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12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图书管理工作

■贾 巍/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管理在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图书结构单一;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制度体系;人员素质低下等策略,严重阻碍了图书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就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详细的研究与分析。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优势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全面到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出现与普及,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各种行业与领域,都朝着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有效地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也充分利用了现代化信息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是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其发展步伐在不断加快,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集成化、网络化、数字化、社会化,为全体师生获取知识信息,带来了巨大的便利。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不仅改变了图书馆知识信息的结构以及获取方式,还能够展开优质化、个性化、多功能服务,满足每一位师生的实际需求。此外,在网络大环境下,各种知识信息与资料资源,还能够以电子化、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并且进行自动检索与过滤,为读者精准推荐优质信息,推动了高校的发展步伐。可见,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出现与普及,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力,还有效提高了各种工作效率与质量,对于数据信息的整理、挖掘、审核、分析、呈现等,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完善了图书馆的管理工作。

二、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图书结构单一

在高校中,图书馆可谓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要满足全体教师的学习、深造需求,还要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休闲需求。因此就必须高度重视图书的采购与审核工作,保障图书馆图书结构的多元化、信息化。然而现阶段,由于图书结构单一,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传统工作理念的影响,很多图书管理人员,对于图书采购工作不够重视,致使其流于形式与表面。既没有按照学校给的经费,制定相应的采购清单;也没有根据师生的需求,来采购相应的图书。第二,在图书采购中,没有展开严格地筛选,导致图书质量低下,结构单一。如只重视纸质书籍的采购,忽视了电子书籍、文献资料的采购;也没有针对学科与专业的特点,来进行分类规划;过于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忽视了图书结构的多元化;图书存在残破不全等现象,都会阻碍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二)资金投入不足

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与作用。然而由于高校领导的不够重视,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教学管理上,忽视了图书管理工作,因此很难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制度保障以及资金投入。当资金投入不足时,就无法实现图书管理的信息化、一体化,更无法充分利用各种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优势,来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研发各种软件与系统,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料。正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在图书采购、信息整理、资料提供、资源共享等方面,都无法实现信息化与开放性。

(三)缺乏制度体系

由于国内部分高校在图书馆管理信息方面的创建重视度不足,导致在制度投入方面缺缺,很多高校未有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持。这给图书馆管理工作信息人经创建的稳定进行带来了影响。没有基础的制度作为保障,图书馆的管理信息化创建也只是形式化的工作,未能真正落实于实处。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传统的管理制度体系,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整个工作,必须要进行改革与优化。然而很多管理人员与校院领导,都忽视了管理制度与体系的健全优化,导致整个工作难度较大,任务繁重,脱离实际。当缺乏管理制度体系时,就无法招聘与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优质管理人员队伍;也无法严格要求与规范管理人员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创新其工作方式,整个管理工作缺乏创新与灵活性;此外,校院领导与管理人员,缺乏人性化、思想上的互动交流,很难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存在着岗位职责不明确等现象。同时,相对比国外而言,国内的图书馆信息化方面仍不成熟,这是由于这方面工作在国内起步晚,未能形成信息化实际需要相符合的管理制度,有的高校在完成初始信息化的创建工作之后,对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却未能及时跟进,仍采用之前的管理方法,这种情况造成图书馆管理信息化重要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四)人员素质低下

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将决定着管理工作的质量。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校院领导对于图书管理工作,本身就不够重视。因此在人员招聘中,存在着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等现象,导致整个人员结构不合理,岗位结构也不够合理。第二,高校也没有为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培训深造机会。导致管理人员的网络应用与计算机操作能力低下,各种信息资源的开发能力有限,很难实现信息化管理。第三,根据有关调查发现,多数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团队中,只有非常少的工作人员是研究生及以上的学历,本科学位的都非常少,多数工作人员只有专科学历,且总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国内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的学历普遍不高,在信息化方面的业务能力需要提高。且现实工作开展过程中,有的高校在工作人员的选择与聘用上比较宽松,未有相应的作用制度标准,这样就造成一些不具有相应专业能力的人员也可以从事有关工作,不利于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创建工作的开展。

三、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优化图书结构

在高校中,图书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服务主体。因此必须通过图书结构的优化,才能加快其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满足广大师生的实际需求。首先,作为图书管理人员,必须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根据图书的采购资金,来列出详细的采购清单。既要保障其优质性,还要保障其多元性。其次,要实现校园局域网的互通,构建一个庞大的数据资源共享结构。然后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媒介,实现服务对象、信息资源的有效对接。要做好纸质书籍、电子书籍、信息资源、文献资料、教学教案等合理规划与分类,让整个知识信息的获取,突破时空的限制。最后,还要充分利用图书馆、高校的优势,来及时扩充知识资源与数据信息,实现图书馆实体与网络虚拟资源的整合。并且通过数据加密技术,对于数据信息的整理、挖掘、审核、分析、呈现等,完善了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满足广大师生的阅读需求。

(二)加大资金投入

要想加快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就必须受到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给予充足的资金保障。首先,通过资金投入,实现图书管理工作的智能化、信息化与一体化,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云存储技术等等,保障图书结构的多元性,服务的优质性。其次,要对图书管理模式、管理工作、软硬件设备进行升级优化。让检索速度更快,获取信息更加准确,工作效率更高,资源获取更加多元化,突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个性与优势。

(三)健全制度体系

管理制度与体系,是保障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与核心。因此就要健全管理制度体系,来提高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加快高校的发展步伐。首先,需要通过岗位责任制度的建立,要求每一位管理人员,清楚认识到自身职责,明确自身权利,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其次,通过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建立。及时针对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详细全面的分析,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与应急预案,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潜能与优势。最后,实现个性化弹性管理,要求管理人员根据读者的需求,展开详细分析与决策。然后通过弹性组织结构的建立,进行数据信息的传递、共享与服务,实现管理人员与读者之间的密切互动。

(四)提高人员素质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将决定着管理工作的优质与高效。首先,要做好招聘工作,保障整个招聘工作的公平、公正与透明。还要严加审核管理人员的资质、能力等,并且做好岗前培训。其次,要为管理人员,提供多元化的培训深造机会。鼓励其主动掌握图书管理的相关理论、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字水平与工作技能。能够快速搜集准确、详细、优质的数据信息,并且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展开实际工作,才能提高服务质量。最后,作为图书管理人员,还要主动参与到系统、平台、软件的研发中,可以通过离职培训、继续教育、外出学习等,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然后构建信息化的管理平台与系统。同时,还要不断提升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信息化建设的意识。想要切实提升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有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具备这方面意识,其意识高度以及信息化创建工作开展的效果极为密切。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用人制度造成有关工作人员信息化方面专业能力不足,因而导致在管理信息化创建方面意识不足,故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创建时产生各种问题。因此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创建时,需要将工作人员的意识提升放在第一位置。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确保之后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优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就需要通过优化图书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健全制度体系;提高人员素质等策略,来实现信息化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图书管理工作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班里有个图书角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