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范畴 新表达 新视角
——青年记者践行“四力”获奖作品评析
2021-06-19雒国成
□ 雒国成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的这个春天,中央新闻单位青年记者践行“四力”交流活动别开生面,年轻的新闻人深入一线,践行“四力”,拓展新范畴、探索新表达、寻找新视角,用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的新闻作品记录时代、鼓舞人民,让报道更加出彩。
一、新范畴:倾听时代“心跳”“追光”凡人小事
纵观交流作品报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军事国防是其中三个主要焦点。这些报道都精准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展现了人民的精神,反映了记者的“四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各级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深入抗击新冠肺炎一线,采写了大量可歌可泣的报道,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2021年“新春走基层”开展时,一些城市的志愿者仍旧冒着风险奔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一些行业的工人仍旧在极寒中为保障防疫物资运输默默坚守,新闻工作者精准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采写了大量感人至深的报道。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2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访谈栏目《相对论》推出系列报道《了不起的你》,用全新样态讲述普通人的价值观。首期节目《了不起的你丨“遗书”里有什么,让儿子一夜长大?》聚焦武汉出租车司机,讲述了疫情期间当志愿者的爸爸留下遗书、儿子“一夜长大”的故事,引起广泛共鸣,斩获最佳人物报道一等奖。
新华社客户端的视频《网友哭了!核酸检测志愿者敲开自家房门……》讲述了吉林省通化市进行重点人群精准集中核酸检测,志愿者尹文与检测团队敲开自家房门进行核酸样本采集时,与孩子相见的感人一刻。视频仅用不到一分半钟,白描式勾勒了一位舍小家为大家的“平民英雄”形象,催人泪下。
过往的“新春走基层”报道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来自“极寒、极高、极深、极远”等地域的报道,展现不同行业工作者坚守的“最美身姿”。但当“极寒”和“疫情”两个新闻点结合会产生什么?获评最佳消息一等奖的新华社视频报道《零下30℃!他们“挂”在行进的列车上》给出了答案。该报道反映了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铁路工人为了在疫情防控期间将煤炭、粮食等物资安全及时送达,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的气温下持续坚守。标题中的“挂”字极为传神,体现了作者的“笔力”,鲜明形象。
脱贫攻坚是过去几年媒体报道的重中之重,各大媒体深入基层,采写了大量影响广泛的报道。2021年“新春走基层”报道开展时段恰逢我国宣布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对脱贫攻坚的报道也迎来高潮。
获得最佳深度报道/最佳新闻特写一等奖的作品《11年前那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是脱贫攻坚报道中的精品,达到了镇版、刷屏之效。作品以新华社记者11年前拍摄的一张“春运母亲”照片为起点,深挖一个普通人命运转变的故事,生动彰显了脱贫攻坚大主题。
同样获得最佳深度报道/最佳新闻特写一等奖的《人民日报》双头条报道则通过巧妙的版面安排、生动的文字描写,展现了我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真实片段。《大棚中科技感满满》“沾泥土、带露珠”,借助农民最朴实的话语,讲述了河北省无极县王村依靠科技做强大棚蔬菜产业的故事;《山沟里好消息连连》“接地气、有生机”,精心设计起承转合的结构,原汁原味地展现了甘肃甘谷县西坪村连连不断的“好消息”带给村民们的喜悦。
深入基层,才能抓到“活鱼”。新华社稿件《跨越90余载:两副对联,一样的横批》是建党百年时间节点上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篇典型“活鱼式”新闻,作品通过井冈山一户农民跨越90多年的两副春联反映初心与民心,小切口反映了时代大主题。《经济日报》的作品《南疆脱贫村里话幸福》,既反映了脱贫攻坚开展后南疆贫困村的巨大变化,又有力地驳斥了外国关于新疆的错误言论。
2020年6月,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中印双方发生激烈冲突。2021年2月,我国媒体披露了喀喇昆仑高原边防官兵的英雄事迹,引发广泛关注,相关话题长期占据新浪微博热搜榜单,军事题材也成为此次活动作品的一大亮点。
微纪录片《“5592”》《巡边天路》也是最佳深度报道/最佳新闻特写一等奖作品,独家记录了西藏军区边防官兵驻守边疆的动人故事。节目播出后引发全网关注,迅速“破圈”,“21岁战士说用我的身体站成祖国的界碑”“边防战士的请战书”“儿子说爸爸在墙上”等多个话题登上热搜。这些都来自于总台记者历时两天两夜路程,抵达祖国境内最高的驻兵点,在海拔5592米、含氧量不足内地30%的生命禁区的艰辛拍摄。
同样,2020年10月中旬,总台央视国防军事频道记者前往中印边境班公湖畔,住过寒冷的地窝子,爬过冰封的斯潘古尔湖,到过“云端哨所”秋迪俭革拉,通过连续4个月的驻守,播发了多条关于喀喇昆仑战地的电视新闻作品,形成了“喀喇昆仑战地”系列报道。报道播发后反响强烈,使公众切身感受到人民军队的强大,对解放军坚守边关、守卫国土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二、新表达:全媒赋能传播融合更见“四力”
据统计,在获奖的108篇报道中,只有9篇是采用纯文字或纯广播的单一媒体形式报道,其余99篇都具有两种及两种以上报道形式,融合报道占比达91.7%。这充分表明,媒介技术变革的背景下,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视觉为王”的时代已经来临。由于5G具有高速率、高容量、低时延、低能耗等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5G时代是视频“大行其道”的时代。掌握短视频、视频直播等报道技术,主动拥抱视频报道,成为融合时代媒体转型的必然。只有拥抱新的媒体技术,拥抱媒体融合的形势,拥抱视觉传播的优势,才能取得良好的报道效果。
成贵高铁西溪河大桥横跨贵州省毕节市乌蒙山的西溪河大峡谷,这里山高谷深、地势险要,桥面至河面高差达255.7米。桥隧工们乘坐检查小车,攀爬拱桥悬空步道,仿佛空中漫步一般。新华社报道《255!空中漫步》综合运用摄像机、Gopro、无人机等设备拍摄,通过文字、动图、视频等方式表达,充分彰显了视觉报道的特色,完美显示了媒体融合报道的优势,获得最佳人物报道一等奖。
融合报道也要有精品意识。新华社播发的微纪录片《暗夜微光》充分体现了记者的“脚力”,是一组“用脚板踩出来的报道”。记者历时23天,现场拍摄5次,力求故事真实、表现手法真实、记录过程真实,最终传播效果也证明了“真实最动人”。
总台记者在视频报道中有着先发优势。《相对论》适时推出特别节目《了不起的夜班车》系列,紧扣疫情下“就地过年”的背景,蹲点公交夜班车,与就地过年的城市建设者们一起说说心里话,关注了普通人的努力和梦想。相关微博话题总阅读量6.3亿,让普通人的故事产生“现象级”的传播。
视频时代正在倒逼传统媒体纷纷转型。《人民画报》精选珍贵图片资料,新老影像结合,将图片视频化,全方位展现了首钢的华丽转身;以深度见长的《中国青年报》记者也成了“掌镜人”,悬于半空中的检查小车内采访、拍摄鄱阳湖特大桥负责检修的桥隧工,剪辑制作视频《鄱阳湖上“钢琴师”》;《光明日报》记者跟随专家团队,从山东黄河口到江西鄱阳湖,行程三千里,追踪白鹤的迁徙脚步,用行进式报道的方式记录沿途的所见所闻,用文图、视频并茂的方式反映沿途生态变迁。
□4月17日下午,最佳系列报道定评现场。(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体验式Vlog报道正成为视频报道的热门方式。比如,融媒体作品《我在珠峰脚下送快递》以主播Vlog的形式,通过体验、记录、专访,讲述了在海拔近4000米的日喀则,快递员宫旭和物流司机赵振杰等人坚守岗位的故事,展现了近年来快递业对西藏各族群众生活的改变;新华社记者在南疆系列短片,一组三条视频Vlog稿件,在脚本设计和撰写中运用轻松诙谐的网络流行语,巧妙通过一位从业十余年的记者视角,“代入式”呈现当地乡村振兴情况和基层民众过年的氛围;总台财经新媒体系列融媒体节目《新青年新经济——青春24小时》,通过Vlog与访谈相结合的青春表达,让用户感受新发展阶段我国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和新青年的奋斗面貌。
漫画报道也将复杂的科技报道形象化。《中国青年报》刊发的条漫作品《从确定病原到疫苗药物研发,抗击新冠为什么离不开动物模型》和深度报道《猴子得不得新冠,这很重要吗?》均以视觉的方式将深奥的科技可视化,吸引读者点击阅读,通过文图结合的方式,达到了科普的目的,展现了我国科学家科研攻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沉浸式报道创新让读者身临其境,增强贴近性。作品《点亮事实孤儿的未来》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事实孤儿群体,选择了江苏7个城市不同年龄段的事实孤儿家庭进行采访,融合了VR全景、地图(7篇融媒体报道)、深度报道、全国数据图表、点亮心愿互动、公募链接等报道形式,以大尺度创新引发广泛关注,社会各界纷纷捐款帮助事实孤儿,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互联网时代,新闻不仅要“新”,也可以有“趣”,传播价值与新闻价值同等重要。新华社客户端Vlog报道《这个春节,就和小鼠一起过了……》就是这样一篇作品。该稿件用视频、图片、文字并茂的方式,生动活泼地呈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中心实验动物平台的工作人员与5000只小鼠一起过年的情景。透过全媒体呈现,“鼠爸”“鼠妈”春节值守的工作日常跃然屏上,展现了一线基础科学研究人员精神风貌。
三、新视角:转换“主角”设置议题 借道“新春”讲述中国
近年来,我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但在国际传播领域,我国媒体的影响力仍然相对较弱,经常是“自说自话”,缺乏同自身国际地位相称的话语权。较长一段时间里,在国际舆论斗争中,中国经常处在被描述、被建构、被压制的位置。
通过此次交流活动,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关于脱贫攻坚成就对外宣传、新冠肺炎疫情的国际舆论斗争、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等报道中,越来越多的媒体报道巧借外国人尤其是外国“网红”之嘴,生动地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戳穿了某些西方媒体的谎言,提升了对内、对外报道的影响力。
借外国人之嘴,做好中国新闻对外报道。中国日报网精心选派中外记者组成融媒体报道团队赴基层开展蹲点采访,深入挖掘我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背后的故事。在广西,青年记者团队来到柳州、桂林的乡村和城市,用细腻镜头呈现加拿大小哥马修体验下田捡螺、采茶炒茶,入住瑶族民宿等故事,以外国人的眼光、贴近海外受众的叙事方式生动地介绍了当地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螺蛳养殖、茶叶种植、特色民宿等产业,实现精准脱贫的鲜活实践。一组三篇《“晓”康之行》系列纪录片《Episode 1:River snails help Guangxi locals thrive》《Episode 2:Guangxi homestays a welcome way to beat poverty》《Episode 3:Brewing up better lives with Guangxi tea》在中国日报网站、客户端、社交媒体平台等海内外中英文媒体平台发布,吸引全球1000多万人观看。
以中外双方合作出镜的方式,有力驳斥西方谎言。春节期间,新华社重磅推出《“洋网红”武汉过春节,网友惊呼吊打BBC……》《Chinese New Year's Eve Dinner in Wuhan!》《China Chat Challenge for Chinese New Year!》中英文融媒体稿件,一是邀请三组普通外国人与武汉平凡的抗疫英雄们共享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展示“英雄之城”久违的年味儿;二是邀请“洋网红”高佑思,以“春节挑战”形式,和新华社记者分头采访武汉人与外地人、中国人与外国人,体现武汉社会与经济活力全面恢复。该组报道巧借外国人和亲历者视角,凸显中国抗疫成绩、经济活力和传统文化魅力,驳斥了部分西方媒体对后疫情时代武汉的失实报道,在海内外引发热烈反响。
讲好外国人在华故事,提升中国影响力。新华社天津分社记者把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一年后的首个春节”这一特殊节点,推出了“外国人的中国年”系列中英文融合报道,展现了英国籍“洋女婿”爱德华、也门籍留学生默丁、波兰籍餐饮总监米皓,在中国欢度春节的故事;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前,总台记者对话最年长的“友谊勋章”获得者伊莎白,讲述其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情缘,尤其是对中国农村的见证;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共同举办的“大话春节”大型融媒体报道活动,邀请外国友人、长期旅居海外推广中国文化的学者等人进行十一天接力直播,直播过程中运用同传进行海外传播,在行走和体验中探寻中国春节之美。
从讲好中国故事到传播好世界声音,逐渐走向国际媒体舞台中央。新华社非洲总分社推出中英文全媒体栏目《你好,非洲》,用记者的笔、相机和镜头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立体、真实和发展中的非洲。比如,《你好非洲|骑上我心爱的boda boda,它永远不怕堵车》《(Hello Africa)Feature:Delivery workers offer lifeline to Kenyans amid COVID-19》两篇融合报道,关注了疫情当中非洲“快递小哥”的生活,向世界展现了肯尼亚青年人用勤劳和努力改变生活追求幸福的故事,侧面反映了非洲快速融入互联网时代,展现了非洲的新面貌,获得国内外网友的点赞。
当前,新闻战线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2021年中央新闻单位青年记者践行“四力”交流活动中,青年记者深入基层践行“四力”,转了作风,改了文风,适合国际传播的融合报道大量涌现,给新闻界树立了一个新标杆,这一优良的报道传统值得不断传承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