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诗歌的生态话语分析
——以威廉·斯坦利·默温的《十二月之夜》为例

2021-11-12宋靓靓

名家名作 2021年9期
关键词:喜鹊参与者语篇

宋靓靓

一、诗歌介绍

威廉·斯坦利·默温(William Stanley Merwin)是美国“新超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歌表面松散、简洁开放,带有某种自白的成分,内容神秘,有些诗歌还带有预言的性质,但自然的主题贯穿始终。《十二月之夜》 一诗选自《虱子》诗集。该诗集创作背景特殊,诗人创作之时,美国正处于越战时期,战争频发。诗人感慨战争的可怕,忧心人类引起的战争给自然带来的无可挽回的后果,所以诗歌中充满了黑暗、阴郁、冰冷、毁灭的意象,为世人展现了一种类似末世的景象。《十二月之夜》就是从诗集中选出的较能代表默温生态思想的一首诗。

诗歌由四节组成,每节行数不一:寒冷的山坡坐落在黑暗中/ 然而树林的南面干燥于触摸;沉重的四肢爬进长满羽毛的月光中/我来观看这些/白色植物在夜里更老/ 最老的/首先来到废墟;而我听见喜鹊被月光警醒/水流穿过它自己的指头/无休止的流动;今夜我再一次/发现唯一的祈祷而它不适于人类。(董继平译)

诗歌描述了十二月夜晚树林一片荒芜的景象,喜鹊都被凄凉的月光打扰,无法入眠,诗人在林中发现唯一的祈祷,不知是谁在祈祷,但是诗人知道,绝不适于人类。诗中充满阴郁的气息,“废墟”一词直接点明战后自然的状态,最后一句“不适于人类”更是点明了废墟的始作俑者,表现了诗人对人类恶行的谴责和对自然遭受苦难的痛心。

二、元功能理论介绍及自然诗歌分析

系统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因此每个句子都有自己的功能,将句子能传达的意思最大化。韩礼德将语言的纯理功能分为三类,分别是概念元功能、人际元功能和语篇元功能。通过阅读韩礼德的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概念功能主要分析语言的经验表达和逻辑处理,处理的都是人类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经验,关注表达能力;人际功能处理的则是讲话人对涉及情景的评价和推断,语言的魅力多体现于此;语篇功能涉及的则是语篇形成的根本,把语言成分建构成语篇就是语篇功能的职责。韩礼德的元功能理论可以指导读者客观地、细致地对语篇进行分析,下面笔者将从功能理论的三个方面来分析《十二月之夜》。

(一)概念功能

概念意义涉及的是人类在语言方面对内心经验和外部经验的表达,反映了讲话人的内心经历和外部经历,注重语言的表达和被表达。概念意义可分为经验意义和逻辑意义,分别处理经验的表达和逻辑的表达。

1.经验功能

经验功能涉及内部和外部经验的处理,主要是由“及物性”来体现的。及物性是一个语义系统,是将讲话人内心世界或外部世界的经历分成若干个过程,以期指明和经验过程有关的各种“参与者”和“环境因素”。韩礼德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将人类经验分成六个过程:表示物质行为的物质过程;表示感觉、认知和反应的心理过程;反映关系程度的关系过程;反映叹息、哭泣、咳嗽、做梦等的行为过程;参与者交流信息的言语过程;表示某物存在的存在过程。这些过程将语篇分得明白,参与者与环境的关系一目了然,便于分析讲话者的内心或外部经验所带来的价值判断和思维模式。

首先从及物论的角度来分析诗歌:寒冷的山坡(存在过程)坐落在黑暗中/ 然而树林的南面干燥于触摸(关系过程);沉重的四肢(物质过程)爬进长满羽毛的月光中/ 我来观看这些/白色植物在夜里更老(物质过程)/最老的/首先来到废墟(物质过程);而我听见(心理过程)喜鹊被月光警醒/ 水流穿过它自己的指头(物质过程)/ 无休止的流动;今夜我再一次/发现唯一的祈祷(物质过程)而它不适于人类(关系过程)。

全诗共有九个主要过程,其中一个存在过程、两个关系过程、五个物质过程、一个心理过程。诗中共有两类参与者,一类是人类,其中也包括以局部代替整体的四肢;一类是非人类。从参与者与过程的关系看,与讲话者“我”有关的有四个过程,分别是一个心理过程(听见)和三个物质过程(爬、观看、发现)。四个过程都分别有两个参与者,分别是“感觉者+现象”和“动作者+目标”。与非人类有关的有五个过程,分别是一个存在过程(坐落)、两个物质过程(来到、 穿过),两个关系过程(干燥于、不适于)。五个过程同样有三个参与者,分别是“存在物+环境”“动作者+目标”和“标记+价值”。

从过程类型和过程出现次数来看,非人类参与者的地位是稍高于参与者“我”的,但在作者的笔下都是同样悲凉。参与者“我”作为观察者出现,试图记录观察到的荒凉。在第一个物质过程中,“我”作为一个“动作者”,拖着沉重的四肢,爬进一片苍白的月光里;然后在第二个物质过程中又看到了夜间苍老的植物;接着在最后一次物质过程中发现唯一的祈祷。而这祈祷,它不是为人类,也不适合人类。参与者“我”试图观察这十二月之夜的夜晚,却发现夜间一片苍凉的景象。在唯一的一次心理过程中,“我”听见喜鹊被月亮警醒。被苍白的月光惊醒的喜鹊惶恐不安,在树枝上发出声响,被月下的“我”听见。在这里,喜鹊都失去了自己的神气,生出不安的扭动,可见战争给生态带来的巨大的不良影响。在非人类一类里面,参与者不尽相同,共有五类参与者,分别是寒冷的斜坡、南边的树、流水、最老的树和祈祷。五种类别构成了作者眼中十二月之夜的整个生态环境。首先,斜坡是确实存在,作为生物生长的基地。接着是长在斜坡上的南边的树却摸起来干老,这是一种隐性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树干干老由人类引起,干老的后果却由树木承担。最干老的树木已经变成了废墟的一员,只有水还在不断流动。最后,由最后一句的关系过程确定祈祷和人类的关系,在默温的诗歌中,祈祷再也不是为了人类。

在诗歌《十二月之夜》中,参与者“我”出现的次数是少于自然代表的,这说明诗人认为自然有其独立性。诗人作为记录者,观察到人类给自然带来的灾难和不安,这就说明人类对自然的生长还是干涉太多。自然有其生长的规律,不管是战争还是开发,不合理的行为都打破了自然发展的规律。在诗歌中,只有水是未受到打扰的,这说明诗人还给读者留了一点希望,水还在流动,生命还在继续。

从上面的经验功能看,我们可以从拟人的手法方面来加深作者对自然的刻画。拟人是一种有趣的修辞手法,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属性。在诗歌中,诗人赋予自然界的事物活泼的属性,使它们像人一样生长、发展、衰退。寒冷的斜坡如人类一般站立在黑暗中,喜鹊被月亮烦扰,水流用自己的手指戏水。诗人笔下自然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和荣盛兴衰,因此诗人激励并提倡人类尊重自然的独立性。

2. 逻辑功能

逻辑功能处理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语言单位之间逻辑关系的问题。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相互依存和逻辑语义关系。相互依存又分并列关系和主从关系,逻辑语义又分扩展型和投射型。

《十二月之夜》一诗中,诗句多属主从型和扩展型。诗歌形成主从—扩展型,一方面,因为默温中期的诗歌并不讲究韵律和格式,遣词用句都不会刻意安排;另一方面,诗歌随着诗人的心意驱动。诗歌第一节的句子均为主从型和扩展型,“寒冷”是“山坡”的依附,描述斜坡状态;“在黑暗中”是山坡的扩展描写,意在提供环境因素。第二句中,“摸起来干老”既是句子的从句,又是扩展,意在提供树木的状态描写。诗歌的第二节中,前两句均为主从—扩展型,第一句中,“沉重的”是“四肢”的依附,“长满羽毛的”是“月光”的扩展,“白色”是“植物”的依附,“在夜晚衰老的树木”是主句的扩展。句子的依附和扩展增添了诗句的沉重感,正如默温笔下这个浓重却又夜色苍白的夜晚。第三句未表明什么关系。诗歌的第三节均为从属—扩展型。“被月亮警醒”既是“喜鹊”的依附,又是句子的扩展,流露出辛弃疾的“别枝惊鹊”的美感。“自己”是“指头”的补充,“无休止的”是句子的扩展。两句不相干的话语联系在一起,给读者一种自然万物各不相干却又和谐共存的感觉。最后一节只有一句话,同样也是主从—扩展型。“唯一的”是“祈祷”的依附,“它不适于人类”是前一小句的目的性解释说明。最后一句直接点明作者的主旨,夜晚发现的唯一祈祷并不是为了人类,表明诗人认为人类的罪行就是祈祷也无济于事。

(二)人际功能

语言不仅可以用于交流、传递信息、表达内心的和外部世界的经验,还会在使用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态度与推断。讲话者扮作参与者参与到某一情景当中,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韩礼德将这种功能称为人际功能。人际功能主要是通过语气和语态两个系统实现的。语气就是讲话者在不同语境中扮演不同的信息角色,决定是给予信息还是索取信息。语态实际上就是讲话者对所交流信息的一种判断。

默温的《十二月之夜》全诗皆为陈述语气,表明诗人自始至终都知道自己在写什么、想要传达什么。诗歌几乎没有用到情态词,表明诗人对自己所描述的情景十分明确。十二月之夜的树林一片荒凉,已放弃人类的祈祷在林中响起。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不仅是肉体上的折磨,更有精神上的摧残。自然与精神相联系,斜坡的阴暗、树木的枯竭预示着人类资源的即将枯竭。

最后从词汇语义层面对诗歌进行解读发现,诗人运用了黑暗、寒冷、干燥、沉重、废墟等具有阴郁气质的消极词汇来描写十二月之夜,表明了诗人对遭受破坏后的生态环境的惋惜和对人类的谴责。

(三)语篇功能

在语义学中,把语言成分组织成语篇的功能称为语篇功能。语篇功能是通过主位结构、信息结构衔接关系来体现的。默温的《十二月之夜》共有九个主位结构,其中四个主位是参与者“我”,五个主位是非人类,即斜坡、树林的南边、最老的树、水和祈祷。在语篇信息结构上,诗人并未将人类与自然的差距拉大,内心还是渴望人与自然平等地、和谐地相处。

诗歌逻辑的连贯还依靠连接词的使用。在诗歌当中共出现了两次连接词。连接词的使用不仅关系着诗歌逻辑的运行,还在一定程度上呈现诗歌的意图。在《十二月之夜》中,第一个连接词“然而”在诗中使用的意思并不明显,上一句与下一句并无明显的转折之意。如果仔细考虑诗人的遣词会发现诗中的“寒冷”与“干燥”形成一种微妙的对比。斜坡在黑暗里伫立,月光洒在斜坡上,树林一半黑暗,一半朦胧月光。第二个连接词“而”出现在诗歌第二节和第三节的交接处。“我”爬上月光照耀的地方去看那些枯死的老树,然后就听见被惊扰的喜鹊的声音,承接上文。默温的这首《十二月之夜》没有太多连接词,有些句子与句子之间也没有逻辑的上下发展。这样的写作安排使这首诗歌更像一首用来描写环境的抒情诗歌。

三、结语

语言不仅可以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经验,还可以根据展现的语言进行判断。语言在人类的头脑里进行生产、加工、制造和分解,影响人类的思维模式。因此,对语言的分析尤为重要。生态问题的加剧也给语言造成了麻烦,导致了许多小语种的消失。生态语言学的研究也就显得更为重要。

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对自然诗歌《十二月之夜》进行了生态话语分析。一方面,试图用更为客观的方式阐释诗人所持有的生态观;另一方面,为生态语言学研究和自然诗歌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路径。文章从韩礼德的三大元功能理论出发,对自然诗歌进行了语篇分析。在默温的诗歌中,诗人并未将重点放在某一个方面,而是集中描绘了十二月之夜下的荒凉的景象。诗人并未直抒胸臆,却在字里行间传达了对自然遭受迫害的不满。 从概念功能的分析来看,诗人突出“我”作为观察者的身份,记录“我”眼中的现实。诗歌采用“双参与者”的模式,强调人与自然作为独立个体的身份。当然,在默温的诗歌中,人与自然的交往极其不和谐,但默温还是希望人类可以尊重自然的独立性,与自然和谐相处。诗人还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十二月之夜树林里的生物拟人化。尽管默温的拟人化带着悲伤的气质,但他还是提供了人与自然在语言中相处的机会。从人际功能的分析来看,诗人全篇使用陈述语气,语气肯定,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愤恨、对自然遭受磨难的痛心和对人类未来的担忧。从语篇分析的情况来看,诗人强调自然的独立性,渴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发展。

猜你喜欢

喜鹊参与者语篇
喜鹊为什么叫“喜鹊”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叽叽喳喳的小喜鹊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喜鹊搬救兵
当心,说谎会上瘾!
享受生活的老人活得长
想象拥抱能减轻疼痛
街头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