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履职强监督 服务大局促发展
——邹平市人大常委会推动人大监督工作创新发展纪实
2021-11-12李大发
高 洋 李大发
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的重要职能;创新,是人大工作与时俱进的内生动力。邹城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与市委中心任务同向、与全市工作大局同步、与人民群众呼声同心,认真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权,着力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使人大工作呈现新气象、展现新作为,奏响了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的最强音。
完善机制 提高监督工作规范性
6月15日,在邹城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室里,一场“与众不同”的考试正在进行,来自不同岗位的考生正在进行任前法律知识测试。之所以说“与众不同”,是因为“考而无卷”——早在2020年初,邹城市人大常委会就实现了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电子化。
“考试试卷由系统随机生成,考试成绩自动计算,考试过程全程监控,这让任前法律知识考试更高效也更规范。”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作室的负责同志介绍。对提请任命人员进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是检验干部法律水平和依法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人大常委会更好行使人事任免权的一项重要举措。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设计开发了干部任前考试系统,通过工作机制的创新完善实现任前监督工作水平的提高。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常委会一直高度重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从源头上加强设计,规范履职行为,提升监督质效。换届以来,常委会及时作出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明确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依法履职、转变工作作风等具体内容,为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提供遵循。先后完善了议事规则、人事任免办法等,修订了开展询问和质询工作试行办法,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督办办法,预算审查监督办法等,逐步形成了科学合理、严谨有效的监督运作机制,为常委会严谨、规范开展监督工作夯实了基础。
2020年12月25日,邹城市人大常委会对提请任命人员进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
精准选题 突出监督工作针对性
人大监督的内容丰富,量大面广,在监督议题选定上,“眉毛胡子一把抓”难免顾此失彼,在“准、精、深”上下功夫才能以点带面。“监督工作既要合矩合规,也要常为常新,关键是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年初审议工作要点时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运华表示,“要紧扣市委中心工作,规范司法权力,回应群众关切,实行正确监督、精准监督。”
2020年春节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拉开了全民抗疫的序幕。围绕市委“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工作思路,统筹考虑疫情形势变化和各方因素,常委会果断出手,迅速调整年度工作要点,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纳入监督重点,对传染病防治法、动物防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支持和保障依法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人大工作与全市工作大局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彰显了人大作为。
换届以来,围绕全市长远发展和工作大局,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常委会会议45次,听取专项工作报告69项,作出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67项,各专门委员会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120余次,督导推进民生实事项目51个,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综合施策 体现监督工作严肃性
“蓝天更多了,空气更新鲜了,河水更清澈了,我们欣喜地看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同时也感受到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更高期待。”谈及近年来的履职感悟,代表们对身边生态环境的变化感触颇深,而生态环保工作的点滴进步、改革创新背后离不开常委会多年来的持续监督。
邹城市是省西部经济隆起带上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煤电等传统产业占比偏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换届以来,常委会先后听取审议环境保护专项报告5次,开展专题询问1次,多次就环境保护工作组织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人大代表调研视察,并对环境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不断增强监督刚性约束,提出意见建议,持续跟踪监督,督促整改落实,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生态环境的优化改善。
在丰富完善专题询问、听取专项报告、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监督方式的实践创新中,常委会探索形成了“难点工作持续监督+共性工作联动监督+具体问题跟踪监督”三位一体的组合拳。近年来,先后对园区大项目、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财政预决算及安全生产等工作实行跟踪监督。同时,常委会每年配合省、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视察调研,助推相关领域问题的解决;并在日常监督过程中,要求镇(街道)人大(人大工委)同步开展工作,通过上下联动,实现了人大监督的整体效应,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
跟踪问效 增强监督工作实效性
“这几年人大的监督力度越来越大,监督措施也越来越实了。这次动员部署真让我感到了‘压力山大’!”在近期召开的安全生产专题询问工作动员会现场,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表示。
这种压力感并非个例。事实上不只是专题询问,无论是执法检查还是视察调研都较以往更具有“压力感”,而压力传导的良好效果得益于常委会对监督工作事前、事中、事后环节的严格把关。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提升监督水平,要下足调研功夫。常委会深刻认识前期调查研究对监督工作的重要作用,每次实施监督事项前,都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与调研事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深入到各相关部门、镇(街道)、村居进行调研走访,确保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详细真实。为保障调研效果,常委会还制定出台了《邹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视察、调研工作办法》,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对确定调研课题、调研内容、调研形式、调研纪律及活动组织等方面要求进行了明确。
审议是人大依法履职的重要内容。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市人大相应专门委员会先进行分析汇总,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常委会结合调研报告和组成人员发言情况,再对监督事项作出情况研判,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意见,务求可行性,确保在后期的整改中得到有效的落实。为提高审议质量,常委会还探索形成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实现人大监督工作进一步走向公开。每次常委会会议邀请相关领域6名人大代表列席,并就审议议题发表个人的意见建议,实现了代表对人大工作的整体把握和有序的政治参与,扩大了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影响力。
“常委会反馈审议意见后,我们要制定具体的承办方案,明确完成的目标、时限,并且要在两个月内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情况。”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对常委会会议形成的审议意见,常委会采取二次审议、跟踪检查“回头看”等措施,集中审议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确保“议而有决、决而有行、行而有果”。
人大监督无终点,履职永远在路上。邹城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机制创新、程序创新、细节创新,不断提升整体监督工作水平,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