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1-11-12

长江丛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1.昭通学院;2.盐城师范学院

随着党的“十九大”的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论述还是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均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互联网+”等特性与大学生的个性进行有效地结合、科学地规划、创新地突破成为了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面临的又一项挑战。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点

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根据大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素质全面综合提高,这项工作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全面性

全面性体现在工作目的上,既要面向全校各年龄、学业阶段的所有学生,还要覆盖学生心理发展出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并提供应对策略。

(二)发展性

发展性要求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与变化,有预见、有计划地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开展与之身心发展、学业发展等相适应的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渗透性

学习的发生是不拘时间,地点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应如此,应将参与群体拓展至全体大学生教育管理从业者,将内容渗透进高校育人的方方面面,在实践中实现“三全育人”。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在推进落实《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从决策指导、教育教学、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实践反馈的“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从学生出发,经由宿舍→班级→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学校,通过全方位地收集信息、科学地预警评估、及时地决策反应、专业地心理干预和有效地信息反馈来尽可能地减少和降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出现与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一)领导决策层面

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负责人组成的统筹决策层,负责根据信息反馈和专业建议制定并统筹部署学校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立健全等工作。

(二)专业教育层面

专业教育层面负责开展和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评估与心理危机干预,分为专家组和工作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兼职教师组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组,负责全程指导与跟进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评估与干预等各项工作;各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科任教师负责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相关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科老师协调与管理涉及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相关的各类事务、班级辅导员搭建学生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与各级网络之间的桥梁,并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快速反应小组,负责处理和上报本学院学生突发的各类心理危机事件。

(三)信息反馈层面

信息反馈层面包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信息的收集和反馈。五级网络中的从业者其工作职责并非断点式跨越,而是彼此交叉过渡中的侧重,总之,从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领导决策层到以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科任教师、辅导员为主的心理咨询及心理危机干预专业教育层,再到以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联络员为主的信息收集与反馈层,五级网络环环相扣,功能层级过渡,一旦任意一级工作网络发出预警信号,各层级网络可以快速做出反应,提高危机应急工作的快捷性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三、高校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实践的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多的责任主体被纳入其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自己自是责无旁贷,但也离不开高校及其他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高校除了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五级网络,调动各方力量,全面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外,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升各级网络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进而改善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

(一)理论学习是前提

从业者应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用知识武装头脑,与时俱进,了解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成因及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要求,这是协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升学与就业方面心理问题,保持良好心理健康状态的前提。

(二)学情分析是基础

从业者要全面、综合地了解并掌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把握群体共性兼顾个体差异性,做到有的放矢,是开展“因材施教”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

1、心理健康状况

虽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高校内有专门的教育网络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但作为高等学校教育体系中每一位从业者,了解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开展各项工作而言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从业者及时发现问题、收集信息、改进策略进而改善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另一方面,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可以帮助从业者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制定应对大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方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2、生理健康状况

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事物间的联系是普遍的,我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亦如是,无论是身心一体论还是身心交互论都倾向于认为,来自个体主观内部和客观外部的因素不仅可以单独作用还可以交互作用,使个体出现与自我、与他人、与环境、观念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冲突,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并影响危机的解除。

(1)客观外部。客观外部因素主要有原生家庭、先天遗传和其他不可抗的意外因素,原生家庭和先天遗传对大学生生理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全方位且很难改变的;其他不可抗的意外因素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作用于学生,包括但不限于意外事件伤害,突发重大生活事件等,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生理健康造成的影响也可能引发心理健康状态的变化。

(2)主观内部。不论是关乎贫困还是身材胖瘦、身心健康、运动等的主观认知局限和认知偏差,都会通过大学生参与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专业课程实习、社会公益活动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体现在其生理健康状况上,进而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影响。

(三)实践反馈是保障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不断推进落实相关要求的实践过程中实时给予反馈,是不断修正和完善高校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方案,切实提升高校育人工作质量的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维度的,可行且有效的方法也不一而足。作为一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提升角色意识,发挥角色特点在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面对学生的多元价值取向和新时代的新要求,不能因循守旧,更不能无所作为,而是要尽己所能,年复一年,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去帮助大学生成为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和有修养的身心全面发展大学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