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民族音乐学理论对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影响

2021-11-12余永莲

戏剧之家 2021年32期
关键词:音乐学民族理论

余永莲

(广东省惠州市李瑞麟小学 广东 惠州 516001)

一、民族音乐学理论与中国传统音乐概述

(一)民族音乐学理论概述

准确来说,民族音乐学理论的诞生与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类似,但民族音乐更加多元化,这也是其较为显著的特点。无论是民族歌舞、器乐或者地方戏曲,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民族音乐承载的内容非常多,包括民俗习惯、民族精神等,因此,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来说,民族音乐学理论显得尤为重要。民族音乐学理论不仅来源于音乐,还受独特的文化环境等因素影响,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应该从整个民族的角度出发,研究对象也不限于某个民族的音乐类型,而应该包括音乐背景、音乐文化以及音乐观念等,这样才能对民族音乐学理论进行全面剖析。

(二)中国传统音乐概述

中国传统音乐是一种统称,代表不同的音乐形态,其大部分来自民间地区,所以能够展露人们的真实感情,甚至可以说,音乐是抒发情绪的重要载体。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具有典型的开放性特征,并且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正是因为具有这个优点,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才得以保存,同时在后续的发展道路中,借助其他音乐文化进行创新,从而拓展自身的发展路径。传统音乐与历史息息相关,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继续传承、弘扬下去。

二、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现状分析

中国传统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与不同音乐融合并形成新的传统音乐风格,或者多种音乐文化结合在一起,最终诞生出新的类型。当然,传统音乐并没有消失,只不过以新的模式继续发展。除此之外,传统音乐发展不仅体现在借鉴、融合等诸多方面,甚至可以转换成另一种风格,促使表现形式与手法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这也是传统音乐比较好的延续和传承。比如,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结合,发展成其他音乐类型,并且拓展了传承路径。其实,很多流行音乐中都带有传统音乐风格,现代人也把这种类型称为“中国风”,这也是现代社会中传统音乐发展的新体现。不论利用传统乐器,还是通过传统五声调式编写音乐,都符合现代音乐文化特征,这也是目前比较有效的传统音乐发展形式。

三、当代民族音乐学理论对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影响

(一)传统音乐研究模式与角度的调整

社会的发展也对音乐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只能通过寻求转变,实现更为有效的传承与弘扬。传统音乐是我国历史文化瑰宝,但是,受时代发展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正在逐渐没落,因此,必须融合当代民族音乐学理论。通过对民族音乐展开深入研究,能够看到音乐以外的文化与精神。从民族文化角度对传统音乐展开分析,引发了很多专家学者的讨论。有些人提出了音乐学理论中的文化相对主义价值观念。不过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过于注重文献与典籍以及音乐的基础节奏、结构、音律等形态研究,完全忽视了社会文化与人文背景等诸多因素,所以很难展现出传统音乐的文化底蕴。民族音乐学理论能够充分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为传统音乐发展带来正面影响,确保研究人员能够从文化角度对传统音乐进行研究。

(二)传统音乐研究逐渐重视实地考察

目前,传统音乐研究大多采用查阅文献资源、文化史料的方式对音乐历史展开深入分析。这种研究方法过于注重文字、关注理论。因此,对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来说,仅仅依靠这些文字内容很难实现目标。而这种研究方法也导致理论与实践存在出入,所以,必须突破以往的研究模式,对传统音乐的源头进行研究。例如,对已保留下来的传统音乐进行实地调查,或者到传统音乐起源地展开考察。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真正实现改变是在“五四运动”之后,在这个阶段,不少音乐学者尝试进入民间,对传统音乐发展的根源进行探索。这一重要的转变源于民族音乐学理论的发展。深入民间对传统音乐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不仅能切实获得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对历史文化展开调查,促使研究人员获得精神上的陶冶和洗礼。在实地考察过程中,研究人员能够充分融入当地文化氛围,获取更加丰富的音乐文化类型和资料,深入了解当地传统音乐,同时掌握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真正感受到传统音乐的美妙。

(三)传统音乐研究实现多元化转变

传统音乐的历史透露出明显的单一化特征。传统音乐研究的大多都是汉族音乐。虽然汉族音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历史地位方面无法动摇,但是传统音乐在表现形式等方面缺乏特色,只是一味进行模仿,比如在元朝和清朝,无论乐曲还是歌舞等大多都较为单调,没有充分展现出属于自身的特点。尽管目前已经对大量的传统音乐展开研究,不过大多数研究仍以汉族音乐为主,忽视了其他音乐文化类型。这导致传统音乐研究匮乏。但是在民族音乐学理论的支持下,这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越发多样化,不会再像以往那样过于注重汉族音乐研究。融入民族音乐学理论之后,传统音乐文化研究逐渐实现多元化发展。当下传统音乐应该以民族共存、多元文化并立的理念进行研究,确保能够从整个音乐文化入手,同时明确民族音乐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而不是简单以音乐形式进行描述、讨论。民族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类型多样。由于地域环境与文化生态不同,音乐形式会存在较大差异。在研究过程中应充分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从而真正挖掘出民族音乐的文化与艺术价值。

(四)传统音乐研究水平提高成果显著

当下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受民族音乐学理论的影响,逐渐倾向于音乐本体、音乐历史研究。这一改以往单一的研究形式,研究人员逐渐重视与音乐相关的社会文化、社会环境等,基于不同角度对音乐进行分析,同时借鉴或引用社会人文思想,所以,传统音乐研究水平才会提高。由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类型比较多,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可以成立音乐研究会,比如满族、侗族、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会等。研究人员针对性地探索民族文化背景与习俗习惯,同时认真了解本土音乐的特点,这样才会有利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另外,在民族音乐学理论研究过程中,研究成果回归民间,有利于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同时应尊重民族音乐文化规律与特点,并保存音乐文化资源,以此降低不必要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道路中,民族音乐学理论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是,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文化认同,尊重不同音乐文化的特点,通过合理借鉴、全力保护,真正促使中国传统音乐走向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与弘扬

(一)从辩证角度看待中国传统音乐发展

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音乐文化,所以,如何让中国传统音乐受到现代人的喜爱,将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尽管传统音乐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但仍然避免不了走向没落的趋势。当下的传统音乐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变化与不变之间循环,变是为了满足时代发展需求,而不变是为了保留自身的传统特点。因此,我国京剧大师也提出了“移步不换形”的理念。中国传统音乐发展传承是重要目标,而变化则是一种手段,能够增强传统音乐的发展动力,但却不能失去传统音乐的根本,应在保留其精髓的条件下进行创新。

(二)尊重历史、保护传统,为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奠定基础

在传统音乐的发展道路中,需要面对不同时代的音乐品味,想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必然要在原曲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这也代表中国传统音乐在不断变化,不过仍然要保留原有的特色。只有尊重历史,对传统进行有效保护,传统音乐发展才不会失去原则,也不会成为空谈。其实很多传统音乐起源于民间,不过由于缺少继承人,面临失传的危机,所以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迫在眉睫,而传承与保护则成为重要任务。比如,在音乐院校中就可以加入传统音乐教学课程,或带领学生深入民间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真正起到传承与发扬传统音乐的作用。另外,应针对传统音乐进行挖掘,让更多的人感受传统音乐文化,确保传统音乐能够有效传承与发展。

五、结语

对于音乐文化的发展来说,必须要有属于自身的特色才能得到有效传承,并且在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只有诞生出新形式才能与之适应。所以,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过程中,应该吸收民族音乐学理论的精髓与内涵,通过借鉴其他音乐文化增强自身发展优势。当下,融合民族音乐学理论已经成为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必要道路,通过与其他类型的音乐进行交流互动,能够对自身产生深远影响,促使整个音乐文化得到进步。中国传统音乐也是如此,只有实现整体上的突破,才能不断丰富音乐理论与实践技巧,并将传统与现代音乐文化完美融合,促使中国传统音乐继续传承与弘扬。

猜你喜欢

音乐学民族理论
我们的民族
坚持理论创新
音乐学人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