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台时政新闻采访常见问题研究
2021-11-12梅萍李锋
梅 萍 李 锋
云南广播电视台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时政新闻的特点
第一,政治特点。时政新闻以及时报道和传播政治新闻为主,这就主要显示了其政治性。政治性包含了显性政治和隐性政治两种。显性政治即直接报道国家发布的重大政策。隐性政治则是指报道内容表面上看或许是其他类型的新闻,但是若从政策、法律方面分析就可呈现出政治性的一类新闻。比如,企业拖欠工资,表面上是一场经济纠纷,但是从政策、法律方面分析就体现了其政治性的一面。第二,导向特点。电视时政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它的导向性。电视时政新闻必须是正确的,是引导积极向上价值观的。电视时政新闻所报道的内容在受众心中是具有权威性的,在社会舆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主导地位。正因如此,时政新闻的播出时间是黄金时段,以便更好地将时政新闻的价值发挥出来。
二、广播电视台时政新闻采访常见问题分析
1.细节问题。
在新媒体环境下,时政新闻报道面临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往往一则新闻事件能够推出多篇报道,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升自身媒体的价值已经成为各个媒体着重思考的问题。时政新闻大多是以各种政府会议为载体,这种活动本身就是较为枯燥的,时政新闻采访想要出彩,就要充分关注时政新闻采访中的细节问题,深挖细节才能呈现出更多的新闻亮点,从而使时政新闻报道脱颖而出。
2.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现阶段,在传统的采编模式受新媒体的严重影响和冲击的情况下,部分记者仍习惯于根据传统的电视时政新闻采编的流程来开展相关工作,极少结合新媒体特性来进行内容的创新,也没有积极的拓展信息获取渠道。这将会极大程度的降低电视时政新闻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新闻记者采编工作的质量高低会对整体的电视新闻造成严重的影响,但部分新闻记者为了能维护其权威性和严谨性,往往只是对重要的会议活动以及领导人讲话进行报道,没有及时调整角度、优化细节。这就导致了电视时政新闻存在千篇一律墨守成规的现象,长此以往,将会激发受众的抵触和反感。
3.融媒体影响。
新媒体的发展与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许多时政新闻记者在工作时变得局促和茫然,甚至出现一些记者适应不了新的环境和趋势而选择离职的情况。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产生的方式越来越多,特别是5G技术的商用更是缩小了大屏与小屏之间的差距。传统的新闻媒体不再是唯一的途径,时政新闻记者对信息的垄断被打破。且现如今,资讯更新速度快,对记者尤其是电视时政新闻记者的挑战是巨大的,因为时政新闻比其他新闻更讲究时效性,而且时政新闻记者还要保证消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广播电视台时政新闻采访提升对策
1.注重信息细节,提升自身观察能力。
融媒体时代,互联网平台蓬勃发展,很多具有价值的时政新闻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时政新闻记者应具有观察细节的意识,从而捕捉更多有价值的时政新闻信息。时政新闻记者要想提升观察能力,首先应对职业充满热爱,只有在热爱职业基础上,才能饱含热情地进行新闻采写,并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严格要求自己注重细节,提高观察能力。此外,融媒体时代时政电视新闻记者还需要时刻保持好奇心,注重对新奇事件细节信息的挖掘,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思考事情发展脉络和影响。
2.改进记者采访模式。
在进行时政新闻采访过程之中,记者除了要详细记录重要的会议与发言之外,还需要深入人们的实际生活,遵循公正、客观、严谨的原则来进行采访。可利用微视频、文字、照片、直播等形式来记录采访过程,提升采访内容的真实性、时效性、感染性、共情性。采访前需根据新媒体下的时政新闻采访标准来优化流程,做好各环节的工作准备和秩序维护,与相关人员进行深入协商与沟通,以提升广大群众对新闻采访的认同感和满意度。记者还可利用5G技术来进行采访的实时传输和传送,借助VR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真实的采访场景,记录最具冲击性和震撼力的画面,全面的优化和处理细节。充分调动群众的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使其能身临其境地进行时政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以提升时政新闻的感染力和思想导向性。采访过程当中,切忌通篇报道领导讲话或者会议内容,可酌情添加有关背景介绍和相关案例分析,或是群众十分关心的热点话题,以此为基础来导入相关内容,并利用新闻现场、记者出镜等方式来增加报道的真实性和现场感。
3.充分挖掘亮点,提取有价值信息。
想要从时政新闻会议中挖掘出亮点和信息,时政新闻记者首先要跳出时政新闻的圈子,把自己当成一个参加会议的局外人、普通人,由于时政记者参加会议的次数较多,在思想上会存在麻痹大意的情况,而无法真正融入到会议当中,这样就很难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线索和信息。记者在采访时关注点要放到会议的内容上,主要看在这次会议中讨论了什么样的内容和话题、与会领导在会议着重强调了什么问题。
四、结语
时政新闻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类型,其作用尤为显著。时政新闻不仅是落实党政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也是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进行时政新闻采访、采编过程中需要注重信息挖掘,善于观察身边环境,了解群众意见,更好的提高时政新闻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