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不是一种从众行为

2021-11-12隋映辉山东科技大学科技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安徽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学科科学研究

文/隋映辉(山东科技大学科技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一、科研精髓:去伪存真

关于科学研究,国内外有诸多观点与评述。但去伪存真、拾遗补缺、寻求真知,是科研工作的起点,也是科学发展的终结。

科学研究是一个认识世界、探究未知、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一科学探索的过程,旨在通过构建一种新型知识体系及研究范式,颠覆或取代既往的学术理论与观点,推动科学研究的螺旋上升与可持续发展。形成创新驱动的新思想、新理论与新范式。科研的本质特征是与众不同、特立独行、敢于质疑。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笛卡儿认为“怀疑是智慧的源头”,他最著名的观点为“我思故我在”“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而马克思的座右铭就是“怀疑一切”。“怀疑一切”的主张就是大胆的假设,敢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从疑惑中寻求根源,挖掘问题;以特立独行、积极质疑与深度研究,去探索新学说、新趋势,构筑新架构,形成新理论。

科研的本质是去伪存真。其精髓主要在于“去伪”,其次才是“存真”。在科学发展史上,从众易、质疑难;存真易,去伪难;补缺易、创新难。所谓质疑难、“去伪”难,是因为科研既得利益与权威思维定式的固化;所谓创新难,是因为颠覆性创新“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原始创新在走前人未曾走过的路,进入科研探索无人之境,逆流而上,攻克艰难。因此,大凡特立独行、深谋远虑,有真知灼见,敢于“去伪”的科研工作者,大多一路风雨兼程,倍感孤独与艰辛。

尽管如此,秉持科学精神,敢于颠覆、推翻和修正既有学说与理论者屡见不鲜。如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哲学思想提出一千多年,其描述物体运动的理论地心说——物体运动必定存在推动力从未被人推翻,后来牛顿提出了三大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理论;接着,爱因斯坦又提出相对论,推翻了牛顿的三大定律……诸如此类,否定之否定,后浪拍前浪,推动了科学持续不断的创新突破,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成果。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提升至新的高度,带动了创新形态与科研范式的变革,引领科技经济转型升级。

毫无疑问,在科学探索、去伪存真的过程中,破解问题、质疑不断已成为历史常态。当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1962 年抛弃了科学规规矩矩地提出问题和寻求答案的过程这类看法,强调要区分科学家在各自学科范围内从事的规律已知的工作和那些例外的、非正规、开创革命局面的研究,以及他将科学家描述成不那么唯物论者等,均引起詹姆斯·格莱克等传统主流科学家的非议。而在经济学领域,美国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前首席专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提格利茨指出,尽管过去100年美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源于技术进步,但传统经济学对创新并没有发表过什么看法。经济学家们越来越沉迷于高深、优美的数学公式,而不再理会这些模型赖以建立和推演的严谨的经验检验。在这种排斥己、拒绝兼容并包的体制中,西方经济学“已经变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它更像一种宗教,而不是一门科学”。

进入21 世纪以来,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与疫情暴发,一向自以为是、傲视群雄的西方主流科技经济学界居然束手无策,既拿不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又没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以至于出现史上罕见的“英国女王之问”,以及引发“美国乱象”。而西方违背科学精神,淡化疫情,甚至甩锅推责,从而导致了西方疫情大暴发并祸及全球,更加剧了西方抗疫的整体性塌方与经济衰退。

二、科研障碍:艰难困苦

科研需要具有长期性、积累性、系统性等环境条件。科研的信念不坚定,缺乏长期科研积累,没有持续学习的意愿,以及缺少科研资源与生活条件等,都会成为影响科研的障碍因素。

这些障碍因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呢?

第一,是从众行为。所谓从众行为,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迎合与追随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研究表明,通常只有少数人能够保持鲜明的独立性而不从众。科研要破除从众行为,要有良好的容错机制与宽松的生态环境,还要有独树一帜、不为所动的见解。不管什么权威性结论,若没有经过研究验证,就要对其积极质疑、大胆思考、反复论证。通过理性分析、独立判断,确定有无可疑之处;证实没有任何可疑之处的命题,才可视为科学真理。

第二,是调研短板。科研不能“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古人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学用统一。科研工作者多数时候是在一线探索,而不是在浮云之上、脱离实际。调查研究是科研工作的基本功能。没有深入一线的调查研究及敏锐地发现问题就没有发言权,也没有科学研究的基础;即使研究也是一种无科学价值、经不起历史验证的研究。调查研究主要分为两类路线:一是由下而上,主要来源于实践一线,通过线上、线下、调查研究,归纳、整理、分类,并上升到宏观视角分析研究;二是由上而下,顶层设计、上通下达,聚焦全局性、系统性研究,并到一线验证其合理性与可行性。这两种不同的研究路线形成的结果迥然不同。两类科研路线都源于科研空白、社会需求与应用实践。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是寻求“源头活水”,破解制约未来发展的短板与瓶颈。

第三,是专业壁垒。科学创新的突破点来源于学科交叉处。但传统的学科之间各行其道,壁垒森严。学科领域知识体系固有的“完整性”“权威性”,使得学科之间难以互为交叉、相互渗透。突发奇想无法脱离专业要求而生存,跨学科研究也因学科壁垒而难以要素重组、集成共融。学科交叉不易,专业越界不易,行业跨界也不易,导致多学科、跨领域不同思维的碰撞以致激发出创新火花不易。形成新学科、新范式、新形态以及新研究方式,就要破除“学科墙”“专业壁”。推动“大科学”与“小科学”的协调发展,广泛应用新知识、新成果,做到学科交叉、行业跨界、个性混搭、多元协调,为创造相互影响、相互激励、学科交叉的科研生态,提供交汇融合的空间环境。

第四,是科研碎片化。科研资源碎片化、专业设置过度细化,项目资助重复投入,成为制约科研创新的因素之一。其原因是,在缺乏统筹设计、有机链接、通盘考虑与知识产权保护的背景下,科研部门及科研工作者之间的课题设置与立项,不是面对面,而是背靠背,以致造成了科研“一锅粥”;重复性立项、投入以及重复性劳动,不但降低了科研经费投入效率,还降低了科研成果的创新性。避免科研碎片化,需要整体性顶层设计与系统集成的突破。系统概念源于通信系统。目前,它的应用范围已从军事系统和工程系统扩展到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等,并从解决部门和国家范围内的问题进展到探讨全球性的重大课题。以系统集成整合科研资源,有助于破解专业壁垒与科研碎片化现象。

三、科研之道:大道无形

科研之道,变幻莫测,大道无形。要实现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科研需要具备以下若干特质及要素。

第一,科研需要奇思妙想,充满好奇心。好奇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起点,也是科学发现的原动力。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将兴趣爱好成习,并习以为常,才能持之以恒。实际上,热爱并献身科研的工作者大多数是“钢铁侠”。为了占领科研学术制高点,他们一生都在路上。披荆斩棘,勇攀高峰,将科研工作融入自己的生命里,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攻坚克难作为终身的使命乃至信仰。没有持久耐力、旺盛精力、坚定信念,以及面对创新失败仍然一往无前的科学精神,科研何谈建功伟业,出成果、成人才。

第二,科研需要长期积累总结与科研梯队的坚持不懈。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去得了功名。“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研要排除短视性、功利性的成果评价。要知道,科研成果的价值并不在当下的赞誉,而在于历史性的评价与广泛持久的使用。大多数科研人员或许终身没有做出突破性成果,但他们铺路搭桥、前赴后继,为最终攀登上高峰做出了贡献;有些科研成果一时光环四射,获得了眼花缭乱的奖项及功名,但时过境迁,却被证明是错误的或毫无价值的;有些科研成果眼前默默无闻、无人问津,却在数十年后被发现对世界有巨大的贡献。所以,科研工作者围绕标志性成果、实际贡献和科学价值,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国家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重大原创理论和“卡脖子”问题为导向,探索学术空白,挖掘科研切口,敢于碰未知钉子,坚持不懈地创新未来。

第三,科研选题切忌南辕北辙。选题正确是科研成功的一半。要以问题与空白为导向,以历史与实践为验证。为此,课题的选择,要发现与紧扣对人类、国家、社会有重大价值的关键问题做出选择;同时从文献检索中对无人可选的领域与前瞻性课题进行选择;通过深度调研,挖掘亟待破解或“卡脖子”的重点选题。经过多方位、多层次的调研,善于挖掘选题,确认科研的突破点与技术路线。此外,提出选题还要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大胆质疑、实验求证;多元讨论;确认成果“人无我有”的独到性与科学性。科研成果完成后,还要通过科学评价、成果转化、实地应用,或长期历史验证,以便证实科研成果的社会贡献与学术价值。

第四,科研要“见缝插针”。学科交叉、行业跨界,对未来科学研究至关重要。纵览新思想、新观点、新成果的萌生,无不得益于科研工作者在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见缝插针”与系统融合,使其在学科交叉的制高点上实现创新与突破。科研创新者通常也被称为博学家,不仅是某个领域的“小科学”专家,而且是一个学科交叉、行业跨界的“大科学”专家。如意大利达·芬奇在美术领域出彩,在数学、几何学、物理学、光学、力学、土木工程等多学科、多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集多学科于一身,汇流交叉,见缝插针,创新出奇。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把本专业、本学科研究引向意想不到的创新领域。当然,当代学科交叉、行业跨界研究,还要充分发挥网络化、智能化研究手段以及系统性、关联性与功能性作用。

第五,科研要善于调查研究。从细微之处,探索未知及事物的本质;从典型现象、特殊问题观察事物的未来趋势,把握特征、机制、规律等研究方向。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科研之始。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在它的先头。”调查研究既是科研工作的基本功,也是一种求知、求真、求实、求智的探索精神。走进基层、深入一线、脚踏实地、调查研究,不断“以小见大”,认识新的事物,获得新的知识,把握科研脉搏。进而“以大见小”,提出高屋建瓴且又源于一线的选题,挖掘与探索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可行性的重大课题。

第六,科研以科学精神为支撑,必然不盲从、不跟风、不当“网红”。科研不能“述而不作”。那些头重脚轻的文献堆积,悬而未决的数字游戏,都必然成为“好看不中用”的学术泡沫。科研范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固化的套路与格式。实际上,科研是“逆潮流”而动,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也不附庸风雅、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科研选题“一窝蜂”,趋之若鹜,既费时费力,还往往徒劳无功。所以,“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热讽,不要怕别人说你标新立异。如果老是迷信这个迷信那个,害怕这个害怕那个,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只有敢想敢做敢坚持,才能做创新的领跑人。”要达到科学的彼岸,科研工作者不能循规蹈矩、墨守成规。要有点“少年气”与学术个性。要敢于观点独见,标新立异;敢于破除利益陷阱、固定范式与八股套路。

猜你喜欢

学科科学研究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