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旋律

2021-11-12厉彦林

山东文学 2021年11期

厉彦林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

一朵朵白云绕山间

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

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哎谁不说俺家乡好

得儿哟依儿哟……

《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电影《红日》的插曲脍炙人口,歌词朴实无华,旋律悠扬。这地域特色鲜明浓郁、讴歌沂蒙人民热爱家乡和大自然的优美旋律,正越来越清晰而真实地律动在沂蒙大地上。

“村头有口井,井旁有棵树,树上有群欢唱的鸟,树下有群担水的人”,这曾经是沂蒙山区独特的山村风景。如今走进沂蒙山区,虽然村庄大都改造过、村民也大都吃上了自来水,许许多多的村庄村头或村中依然有棵突兀嶙峋、枝繁叶茂的大树,像一把巨伞一样,庇护着一村百姓,成为当地一大风景或奇观,让子孙后代无论走多远,也能确定村庄的位置和行走方向,在心中摇曳着亲情与乡情。由于这类老树大都有着神奇的传说和美好记忆,村里百姓对其充满了敬仰、敬畏和钟爱之情。不少村民出远门或孩子参军、考上大学临行前,会到树下烧香磕头、祈祷许愿。

乡愁因子

中国是古老的农业大国。美丽家乡,美丽中国,一直是中华儿女追求的梦想。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穿梭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渴望同时享受城市的现代与繁荣、乡村的纯朴与宁静,对“绿水、青山、蓝天、清洁空气、干净土壤”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谁的心中都有一幅至纯至美的山水田园画卷,滋养和装饰着自己的心灵天地。

从2020年开始,我为了创作《沂蒙壮歌》这部纪实文学,跑遍了沂蒙革命老区所有的县市区,亲身感受和体验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伟大奇迹和感人故事,察看感受了主要“田园综合体”。客观地讲,沂蒙山区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绩斐然,但也不是十全十美,同样存在不均衡、不充分,甚至个别地方也有不可持续的问题。我所走访的大都是比较成功的典型,是各级共同修枝、打药、施肥结出的丰硕果实,我相信会实现由点到线、点线成面的演变,最终蓝图变成现实,创造经济高质量发展、老百姓高品质的生活。农业有奔头,农村有看头,农民有盼头,殷实、文明、善治、美丽的乡村图景正在生成,美丽乡村正入眼入画,沁人心脾。

大家知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期盼的生活愿景。乡愁到底是什么?《诗经》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贺知章感叹:“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余光中吟唱:“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席慕蓉比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乡愁就是思念家乡故土的深情、隐藏在游子内心深处刻骨铭心的记忆、难以割舍的情愫,也可以说是对大自然、对原生态生存和生活的向往与留恋。现代人的“乡愁”,主要是指对过去生活痕迹的追寻、对消逝的场景的怀念和对历史文化、家族情感文化的传承。人一旦远离故土或被城市文明长期纠缠,这种情绪便会或急或缓、或早或晚、或深或浅地涌流而出。我国又步入太平盛世,人类已步入自由流动的地球村时代,人们仍然在经历离乡、怀乡、他乡成故乡的心灵轨迹。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村庄开发与保护的利益博弈,依然在激烈与残酷地展开。也可以说现代化和文明程度越高,人们思乡、念乡的情感会更浓。蕴藏乡愁的思乡曲不会随着城镇化的前行而消失,会永远伴随着人们的美好记忆与回忆,萦绕攀结在我们心头。城乡变奏、融合发展、同生共荣是历史必然,也是人心所向。

乡愁有多种定义和理解,这与年龄、经历、学识和心情有关。可能是一棵树、一垄庄稼、一间老屋,或是一道山梁、一座青山,一条溪流……最基本是文脉延亘,精神归属。可喜的是,许多地方的旧村改造已经跳出传统的盖新房、住新房那种单纯温饱层次的追求,注重产业发展和生态平衡、生产生活的协调,注意把农房当作乡村风土人情和文化传承的载体,既保留传统的文化因素和历史记忆,又移栽现代生活气息和时代身影,成为展示乡土文化根脉的幸福家园、美丽乡村,涌现出了“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现代自然田园,彰显着“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留住山水、留住记忆、留住文化和精神的根,保护了村镇千百年来传承的自然景观、生产方式、邻里关系、家训家规、民风民俗等田园牧歌式的乡愁。

我国经过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在城市这一端,城市不断“发福”,居民生活越来越舒心,同时也发生了一种新的重大变化。相比农村,城市更少了些人间温情和泥土味、烟火味。有的人甚至患上物质富足衍生症。一些人也萌生出躲避贪婪和物欲、回乡下生活的冲动。有的人为躲避焦虑不安、恐惧失落的情绪,毅然选择宁静朴素的农村,追寻“乌托邦”式的农庄社会。田地没有荒废,菜园子里还长满各种各样的果蔬,养着土鸡,自磨豆腐,自觉地追求简单质朴的生活,消费意向转向“健康”,文化元素成了“戏眼”,舒心自由成了“卖点”,社会上也开始崇尚和宣传朴素的生活态度。高尚的信仰和绿色简约的生活,已经成为新的生活潮流。拓展高尚而随性的人生境界,留一份安静、留一份空白给自己,寻找新颖的时尚感和俭朴的仪式感,释放情感,释怀压力,平凡生活添一抹雅致古朴之风。传统农学思想、栽培方式、耕作制度、农业技术和工具等农耕文化,木匠、石匠、瓦匠、篾匠、刺绣、酿造等技艺,田园景观、村落民居、社会生活景观和自然环境等景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包括生老病死等习俗都属传统文化范畴,如何保护与传承?如何赋予时代内涵与精神?如何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文化基石和历史标识?

城市和乡村这对孪生兄弟,目前还是一高一矮、一长一短,如何同存共荣?尤其是贫困村这位穷哥们如何走出困境?主动融入“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跨越的洪流,接纳城市的辐射和拉动,激活和释放自身发展的潜力与热量?巩固住脱贫攻坚成果,如何嵌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打好特惠性政策与普惠性政策的组合拳,实现城乡共赢和良性循环?当然,如果用城市化的单向思维破解乡村问题,会拐进窄道、死胡同,甚至成为一道无解的题。鼓励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产业良性互动,城市要素进乡村回报率高,乡村产业多样化、多元化发育,产业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交叉挽臂平衡生长。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建设绽放欢声笑语、亲近自然、与动物植物和谐互融的乡村生活乐园,既是享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又是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家园和生存空间。一句话,宏大目标是: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地更洁、人更富;微观的目标是: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人气旺。思路层面有四句话:产业兴旺是根,文化传承是魂,生态宜居是基,人丁兴旺是本。

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在纪实性散文作品《沙乡年鉴》中提出的土地伦理问题。他首次推出“土地共同体”这一概念,认为土地不仅仅是土壤,它还包括气候、水、动物和植物。人只是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一员,必须改变他在共同体中的征服者的面目。倡导处理人与土地,以及人与土地上生长的动物和植物之间关系的伦理观。沙乡虽是贫瘠的,然而也是充满生命律动的,“有一些鸟也只能在沙乡发现”,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们喜欢僻静,沙乡便是一个真正的、理想的所在。正因为他在与大地亲近厮磨中,逐步认识到自然的可爱、土地的可贵、绿色的可亲,才改变及形成了他的生态价值观。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持续推进,那些最初的、原始的、农业社会的带农耕文化痕迹的风情与景观,有些早远离我们,有的甚至连个图片也没留下,孩子们只能听长辈和老师去描绘简朴传统的生活方式、农耕文明和“乡愁”。面对快节奏的现代化社会生活,强调保护和利用历史遗存,是要让生活倒退到过去那种原生状态吗?作为农耕文明的承载者,过去的老物件能满足当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吗?能让乡愁因子峰回路转、创造柳暗花明新机遇吗?应向以拆为先、以重建为能的平庸麻木者大喝一声:清醒吧,觉醒吧。把古老的村庄和树木留下。把祖宗遗产、精神遗产和美好记忆留下!

绿色动能

21世纪以来,生态环境问题已是全球的一个中心议题,绿色发展相对于曾经征服掠夺自然、转移转嫁危机的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黑色发展”,是对现代化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重新选择。绿色与人和其他生命乃至整个大地共同体有密切关系,她涵盖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地球生物链中的生命万物乃至整个大自然。共生原则兼容丛林法则、市场法则的优点,既崇尚自由竞争,物竞天择,又呵护弱者,和合共生,真正让“适者生存”,共享千姿百态的美丽与繁荣。从一定意义上讲,西方文明是建立在以抢劫为主的海盗逻辑之上的,具有强烈的征服欲和排他性。这种思维方式导致不断为自己制造更加强大、更难对付的敌人,譬如,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工业领域特别是化工领域制造的环境灾难,更是不胜枚举。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生态思想,怪不得有西方学者把《老子》称为“救世之书”,认为老子哲学所蕴含的道法自然的生态观,是东方《绿色圣经》,绿色,种子,希望,轮回……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绿色成为普遍形态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为了子孙后代生活得更美好,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到重要位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伟大跨越。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是目光短浅、自我毁灭。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才有可预期的美好未来。痛定思痛,我们需要在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前提下,通过绿色科技创新和绿色生产力发展,“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生态文明发展,以生态农业为突破口,推动生态修复工程、打好生态产业脱贫、转型绿色发展、创造绿色财富、助力绿色福祉、实现生态富民,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想鲜活地刻画在中国大地上。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绿色发展、健康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发展生态农业更为迫切。生态农业既关心庄稼的健康生长、饭菜的清香,又关心土壤这个生命共同体的品质,还有良种、阳光、空气和水,以及逐渐摆脱对农药化肥的依赖,大气候与小气候互动互补,形成良性生态圈,最后走向生态文明,为全球低迷的经济复苏提供活力。

处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确实需要反思快与慢、多与少、好与坏、长与短的辩证关系。竭泽而渔式的发展,资源、环境、人心都受到损坏,当下日子怎么过?未来的路怎么走?我们的后代怎么办?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新思维、新理念和新载体作支撑。田园综合体项目通过土地整合、土地流转,实现农村从单独经营到集体经营、从农民单纯种地到企业化生产分红、从种养加工销售、一产到三产融会贯通,通盘“粮囤子”“菜篮子”“果盘子”,土地集中、生产集约、效益更加凸显。以绿色、休闲、生态为定位,挖掘历史文化,既有美丽田园风光,又能充分体现青山绿水的生态原貌和地域特色,闻得见花香,听得见鸟鸣,让游客在农耕文化传承中获得情感熏陶,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中找到心灵归属,真正看到绿水青山、五彩田园、幸福民居,农民发家致富的希望与梦想。它对于交通便利的城市和周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也有辐射和带动作用,是巩固精准脱贫成果、彻底改变落后村面貌的有效捷径。

沂蒙山区地处中纬度地带,自然条件复杂,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沂蒙山腹地的临沂市,这些年全市累计完成造林26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23.49%,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500亿元。

2019年4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中国提交申报的沂蒙山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成为我国第38个世界地质公园。沂蒙山地质公园是山东继泰山之后的第二家世界地质公园,昔日穷山恶水的沂蒙山,今朝青山绿水,正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传播向全世界。

彩色家园

自古以来,歌颂家乡美景的诗词数不胜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我却特别喜欢“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描写农村夏日意趣横生的生活场景的诗。

我的家乡莒南县朱芦镇因南北纵穿全域的绣针河两岸的红色芦苇而得名。它的北部和西部背靠浑厚的沂蒙山腹地,南部濒临江苏和山东绿色引擎激活的现代化工业基地,往东几十公里就是汹涌“诗与远方”的蓝色海洋,甲子山前静卧的大山水库,若一粒翠绿的蓝宝石悬挂在沂蒙山胸前,熠熠生辉,这里有一串以姓氏和“彩”命名的刘家彩、宋家彩、李家彩、张家彩等村庄,散落着鬼谷子和孙膑在此修炼的遗迹,还有全国最早唯一以村庄命名的“厉家寨高铁站”,区位优势独特。最近正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全市乡村振兴的总体设计,准确把握本镇的区位和功能定位,着手打造“沂蒙彩色家园”。试想,那深厚的红色底蕴和大片的红芦苇,漫山遍野、色彩缤纷的桃花、杏花、枣花、栗花、柿花、樱桃花、山楂花、石榴花和有名无名的野花,田间地头上紫色的桔梗花、黄色的金银花、缠攀在篱笆上的紫色牵牛花,农家门前的山杜鹃、大丽花、牡丹、月季、栀子花、紫藤花和野菊花……那五彩的花朵一丛丛、一簇簇、一层层、一季季铺满了沟沟坎坎、山顶谷底,蝶舞蜂闹,飞瀑鸣弦;花彩人家散落其间,山花烂漫,车流如织,歌声悠扬,乡风民风淳朴,山区群众勤劳真诚善良,人声鼎沸;春的繁华,夏的绿荫,秋的丰硕,冬的冷峻,似一幅幅滚动播放的高端版画,真是色彩斑斓、让人羡慕和陶醉的原生态山乡景象。我们期待她早日浓墨重彩地化蛹为蝶,成为旅客游山赏花、观光采摘、修心健体、休闲度假的胜地。不知不觉,仿佛又有精美的图画扑面,又有花草清香萦绕在鼻息间。“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故事,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汇聚成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动人风景。

我的村在临沂市与日照市交界处,村东有座南北走向的山叫云梦山,当地人俗称南北山,也是临沂市和日照市的分界线。山上松柏苍翠、云雾缭绕,充满神秘色彩。“山顶戴帽,大雨就到。”山上有“仙人洞”“鬼谷子庙”“雹神姥姥庙”等遗址。“仙人洞”在山的西侧半山腰,“仙人”是谁我没寻到答案。从我记事起,就因山上蟒蛇多,家长严禁孩童上山。我们几个小伙伴曾偷偷探访过“仙人洞”,只记得洞周围刺槐稠密,洞口有两米多高,是个石头洞,洞顶往下滴着水,阴森森、凉飕飕的,一眼瞅不到底,有人说此洞直通东海。山顶有庙址和石阶、石炕、石盆、石罐、石碑等,据说鬼谷子曾在此隐居授徒,孙膑在此学医救人,传说冰雹神的姥姥家在这里,因而这一带从未有大的冰雹灾。相距十几里地的甲子山下的石汪村有个“孙膑洞”,据说孙膑在郯城马陵山“马陵之战”后,就隐居在这一带著书立说。并有千年银杏树和犁痕、牛蹄印、石炕、石盆、搓背石、点将台等遗迹。这一带的民间传说很多,孙膑洞在《莒州志》中也有记载,史书中有“孙膑与庞涓俱学兵法于鬼谷”记载。因为孙膑门前“挂五彩”,在这里繁衍生息的人们崇尚文化、喜欢模仿,逐步形成了李家彩、张家彩、宋家彩、刘家彩、厉家泉等村落,当地的百姓称这里为“彩沟”。后来当地在“老彩沟”建起了以鬼谷子文化为主题的无极鬼谷旅游景区,富有神秘感、智慧感和荣耀感。依托天然的山、水、林,沟与涧、自然与文化相连,涵养生态与强村富民协同。景区内建有玻璃滑道漂流、游船、八卦区、智慧茶园、摩意瀑、观天瀑等景点。进入景区,可在喧嚣中寻找一丝安宁,在物欲横流中寻得一方净地。既能体验鬼谷文化的智慧内涵,还能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滋养心灵宁静与淡然。

俄罗斯诗人叶赛宁因在那个平庸丑陋的小村庄,开启“紫罗兰,你拼命地作响吧”的经典吟唱。追求平静与朴素生活的诗人海子行吟: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我们在外闯荡久了,走进保存、恢复和修葺一新的村庄、自家的老房子,情不自禁地激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乡愁,继而滋长“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乡恋,心头汹涌澎湃“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情,铭记起爷爷胡子上拴系的老故事、奶奶纺车上缠绕的安眠曲、爸爸老茧叠加的手掌、母亲白发掩盖下的满脸皱纹……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枝一叶牵引一串滚烫的泪珠,风俗人情也是一串闪耀美丽光泽的文化项链。

“只要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就富有活力,就能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一旦被唤醒,他们会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如今,无人机、物联网、大数据……现代农业生产手段比比皆是。夜晚,天上繁星闪烁,地上灯火明亮,虫鸣蛙叫,清风徐来,稻花香里“听”丰年,充满诗情画意。我时而含情脉脉地静候凝望,流连忘返。只见月亮把洁白如纱的光轻柔柔地洒向大地,带着果瓜的香,树叶和青草的香,还有野花的香,月色缭绕,芬芳四溢,令人神往……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沂蒙人民正以新的良种、新的播种方式,在沃野上书写丰收和乡愁的现代版诗词,弹唱一曲用幸福谱写的乡村奏鸣曲,描绘乡村脱胎换骨、绿色发展、美妙绝伦的画卷,避免涂脂抹粉、大拆大建,在保护中开发和兴旺。我作为沂蒙子弟,听到这一则则消息、看到这一帧帧景象,心跳一次次加速,分明聆听到沂蒙大地激情燃烧、焕发生命光彩、暖心暖肺的怦怦心跳,内心惬意痴迷起来,不知不觉陶醉其中。

文化符号的留存、抢救修复和光大,是文化尊严与自信的生动体现。我们叩心而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物质的极大丰富、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渐渐成为流水线上的一个机器,连吃饭和娱乐都变得程式化,生活日渐单调和乏味,越来越多的人身心疲惫,情绪异常,脆弱、焦虑、恐慌甚至抑郁。农民离村率高、土地荒芜现象严重,相伴经济落后的是读书不吃香、科学落后、卫生不良、陋习盛行、道德不修等不良现象。放眼城乡,无论男女老少,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成为一种社会病,混淆了衡量道德、是非标准。真与假、美和丑、善与恶、新潮和传统如何区别?人的行为具有从众性、传导性和比较性。当群体达到一定数量,会给其他个体传递人多势众的感觉和随大流的意向。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改变重物质轻道德、重功利轻道义、重外在轻内修的倾向?这份责任乡村承担不了,但乡村得从复原起始,从心灵开始。城市让我们享受工业化带来的物质财富,让我们记住乡愁的乡村,恰恰承载着城市无法找到、金钱无法买到、物质无法替代的精神与文化。城与乡的关系,就像大树的树冠与树根的关系。村庄这棵大树是生命的根源。大地支撑着树冠上的动物、飞禽在打、在吵、在闹。即使大树的冠被砍、被折,只要根在,照常能重新生长,长出大树。

我的家乡厉家泉村,地处沂蒙山区的最东南角,三面环山,房屋全是石墙红瓦排列整齐,家门口大都是花草,有些直接就是茶园。这是个以泉命名的村庄。村后那眼甘冽的泉水滋养了多少代人。最早就是在山坡沟底用石头护着。放学回来、干活累了,用手捧起来就喝,解渴过瘾。再后来为了方便乡亲们取水,村里就用石头严严实实地砌成了井。我记得无论逢年过节,还是来了亲戚朋友,各家各户都要专门去挑这甘甜可口的泉水。生活讲究的人家坚持喝这泉水。如今虽然家家通上自来水了,但乡亲们铭记着这眼泉的养育之恩,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这泉也成了父老乡亲们的精神符号,家家户户、人人心头涌动生命泉、智慧泉和幸福泉。村里正在以书香、茶香、花香交融为核心元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想,在花香四溢的清晨,借一缕金色阳光,泡一杯产自自家茶园的香茗,捧读一本散着墨香的书卷,那书香、茶香、花香养心润肺,让每一寸空间都弥漫甜美舒适,这是多么精致的生活和优雅的生活品质。

5000年的农耕文化,在广阔富饶的农村土地上,孕育了太多的故事、风俗、文化和传统。人们留恋乡村,根据地理资源、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可以相继打磨出桃源乡村、诗意乡村、田园乡村,远古村落、名人村落、神话村落、梦幻村落,工艺村落、耕读村落、茶香村落、花卉村落等等,赋予深邃的内涵和无限的想象空间。大城市居住的人群开始厌倦了千篇一律的生活,建立在车轮和高铁时代的生活方式又拓展了活动的距离。即使在繁忙、快节奏的条件下,也需要在工作之余休闲,体验生活。数以亿计的城里人都愿意且有条件到乡村来度过一段宁静的时光,几十年来一直喜爱倾力建房造屋的农民,完全可以为民宿游提供宽敞舒适廉价的民宿房子,“让居民解馋,让农民挣钱。”丰富的乡村民俗风情和自然景观,为乡村民宿游创造了诱人的大市场。民宿旅游带来最完全的市场经济,更是让农村的变化在短时间内会超过过去几十年,甚至几千年的总和。农民渐渐成为物质生活上富裕、精神生活上富足,生活有尊严、有品质、有吸引力的职业。

生态文明

人类创造和享受工业文明的便捷、精细和集约之后,开始向往以山川河流和花草树木为邻,脚踏温润的泥土,远离没有冰冷的钢筋水泥,品尝纯天然的食物,舒缓优雅地享受生活……简单地说,这是渴望和追求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一种以生命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形态,包括人、动物、植物等生物圈。它以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积极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走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纵观历史,人类与自然界一直在失衡与再平衡之间徘徊前行。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有位历史学家曾发出“警世通言”:“人类将会杀害大地母亲,抑或将使她得到拯救?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欲,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而人类的贪欲正在使伟大的母亲的生命之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造物付出代价。何去何从,这就是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斯芬克斯之谜。”这段话可谓惊世呐喊,生命绝响。

客观上,人类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依赖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也有能力破坏自然。当人类付出沉痛教训后,终于明白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呵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决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一段时间,大地母亲的绿衣衫开始褪色,被它的子孙放肆地弄脏甚至剪裁,无数森林、河流和山峦被金钱“蚕食”。迄今为止,被人类认识到,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譬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以及酸雨、气候异常、“非典”、禽流感等。

伴随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人类的觉醒,生态环境保护引起各国人民的普遍关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已成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走过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守护和弘扬农耕文明,为了让远行的人和走远了的人再回来。

我们这一代人,童年大都是在农村度过的,在绿树丛中捉迷藏、在水塘里打水仗、在河溪里逮鱼虾、爬到树上掏鸟蛋是家常便饭。经过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一些地方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搞填塘造田、毁林造地、过度养殖、过度放牧、滥用农药等,加之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跟不上,造成农业资源污染,影响农村居住环境和农民生活。这种状况在党的十八大后虽然有了历史性的改变,但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仍然不容乐观,这已成为一道涉及民生和长远发展的“必答题”。

著名作家张炜在《绿色遥思》中写道:“当说到这里的时候,我明白一个人的品性可能是很脆弱的,而形成的原因极其复杂。不过这种脆弱往往和极度的要求平等、要求给予普通生命起码的尊严,特别要求群起反对强暴以保护弱者的心理素质紧紧相联。缺少的是那种强悍,但更缺少的是被邪恶所利用的可能性。有着那样的心理状态,为人的一生将触犯很多很多很多东西,这点不存侥幸。”

可喜的是,上下左右、方方面面开始达成重视生态的共识。我国“十四五”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在生态现代化或绿色发展的整体性话语框架下展开,“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与稳定性”,全面促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中国已向世界庄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我国按下了减污降碳的加速键。

无论是农业文明,还是工业文明,都是通过向大自然索取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成果的积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都是人类以索取为导向的,生态文明是以共生为目的的。就农业文明而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建立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需要减少农药、化肥、地膜、激素、除草剂等的使用,创新生态农业实践,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增效,并通过提供健康农产品,从源头上保障公众的饮食健康。生态循环农业利用自然界中各种要素,如秸秆、动物粪便、人粪尿、园林废弃物、菌棒、酒糟、剪枝、屠宰场与渔业废弃物、城乡可降解生活垃圾等,作为有机肥生产粮食作物。生态循环农业还包括节水灌溉、恢复生态平衡、传统种植资源繁育与可持续利用、生态农产品收储等等。

这些现代技术成果,真正植入大地、变成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还有很遥远的路要走。

地处平邑县卞桥镇蒋家庄的“弘毅生态农场”,开启了生态农业的探索之旅。“弘毅生态农场”负责人蒋高明,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长期从事植物生态学、生态农业研究。2006年7月,他带着“生态农业”研究课题和一支由十多人组成的科研团队,回到家乡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卞桥镇蒋家庄的,按照本地两倍的价格承包了四十亩低产田,办起了“弘毅生态农场”。他承包的地块有的年份连种子都收不回来。他们科研团队认为,由于现行农业模式种地不挣钱,传统的精耕细作被抛弃,转而依赖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造成土壤板结、酸化、有机质下降、重金属污染、耕地退化。因而他还提出了生态农业“六不用”原则: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地膜、不用除草剂、不用人工激素剂、不用转基因技术。从沂蒙山走出来的蒋高明深知,这些年由于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不仅没从根本上控制住害虫和杂草,反而把有害成分留在了土壤、水体、空气中,既污染了生态环境,也大大减少了野生物种和乡村生态多样性,直接导致土壤地力的下降。这种状况,土地不喜欢,虫子不喜欢,草不喜欢,农民也不喜欢。恢复地力,出路在生态循环农业上。农民最务实,只相信眼睛,不信耳朵。他和他的团队试验的结果,让乡亲们为之一振:2008年,他们种的小麦和玉米产量两季加起来一亩不足500斤,但到了2011年,小麦亩产450斤、玉米亩产550斤,比周围农田产量高出近一倍;小麦玉米周年亩产量一直保持在1吨以上。经过这十多年的试验,昔日的低产田已经被改造成高产稳产的吨粮田。

生态威力开始发挥,土壤变得松软,并且有了比较厚的表土层,肥力下降的土地重新焕发了生机。据蒋高明教授介绍:“目前的弘毅生态农场,土壤里的重金属基本为零,农产品没有农药、塑化剂、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山鸡、燕子、蜻蜓、刺猬、青蛙、蛤蟆、蛇、蜜蜂、螳螂、瓢虫等动物,重新回到了农田。这里40厘米厚、1平方米的果园土壤里面,有四五百条蚯蚓,而其他果园里最多的只有十几条,有的甚至一条也没有。”来参观考察的权威人士认为,这实际上已经高出了“有机”农产品的标准,是更健康、更值得信赖的有机农业标准。这些实打实的数据,证明“六不用”的生态耕作技术完全可以追平甚至超越西方传统的化肥农药撑起的现代农业模式。一旦这种“六不用”模式在中国农村得以推广,那么“三农问题”可望迎刃而解。化学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破坏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还能探索出实物产品中的生态价值和附着在实物产品上的生态服务价值转化路径。

蒋高明越说越兴奋: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不仅可以促进精准扶贫,而且由于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等使用量的大幅度下降,能够生产出大量优质安全的生态农产品,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就会彻底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短视做法。

没有有机农业,就没有健康中国。有机农产品,要从娃娃吃起。细琢磨,这话有一定道理。

我们心中那由人、畜、禽、鸟和石屋、树木、炊烟等元素构成的村庄,在几十年的飞速发展中,有的已灰飞烟灭,有的濒临消失的边缘。村口的树,陪伴了一辈又一辈的村民,走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记载着不同的故事和风景,年轮里刻着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的经历。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路子。“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能成为交相辉映的亮丽风景。

2021年7月,山东临沂市费县核桃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负责人吴强,从不久前成立的“两山银行”获得230万元授信贷款额度,解决了村子下一步发展的燃眉之急。核桃峪村有一棵北宋年间的流苏树。每年春天,绽开繁花朵朵,吸引众多游客观赏,周边村民也吃上了“生态旅游饭”。今年年初,村里规划建设一座流苏文化馆,但资金成了难题。

原来临沂市在费县成立山东省第一家“两山银行”,即费县生态资源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两山银行”并非真正意义的银行,本质上是交易服务平台,能有效盘活全市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资源资产,进而实现生态资源向资产、资本的高水平转化,帮助集体和农民增收。“两山银行”为已确权的土地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等产权,开展抵质押贷款业务。为尚未或不能确权登记、不能被金融机构认可的苗木、奇石、古树、古街、古村落等资源性资产和文化资源背书,以担保、授信、托管、承诺收购、优先处置等形式,打通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资本等融资贷款的堵点,探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新路径。

保护树木,就是保护地球,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已成为更多的共识。最近,我看到两则消息:浙江某地一业主选定在村一棵千年银杏树附近建民宿,施工时挖断了数截这棵千年银杏树的根,被村民举报。最后签订《公益损害赔偿协议书》,赔偿银杏树损毁价值8976元;上海一老人因对自己种在院子外的一棵香樟树“过度修剪”、只留下树桩,被罚款14万元。

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体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价值理念,必须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改变“劝诫别人容易,自己做就难”的状况,兼顾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及长远利益。譬如随手丢弃的有害垃圾,说不定哪天可能化成酸雨降到自己或自己亲人的头顶上。

留心身边的人群,人们越来越注重绿色消费,“绿色生活,从我做起”,买环保型衣物、选有机食品、用节能家电、相约开车出行。不少城市开展绿色出行和公交出行等主题宣传活动,引导民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降低私家车通行总量,提升城市绿色出行水平。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从古流传至今,字字珠玑,长幼皆知。在上个世纪“忙吃干,闲吃稀,不忙不闲半干半稀”的年代,饿肚子很经常,群众恨不得数着米粒下锅,扳着手指过日子。我中学时也是吃不饱饭,肌肠辘辘的日子不好过,无论长辈如何辛勤劳作,干湿都填不饱肚皮,经常闹春荒和秋荒,灶不冒烟,吃不上饭。老师教导我们:“中国人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就能救活亚非拉一个国家的难兄难弟。”我们这些孩子还不太懂事,也确实萌生出“把解放全世界2/3正在受苦受难的民众作为己任”的胚芽,再难,也不说苦,因为有一份神圣崇高的责任埋在心里。沂蒙山区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大都饿过肚子、有过狼吞虎咽吃饭的经历,许多人看到红薯就反胃,因为当年吃地瓜吃伤了。这些年,条件好了,粮票、油票、布票等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天天饺子日日年”,大人孩子为胖而犯愁,随处可见食物浪费现象。许多人大大咧咧,因铺张而浪费,饭菜不合口味吃几口就倒掉,高校泔水桶里经常会有整个的馒头和白花花的米饭。有机构估算,我国每年的粮食损失和浪费总量约为国内粮食总产量的6%以上,这个数字的确惊人。为此我国已于2021年4月底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提倡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田间地头,麦穗有人捡,餐桌上不仅有光盘行动,还“吃不了兜着走”,宿舍区垃圾分类,节约水、电、气等成为更多人的生活习惯。

琴瑟和鸣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生于流域之滨,养于厚土之上。文明与生态,沿着同一条命脉延伸于历史的沟壑之中。秉承 “天人合一”精神,崇尚“万物平等、和谐并育”的价值追求,倡导“爱物节用”的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而强化生态意识、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消费、生态制度,牢固树立起生态文明观。走向生态文明,就生态而言,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和政治生态都是庞大的系统工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必须市场、行政、法治手段与社会力量联手,从而避免无为、“瘸腿”和风险叠加。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造福于农村、农民,而且关系城市居民和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从一个村子来说,建设良好的生态,将为农民打造一个优良的宜居宜业环境。村中院内,茂密的林果,鲜艳的花草,使人赏心悦目,延年益寿。对城市居民来说,新农村的生态建设,将为他们打造一个休闲度假的农家乐园,在农村兴起一个新的旅游产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以林为主,林、果、花、草合理搭配,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村庄的四周,农户的房前房后,地埂田头和河、塘、道路的两侧,都栽一些适宜的树林、花草,自然构成完整靓丽的田园风光,绘成当代的《富春山居图》,获得良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曾有学者提出,应在生态脆弱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以生态农业为突破口,推动生态修复工程,打好生态产业脱贫攻坚战,转型绿色发展,创造绿色财富,助力绿色福祉,实现生态富民,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想鲜活地刻画在中国大地上。生态农业既关心庄稼的健康生长,又关心土壤这个生命共同体的品质,还有阳光、空气、水和良种,以及逐渐摆脱农药和化肥,大气候与小气候互动互补,形成良性生态圈。古树参天,能扛住风雨,靠盘结延伸在地下的根,农业就是大树深埋在地下的根。根须稠密,树必强壮。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生态农业起步。生态农业,生态在前,农业在后。这词语的顺序,反映的却是出发点、着力点的次序。是谁,从什么时候开始破坏了农业自有的生态平衡,让农业陷入了急近功利的循环竞赛?又是谁,怎么危害了粮食和食品安全?

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人类并非万物主宰,只是茫茫荒野中一株株卑微的小草。生态一旦破坏,出现污染,恢复起来需要付出血的代价。人类破坏了人与自然的正常关系后,必须怀着敬畏和愧疚之心去对待、呵护和繁荣自然,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这是人类从工业文明迈上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一棵树好栽,而一片森林则不易培育。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难在坚持。各方携手,汇聚每一个人的力量,把生态意识体现在日常生活到发展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保护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托起山明水秀、天朗气清、人杰地灵的美丽中国。行走在时空隧道,芬芳四溢的花香、婉转空灵的莺鸣和律动飘逸的月光,穿越心灵,那是大地的恩赐与馈赠!

岁月流转,那一缕悠长的生命音符,跳跃着音律,上演人与自然的倾世绝恋。

中国版图犹如一把大提琴,长江、黄河是两根日夜弹奏的弓弦,时代正舒展青春的手臂,运用娴熟的指法弹奏美妙的乐章, 古与今、生与死、白与昼、寒与暑在变奏。绿色音符,生态旋律,高歌一曲,历史与文化之韵, 宇宙与天地之光,阳光与心灵之约,诗的年华、画的精美、酒的芳香, 彰显大自然的神奇魅力……