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管乐队教学训练提升的对策

2021-11-12张亚鑫

戏剧之家 2021年32期
关键词:管乐队管乐基础训练

张亚鑫

(云南师范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在人类文明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精神文化享受以及生活情趣。高校也开始着眼于这一时代发展背景积极创新教学实践活动,以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为依据,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策略来落实现代化的育人理念。管乐队教学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感知能力。作为高校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管乐队的组建难度系数相对偏高,教师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参与能动性,尽量避免枯燥乏味的学习。将各种器乐元素融入管乐队教学中,丰富训练形式以及手段,着眼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个性化发展要求来调整教学思路。管乐的艺术价值较高,对参与者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演奏技巧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及考验,有一部分高校在落实管乐队教学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忽略了对时代发展要求以及教育教学专业性的分析及研究,往往直接按照传统育人模式一以贯之,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大打折扣,严重阻碍了高校管乐队教学训练工作的全面改革及落实。

一、高校管乐队教学训练现状

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代发展需求之间的紧密对接,许多高校反其道而行,积极调整自身的培养目标,关注学生的音乐素养教育及提升,了解关于音乐的重点以及难点。与其他的音乐板块相比,管乐的魅力较足,对学生的吸引力较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很多学生跃跃欲试、能动性高涨,能够自主参与不同的管乐队学习以及训练活动。但是对于管乐队战略训练来说,内容和形式较为复杂,实践性、应用性较高,对演奏者个人是有较大的挑战及考验。有的教师所采取的教育教学策略的手段比较单一及传统,无视学生的自主实践,没有深入剖析管乐队教学训练的重点以及核心要求。往往直接按照自己的教育经验和主观判断进行分析,因此一部分育人资源被浪费,管乐队教学训练质量和效率大打折扣,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非常显著。

(一)无视学生基础训练

乐器训练和乐器演奏较为复杂及多元,直接关乎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的效率。教师需要以基本功训练为依据,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以及学习基础,保障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教育改革工作的顺利落实。管乐队教学训练对教师的基本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基础训练要求,积极开展基础训练实践活动,加大对这一板块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确保学生能够抓住管乐学习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的管乐学习和技能提升提供更多的依据。但是教师没有着眼于学生专业化发展的现实条件,积极落实基础训练工作,在这一板块上花费的时间较少,学生比较被动及消极,无法在前期接受教师专业化以及有针对性的指导,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大打折扣,学生对管乐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比较片面。学生个人的基本功不够扎实,专业基础较差,无法结合个人所学习的管乐理论知识来实现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这一点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大打折扣。

(二)训练时间安排不合理

高校管乐队训练所包含的内容及形式比较复杂,对教学时间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一个较大的考验,因此,学校需要注重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给予教师充分的时间,鼓励教师主动训练学生的管乐能力及水平,全面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但是学校在这一板块上所设置的课时不足,教师在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以及训练活动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障碍以及束缚,无法更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调整教育教学思想及策略。一部分育人资源被浪费,教育质量大打折扣,教师没有着眼于学生的自主练习需求,将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活动落到实处,过于注重对教学节奏的把控,没有留给学生更多自主休息以及演练的机会。这一点不利于学生综合艺术素养以及管乐锻炼能力的提升,无法确保劳逸结合和有张有弛,因此整体的训练水平不够,教育教学质量和训练质量不够理想。

(三)师资力量不行

管乐队建设工作的难度系数较高,要求学校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对学校的综合实力是一个较强的挑战,只有配备充足的专业教师,才能够确保各项教育训练活动的顺利开展。但是有的高校没有意识到这些工作的必要性,忽略了管乐教学训练内容及形式的分析,没有主动着眼于教育实情积极加强对音乐教师的选拔以及教育培训,整体的师资力量不足,无法为管乐队教学训练工作的开展打下扎实的智力基础。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能够机械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训练和指导,无法在优质教育服务的引导之下实现个人综合素养的文明提升。学生对管乐教学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因此学习能动性停滞不前,有的学生出现了疲于应付和消极对待的问题。

二、高校管乐队教学训练提升的对策

为了有效避免上文中所存在的这类不足,高校需要注重对教学策略的有效调整,分析后期管乐队教学训练的重点,结合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加强不同训练环节之间的联系。着眼于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要求,在调整教学思路的基础上,保障不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全面提升管乐教学训练的质量和水准。学生也能够在一个更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下,掌握管乐训练的技巧和要求,主动接受教师的引导,实现个人学习能力及水平的稳定提升。

(一)加强基础训练

乐器演奏和训练过程较为复杂,基本功的训练非常关键,教师需要抓住这一环节的关键所在,了解学生管乐训练的现实条件。其中扎实的基本功能够为学生的技能提升和乐理知识学习提供更多依据,促进高校管乐教学的全面发展。高校需要加强管乐队训练工作中的基础训练,以此为依据以及前提,加强对不同演奏乐器种类的分析及研究,利用特定的时间实现自主训练。深化学生对不同乐曲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基本功以及专业技术。乐队成员的研究能力、感知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则需要注重循序渐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鼓励学生共同配合,积极参与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凝聚力,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管乐队基础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够彰显基础训练的指导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管乐队教学训练活动的进一步改革及创新。

(二)合理安排训练时间

训练时间的合理安排对教师的基本功是一个较大的考验,高校的课时安排不够科学及合理,管乐队训练活动时间不足,往往一周只有1-2 节课程,基础实践活动课时较少,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训练要求。对此,学校需要注重对这一板块的调整以及改革,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关注不同训练环节之间的联系以及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个性化发展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来优化教学内容及形式。节奏练习、乐理学习以及视唱练耳练习非常关键,教师有效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以及体验,在落实管乐队教学训练活动时,以训练时间的合理安排为依据,明确不同板块的重点以及难点。对于难度系数相对较高的训练板块,教师需要拉长战线,延缓时间,给予学生更多自主练习和巩固的机会,对于难度系数较低的训练板块,教师则需要压缩教学时间。通过灵活调整来更好地彰显学生的主体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能够对管乐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三)提升师资力量

教师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推动者。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关乎最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高校需要关注对管乐队师资力量的有效配备,了解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水准。着眼于管乐教学训练的重点以及难点,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聘请优秀的音乐学院教师。让本院教师主动成立专业团队,促进管乐队教学训练活动的稳定落实以及改革创新。结合实际情况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保障管乐队教学训练工作的全面改革以及优化落实。教师个人还需要注重终身学习,主动与同行保持密切联系,向优秀同行学习,鼓励学生在自主实践以及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为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以及创新提供方向上的指导。

三、结语

在高校管乐队教学训练改革的过程之中,教师需要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价值,关注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积极加强基础训练,合理安排训练时间,提升师资力量及水平。结合目前的教育教学现状以及教学条件,在指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动性,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大胆想象。保障学生在一个更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下,掌握适合自己的管乐训练技巧和要求。

猜你喜欢

管乐队管乐基础训练
立足师生互动,提升小学管乐队训练效果
2022第二十届上海管乐新年音乐会举行
中职学生管乐队中大号声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学校管乐团训练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管乐合奏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
有温度的管乐教育
Module 3基础训练
Module 4基础训练
浙江省中小学管乐队的现状与发展
Module 1 基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