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稀有剧种的传承与发展
——以四平调为例

2021-11-12张夏青

散文百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花鼓剧种戏曲

张夏青

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一、探寻四平调的发展——追溯历史

明朝后,昆腔、皮黄及梆子腔的兴起,使得各种戏曲艺术形式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砀山地区的燕卫成等花鼓艺人在商丘卫星说书场演出,现场多人共同探讨,根据花鼓中男女演员均用本嗓演唱,曲调四平八稳,并且在苏北花鼓中又有“平调”的名称,因而提出四平八稳之意,用花鼓“平调”之称,各取一字,命名为四平调。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由于当时的曲腔有弦乐,没有打击乐,而花鼓则有打击乐而没有弦乐的演奏效果,这些不同之处影响着花鼓艺人进行演奏的形式,从而使花鼓艺人产生了增加弦乐的强烈愿望。1946年提出了以花鼓的“平调”为男女唱腔的基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上对其他剧种的音乐特点进行吸取运用,将戏曲和花鼓的曲调相融合,从此花鼓就变成了四平调。四平调这个新兴剧种,在演员以及四平调热爱者的影响下,使四平调的唱腔逐步丰富、完善起来,表演技艺以及舞台设计等方面也日趋提高。

四平调的唱词简单易学通俗易懂,乡土气息十分浓郁,带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点。它的唱腔旋律非常优美、语言纯朴、抒情性及叙事性较强,具有梆子音乐的风格特点。通常由4个乐句组成,4句一翻。其唱腔与二黄原板十分相近,兼备了西皮与二黄两种风格的腔调,京胡用二黄把位伴奏。四平调的板式不多,只有原板以及慢板两种板式,而这两种板式的旋律基本相同,只是节奏与行进速度上有别。所以将中速节奏的称为“四平调原板”,慢节奏的称为“四平调慢板”。四平调在唱腔以及节奏的变化上十分灵活,可以演唱不规则且较为复杂的唱词。四平调的传统剧目主要有《小包公》、《小姑贤》、《小借年》等50余出,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演出的范围逐步扩大,根据当时的时代元素,排演了《白毛女》、《焦裕禄》、《刘胡兰》等二百多个优秀红色剧目。其中演员们又大胆的加入了曲胡、月琴、竹笛、三弦等乐器,让四平调的表现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到了60年代末,又添加了大提琴、单簧管等乐器,让四平调走向辉煌时代。

二、分析发展中的问题——认清现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信息化社会对传统文化进行不断的冲击。四平调的发展显得岌岌可危。

1.信息时代之冲击。传统的四平调在解放前夕社会动荡不安,在人人自危的情境下,被统治阶级认为是淫词烂调。随着战乱的结束,生活环境逐步稳定,人们在精神上的追求也不断的提升。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文艺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四平调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革新,出现了最辉煌灿烂的时刻。改革开放的政策带来了先进的传媒工具,各种娱乐方式开始进入千家万户,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不再完全依靠落后的现场表演,他们在广播电视电脑上就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旧的曲目内容与时代的前进发展具有鸿沟,人们几乎不愿意坐下来欣赏传统的戏剧,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也不断地更新,传统的剧目已经不能够给观众带来新鲜感,人们逐渐脱离剧场走向更加新奇的世界,这使得四平调不断地衰落,不断地脱离人们的生活。四平调在文革后又有过几次文艺复兴,但却也是在人力物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昙花一现,一步一步退出。

2.自身体系之缺陷。以四平调自身来讲,四平调与其他剧种的交流较少。在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之下,要想发展的好,交流是尤其重要的。由于当时演员知识水平非常有限,四平调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在使用传统的古老教学的方法—口传心授,这将很大程度上造成“人亡曲灭”的发展情况。只依靠口传心授的方法会造成一些想要学习戏曲,但由于距离问题无法面对面进行学习的学员流失。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完整以及规范的记谱法,导致有些经典的传统剧目已经失传于社会中。当前上演的剧目中,依然是十几年前编排或者传承的经典四平调曲目,与当下生活没有形成联系,剧情略显的苍白。

3.研究资金之短缺。建国后,政府体制中纳入了四平调的民营戏班,四平调在传承与发展以及演出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原来的师傅和徒弟的关系,转变为了新型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同事关系等。从原来自负盈亏的演出人员成为具有了国家编制的正式人员。改革开放初期,商丘市政府对于商丘四平调剧团在政策与资金方面给予了巨大的帮助,使演出人员具有编制,并且按月发放工资。但近年来政府的帮助力度逐渐减弱,稀有的戏种开始不受到政府以及人们的关注,它们把目光逐渐转向了更为著名的大型戏种,从而导致了“大型剧种繁荣发展,小型剧种摇摇欲坠”的局面。

三、聚焦属于四平调的“新时代”——展望未来

1.改革创新面向未来。在政府方面,首先可以鼓励学生对四平调戏曲知识的掌握以及对表演的实际演练,也可以将其作为中招、高招的加分项之一。其次在财政拨款方面,地方的政府要加强对于财政的拨款力度,对于地方性的剧团,加以扶持。再次在旅游业方面,在四平调的文化输出过程中,可以把四平调的经典剧目,比如《小包公》图片等印在旅游纪念品上,把四平调文化元素印在一些小商品上等。加强四平调元素与企业进行融合,鼓励与扶助企业进行投资,进而解决资金问题。要建立起民俗文化不能与现实生活脱节的观念,承认四平调在当代社会中对人民文化的实际作用。使其在市场化、商品化等方面上充满活力。最后在人才方面,可以加强对于四平调优秀演员的选拔,要向全社会公开进行招聘,重新组织起来四平调剧种艺术人才。加强对四平调青年演出人员的培养,同时对于老艺术家们进行拨款补贴,提高老艺术家们的社会影响力。对四平调的方言进行文化保护,方言是一个地方显著的特点及标志,是地方戏种的核心内容,政府不仅要推广好普通话,还要加强对于四平调方言的宣传及保护。

2.凝心聚力校园育人。在学校教育中,让“戏曲走进课堂”,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接受戏曲文化的熏陶,建立起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心态,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开设充满活力的课堂。还可以在班级中增加以“四平调”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指导学生学习系统的四平调文化知识,使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建立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可以在中小学增加“四平调”的音乐课程设置,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听者,也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潜在性质的传承人。

3.协同参与共同发展。对于社会来说,在社会上建立一些四平调音乐组织协会,开展一些与四平调有关的活动。比如:组织人员进行四平调的公益演出,宣传四平调的音乐文化。四平调要打破当前的局势困境就必须不断的进行创新,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使创造出的曲目更加符合生活气息,与其他剧种进行联系,让四平调的创作充满新奇元素。如《前门情思大碗茶》等戏歌,体现京剧与现代歌曲融合。人们通过流行音乐的载体,进一步认识戏曲,戏曲现代化的困境被打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取得了进步。

4.继承传统增强自信。文化的兴衰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存亡发展,尤其是地方剧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艺术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传承优秀中华文化重要的载体。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下,世界文化也呈现多样化发展。就戏剧而言,作为传统民族戏剧文化的四平调具有很大发展空间和潜力,在新时代下,我们要增强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要着重增强人们对于传统戏曲文化的热爱与追求,将四平调传统剧种发扬光大。

四、总结

四平调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不仅作为稀有剧种中的一份子,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其中一部分,更应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四平调的文化底蕴是不可忽视的,对于它的保护,我们应该紧紧地跟随着党和国家的步伐,抓住机遇,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使四平调重新焕发光彩。

猜你喜欢

花鼓剧种戏曲
淮岸花鼓情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幸福花鼓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花鼓灯小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