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书写与时代映射
——论王统照早期“婚恋”小说
2021-11-12李德惠
李德惠
曲阜师范大学
王统照(1897-1957),字剑三,山东省诸城县相州镇人。作为“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现代著名作家王统照一生笔耕不辍,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困苦,他从未停止写作。其创作文本涉猎广泛,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文学评论均有涉及,且作品题材繁多,婚恋、乡村、革命……由于作品的散轶,许多较早时期的作品未收入作品集中,因此关于王统照的小说研究多是从其参加“文学研究会”开始。直到2009年杨洪承主编的《王统照全集》在第二卷中将过去作品集之外的小说搜集整理,排印出版,前期散轶作品才得已再次出现大众视野之中。据统计,在其早期作品中婚恋题材占主要部分,尤其是“五四”前后,关于婚恋题材的作品高达数十篇。
一、情感书写
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家自身独特的生活经历会带来特有的创作素材,成为其文学作品的创作源泉之一。王统照常常取材于日常生活小事,有时仅仅是生活中一个片段,或者是与朋友谈话中的只言片语都能引发其深刻的思考,唤起他的创作欲望。因此,童年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婚恋的错位使得他偏于感性且敏感,当事物触及心弦时,文学作品的创作便成为了他的情感宣泄口之一。
1.童年的生命体验。
“童年是人一生中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不仅仅是因为人的知识积累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童年,更因为童年经验是一个人心理发展中不可逾越的开端,对一个人的个性、气质、思维方式等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人类童年时期由生活经历所积累的心理积淀,会作为“集体无意识”潜藏下来。因此,童年的生活经历会对作家的创作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王统照所在的相州王氏曾经是诸城赫赫有名的五大家族之一,父亲王秉慈,擅长诗词歌赋和书画。母亲李清在出嫁前曾跟随父亲与兄长辗转于云贵各地,帮助料理文书,亦通文墨诗画等。因此王统照在父母艺术情操的熏陶下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并且从小便接受了私塾教育,这对其文学素养的提高产生了很大的帮助。在其七岁时,父亲因家族嫡嗣问题,不堪各家族间的争斗,不幸早逝。而父亲的性格,似乎对王统照有先天性的遗传,他“对于来自外间的或内心的痛苦的极其敏感的心理反应,对于复杂的情感的极其纤细敏感的超越常人的体察与感悟,由于从青年时期就充分体尝着深深的哀痛但又只能深深的埋在心底而造成的心理压抑和病态的个性风范,乃父的精神特征。”此外,父亲去世后,作为独子的王统照跟随母亲、姐妹一起生活,长期居住于女性居多的环境中,无疑形成了其悒郁、敏感的性格气质,这一特点在他的作品中多有体现。
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一叶》可以说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天根这一人物无论是性格气质、生活经历都与王统照本人的生活高度契合。而作品中伍慧这一人物形象,无疑是童年玩伴蕙子姑娘的真实写照。伍慧因乖巧可爱,被嘉芷夫人带入家中生活,她开朗的性格为这个家庭带来欢声笑语,成为了嘉芷夫人家的一份子,并与天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天根外出求学后,慧姐被父亲逼迫回家成婚,终日哭泣,因病去世,最终死于旧日的父权与蛮野的强迫婚姻制度之下。蕙子则是从小跟随王母学习女工,与王家子女同吃同住,直到蕙子十岁多时,她的父亲伍秀才因听信谗言,执意将其带离王家并许配他人,最终伤心过度,撒手人寰。蕙子的死给王统照敏感的内心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短短一个寒假,他去过坟前四次,可见其对蕙子姑娘的感情之深。因此,感情丰沛且敏感的王统照将蕙子姑娘写入自己的第一部中篇作品中进行怀念。在《一叶》中通过描写父权的逼迫与伍慧的死,对父权和封建婚姻制度发出反抗的呐喊,对当时提倡的“婚姻自由”起到积极作用。
2.婚恋的错位。
在其中学时代假期回乡时,碰巧偶遇了同在省城上学的诸城同学,同行者还有他们的妹妹隋焕东女士(王统照称其为“玉妹”),一日的邂逅相遇,二人在相处中渐生好感。而这时,王统照的母亲已经为他选好了未来的妻子,山东章丘县旧军镇孟家长女——孟昭兰女士。在那个秉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王统照不得不接受家庭包办婚姻,与孟昭兰女士成婚。王立诚曾讲述自己的母亲是一位非常淳朴、贤淑的旧式家庭妇女,且十分尊重王统照的文学爱好,一直支持王统照正直不阿的经济生活,哪怕是在经济最窘迫的日子里,她偷偷让儿子去典衣度日,也会把家庭生活调配得过得去。1917年王统照所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纪念》中女人公慧瑛就是一位知书达理且贤惠的妻子,既可以把家中事物打理的井井有条,又可以把孩子照顾的很好,而且还非常支持丈夫的创作,从王立诚先生的描述来看,孟昭兰女士应该与慧瑛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王统照对“玉妹”的爱情是纯洁且深藏于心的。他在《民国十年日记》中细致的记录了自己与“玉妹”的交往过程,“他在日记本上写了这样一首诗:‘世网重重尽帝囚,人生缘业等浮沤,埋骨青山原事多,风荡灰飞愿亦休。’他想到过循迹山林,想到过皈依宗教,甚至于想到过自杀。”最终,由于家庭的责任与道德的束缚,二人情愫不得不深藏心底,以悲剧告终。这本日记直到他去世后,家人收拾遗物时才从其一生随身携带的皮箱中发现,此外还有一张沾满泪痕手帕,在那个炮火连天的时代,王统照可以把日记随身携带且保存完好,可见其对“玉妹”的用情至深。就这样,一方面是拉扯自己长大的寡母的选择,以及贤良淑德的妻子;一方面是埋藏在心底的初恋,王统照深深陷入封建家庭包办婚姻与内心感情的挣扎之中,这份爱而不得苦痛无处宣泄时,情感泛滥的王统照除了书写日记,便将其作为创作素材来进行宣泄。
二、时代映射
王统照从中学尝试写作开始,一生都在关注时事,关怀当下,身体力行的践行“为人生”的创作观念,如中学暑期时曾经试写《剑花痕》,便是模仿古典小说写了有关革命的故事,后又致信《新青年》,得到了《新青年》的回信“来书疾时愤俗,热枕可感,中学校有如此青年,颇为动人,中国未必沦亡之感”。1917年开始尝试用白话写作短篇小说《纪念》,积极参加了“火烧赵家楼”运动等等。可见,王统照一直通过自己的实践把对当下时事的关怀以及国家出路的找寻为己任。
而文学是离不开社会与历史的,就其性质来说,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1919年1月,鲁迅曾说过:“爱情是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很快,自由恋爱成为了知识分子们关注的热点,当时的知识分子们纷纷撰写文章参与讨论,因此,在文学界颇为活跃的王统照也写了大量关于婚恋题材的小说,如《真爱》、《秋声》、《毒药》、《忏悔》等等。“有的读者对他的取材如此集中颇不理解,一位叫秉渊的青年曾皱着眉头到:‘王剑三的小说,为什么篇篇离不了恋爱?’这是因为秉渊对于当时文坛的时尚太过隔膜的缘故”。[后来茅盾在1921年对当年四、五、六月的小说题材加已统计,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描写男女恋爱的小说占了百分之九十八”。
当王统照回忆与鲁迅的交往点滴时曾提到“记不清是在一九二〇还是一九二一年的春天……自由恋爱的空气在青年男女中也是盛极一时。可是有些“悲”剧也随之演出。如某些青年已经婚配,但新恋情殷,要离婚则家庭与社会都不易容许,因此有的便病死客舍,有的颠颠倒倒成了神经病患者。这是当时在北京各大学里成为“谈资”的新问题。”[7]由此可见,在当时“恋爱”风气盛行一时,鉴于王统照对于当下的关注,其早期作品中出现了大量关于“婚恋”题材的创作也不足为奇。《湖中的夜月》便塑造了这样一位青年,因为恋爱失败,便起了想要自杀的念头,成日里如同傻子一般,他的父母拜托邻村的牧师,想要借牧师的道德的力量感化他,而这位青年却似乎深深陷入感情的漩涡,当他与牧师在湖上谈心时因遇见一对恩爱的情侣,便悲从心起,跳入湖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篇文章的内容几乎与鲁迅的谈话以及当时的时代风气相契合,通过描写当代青年陷入了打破封建婚姻制度和追求自由恋爱的挣扎之中反映出封建婚姻制度的迫害。
除了个人内心情感的宣泄与关注时代当下文学热点所写成文学作品外,还有很多作品都是作者听说的真实事件写成,如《真爱》、《沉船》、《春花》等等,这些作品的共性是都可以通过作品找到原型。其中《真爱》与《她为什么死?》两篇文章的开头就点明是依据真实事件所作,这种写作手法和电影中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相似,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读者的同理心与共情能力。如在《真爱》中,文章篇首作者就提到希望看这篇小说的人,知道这是一段确确实实的事实,这个故事是由朋友徐彦之讲述,而不是凭空捏造。小说主要是描述了青年之间最纯真的情感,纯生与露薇有三次偶遇,分别是市场相撞、雨天所坐的人力车相撞以及书店让书。三次邂逅,因书结识,纯生便经常前往露薇家做客,而露薇的母亲也格外喜欢纯生,然而,后因纯生回家打听是否有订婚之疑,引起义父许伟一的嫌隙,以为纯生结识了坏孩子,便关了禁闭,自那以后,可怜的两位青年便患上了相思之苦,最终,露薇去世,当露薇绝笔寄于纯生时,义父懊悔不已,但结局却无法挽回。相爱之人却在父权的干扰下无法相见,只能黯然神伤,成为了爱情的俘虏,饱受相思之苦,成为了父权的牺牲品。王统照依据真实事件的创作,更加有力的揭露强迫父权与封建婚姻制度下当代青年饱受的心灵折磨,并对封建家庭包办婚姻发起攻击,以此对五四时期争取的“恋爱自由”进行回应。
三、早期婚恋小说的意义
父亲的离世,家族的欺压,寡母的不易,儿伴的身亡以及婚恋的错位,使得王统照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由于童年独特的生命体验,造就了王统照敏感、感性、悒郁的性格气质,而恋爱与婚姻的错位,使得他饱受了相思之苦,更对家庭包办婚姻深恶痛绝,因此对当时社会青年、知识分子们追求“恋爱”自由感同身受,创作了大量“婚恋题材”的小说,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人生观与思想感情的渗透。而这些“婚恋”题材的作品一方面宣泄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对强迫父权和封建婚姻制度进行了抨击,另一方面对当时的社会时事进行了回应,促进了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