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县:以信息化推动履职现代化
2021-11-12安涛
安 涛
近年来,博兴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互联网+人大”履职新途径,建立以信息化推动履职现代化的人大工作新模式,不断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聚焦“互联网+履职”,提升代表履职“精准度”。博兴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工作,把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摆在突出位置,以代表精准履职、有效履职的实际需要带动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建立代表建议“链条式”办理系统,设置建议提交、审核、分类、分办、承办、催办、督办、答复、评价等各环节,形成职责明确、任务清晰、环环相扣的“链条式”建议办理工作格局,人大代表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建议办理进度并实时评价,实现建议办理“全程可视”。实行代表履职积分“量化式”管理,出台《博兴县人大代表履职评估办法》,将信息化手段融入代表履职全过程,根据代表学习培训、参加活动、提交建议、向选民述职、办实事好事等履职情况,进行量化积分排名,为履职考核、代表连任提供依据。
聚焦“互联网+阵地”,提升载体平台“覆盖度”。常委会同步推进“线上+线下”平台,促进代表履职“活起来”。拓展代表履职服务中心功能,以互联网为媒介、以手机为终端,在代表履职服务中心预留端口,开发代表履职服务中心“云地图”,线上召开视频会议、开展学习培训、进行代表履职管理,畅通与代表的联系。延伸代表工作站(点)触角,建立网上代表联络站(点),群众可以通过二维码名片,向代表反映问题,参与问卷调查、法规草案意见征询等。一张小小二维码,更加密切了人大代表与选民群众的联系。
聚焦“互联网+监督”,提升监督工作“可感度”。常委会通过“智慧人大”建设,逐步实现人大监督数字化、实时化、智能化。积极稳妥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升级改造预算联网监督室,更新会议系统,建立健全运行机制,规范监督程序,加强预算联网监督的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对预算大数据的查询、分析、预警、纠错功能,实现与财政部门实时互联互通,将预算执行情况置于人大监督之下,真正实现对预算执行的全过程有效监督,提高监督实效性。建立民生实事项目监督系统,通过“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办单、人大评单”,采取分工联系、上下联动、代表参与、结果评价的方式,加强对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的监督,承办部门在“智慧人大”平台实时上传落实情况,监督推进小组和人大代表可以随时提出建议,实现人大监督和部门落实的线上互动,有效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
聚焦“互联网+宣传”,提升人大宣传“能见度”。常委会以“互联网+”为驱动、以机制创新为保障,深耕宣传资源,强化宣传效果,推动人大宣传工作提质增效。全方位贯通宣传窗口,打通博兴人大网站、“博兴人大”微信公众号和“智慧人大”APP三个平台,形成“一网一号一系统”平台体系,实现三大平台体系数据共享、功能融合、无缝对接,及时发布人大工作动态,做到分众化传播、精准化传播,有效扩大人大宣传工作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大力度抓好典型培树,通过“智慧人大”平台广泛宣传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作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典型事迹,在讲好代表故事上下功夫,把代表履职事迹写深写活,生动展现代表风采。围绕代表履职活动和典型事迹,做到全程参与、及时汇总、系统报道,形成层层推进的宣传节奏,引导激发人大代表更好地发挥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