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别离,三次归来
——浅析《归来》的三重意蕴

2021-11-12赵国靖

声屏世界 2021年15期
关键词:陆焉归来文艺片

□ 赵国靖

《归来》是张艺谋导演于2014年拍摄的一部爱情文艺片。在他的创作周期历经“文艺片”“商业片”之后,再次进入自己所擅长的文艺片领域,因此这是他创作风格的再度“回归”。“这是一部难得的、严肃的、直指人心的好电影”,影片内容紧扣片名《归来》这一意象,导演借助陆焉识一而再、再而三的归来,从看望亲爱之人到拯救亲爱之人,再到陪伴亲爱之人,通过这三重意蕴表达了导演深厚的历史反思精神的浓厚的民族自省意识。

第一次归来:看望亲爱之人

影片以一段乌漆麻黑的夜景开场,随着呼啸而过的火车,男主人公陆焉识衣衫褴褛地蜷缩在火车站的楼梯底下等待着逃跑回家的机会,那里正是他心灵的归属地。紧接着,早已长大成人的女儿丹丹正在全神贯注地排练《红色娘子军》,力求主演吴清华的机会,那里正是她精神的芳草地。导演透过极其简洁的两场戏,向观众渲染了社会大环境。这血脉相连的一对父女,在时代的高压下或抗争或归顺,“哒哒哒”的火车声与“咚咚咚”的《红色娘子军》配乐交相呼应,诉尽了人生苦楚。“张艺谋放弃了百试不爽的浓烈色彩,转向了朴素而又充满张力的影像风格。”在开头的这个段落中,导演将朴素而冷静的冷色调运用恰到好处地与紧张气氛相搭配,将一对父女的心酸表现得淋漓尽致。

很快工宣队就找上门来,让丹丹与母亲冯婉瑜老实交代“劳改犯”陆焉识逃跑回家的事实。特写镜头下丹丹毫不犹豫地划清了她与父亲的界限,只有冯婉瑜那抽动的嘴角还在表明一对夫妻本该就具有的浓浓情意。这种情谊不应该被时代所改写,也不应该被环境所践踏,它只是作为人的尊严的一种表征、一种宣扬。丹丹与父亲划清界限时的脱口而出,事实上指明这位缺席了十几年的亲生父亲早已在她的心里唤不起任何的温情,泛不起任何的波澜。

终于在一片黑暗之中,落魄的陆焉识敲响了自己的家门,而屋内强忍着泪水、不断颤抖的冯婉瑜,还在犹豫着要不要给丈夫开门,克制、隐忍、纠结这一刻同时向她袭来,屋内屋外鲜明的光线对比将他们划分为两个世界:处在家庭温暖灯光下的妻子和站在昏暗门口处的丈夫。可是她心里清楚,这扇门是她的心门:门外是自己十几年未曾谋面的丈夫,门内是一手拉扯长大的女儿;门外是夫妻之情的渴望,门内是女儿光明的前途。面对这种艰难的抉择,冯婉瑜选择保了全女儿的前途,可这也在她的心里埋下了致命的内疚。随后丹丹大义灭亲举报了父亲,冯婉瑜决定追随丈夫而去,于是在火车站的天台上,工宣队、居委会、丹丹、冯婉瑜汇聚成四股力量朝陆焉识涌来,在平行蒙太奇的汇集下,紧张的情绪已然到达顶峰。

在众人将陆焉识扣押之时,冯婉瑜一声又一声情真意切的“焉识快跑”饱含了多少心酸与无奈、愧疚与伤痛、挣扎与焦虑。随着冯婉瑜重重的倒地声,这一次逃跑回来的仓促会面,戛然而止。

第二次归来:拯救亲爱之人

乌云消散、天空明朗,阳光一扫上半段的阴霾,影片的整个色调开始明亮起来,陆焉识迈着坚实的步伐回来了。这一次干净整洁的衣服、微微泛白的发梢让他整个人更精神了,也稍显憔悴了。跟镜头伴随着他的脚步,颤颤巍巍地走向家门,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房间内,明净但也冷清。此刻他正期待着与妻子会面,甚至他在幻想应该如何跟妻子分享这久违重逢的喜悦。

然而,导演用了一个稍大的全景展现了冯婉瑜回家看到陆焉识的场景,她并没有太多的情绪表达,只是简单问候了一句“你回来了”就草草收场。这客观真实的全景事实上表达了一种残酷的现实即将向陆焉识袭来:冯婉瑜失忆了。到此为止观众明白了为什么房间内明明有阳光的铺洒,却依旧温暖不起来:陆焉识渴望已久的夫妻重逢被冯婉瑜的失忆击垮了。这个象征着温馨温情的家并没有给陆焉识带来喜悦,反而以另一种绝望的挣扎扑向了他。

接下来,张艺谋导演用大量的篇幅去展现了陆焉识拯救妻子失忆的过程。从求医问药到寻找老照片,从亲口读信到居委会证明,企图唤醒冯婉瑜的记忆,然而被时代强制改写的情感在这里再也无力回天,组织上认可的夫妻关系却被冯婉瑜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显示出时代的荒诞性,由强行拆散到强行撮合,组织所代表的正义在最基础的情感面前丧失了它最后的价值。当熟悉的钢琴曲缓缓的从房间内流淌出来时,冯婉瑜略显吃惊地回到了屋内,面对眼前的这个男人,她迟疑的将手搭在了陆焉识的肩上,陆焉识激动的泪水在导演缜密的特写镜头下夺眶而出,紧接着这两人相拥在一起啜泣。搭手这一小小的举动,代表着失忆的妻子对自己丈夫身份的认可,在这一刻,他们夫妻二人完成了对彼此的认可。可是冯婉瑜突然的一个巴掌将他打回了现实,陆焉识最终落荒而逃。

终于,陆焉识查到了冯婉瑜的失忆与当时的当权派方师傅有关。当他拿着饭勺去找方师傅复仇之时,在导演客观冷静的旁拍中,在方师傅妻子一句又一句的质问声中败下阵来,他开始意识到,此时的方师傅就是以前的他自己。方师傅的被捕入狱显示出了渺小的个体在时代巨大的车轮下的无能为力,无论是谁终究逃不出时代的掌控,昨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落寞已然是脆弱个体残酷命运的真实写照。面对丈夫被抓甚至被枪毙的结局,冯婉瑜作为一位平民百姓,唯一能拯救丈夫的方式就是被迫委身于当权派方师傅,以此来祈求换取丈夫的性命。然而残酷的悖论就此出现:她付出的越多,对丈夫的背叛就越深。她对丈夫的拯救以身体的背叛为代价,这种灵与肉的分离彻底击垮了她对丈夫所有的忠诚,且将她推入了黑暗无边的深渊,这种精神的折磨致使她唯有选择遗忘。而这种遗忘不是逃避,是能够让自己继续活下去的唯一方式。试想,倘若真的有一天,冯婉瑜那个日思夜想的丈夫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她该如何面对窘迫的自己和眼前的男神,心灵的重负会使她走向死亡。

在第二次归来之中,导演特别借助方师傅的妻子和失忆的冯婉瑜两位女子形象,深刻地表达出了这些默默无闻的女性所承受的伤痕累累,体现了导演对特殊历史时期女性的独特关怀。

第三次归来:陪伴亲爱之人

种种尝试唤醒冯婉瑜的计划都以失败告终之后,陆焉识终于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他不再执意去恢复妻子的记忆,而是选择做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陪伴在妻子身旁。现实生活中楼上与楼下的距离却成为了陆焉识永远都无法逾越的鸿沟,在每日的注视、观望之下,冯婉瑜一次又一次地敲打着陆焉识的心窗。这种纠结而又疼痛的感触也终究被岁月磨去了棱角,张艺谋导演用渐渐明亮的光线和温馨委婉的音乐轻轻诉说着这对历经煎熬的情人的心路旅程。至此,拯救的信念最终被陪伴所融化,如果此生冯婉瑜都将记不起自己,那就做一个默默陪伴的丈夫吧。

如果说前两次归来是影片真实营造的回归的话,那么第三次归来则是代指陆焉识一次又一次的陪伴妻子去火车站接“自己”回来。

每月五号天还未亮,冯婉瑜就已早早起床梳妆,准备去迎接自己的丈夫。多年以来的这个习惯似乎早已使她失去了激情澎湃的感觉,但是这种执念的想法始终占据着她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花白的头发、苍老的容颜,直至忘却陆焉识的名字该怎么写,但始终不忘的是那份牵挂、那份等待。

影片结尾,陆焉识和冯婉瑜都已白发苍苍,冯婉瑜仍然坚持在每个月的五号去火车站接丈夫。作为冯婉瑜最好的“邻居”,陆焉识坚定地陪伴着她去迎接在她心里每个月都会归来但永远都无法归来的自己。如果说第一次归来展现了时代的高压,第二次归来展现了伤痕累累的内心世界,那么第三次以及更多次的归来实际上展现了“归来”这个意象的荒诞性。不论是丈夫陆焉识还是妻子冯婉瑜,两个人将永远都无法等到彼此心中的那个自己。冯婉瑜这种“幸福却不自知”的状态,永远也不会意识到陪伴在她身边的就是自己期盼已久的丈夫,她将带着终生的遗憾离去。陆焉识也不会等到自己的妻子归来,即便每天都会陪在妻子身边,但是只要冯婉瑜一天不认识自己,那么他就一天没有归来。两位悲剧的主人公用一生的悲情书写,传达了特殊时代下的屈辱、苦难和精神折磨。

影片最后,当陆焉识举着写有自己名字的木牌站在火车站门口,陪伴着冯婉瑜等自己归来时,漫天的雪花已然唱起了悲情的咏叹调。即便是荒诞的陪伴,也是此生陆焉识对待妻子冯婉瑜最好的方式了。

回归文艺片之后的张艺谋,贯穿了第五代导演所特有的文化思考和历史反思,在他隐忍克制的镜头语言之下,对这个浮躁社会的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洗礼。“这是《归来》在这个众声喧哗的‘轻时代’对年轻受众思考力与批判力的呼唤,这也是归来不可忽视的意义所在。”影片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意义,也将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猜你喜欢

陆焉归来文艺片
消费社会下电影的发展现状及文艺片出路探析
当代文艺片的灰色诱惑与艺术表达
荒诞历史之下的人性与自由
——论严歌苓长篇小说《陆犯焉识》
冰冻6年的情爱“归来”:天空瞬间就放晴
电影《归来》的诗意叙事与美学意象
于兰蒙特利尔获奖
陆焉识形象论
电影《归来》观后感
《归来》打破多项纪录
和解是另一种归来:对“归来”含义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