃晃,到坡度较陡的地方时,不禁让人毛骨悚然。”
只有走到基层工作第一线,才能体会到最接近采访对象的感受,才能捕捉到最动人的故事。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金梦玉说,《255!空中漫步》这条报道之所以吸引人,首要原因就是现场感,记者们是真正到了桥隧工工作的第一线,所以报道的震撼性、吸引力几欲喷薄而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方洁评价说,《255!空中漫步》是人物系列参评报道里,她印象最深刻的报道,因为视频报道的视觉效果非常好。这种视觉冲击力、吸引力,正得益于记者在一线多角度、多种方式的拍摄。
在“四力”交流活动的获奖作品中,还有很多记者深入一线的例子。比如,最佳深度报道/最佳新闻特写一等奖作品微纪录片《“5592”》《巡边天路》,总台记者历时两天两夜路程,抵达祖国境内最高的驻兵点——5592——进行采访报道,跟随巡逻途中记者累得躺倒在地上。最佳系列报道一等奖作品《新华社记者在南疆新春走基层系列短片》,记者在春节前前往阿克苏地区采访调研,用时21天,行程2000多公里。
好新闻要体现真实的力量
为了适应移动端的阅读习惯,如今的新闻报道常常需要拚形式、比创意、斗技术,但评委们认为,在这个技术至上的融媒体时代,稀缺的不是技术,而是真正能深入人心的报道。此次践行“四力”交流活动获奖作品中,有一些报道被数位评委给予高度好评,有评委甚至表示在审阅过程中看得落泪了,这些报道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体现了真实的力量。
获得最佳人物报道一等奖的报道《了不起的你丨“遗书”里有什么,让儿子一夜长大?》,是总台记者对话抗疫志愿者、武汉出租车司机李定平及其儿子李安阳。这既是一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回顾报道,更是一个父亲与青春期儿子和解的故事,充满了人生况味,真实不做作,因而特别能打动人。
津云新媒体总编辑齐怀文评价说,年纪大一点的父母都知道,青春期的男孩和父亲之间就是一场战争,《了不起的你丨“遗书”里有什么,让儿子一夜长大?》好就好在通过报道,还原了孩子从“懒得看他”到“认为爸爸是英雄”的心路历程,而且父子俩在接受采访时说的话、做的动作都没有经过包装,很真实,因而可信度很高,加上还有一点幽默感,所以报道很吸引人。
工人日报社社长孙德宏说,《了不起的你丨“遗书”里有什么,让儿子一夜长大?》这个报道的文本特别好,比很多表扬稿要好很多倍。因为它特别真实,把人性中基本的东西呈现了出来,如父亲为什么选择去当志愿者,一个原因竟是父子关系不好,疫情期间看着儿子在家无所事事觉得心烦,同时也原样报道了孩子对父亲过往表现的评价:粗鲁、讲脏话、很多废话。孙德宏说,李定平这个人物,和我们以往那些优秀的典型人物十全十美的形象有相当的差距,但也因为其缺点,反而更与常人相近,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报道,才符合人性的基本逻辑,也是目前比较稀缺的报道样本。
新华社领衔记者张严平认为,李定平这个普通的典型人物,正是因为其不完美、平凡,所以反而显得真实,能够感动人,能让大众感受到他的人性的光辉。张严平说,《了不起的你丨“遗书”里有什么,让儿子一夜长大?》这条报道敢于保留这些不完美的地方,是非常值得称赞的做法。
好新闻要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2021年中央新闻单位青年记者践行“四力”优秀作品交流活动专门设置了一个推动社会建设奖,评委们认为,每一件新闻作品都担负着推动社会建设的功能,但好新闻有着更突出的特性——回应社会关切,挖掘先进经验,推动社会进步。
《瞅瞅这“尬厕”,真气人、真愁人!——沈阳部分农村厕改问题调查》获得推动社会建设奖一等奖,新华社记者走村入户采访了十几个村的几十户村民,聚焦沈阳市农村厕改乱象,描述了村民家厕所改造后沦为“摆设”的各种奇葩景象,反映了村民有厕不能用的困难和苦闷。报道播发后,农业农村部派调查组赴沈阳督促问题整改。辽宁省和沈阳市均表示接受媒体监督,立即着手整改,沈阳市第二天即召开整改电视电话会议,并根据报道线索全面排查厕改中存在的问题。据报道,4月20日,沈阳市出台农村问题户厕分类整改实施方案,列出了农村问题户厕分类整改“时间表”。
中国青年报冰点主编丛玉华说,沈阳厕改问题是一个“很臭”的问题,但是一个真问题、硬问题,在全国具有普遍性意义。记者敢于在走基层中抓住并报道这个问题,说明依然葆有初心。广西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庆林认为,这篇报道发现了群众生活中的痛点,并通过舆论监督推动了这个痛点的根治,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篇很好的建设性新闻。
获得推动社会建设二等奖的微纪录片《暗夜微光》,记录了在北京各大儿童医院周边,9所河南省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设立的“助医小家”,5年多来为1277个经济困难的大病患儿家庭免费提供住宿,还有志愿者定期来给他们做饭、听他们诉苦,让这些家庭觉得自己不是“孤岛”这件事情。报道发出后,不少爱心人士联系到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希望捐款、捐物、陪伴孩子。首都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有意向与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合作,再建2至3个“助医小家”,大概增加5至8间房间。
经济日报副总编辑张曙红评价说,看《暗夜微光》这个作品的时候很感动,它关注到一个比较小但亟需支持的社会群体,同时报道做得很克制,没有故意煽情,但整体非常温暖,给人以信心和希望。这篇报道一经发出就引起了爱心人士和医院关注,而且这种救助模式还可以全国复制推广,使得这篇报道更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