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态教学法在大学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12亚斯曼赛米新疆师范大学

长江丛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模态英语翻译感官

■亚斯曼·赛米/新疆师范大学

多模态教学法也被称作为视听触多模态教学法。顾名思义,是指通过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以及味觉等多种感官来对知识以及教学内容进行感知的教学方法。同时通过各种感官对外部环境之间进行更为充分的互动,这种方式被称作为是模态。以上五种感官渠道可以产生五种交际模态也就是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模态、嗅觉模态和味觉模态。

一、多模态教学法概述

依据多模态类型来对学生的学习类型进行分类的话,可以分为视觉学习型、听觉学习型、触觉学习型、嗅觉学习型、味觉学习型五种类型。通常情况下,传统单一且枯燥的线性教学模式没有对学生的学习类型进行重点分析,因此,这种教学工作无法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中来。这不仅会浪费教师的精力,还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高度集中。因此,最终的结果是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但依然无法获得高效的课堂教学过程。而多模态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得到调动并通过不同媒介设备或方式将静态的教学资源转变为动态形式,让学生能够在多个角度、多个感官基础上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感知,保证学生的多层次联想得到激发,让这些枯燥晦涩的知识点与专业难题理解难度得到大幅降低。

二、多模态教学法在大学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多模态化教学内容

伴随时代发展,翻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开始朝着多样化与专业化方向转变,因此,在大学阶段的人才培养与输出上,英语翻译教学部分开始侧重于培养综合型翻译人才,学生可以不仅需要拥有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接受翻译挑战与任务。所以,在综合多元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引下,为了让处在大学阶段的学生的翻译素养得到有效夯实,并能应对多翻译场景的转变,教师必须结合多模态教学方法优化整合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让教学活动具备更强的多模态特性。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课堂上,教师除了保证基本的翻译技巧原理被学生扎实地掌握以外,还需在课堂内容中注入更多语言的文化背景、翻译史、翻译名人故事、英汉语言课程对比等内容,让学生对翻译这门学问进行深入性了解,同时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在整理教学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发挥多元拟态教学法的作用。例如,学生需要借助网络书库对各类信息进行检索、整合。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感官就会得到调动,进而加深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的印象。还有一些大学为了锻炼学生的口译能力,还开发出了电子口译教材,不仅图像具备更生动的视觉效果,还可让模拟翻译环境更为逼真。与此同时,功能也较为丰富,学生与教师可直接利用教材进行备课、选课与存储练习。这让翻译教学活动落实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内容更为丰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此教材整合出的电子语料库能够让学生的翻译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同时涵盖的内容丰富且贴合学生学习实际,可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与学生也可以携手依据自身需求对网络上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例如翻译素材、翻译练习、翻译场景等。数据得到整合后,设立针对性更强的翻译语料库。这样的翻译语料库可让翻译资料与翻译素材的比例更加合理,兼顾文学与非文学题材,学生可以在语料库的指导下自由切换想要学习的英语表达方式,有效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与此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可让母语文化给自己学习效果造成的干扰被最大幅度降低。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中国的传统节日时,为了让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语料库中搜集各种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让学生以更加全面的视角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意义、来源等内容。同时,为了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为高效,教师还可以配合动图、音视频、节日食品品尝等多模态形式烘托教学主题。让学生可以调动多种感官对传统节日产生更为深刻的认知。这有利于学生的英语翻译知识储备量大幅增加,得到了多模态教学资料的辅助。大学翻译教学活动将更为生动有趣,能够实现英语篇章点到面、词到句、部分到整体的讲解目标,让学生对翻译这门课程产生更强的求知欲。

(二)多模态化课堂组织

将多模态教学法引入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并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模式就必须进行多模态变革如丰富课堂教学落实形式、在课堂学习中借助多媒体教辅工具、落实模拟教学、开展互动探讨教学等。这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活动参与过程中调动更多感官,保证学生可以全身心地参与进来,彰显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展主体地位。

为了给学生创造出真实感更强的教学情境,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排练话剧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可依据课程学习主题共同参与道具制作与排练,这个过程也等于是在学习。同时,学生参与话剧准备的机会越多,越能得到锻炼。教师也可以组织开展辩论赛配音大赛,借助这些任务保证学生的感官得到全面调动。让学生在多模态的课堂组织过程中拥有更高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这也可以让多模态教学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融合,学生可更为准确迅速地理解语篇并掌握其中需要了解与背诵的知识。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国外电影片段的翻译字幕评价,通过多媒体教辅工具进行影片播放,然后让学生对翻译字幕的恰当性与语境贴合度进行评价,让学生可以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口、耳、眼并用,并指出这些电影字幕翻译中的一些错误。也可以采用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给电影片段配置出一个自认为更为完善贴合的字幕翻译,教师还可以将各学习小组的字幕翻译作品收集起来,并在班级上进行展示,让学生们评比出自己最喜爱的作品。与此同时,还可以组织竞赛的方式来开展翻译比拼,如限时赛、翻译质量比拼等,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合作学习机会,还可以让学生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参与进来。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学习小组的成立,能够让学生们在思想碰撞以及任务合作中取长补短。共同对影片中的语境进行分析,了解英语的文化表达特色。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全身心地参与进来,教师还可以进行作业布置,学习小组可以依据自身兴趣来完成作业中的某个部分。例如,对某个电影片进行配音或写配音点评等,学生在课下时间内,为了给自己的学习小组争取更多荣誉,会非常认真地完成作业或任务。这个过程也等于是在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获得更多锻炼机会。关于教学方式,教师同样可以借助微信、qq等交流群来对翻译素材或学生的翻译作品进行点评,并在平台上收集学生的意见,保证后续的教学工作能够更有针对性。这都属于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有效尝试,虽然此种教学方式仍处于摸索探究阶段。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可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在经验积累过程中对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进行全面发挥。

(三)多模态化考核评估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考核过程中,结合多模态教学法可保证考核方式得到改革与优化,促进考核与评估结果的公平公正。因此,教师在此项工作落实过程中必须秉承建立更全面、动态性更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考核评估体系的原则,保证考核评估活动可以更为高效地落实。内容也可得到甄选,让课堂考核、成绩考核占比得到有效缩减,增加课外考核,实践考核的内容,保证教学评估更为合理、全面。考核形式层面,应该秉承多模态教学考核理念,要求学生结合多种模态方式完成并提交作业作品。如PPT、图像、文本、音视频等,保证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可以更为投入、严谨。课堂结果考核部分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全面考评,如学生小组的合作情况,依据学生的分工、参与度、贡献大小以及综合表现等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估,保证学生的价值不被忽视与淹没。与此同时,教师落实考核处理工作时,也应结合多模态的测评方案,灵活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补充或修改相关内容,保证考核评估工作可以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际贴合度更高。配合多模态演绎方式落实教学考核评价内容时,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核心都未发生变化,只不过这种考核方式将更加灵活、学生参与度更高,能够基于考核评估变化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更多翻译实践机会。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加强与校外翻译机构、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增加学生的校外实习锻炼活动参与机会,让学生对语言翻译基本环境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了解当前英语翻译行业的现实情况,并提升自身的翻译实践能力。以保证在未来的职业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翻译行业的岗位需求。与此同时,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可能会有所差异,更多的校外实践活动参与经验能够保证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向得到更为精确的确定,以保证后续的学习活动更有针对性,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三、结语

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思路与模式,多模态教学方法不仅让传统翻译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差、教学内容单一等局限得到有效弥补,还保证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更为全身心地投入进来并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更强了解与掌握欲望,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开发更多能够调动学生感官的学习方法,让多模态教学模式发挥出更大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模态英语翻译感官
联合仿真在某车型LGF/PP尾门模态仿真上的应用
逆向思维在大学生英语翻译教育中的导入和培养
数字化时代英语翻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新形势下再议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概述
模态可精确化方向的含糊性研究
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感官训练纸模
基于滑动拟合阶次和统计方法的模态阻尼比辨识技术
感官训练纸膜
基于CAE的模态综合法误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