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花腰傣民族服饰古老的传统文化习俗

2021-11-12方永平

散文百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民族服饰巫婆户主

方永平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文化馆

服饰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又是人类生活的要素。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其产生和演变,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地理、历史以及生活习俗等都有密切关系。花腰傣服饰别具一格的风格成为中国服饰史上的“活化石”,特别是妇女服饰,用料讲究,刺绣精美,银泡琳琅满目,彩带束腰,一双手戴几对银镯,十个手指都戴满戒指,是富贵身份的象征。每个花腰傣妇女都有一套“圣装”,而“圣装”一生中只得在出嫁时、父母出殡时、自己去世时穿三次。花腰傣的寨神树叫“登色”,傣语意指“衣”树。祭祀的主持人龙头叫“伙色”,傣语意指“衣”头。选“衣”头时要用每家每户的户主的一件上“衣”来称称量出,获得“衣”头职务;叫魂时要用衣;巫婆(雅摩)看病瞧事要用衣。

花腰傣民族服饰与古老的传统文化习俗息息相关,是花腰傣人共同文化、共同心理素质的精神产品,沉淀着花腰傣民族历史、文化、信仰,民俗、道德观念等内容,具有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和艺术的价值。笔者通过调查,认为花腰傣民族服饰与古老的传统文化习俗关系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花腰傣服饰与选“窝色”的关系。传统花腰傣村寨都有一个主持祭祀人“窝色”,主管村寨整个祭祀活动,负责与神灵沟通。“窝色”的选择方法是将所有家庭的户主集中起来,把户主的衣服拿一件来称重量,以最重的那件为基准量,未到基准量的衣服用米补足,这样所有人的衣服都一样准了,然后放到一起,再次称重量时,所有人的衣服任然只有一样重,而神灵选中的那个人的衣服会重起来,超过所有人的重量,此人就是神灵选中的“窝色”。选出“窝色”后,由“雅摩”(巫师)举行仪式,使其正式成为“窝色”,一年后要重新选“窝色”。“窝色”一旦选定,就得担任,否则就会生病。

花腰傣村寨神圣不可侵犯的寨神树叫“登色”,傣意称“衣树”。寨子里的祭祀龙头叫“伙色”,傣意称“衣头”,选“龙头”时要用户主的“衣服”来称量得出;叫“魂”要用衣服;巫婆(雅摩)瞧病看事等均要用衣服。

第二,花腰傣服饰与丧葬习俗的联系。花腰傣的丧葬习俗反映了其原始传统观念,这种观念与生活也有密切的关系。第一次放鞭炮是表达或传达村中有一个人去世,叫断气炮。村子人在晚上睡觉时听到鞭炮声要马上起床,并叫醒全家人清醒地坐在床上,因为怕自己的灵魂跟着死者去了。之后死者家属要帮助死者洗澡、理发、换衣服装入棺之前第二次放鞭炮,棺装好后第三次放鞭炮,最后通知亲属和朋友陪伴与帮助做事。

一个花腰傣老人过世之后,尸体装入棺之时,妇女都要身着花腰傣传统服装,男子穿新的普通装。装棺之时,要用自家纺织机织出的红布垫棺底。随后亲属用各种自织的布盖在死者身上,待所有的亲朋好友都有布盖脸,抬去火葬。参加丧葬仪式的都必须穿丧服,随着时代的变迁,每户每人都有一套丧服备用。

“发送”死人前一天要设灵堂,棺木上方横吊着数根用来挂衣物的竹竿,死者是男的就挂男子儿子辈的衣物,死者是女的就挂女儿辈的衣物,挂的越多越好,意为死者到阴间会有更多的衣服换穿。

第三,雅摩(巫婆)与服饰的关系。巫术是人类社会在生产、生活低级阶段的产物,原始时期的人们认为鬼神支配和主宰着生灵,一但得罪了鬼神,身体就会得病,生活就会有灾难。花腰傣一直保留历史上沿袭信鬼神这一原始习俗,但凡家里不顺或人有病,她们就会去做巫术,巫术都是由雅摩(巫婆)来做,一般为女者,有祖传和隔代相传。要成雅摩不容易,非得大病两三年甚至七八年,病得死去活来、历经磨难才能变成雅摩。变成雅摩后就可以给人看病、瞧事。花腰傣人非常相信鬼魂的存在,非常相信雅摩的巫术。人病了、疼了,生产、生活中遇到不顺就从家中带一件女主人的外衣去找雅摩看与瞧,请她来跳神、撵鬼,雅摩在她的衣服袖子上用手指量几下,就能说出其病根、事出原因。

第四,叫魂与衣服的关系。花腰傣人相信灵魂是附在衣服上的,只有衣服才能将谷魂带回来。叫谷魂时需要准备所有家庭成员的衣服,每个人的衣服都要用红线栓好,按长辈大小排列,孙子辈的衣服放在最里面,父母辈的衣服放在中间,爷爷奶奶的衣服放在外面,奶奶的衣服(通常是户主和仪式主持者)的衣服放在最外面。并把其他家庭成员的衣服包起来,用红线栓好,仪式才能进行。

尽管这种分析是初步的,但也反映出花腰傣民族服饰文化在古老的传统文化习俗活动中的文化意义。所以肯定,花腰傣民族服饰在花腰傣古老的传统文化习俗中占有重要的意义,需要我们文化工作者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

猜你喜欢

民族服饰巫婆户主
一个小巫婆怎么够
呼叫小巫婆
回来(外一首)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传统茶元素与民族服饰设计的融合探讨
热热闹闹的巫婆村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汉唐户主资格的变迁*
张小飞落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